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五 (6)
卷之五 (6)
1. 遍身疼痛
〔大〕,產後遍身疼痛者何?答曰:產後百節開張,血脈流散,遇氣弱則經絡肉分之間,血多留滯,累日不散,則骨節不利,筋脈急引,故腰背不得轉側,手足不能動搖,身熱頭痛也。若醫以為傷寒治之,則汗出而筋脈動惕,手足厥冷,變生他病,但服趁痛散除之。
〔薛〕,前證若以手按而痛甚,是血滯也。用四物、炮薑、紅花、桃仁、澤蘭,補而散
之。若按而痛稍緩,此是血虛也。用四物、炮薑、人參、白朮,補而養之。,一產婦身腹作痛,發熱不食,煩躁不寐,盜汗脅痛,服解散祛血之藥,不時昏憒,六脈洪大如無,用補中益氣加炮薑、半夏,一劑頓退二三,又劑寢食甘美,但背強而痛,用八珍散大補湯調理而安。一產婦遍身頭項作痛,惡寒拘急,脈浮緊,此風寒之證也。用五積散一劑,汗出而愈。但倦怠發熱,此邪氣去而真氣虛也,用八珍湯調補而痊。一婦六月產後多汗,人倦不敢袒被,故汗出被裡,冷則浸漬,得風濕疼痛,遂以羌活續斷湯數服而愈。
趁痛散,(《云岐》)治產後氣弱血滯,遍身疼痛,及身熱頭疼。
牛膝,當歸,桂心,白朮,黃耆,獨活,生薑(各半兩),甘草,薤白(各二錢半),
上㕮咀,每服半兩,水參盞,煎至一盞半,去渣,食前服。
陳無擇評曰:趁痛散不特治產後氣弱血滯,兼能治太陽經感風頭疼,腰背痛,自汗發熱。若其感寒傷食,憂恐驚怒,皆致身疼發熱頭痛,況有蓐勞,諸證尤甚,趁痛散皆不能療。不若五積散入醋煎用卻不妨。
五積散加酒煎,治感寒頭痛身疼,方見傷寒門。恐與四物各半服之穩當。加桃仁煎,治腰痛,逐敗血,去風濕。
〔大〕,治產後遍身青腫疼痛,及眾疾。
牛膝,大麥糵(各等分),
上為細末,以新瓦罐子中填一重麥糵,一重牛膝,如此填滿,用鹽泥固濟,火煅過赤,放冷,研為散。但是產後諸疾,熱酒調二錢下。
活血丹,蒼朮四物各半湯(並見雜病身痛。)
烏金散,治產後骨節四肢疼痛。(見後狂言譫語。)
白話文:
[遍身疼痛]
[大],為什麼產婦生產後會全身疼痛呢? 答:因為生產後全身關節都打開了,氣血也比較分散,如果身體虛弱,氣血運行不暢,就會導致經絡和肌肉之間有過多的血瘀積滯留,如果積留多日不散,就會造成關節活動不利索,筋脈也會因為牽拉而感到緊繃,所以會出現腰背無法轉動、手腳無法活動、身體發熱和頭痛的情況。如果醫生誤以為是傷寒來治療,就會因為發汗而導致筋脈抽動,手腳冰冷,引發其他疾病。應該服用趁痛散來緩解。
[薛],如果上述情況,用手按壓疼痛加劇,那就是血瘀的表現。可以用四物湯加上炮薑、紅花、桃仁、澤蘭來補氣血、散瘀血。如果按壓後疼痛稍微減輕,那就是血虛的表現。可以用四物湯加上炮薑、人參、白朮來補氣養血。曾經有一個產婦,全身腹部疼痛,發燒不思飲食,煩躁不安睡不著覺,盜汗並且脅肋疼痛。吃了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的藥後,反而時常昏迷,脈搏虛大無力。後來改用補中益氣湯,加上炮薑、半夏,服用一劑就減輕了二三成,再服一劑,就開始能吃能睡。但仍然感到背部僵硬疼痛,最後用八珍散大補湯調理後痊癒。另一個產婦,生產後全身包括頭頸都疼痛,怕冷且身體拘緊,脈象浮緊,這是感受風寒的症狀,服用五積散一劑後,發汗病就好了。但之後感到疲倦發熱,這是邪氣祛除後正氣虛弱的表現,用八珍湯調養後痊癒。還有一個婦女,生產六個月後容易出汗,身體倦怠不敢裸露身體,汗水出在被子裡,因為潮濕寒冷而感到疼痛,最後用羌活續斷湯服用幾次後痊癒。
