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一 (7)
卷之一 (7)
1. 治法通論
經血行時,被風雨或驚憂相併,經候不時,名曰搐脈,腹痛緊脹,腰腿疼痛,每服加炒茴香一撮同煎。血氣不順,喘滿氣急,面目浮腫,加生薑、紫蘇葉同煎。唾血,咯紅痰,喉中腥氣,加黃桑葉三四,皮花桑尤佳。血澀氣秘,大便結滯不通,宜加枳殼數片,或去白青皮亦可。
凡血臟虛冷,血澀腹痛;血海久冷,血崩,赤白帶下,小便頻數;又血脈妄行,滲入大腸,有似腸風,併入炒吳茱萸末一匕同煎。亦名溫經湯。經絡感熱,經水沸溢,血脈妄行,病曰熱崩,加生地黃。凡敗血攻衝脾胃,血噎氣血咳逆,加生薑三片,柿蒂五個。血氣昏悶,心腹刺痛,加良薑、赤芍藥,以水酒各半盞同煎。
胎娠傷食,胸膈不快,噎氣食臭,心腹緊滿,加南木香或縮砂仁煎。懷胎臨月,近上逼心,名曰子懸,依舊用薑片、紫蘇同煎。產後諸疾,不明血脈去留,不辨虛實冷熱,且宜此藥通順血氣,不致差互,然後隨證調理。產後寒氣入腹硬緊,臍下刺痛,名曰寒疝,加炒吳茱萸煎服。
產後因產中用力太過,子宮脫下,俗名㿗病,先用此順氣安腸,兼以樗樹根或枝梗,同蔥白以花椒煎湯,熏洗子腸自定。及平居女人,患此亦然。
蒲黃黑神散,調理室女、婦人風虛勞冷,一切氣血之疾,及胎前產後血滯血暈,惡露不快,敗血為疾,並宜服之。凡生產之後,首先進烏金散壓血暈、逐惡血,第二日即便常進此藥,逐敗血,安新血,自然百病不生。此方常用,百發百中,悉得效驗。若將調理女人諸疾,用煉蜜為劑,每一兩三錢重,分作十丸,或用酒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五十丸、隨證用湯,使各以其病立名稱之,名益陰丹,又名通真丸,又名勝金丹,又名金釵煎,又名保生丸,又名四順理中散。
黑豆(一升,炒熱去皮),香附子末(四兩),乾薑(炮),生薑,蒲黃(各一兩),
上為末,每服二錢,食前溫酒調下。或以酒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溫酒米湯任下。
新產敗血不散,兒枕塊硬疼痛者,童子小便下。臨產胎死腹中,或死胎不下,以黑豆一合,醋煮豆熟為度,調藥七分盞服,暖其胎,即自下。臨產之時,胞衣不下,以童子小便同煎,酒調下。產後惡露不快,血暈衝心,眼昏黑,悶昏口禁,不省人事,並用溫酒調下。若稍重,可用秤錘淬酒服。
前項黑神散,以煉蜜和劑為丸,如梧桐子大,名四順理中丸。新產五脂暴露,羸弱少氣,體常自汗,以米飲吞下三十丸,空心服。若以煉蜜為丸如彈子大,治胎前,名保生丸。理婦人初受胎時胎氣不安,多臥少起,不進飲食,名曰惡阻。每服一丸,細嚼,以苧根、糯米煎飲送下,或以秦艽、糯米煎飲亦可。
白話文:
[治療方法總論]
月經來潮時,如果同時受到風寒、淋雨或驚嚇憂慮的影響,導致月經週期不規律,這種情況稱為「搐脈」。這時會出現腹部疼痛緊繃、腰腿痠痛的症狀,每次服藥時可以加入一小撮炒過的茴香一起煎煮。
如果氣血不順暢,出現呼吸急促、胸悶氣喘、面部浮腫等症狀,可以加入生薑和紫蘇葉一起煎煮。
如果出現咳血、吐紅色痰液、喉嚨有腥味等症狀,可以加入三四片黃桑葉,如果能用桑樹皮上的花更好。
如果出現血滯澀、氣機不暢、大便乾結難以排出等症狀,可以加入幾片枳殼,或者去掉白色的青皮也可以。
