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一 (67)
卷之一 (67)
1. 赤白帶下
〔甲〕,婦人下赤白沃後,陰中干痛,惡合陰陽,少腹䐜堅,小便閉,曲骨主之。女子赤白帶,腰腧主之。女子赤淫,大赫主之。女子絕子,陰挺出不禁,白瀝,上窌主之。女子赤白瀝,心下積脹,次窌主之。女子赤淫,時白,氣癃,月事少,中窌主之。女子下蒼汁不禁,赤瀝,陰中癢痛,引少腹控䏚不可俯仰,下窌主之。女子疝,少腹腫,赤白淫時多時少,蠡溝主之。
月事不利,見赤白而有身及前陰寒,行間主之。女子疝及少腹腫,溏泄,癃,遺溺,陰痛,面塵黑,目下眥痛,太衝主之。女子俠臍疝,中封主之。女子疝瘕,按之如以湯沃兩股中,小腹腫,陰挺出痛,經水來下,陰中腫或癢,漉清汁若葵羹,血閉,曲泉主之。婦人下赤白,裡急瘛瘲,五樞主之。
〔《素》〕,腎脈小急,肝脈小急,心脈小急,不鼓皆為瘕。(《大奇論》王注云:小急為寒甚,不鼓則血不流,血不流而寒薄,故血內凝而為瘕也。)
三陽急為瘕,三陰急為疝。(王注云:太陽受寒,血聚為瘕。太陰受寒,血聚為疝。)脈急者曰疝瘕,少腹痛。(《平人氣象論》)
〔脈〕,師曰:婦人帶下,六極之病,脈浮則為腸鳴腹滿,緊則為腹中痛,數則為陰中癢,痛則生瘡,弦則陰疼掣痛。婦人帶下脈浮,惡寒者不治。
〔胎前白帶〕
〔丹〕,治有孕白帶。
蒼朮(三錢),山茱萸(去核),白芍藥(各二錢半),黃芩(炒),白芷(各二錢),樗根皮(炒),黃連(炒),黃柏(炒,各一錢半),
上為末,糊丸,空心溫酒下五十丸。
白話文:
赤白帶下
[甲],婦女在排出赤白分泌物後,陰道內會感到乾燥疼痛,不喜歡性行為,小腹脹痛且堅硬,小便不通暢,這可以透過針刺或按摩曲骨穴來治療。婦女有赤白帶下,可以透過針刺或按摩腰腧穴來治療。婦女赤帶分泌過多,可以透過針刺或按摩大赫穴來治療。婦女不孕,子宮脫垂無法收縮,有白色分泌物,可以透過針刺或按摩上窌穴來治療。婦女排出赤白分泌物,並感到心下部位脹滿,可以透過針刺或按摩次窌穴來治療。婦女排出赤帶又時而排出白帶,氣血運行不順暢,月經量少,可以透過針刺或按摩中窌穴來治療。婦女排出像青汁一樣的分泌物且無法控制,並有赤帶,陰道內搔癢疼痛,牽引到小腹部,使人無法彎腰或仰頭,可以透過針刺或按摩下窌穴來治療。婦女患有疝氣,小腹腫脹,赤白帶時多時少,可以透過針刺或按摩蠡溝穴來治療。
月經不順,出現赤白帶並懷孕,或者陰部感到寒冷,可以透過針刺或按摩行間穴來治療。婦女患有疝氣和小腹腫脹,並伴隨腹瀉、小便不通、小便失禁、陰部疼痛、臉色晦暗、眼睛下方眼眶疼痛,可以透過針刺或按摩太衝穴來治療。婦女臍旁有疝氣,可以透過針刺或按摩中封穴來治療。婦女患有疝瘕,按壓時感覺像熱水燙在兩腿內側,小腹腫脹,子宮脫垂疼痛,月經來潮,陰道內腫脹或搔癢,排出像葵菜羹一樣的清稀分泌物,閉經,可以透過針刺或按摩曲泉穴來治療。婦女排出赤白分泌物,並伴隨裡急、抽搐,可以透過針刺或按摩五樞穴來治療。
[《素》],腎脈、肝脈、心脈都呈現細小而急促的狀態,且脈搏無力,這都是腹內有腫塊(瘕)的徵兆。(王注解釋說:脈細小而急促表示寒邪嚴重,脈搏無力表示血液運行不暢。血液不流通加上寒邪侵襲,導致血液凝結成塊,形成瘕。)
三陽經脈呈現急促狀態是瘕的表現,三陰經脈呈現急促狀態是疝的表現。(王注解釋說:太陽經受寒,血液凝結成塊形成瘕。太陰經受寒,血液凝結成塊形成疝。)脈搏急促表示患有疝瘕,會感到小腹疼痛。
[脈],醫生說:婦女帶下,是身體虛弱的表現,脈搏浮在表面,表示腸鳴腹脹;脈搏緊繃,表示腹中疼痛;脈搏次數快,表示陰部搔癢;脈搏痛,表示陰部長瘡;脈搏呈現弦狀,表示陰部疼痛抽搐。婦女帶下且脈搏浮在表面,又怕冷,這種情況難以治癒。
[胎前白帶]
[丹],治療懷孕期間的白帶。
使用蒼朮(三錢)、山茱萸(去核)(各二錢半)、白芍藥(各二錢半)、炒黃芩(二錢)、白芷(二錢)、炒樗根皮(一錢半)、炒黃連(一錢半)、炒黃柏(一錢半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米糊製成藥丸,於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五十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