王肯堂

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二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13)

1. 虛勞

益母草丸,(《普濟》)治婦人骨蒸勞瘦,月候不通,心神煩熱,四肢疼痛,不能飲食。

益母草,青蒿(各二斤),桃枝(一握,長一尺),柳枝(一握,長一尺)

以上四味,細銼,用童子小便一斗,於銀鍋中煎至三升,絞去滓,煎成膏;

柴胡(去苗),赤芍藥,犀角屑(各二兩),硃砂(一兩,細研水飛過),天靈蓋(酥炙微黃),木香,甘草(炙微赤,各一兩),鱉甲(三兩,制),桃仁(五兩,制淨),麝香(半兩,細研),

上為末,用益母草煎,都和搗五七百杵,丸如梧桐子大。每以烏梅、甘草湯下三十丸,無時。

獺肝丸,(《聖惠》)治婦人骨蒸勞熱,體瘦煩疼,不欲飲食。

獺肝(一具),鱉甲(醋炙),北柴胡(各一兩半),川升麻,桃仁(制),天靈蓋(酥炙),犀角屑,梔子仁,地骨皮,知母(各一兩),黃耆(七錢半),甘草(半兩),麝香(二錢半,另研),硃砂(一兩,細研水飛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梧桐子大。溫水下三十丸,無時。

殺鬼方,(《聖惠》)治婦人骨蒸,傳屍勞瘦,鬼氣伏連。

麝香(七錢半),犀角屑,木香,白朮,鬼箭羽(各一兩),虎頭骨(酥炙黃色),天靈蓋(醋炙黃),桃仁(去皮、尖、雙仁,麩炒黃),雄黃(另研),硃砂(光明者,另研,各一兩半),

上為細末,入研了藥和勻,煉蜜丸如梧桐子大。溫水下二十九。此藥闢瘟疫,亦可帶。

〔止嗽〕

溫金散,(《永類》)治勞嗽。

甘草,黃芩,桑白皮,防風(各一兩),杏仁(二十七枚,制),人參,茯神(各半兩),麥門冬(一分),

上前五味以米泔浸一宿,曬乾,次入人參、茯神、麥門冬三味,同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水一盞,蠟一豆大,煎八分,食後溫服。

一方(《永類》)調榮衛,消瘀血,出聲音,治痰嗽。

當歸,牡丹皮,白芍,子芩,木通,麥門冬,甘草,細辛(各半兩),生乾地黃(各一兩),

上㕮咀,每服三錢,姜三片,水煎溫服。

一方(《永類》)治肌瘦、咯血、肺痿等疾。

蛤蚧(一雙全者,酒浸一宿,酥炙),知母,貝母(去心),人參,甘草,杏仁(制,炒),枇杷葉(去毛,炒),鹿角膠(炒,各一兩),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,入桑白皮溫服。

補肺湯,(《永類》)治勞嗽。

桑白皮,熟地黃(各二兩),人參,紫菀,黃耆,五味子(各一兩),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入蜜少許,食後溫服。

四君子湯加秦艽、黃蠟煎服,尤妙。

〔治胸痹〕

一方(《永類》)治心胸積氣作胸痹,引兩脅痛,昏悶不收,音聲不清,虛熱上壅,作鼻衄。

桑白皮(三分),枳殼,木通,子芩,生乾地黃,白芍藥,甘草(各半兩),

白話文:

[虛勞]

益母草丸,(出自《普濟方》)治療婦女因骨蒸勞熱而消瘦,月經不通,心中煩躁發熱,四肢疼痛,吃不下飯等症狀。

藥材包含:益母草、青蒿(各二斤),桃樹枝(一束,長約一尺),柳樹枝(一束,長約一尺)。

將以上四種藥材切碎,用一斗童子小便,在銀鍋中煎煮至剩下三升,過濾掉藥渣,再將藥汁熬成膏狀。

另外,準備柴胡(去掉莖葉)、赤芍藥、犀牛角屑(各二兩),硃砂(一兩,磨成細粉後用水過濾),天靈蓋(用酥油烤至微黃),木香、甘草(烤至微焦,各一兩),鱉甲(三兩,炮製過),桃仁(五兩,去皮尖炮製乾淨),麝香(半兩,磨成細粉)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再用益母草膏和勻,一起搗五六百下,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烏梅甘草湯送服,不限時間。

獺肝丸,(出自《聖惠方》)治療婦女因骨蒸勞熱而身體消瘦,煩躁疼痛,不想吃飯等症狀。

藥材包含:獺肝(一副),鱉甲(用醋炮製),北柴胡(各一兩半),川升麻、桃仁(炮製過)、天靈蓋(用酥油烤過)、犀牛角屑、梔子仁、地骨皮、知母(各一兩),黃耆(七錢半),甘草(半兩),麝香(二錢半,另外研磨),硃砂(一兩,磨成細粉後用水過濾)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溫水送服,不限時間。

殺鬼方,(出自《聖惠方》)治療婦女骨蒸,傳染性勞病導致消瘦,以及邪氣入侵等症狀。

藥材包含:麝香(七錢半),犀牛角屑、木香、白朮、鬼箭羽(各一兩),虎頭骨(用酥油烤至黃色),天靈蓋(用醋烤黃),桃仁(去皮尖和雙仁,用麩皮炒黃),雄黃(另外研磨),硃砂(明亮者,另外研磨,各一兩半)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與另外研磨好的藥粉混合均勻,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二十九丸,用溫水送服。此藥可以避瘟疫,也可以隨身攜帶。

[止嗽]

溫金散,(出自《永類方》)治療勞損引起的咳嗽。

藥材包含:甘草、黃芩、桑白皮、防風(各一兩),杏仁(二十七枚,炮製過),人參、茯神(各半兩),麥門冬(一分)。

將前五種藥材用米泔水浸泡一夜,曬乾,然後加入人參、茯神、麥門冬三種藥材,一起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水一盞,加入像黃豆大小的蠟,煎煮至八分,飯後溫服。

另一方(出自《永類方》)能調和營衛之氣,消除瘀血,改善聲音,治療痰多咳嗽。

藥材包含:當歸、牡丹皮、白芍、子芩、木通、麥門冬、甘草、細辛(各半兩),生乾地黃(各一兩)。

將上述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生薑三片,用水煎煮後溫服。

另一方(出自《永類方》)治療肌肉消瘦、咯血、肺痿等疾病。

藥材包含:蛤蚧(一對完整的,用酒浸泡一夜後用酥油烤過),知母、貝母(去心)、人參、甘草、杏仁(炮製過,炒過)、枇杷葉(去掉絨毛,炒過)、鹿角膠(炒過,各一兩)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盞,加入桑白皮煎煮後溫服。

補肺湯,(出自《永類方》)治療勞損引起的咳嗽。

藥材包含:桑白皮、熟地黃(各二兩),人參、紫菀、黃耆、五味子(各一兩)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水一盞,加入少許蜂蜜,飯後溫服。

若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入秦艽和黃蠟煎服,效果更佳。

[治胸痹]

一方(出自《永類方》)治療因心胸積氣而引起的胸痹,牽引兩側脅肋疼痛,意識模糊不清,聲音沙啞,虛熱上湧,導致流鼻血等症狀。

藥材包含:桑白皮(三分),枳殼、木通、子芩、生乾地黃、白芍藥、甘草(各半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