趁痛散(出自《云岐》)可以治療產後氣虛血滯、全身疼痛,以及身體發熱頭痛的情況。
藥材包括:牛膝、當歸、桂心、白朮、黃耆、獨活、生薑各半兩,甘草、薤白各二錢半。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半兩,加水煮成一碗半,去渣,飯前服用。
陳無擇評論說:趁痛散不僅能治療產後氣虛血瘀,還能治療太陽經感受風邪引起的頭痛、腰背痛、自汗發熱。如果是由於感受寒邪、飲食損傷、憂慮恐懼、驚嚇惱怒等原因導致的全身疼痛、發熱頭痛,或者因為產後過度勞累等情況,趁痛散都不能治療。不如用五積散加醋煎服效果更好。
五積散加酒煎服,可以治療感受寒邪引起的頭痛身痛,方子在傷寒門。建議和四物湯各一半配合服用比較穩妥。如果加桃仁一起煎服,可以治療腰痛,排除瘀血,去除風濕。
[大],可以治療產後全身青腫疼痛,以及各種疾病。
藥材包括:牛膝、大麥芽,等量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然後在新瓦罐中,鋪一層大麥芽,再鋪一層牛膝,如此交替鋪滿,用鹽泥封固,燒到變紅,放涼後磨成散劑。如果是產後各種疾病,用熱酒調服二錢。
活血丹、蒼朮四物各半湯(都記載在雜病身痛部分)。
烏金散,可以治療產後骨節四肢疼痛(記載在後面狂言譫語部分)。
2. 中風
〔大〕,夫產後中風者,由產時傷動血氣,勞損腑臟,未曾平復,起早勞動,致使氣虛而風邪乘虛入之,故中風。風邪冷氣,客於皮膚經絡,但疼痹羸乏不任,少氣。大凡筋脈挾寒,則攣急喎僻,挾溫則縱緩虛弱。若入諸臟,恍惚驚悸。隨其所傷腑臟經絡而生病焉。
郭稽中論曰:產後中風者何?答曰:產後五七日內,強力下床,或一月之內,傷於房室,或懷憂怒,擾蕩沖和,或因食生硬,傷動臟腑。得病之初,眼澀口噤,肌肉瞤搐,漸至腰脊,筋急強直者不可治。此乃人作,非偶爾中風所得也。
〔薛〕,前證果外邪所屬,形氣不足,病氣有餘,當補元氣為主,稍佐以治病之藥。若強力不休,月內入房,屬形氣俱不足,當純補元氣,多有復甦者。若誤投風藥,乃促其危也。
〔丹〕,產後中風,口眼喎斜,必用大補氣血,然後治痰。當以左右手脈,分其氣血多少以治,切不可作中風治,用小續命湯及發表治風之藥。
防風湯,治產後中風,背項強急,胸滿短氣。
防風,獨活(各去蘆),葛根(各五兩),當歸,人參(各去蘆),白芍藥,甘草(炙,各二兩),
上為㕮咀,每服八錢,水一盞半,棗子二枚,掰破,同煎至一盞,去滓溫服,不拘時。
川芎散,治產後中風,身背拘急,有如繩束。
川芎,羌活(去蘆),酸棗仁,羚羊角屑,芍藥(各四兩),桑白皮(一兩半),防風(去蘆,一兩二錢),
為㕮咀,每服一兩,水二大盞,煎至一盞半,去滓不拘時服,日進三服。
經效茯苓湯,治產後風虛頭痛,語言謇澀。
茯苓(去皮),防風(去蘆),乾葛(各八錢),麥門冬(去心,一兩),芍藥,黃芩(各六錢),犀角屑(四錢),甘草(炙,二兩),
上㕮咀,每服一兩,水一大盞半,煎至一盞,去滓溫服,不拘時。
鹿肉湯,治產後中風,頭痛壯熱,言語謇澀。
鹿肉(三斤),阿膠(炒脹),黃芩,茯神(去木),黃耆(蜜炙),甘草(炙),白芍藥,人參,獨活(各去蘆,各三兩),桂心,乾地黃,川芎(各二兩),半夏(湯洗,一兩),
上為㕮咀,每服五錢,水四盞,鹿肉五錢,姜五片,同煎至二盞,去鹿肉,再煎至盞半,入阿膠消化,去柤溫服,不拘時,日進二服。