凡是屬於血臟虛寒,導致血行不暢、腹部疼痛;或是因為血海長期寒冷,導致血崩、赤白帶下、小便頻繁等症狀;又或是因為血液不循正常脈道而流竄,滲入大腸,出現類似腸風的症狀,可以加入炒過的吳茱萸粉末一起煎煮,這種藥方也叫做溫經湯。
如果因為經絡有熱,導致經血大量湧出,血液不循常道而流竄,這種情況稱為「熱崩」,可以加入生地黃。
凡是因為敗血衝擊脾胃,導致血瘀氣滯、咳嗽氣逆等症狀,可以加入三片生薑和五個柿蒂。
如果因為氣血昏亂、心腹刺痛,可以加入良薑和赤芍藥,用一半水一半酒混合煎煮。
懷孕期間如果因為飲食不當,導致胸口不舒服、打嗝、反酸氣、腹部緊繃,可以加入南木香或縮砂仁煎煮。
懷孕臨近生產時,胎兒向上頂住心臟,導致不適,這種情況叫做「子懸」,可以依照原方法用薑片和紫蘇一起煎煮。
產後出現各種疾病,在不清楚血液的去留情況,不辨別虛實冷熱的情況下,都應該先用此藥來疏通氣血,避免病情出現偏差,然後再根據具體症狀進行調理。
產後如果寒氣進入腹部,導致腹部硬緊、肚臍下方刺痛,這種情況叫做「寒疝」,可以加入炒過的吳茱萸煎煮服用。
產後如果因為生產時用力過度,導致子宮脫垂,俗稱「㿗病」,先用此藥來順氣安腸,同時用樗樹的根或枝梗,加上蔥白和花椒煎湯,熏洗子宮,子宮就會自然復位。平時婦女如果患有這種病,也可以用此方法治療。
蒲黃黑神散,可以調理少女和婦女因為風虛勞損、體質虛寒所引起的一切氣血疾病,以及產前產後血滯、血暈、惡露不暢、敗血引起的疾病,都適合服用此藥。凡是生產之後,首先服用烏金散來壓制血暈、排出惡血,第二天就可以經常服用此藥,來排出敗血、安養新血,自然可以百病不生。此方藥效顯著,屢試屢驗。如果要用來調理婦女的各種疾病,可以用煉製的蜂蜜做成藥丸,每丸重一錢或三錢,分成十丸,或者用酒煮麵糊做成藥丸,大小像梧桐子,每次服用三五十丸,根據不同的症狀配用藥湯送服,根據所治療的疾病命名,又名益陰丹、通真丸、勝金丹、金釵煎、保生丸、四順理中散。
組成:黑豆(一升,炒熱去皮),香附子末(四兩),乾薑(炮製過的),生薑,蒲黃(各一兩)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。
服法:每次服用二錢,飯前用溫酒送服。或者用酒煮麵糊做成藥丸,大小像梧桐子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溫酒或米湯送服。
如果產後敗血不散、子宮內有硬塊疼痛,可以用童子小便送服此藥。
如果臨產時胎兒死在腹中,或者死胎無法順利產出,可以用一合黑豆,用醋煮到豆子熟透,加入藥粉七分盞送服,溫暖胎兒,就可以順利產出。
如果臨產時胎盤無法順利產出,可以用童子小便一起煎煮,用酒送服。
如果產後惡露不暢、血暈衝心、眼睛昏花、頭暈昏迷、不省人事,都可以用溫酒送服此藥。如果病情較重,可以用燒熱的秤錘放入酒中淬過之後,再喝此酒送服。
前面提到的黑神散,如果用煉製的蜂蜜調和做成藥丸,大小像梧桐子,就叫做四順理中丸。
新產婦女如果出現五臟精氣虛弱、身體虛弱、少氣無力、常常自汗等症狀,可以空腹用米湯送服三十丸。
如果用煉製的蜂蜜做成彈子大小的藥丸,用於治療懷孕前的疾病,就叫做保生丸。
用於調理婦女剛懷孕時胎氣不穩、嗜睡少動、不思飲食等情況,稱為「惡阻」。每次服用一丸,細嚼後,用苎麻根或糯米煎湯送服,或者用秦艽和糯米煎湯送服也可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