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二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4)

1. 虛勞

上為細末,用青蒿一斤,研爛絞汁,童子小便五升,酒五升,同熬至二升,次入真酥三兩,白沙蜜三兩,再熬成膏,冷方下眾藥末,搜和令勻,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溫酒送下,無時。

艾前丸,(東垣),治婦人諸虛。

北艾葉,大當歸(各二兩),香附子(四兩),

上醋煮半日,焙乾為末,再用醋煮糊丸,艾醋湯下。

耆味丸,(東垣),補虛敗。

黃耆(四兩,鹽水浸,火炙),北五味(二兩)

上為末,秫米糊丸,空心鹽酒下。

〔無熱虛勞〕

〔大〕,婦人冷勞,屬血氣不足,臟腑虛寒,以致臍下冷痛,手足時寒,月經失常,飲食不消,或時嘔吐,惡寒發熱,骨節痠疼,肌膚羸瘦,面色痿黃也。

〔薛〕,前證有內外真寒,然有內外真熱,亦有內真熱而外假寒者,又有內真寒而外假

熱者。若飲食難化,大便不實,腸鳴腹痛,飲食畏寒,手足逆冷,面黃嘔吐,畏見風寒,此內外真寒之證也。宜用附子理中湯以回陽,八味地黃丸以壯火。若飲食如常,大便堅實,胸腹痞脹,飲食喜冷,手足煩熱,面赤嘔吐,不畏風寒,此內外真熱之證也。宜用黃連解毒湯以消陽,六味丸以壯水。若飲食如常,大便堅實,胸腹痞脹,飲食喜寒,手足逆冷,面黃嘔吐,畏見風寒,此內真熱而外假寒也。亦用解毒湯、六味丸。若飲食少思,大便不實,吞酸噯氣,胸腹痞滿,手足逆冷,面赤嘔吐,畏見風寒,此內真寒而外假熱也。亦用附子理中湯與八味丸。當求其屬而治之。經曰:益火之源,以消陰翳,壯水之主,以制陽光。使不知真水火之不足,泛以寒熱藥治之,則舊疾未去,新病復生矣。夫所謂屬者,猶主也,謂心腎也。求其屬也者,言水火不足而求之於心腎也。火之源者,陽氣之根,即心是也。水之主者,陰氣之根,即腎是也。非謂火為心,原為肝,水為腎,主為肺也。,一婦食少作嘔,口吐痰涎,面黃腹痛,月經不調,手足逆冷。此內外俱寒之證,以六君加附子、木香治之而愈。一婦忽嘔吐酸水,內熱作渴,飲食不進,惟喜冷水,面色青赤,投之以藥,入口即吐。此內外真熱之證,積十餘日,以黃連一味,煎湯飲之。徐加白朮、茯苓,仍加陳皮、當歸、炙甘草。至月餘始進米飲稀粥,調理而愈。一婦內熱作渴,大便秘結,畏惡風寒,手足逆冷。此內真熱而外假寒,先用黃連解毒湯,後用六味丸而愈。一婦初患痰喘熱渴,醫以降火散氣治之,肌日削而氣日索,延至甲辰,木旺痰盛,身熱口腐,腹脹神昏,絕食幾死,此虛熱無火,投以壯水生土之劑,隨服隨效。越數歲夏初,坐則頭墜不能起視,臥則背冷覺風透體,煩熱暈眩,咳嘔痰湧,手足麻冷。此內真寒外假熱之證也,遂以大補姜附之劑投之,不三四服而大勢已平,仍以前藥加減而愈。

白話文:

虛勞

將青蒿一斤磨成細末,榨汁。用五升童子小便、五升酒,一起熬煮至剩兩升,接著加入三兩真酥、三兩白沙蜜,再次熬煮成膏狀。冷卻後加入其他藥末,攪拌均勻,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溫酒送服,不拘時間。