〔云岐〕,治產後中風,半身手足不遂,言語謇澀,恍忽多忘,精神不定。
獨活,當歸,芍藥,防風,川芎,玄參,天麻(各五錢),桂心(三錢),
上㕮咀,以水八升,煮取二升半,分為三服,覺效更作一劑。又作丸,每服二十丸。如有熱,加葛根五錢。有冷,加白朮五錢。若有氣證,加生薑一兩半。若手足不遂,加牛膝一錢半,萆薢三錢,黃耆四錢。若腹痛,加當歸、芍藥各七錢半。若不食,加人參五錢,玄參一兩。
若寒中三陰,所患必冷,小續命湯加生薑煎。若暑中三陽,所患必熱,小續命湯去附子、減桂心一半,加薄荷煎。
保命血氣湯,治產後諸風,痿攣無力。
秦艽,羌活,防風,白芷,川芎,芍藥,當歸,白朮,茯苓,熟地黃(各等分),
上為末,一半蜜丸,一半散,酒調下五七十丸,妙。
治產後風虛,五緩六急,手足頑痹,氣血不調。
大豆一升,炒令熟,熱投三升酒中,蜜封,飲之。
《小品》治產後中風語澀,四肢拘急。
羌活三兩為末,每服五錢,水酒各半盞,煎去滓,溫服。
華佗愈風散,治婦人產後中風口噤,手足瘛瘲如角弓,或產後血暈不省人事,四肢強直,或心眼倒築,吐瀉欲死。
用荊芥穗(微焙為末。)每服三錢,豆淋酒調服,或童子小便服之。口噤則挑齒灌之,齦噤則灌入鼻中,其效如神。大抵產後大眩,則汗出而腠理疏,則易於中風也。
時珍曰:此方諸書盛稱其妙,姚僧坦《集驗方》以酒服名如聖散,云藥下可立待應效。陳氏方名舉卿古拜散,蕭存敬方,用古老錢煎湯服,名一捻金。王貺《指迷方》加當歸等分水煎服。許叔微《本事方》云:此藥委有奇效神聖之功。一婦人產後睡久,及醒則昏昏如醉,不省人事,醫用此藥及交加散,云服後當睡,必以左手搔頭,用之果然。昝殷《產寶》方云:此病多因怒氣傷肝,或憂氣內郁,或坐草受風而成,急宜服此藥也。
戴氏《證治要訣》名獨行散。賈似道《悅生隨抄》呼為再生丹。
上產後中風,用續命湯及羌活等發散之藥,必詳氣血,以四物、四君子相與各半,停對,分兩服之可也。
〔虛極生風〕
〔大〕,產後下血過多,虛極生風者何?答曰:婦人以榮血為主,因產血下太多,氣無所主,唇青肉冷,汗出目眩神昏,命在須臾者,此但虛極生風也。如此則急服濟危上丹,若以風藥治之,則誤矣。
〔薛〕,前證若心脾血氣俱虛,用十全大補湯;如不應,加附子、釣藤鉤。若肝經血虛,用逍遙散加釣藤鉤。經云:脾之榮在唇,心之液為汗。若心脾二臟虛極,急用參附湯救之。一婦人患前證,或用諸補劑,四肢逆冷,自汗泄瀉,腸鳴腹痛。余以陽氣虛寒,用六君子、薑、附各加至五錢,不應,以參、附各一兩,始應。良久不服,仍腸鳴腹痛,復灸關元穴百餘壯,及服十全大補湯方效。
濟危上丹
乳香,五靈脂,硫黃,玄精石(同研極細),阿膠(炒脹),卷柏(生用),桑寄生,陳皮(去白,各等分),
上將上四味同研停,於銀石器內微火炒,勿焦了,再研極細,後入余藥為末拌勻,生地黃汁和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溫酒或當歸酒送下,食前。
當歸建中湯(見產後腹痛。)
〔口噤〕
〔大〕,夫產後中風口噤者,是血氣虛而風入於頷頰夾口之筋也。手三陽之筋結入於頷,產則勞損腑臟,傷於筋脈,風若乘之,其三陽之筋脈則偏持之,筋得風冷則急,故令口噤也。
葛根湯,治產後中風,口噤仆地,頭目眩暈,痰盛氣急,及治產後諸疾。
葛根,生薑(各六兩),獨活(四兩),當歸(三兩,各去蘆),甘草(炙),桂心,白茯苓(去皮),石膏,人參(去蘆),白朮,防風(各去蘆),川芎(各二兩),
