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四 (23)
卷之四 (23)
1. 妊病可下胎斷胎
〔大全〕,妊娠羸瘦,或挾疾病,臟腑虛損,氣血枯竭,既不能養胎,致胎動而不堅固,終不能安者,則可下之,免害妊婦也。
〔薛〕,前證宜用腰腹背痛門方論主之。其胎果不能安者,方可議下,慎之慎之。鴻臚張淑人痢疾後胎動,心神不安,肢體殊倦,用八珍散二十餘劑漸愈。因勞加煩熱頭痛,以大劑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治之,熱痛頓止,仍用前散又五十餘劑而安。其後生產甚易。今大中丞許少薇公向令金壇時,夫人胎漏,療治不止,時迫於上。許公欲因其勢遂下之,謀於余,余第令服佛手散,以為可安即安,不可安即下,順其自然而已。既數服,公憂疑不決。女科醫者檢方以進,乃用牛膝一兩,酒煎服,謂牛膝固補下部藥耳,用之何害。公遂信而服之,而胎果下。余時有從母之戚,未及知,比知而馳至,則聞盈庭皆桂麝氣,蓋因胞衣未下,許醫又進香桂散矣,血遂暴下如大河決,不可復止,亟煎獨參湯未成而卒。公哀傷甫定而過余謝,且念余曰:牛膝補藥而能墮胎,何也?余對曰:生則宣而熟則補,故破血之與填精,如箭鋒相拄,豈獨牛膝哉?鹿角亦墮胎破血,而煎為白膠,則安胎止血,因其熟而信其生,此之謂粗工。公嘆恨無已。余故特著之,以為世戒。
白話文:
在中醫學中,有一種情況叫做「妊娠羸瘦」,指的是懷孕的女性體質虛弱,或者之前就有身體疾病,導致臟腑虛損、氣血枯竭,這樣的狀態無法維持胎兒的健康成長,胎動頻繁且不穩定,最終可能影響到胎兒的安穩。對於這種情況,可以考慮使用中藥進行調理,以保護妊娠婦女的健康。
如果胎兒仍然不能穩定安穩,才會考慮使用下法(即通便)的方式,但必須非常謹慎,以免對婦女和胎兒造成傷害。
薛氏提到,對於這種症狀,應當使用腰腹背痛的治療方案進行處理。如果胎兒確實無法安穩,再考慮使用下法,但必須非常小心。
有一位名叫張淑人的婦女,在出現痢疾後,胎動頻繁,心神不寧,四肢疲倦。使用了「八珍散」二十多劑後,病情漸漸得到改善。由於勞累,加上煩熱頭痛,於是使用了大劑量的「補中益氣湯」加上「蔓荊子」進行治療,熱痛馬上得到緩解,之後繼續使用先前的散劑五十多劑,胎兒終於得以安穩。
後來,生產過程非常順利。許少薇公在擔任大中丞時,他的夫人出現了胎漏的情況,經過多方治療仍無效,時間緊迫。許公考慮利用現有的趨勢對胎兒進行下法處理,尋求我的意見。我讓他服用「佛手散」,並告知他如果胎兒安穩就繼續維持這種狀態,如果不安穩就進行下法處理,讓一切順其自然。幾個療程後,許公猶豫不定。當時的婦產科醫生提供了治療方案,使用了一兩牛膝,用水酒煎煮服用。他們認為牛膝是一種補充下部的藥物,使用它不會有害。許公聽信了這個建議,結果胎兒被排出。我當時有一位母親親屬,未能得知此情況,等到得知時趕來,卻聽到滿堂都是桂麝的氣味,原來是因為胎兒尚未排出,許公又給了「香桂散」,結果血突然像大江決堤一樣大量流出,無法停止。緊急煎煮「獨參湯」尚未完成,許公就去世了。許公哀傷剛平息,就來找我道謝,並告訴我關於牛膝的疑惑:作為補藥的牛膝為什麼會導致胎兒流產呢?我回答說:生的牛膝能夠宣通,熟的牛膝則具有補益作用,因此破血與填精的效果就像是箭鋒相抵,不僅僅是牛膝如此,鹿角也有同樣的效應。然而,煎煮後成為白色的膠狀物,則能夠安胎止血,這是因為熟的藥物能夠相信它的生長能力。這就是所謂的粗淺的醫術。許公對此感到悲痛不已。因此,我特意寫下這些,作為世人的警戒。