艾前丸(李東垣的方子),治療婦女各種虛弱的症狀。

北艾葉、大當歸(各二兩),香附子(四兩)。先用醋煮半天,焙乾磨成粉末,再用醋煮成糊狀做成藥丸,用艾葉醋湯送服。

耆味丸(李東垣的方子),用來補養虛弱的身體。

黃耆(四兩,用鹽水浸泡後用火烤過),北五味子(二兩)。磨成粉末,用秫米糊做成藥丸,空腹用鹽酒送服。

〔無熱虛勞〕

〔大意〕,婦女因氣血不足、臟腑虛寒引起的虛勞,會出現臍下冷痛、手腳時常冰冷、月經不規律、消化不良,有時會嘔吐、怕冷發熱、骨節痠痛、肌肉消瘦、面色萎黃等症狀。

〔薛氏的觀點〕,上述的症狀有內外都是真寒的,也有內外都是真熱的,還有內裡真熱外表假寒的,以及內裡真寒外表假熱的。

如果出現消化不良、大便稀溏、腸鳴腹痛、怕冷、手腳冰冷、面色發黃、嘔吐、怕冷風,這就是內外都是真寒的症狀,應該使用附子理中湯來恢復陽氣,用八味地黃丸來增強火力。

如果飲食正常、大便乾硬、胸腹脹滿、喜歡吃冷的食物、手腳煩熱、面色發紅、嘔吐、不怕風寒,這就是內外都是真熱的症狀,應該使用黃連解毒湯來消除陽熱,用六味丸來滋養腎水。

如果飲食正常、大便乾硬、胸腹脹滿、喜歡吃冷的食物、手腳冰冷、面色發黃、嘔吐、怕冷風,這是內裡真熱外表假寒的症狀,也應該使用黃連解毒湯和六味丸。

如果食慾不佳、大便稀溏、吞酸打嗝、胸腹脹滿、手腳冰冷、面色發紅、嘔吐、怕冷風,這是內裡真寒外表假熱的症狀,也應該使用附子理中湯和八味丸。

治療時應該仔細辨別症狀的屬性來對症下藥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要增強陽氣的根源,以消除陰寒的影響;要強盛腎水的功能,以抑制陽熱的過盛。」如果不知道身體真正的寒熱虛實,而胡亂用寒涼或溫熱的藥物,那麼舊病還沒好,新的疾病又會產生。

所謂「屬」,指的就是主導,指的是心腎。要找出它的「屬」,就是說要從心腎來尋找水火不足的原因。火的根源,是陽氣的根本,指的就是心。水的本源,是陰氣的根本,指的就是腎。並不是說火是心,根源是肝,水是腎,主導是肺。

一位婦女食慾不佳、容易嘔吐、吐出痰涎、面色發黃、腹痛、月經不調、手腳冰冷,這是內外都是寒冷的症狀,用六君子湯加上附子、木香治療後痊癒。

一位婦女忽然嘔吐酸水、內熱口渴、吃不下東西,只喜歡喝冷水、面色青紅,用藥後立刻吐出來。這是內外都是真熱的症狀,持續了十多天,單獨用黃連煎湯服用,之後慢慢加入白朮、茯苓,再加入陳皮、當歸、炙甘草。一個多月後才能喝米湯和稀粥,慢慢調理後痊癒。

一位婦女內熱口渴、大便乾結、怕冷風、手腳冰冷。這是內裡真熱外表假寒的症狀,先用黃連解毒湯,後用六味丸治好。

一位婦女最初出現痰喘熱渴,醫生用降火散氣的藥物治療,結果肌肉日漸消瘦,氣力越來越差,到了甲辰年,因為木氣太旺導致痰多,身體發熱,口舌潰爛,腹脹神昏,幾乎絕食而死。這其實是虛熱而非實火,用滋養腎水、健脾生土的藥物治療,效果立竿見影。

過了幾年,在初夏時,這婦女坐著時頭會垂下無法抬起,躺著時背部感到冰冷,彷彿風穿透身體,感到煩躁發熱、頭暈目眩、咳嗽嘔吐、痰多、手腳麻木冰冷。這是內裡真寒外表假熱的症狀,用大補元氣的薑附劑治療,三四帖後病情就穩定下來,之後再用原來的藥方加減調整就痊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