上為㕮咀,每服五錢,水二盞,煎至一盞半,去滓溫服,無時,日進二服。
乾葛湯,(深師),療產後中風,口噤不能言。
獨活(去蘆,二兩),乾葛(一兩半),甘草(半兩,炙),生薑(一兩二錢半),
上為㕮咀,每服一兩,水二大盞,煎至一大盞,去滓,溫服無時。
天麻散,治產後中風口噤。
天麻(七錢半),白附子(炮),天南星(炮),半夏(湯洗七遍,去滑,薑製),乾蠍(炒,各半兩),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生薑、薄荷、酒調下。斡開口灌之,不拘時。
當歸散,治婦人產後中風,牙關緊急,不省人事,口吐涎沫,手足瘛瘲。
當歸(去蘆),荊芥穗(各等分),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酒半盞,煎至一盞,灌之。如牙關緊急,斡開微微灌之,但下咽即生。屢用救人,大有神效。
伏龍肝散,治產後中風口噤,不能語言,腰背疼痛。
伏龍肝(一兩半),乾薑(半兩,炮)
為細末,每服二錢,溫酒調下,不拘時,日進二服。
交加散,治產前後百病,兼治婦人榮衛不通,經脈不調,腹中撮痛,氣多血少,結聚為瘕,產後中風,並宜服之。
生地黃(一升,研取自然汁),生薑(十二兩,研取自然汁)
上先將地黃汁炒生薑滓,生薑汁炒地黃滓,各稍干,焙為細末。每服三錢,溫酒調下。尋常腹痛亦宜服,產後尤不可離。
〔角弓反張〕
〔大〕,夫產後角弓反張者,是體虛受風,風入諸陽之經也。入陰陽經絡,周環於身,風邪乘虛入於諸陽之經,則腰背反折,攣急如角弓之狀也。
〔薛〕,前證因氣血耗損,腠理不密,汗出過多而患之者,乃虛象也。宜固氣血為主,佐以本方。丹溪云:產後當大補氣血為先,雖有他證,以末治之。如惡寒發熱等證乃氣血虛甚之極也,宜大劑參、耆、歸、朮、肉桂以培養之。如不應,急用炮附子。再不應,用人參一兩,炮附子二三錢,名參附湯。若猶未應,乃藥力未能及也,宜多用之。
愈風散,當歸湯,羌活酒(並見前。)
羚羊角散,治產後中風,身體反張。
羚羊角屑,當歸(各七錢半),獨活,防風(各去蘆),麻黃(去節,各一兩),人參(去蘆),赤芍藥細辛(去苗),桂心(各半兩),
上為㕮咀,每服八錢,水一大盞半,生薑五片,煎至一大盞,去滓溫服,不拘時。
《小品》療產後中風,虛人不可服他藥者,,一物獨活湯,主之,及一物白鮮湯主之,亦可與獨活合煮之。
川獨活(三兩,細切)
上水三升,煮取一升,分服。耐酒者,亦可酒水煮。
一物白鮮湯,用白鮮皮,亦依獨活法。
產後中風痙,口噤面青,手足急強者。
以竹瀝二升,分為五服,溫溫頻服,大效。
治產後中風,角弓反張,口噤不語方。
川烏(五兩,銼如豆大)
上取黑豆半升,同炒半黑,以酒三升,傾放鐺內,急攪,以絹濾取酒,微溫,服一小盞取汗。若口不開者,斡開口灌之,未效加烏雞糞一合,炒熟入酒中服之,以瘥為度。
千金雞矢醴,療產後中風,及男子諸風,併產後百疾神效方。又治產後中風口噤拘,困篤,腰背強直,時時反折。
烏雞屎(三升),大豆(二升),
上先炒豆令聲絕,次炒雞屎令黃,以酒一升,先淋雞屎,取汁淋大豆,每服一升。重者凡四五服,極妙。
張文仲療產後中風風痙,遍身冷直,口噤不識人方。
白朮(四兩,細切),以酒三升,煮取一升,頓服效。
〔汗出多而變痙〕
〔大〕,產後血虛,腠理不密,故多汗,因遇風邪搏之則變痙,痙者口噤不開,背強而直,如髮間狀,搖頭馬鳴,身反折,須臾十發,氣息如絕,宜速斡口灌小續命湯,稍緩即汗止,如兩手摸控者,不可治也;
〔薛〕,產後發痙,因去血過多,元氣虧極,或外邪相搏,以致牙關緊急,四肢痙強,或腰背反張,肢體抽搐。若有汗而不惡寒者,曰柔痙;若無汗而惡寒,曰剛痙。然產後患之,實由亡血過多,筋無所養而致。故傷寒汗下過多,潰瘍膿血大泄多患之,乃敗證也。若大補血氣,多保無虞,若攻風邪,死無疑矣。一產婦牙關緊急,腰背反張,四肢抽搐,兩目連札余以為去血過多,元氣虧損,陰火熾盛,用十全大補加炮姜,一劑而蘇,又數劑而安。余在吳江史萬湖第,入更時,聞喧嚷云:某家人婦忽僕,牙關緊急,已死矣。詢云:是新產婦出直廚。余意其勞傷血氣而發痙也,急用十全大補加附子,煎滾,令人推正其身,一人以手夾正其面,卻挖開其口,將藥灌之不咽,藥已冷,令側其面出之,仍正其面,復灌以熱藥,又冷,又灌,如此五次方嚥下,隨灌以熟藥遂蘇。
《夷堅志》云:杜壬治郝質子婦,產四日,瘛瘲戴眼,弓背反張。壬以為痙病,與大豆紫湯、獨活湯而愈。政和間,余妻方分娩,猶在蓐中,忽作此證,頭足反接,相去幾二尺,家人驚駭,以數婢強拗之不直,適記所云,而藥草有獨活,乃急為之,召醫未至,連進三劑,遂能直,醫至即愈矣。更不須用大豆紫湯,古人處方,神驗屢矣。
小續命湯,治產後中風,及剛痙柔痙。
陳臨川云雖然。陳無擇評曰:產後汗出多變痙,亦令服續命湯,此又難信。既汗多,如何更服麻黃、官桂、防己、黃芩輩,不若大豆紫湯為佳。《局方》大聖散亦良藥也。愚觀朱奉議云:凡剛柔二痙,小續命湯並可加減與之。若柔痙自汗者,去麻黃加葛根之說,朱奉議必有所據。雖大豆紫湯、大聖散良,亦不可偏見曲說,有妨古人之意。
大豆紫湯,治中風頭眩,惡風自汗,吐冷水,及產後百病。或中風痱痙,背強口噤,直視煩熱。脈緊大者不治。《小品方》主產後中風、困篤,背強口噤,或但煩躁或頭身皆重,或身重癢,發嘔吐、直視,並宜服之。
川獨活(去蘆,一兩半),大豆(半升),酒(三升),
上先用酒浸獨活,煎一兩沸,別炒大豆極焦煙出,急投酒中,密封候冷,去豆,每服一二合許,得少汗則愈,日進十服。此藥能去風消血結,如妊娠折傷,胎死腹中,服此得瘥。
陳臨川云:凡產後口噤,腰背強直,角弓反張,皆名曰痙,又名曰痓。古人察有汗無汗,以分剛柔陰陽而治。今《產寶》諸書有中風口噤一門,又有角弓反張一門,其實一也。如憎寒發熱,有類傷寒,皆不論及,豈可只以一二藥治之。
大豆湯,治產後中風,發則仆地,不省人事,及妊娠挾風,兼治蓐草之間,諸般病證。
大豆(五升,炒黃),獨活(去蘆),葛根(各八兩),防己(去皮,六兩),
上㕮咀,每服五錢,酒二盞,煎至一盞半,去渣溫服,不拘時,日三服。
羚羊角飲子,治產後氣實,腹中堅硬,兩脅脹滿,心中煩熱,渴欲飲水,欲成剛痓、中風之疾。
羚羊角(半兩,鎊),防風,羌活,桔梗(並去蘆),敗醬(各八錢),桂心,柴胡(去蘆),大黃(浸過煨,各一兩二錢),
為㕮咀,每服五錢,水一大盞半,同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,不拘時候。更服地黃酒,用地黃切一升,炒令黑,瓷瓶中下熱酒三升,密封口煮令減半,任意服之。
防風當歸散
防風,當歸,川芎,地黃(各一兩),
上銼,每服一兩,水三盞,煎至二盞,溫服。
婁氏云:續命湯、大豆紫湯、舉卿古拜散,太陽厥陰藥也。邪實脈浮弦有力者固宜,但產後血氣太虛之人,不宜輕發其表,但用防風當歸散治之為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