〔大全〕,治妊娠母因疾病,胎不能安,可下之。
取七月七日法面(《大全》作曲。)四兩,水二大盞,煎取一盞,三分,綿濾去滓,分溫三服,立下。
又方,大麴五升,清酒一斗,煮二沸,去渣,分五服,隔宿勿食,但再服,其子如糜,母無疾苦。(千金不傳,炒。)
又方,麥糵一升為末,和水煮二升,服之即下。(神效)
又方,附子(二枚),為末,以淳苦酒和塗右足,去之,大良。
又方,取雞子一枚,以三指撮鹽放雞子中,服之立出。
按:陳良甫所列有牛膝湯、桂心散諸方,婁全善皆不之取,而獨取此數方,其見卓矣。
白話文:
在古代的中醫學文獻中,有一個條目,主要談論瞭如何處理懷孕婦女因疾病導致胎兒不安的情況。這時可以使用下藥的方式來解決問題。
首先,取用七月七日製作的法面(《大全》書中有提到可以使用曲代替)四兩,加水兩大杯,煮至剩下一杯,然後分成三份,過濾掉雜質後,分三次服用,這樣可以立即引發排便。
另外一個方法是使用大麴五升,加上清酒一斗,煮沸兩次,過濾掉渣,分成五份,在隔夜不進食的情況下,再次服用。這樣可以讓胎兒變得像粥一樣軟糯,母親則不會感到痛苦。
還有一種方法是使用麥糵一升,研磨成粉末,與水一起煮至兩升,服用後可以立即引發排便。
再者,可以使用附子(兩枚)研磨成粉,並與純粹的苦酒混合,塗抹在右腳上,這樣可以快速清除病痛。
最後,可以取一個雞蛋,用手指抓取一小撮鹽放入蛋中,服用後可以馬上引發排便。
參考:陳良甫所列出的牛膝湯、桂心散等方子,婁全善都不選擇,卻獨自選用了這些幾種方子,他的看法非常精確。
〔斷產〕
〔丹〕,斷子法,用白麵曲一升,無灰酒五升,打作糊,煮二升半,用絹帛濾去渣,作三服,候前月經將來日,晚下吃一服,次日五更吃一服,天明吃一服,月經即行,終身絕子。
〔大〕,斷產驗方,故蠶紙方圓一尺,燒為末,酒飲調服,終身不復懷孕。
又方,用油煎水銀一日方息,空心服棗核大一丸,永斷孕,不損人。
四物湯每服五錢,加蕓薹子二錢,於經行後空心溫服。
〔薛〕,前云用蠶故紙尺許燒灰為末,產後酒服之,血虛者終不復孕。大抵斷產之劑,多用峻厲,往往有不起者,是則產之害未若斷產之害也。吾聞閣老張羅峰、太常李恆齋俱因服斷產之劑,自謂形體俱怯,遇勞必病,有由然矣。
白話文:
「斷子法」:使用一升的白麵曲和五升的無灰酒,混合打成糊狀,煮至剩下二升半,再用絹布過濾掉渣,分成三份服用。在預計來月經的日子,分別在傍晚、次日清晨五點和天亮時各服一份,這樣就能使月經來臨,並且終身不能再生育。
「斷產驗方」:使用一尺長的舊蠶紙,燒成粉末,然後用酒調和服用,這樣可以終生不再懷孕。
另一個方子:用油煎一天後的水銀,空腹服用等於棗核大小的一丸,這樣可以終生不再懷孕,而且不會傷害身體。
「四物湯」:每次服用五錢,加上兩錢的蕓薹子,在預期的經期後,空腹溫熱地服用。
「薛氏」:前面提到的使用一尺長的舊蠶紙燒成粉末,產後用酒服用,對於血氣不足的人來說,可能終身不再懷孕。總的來說,斷產的藥物通常非常強烈,常常會導致不可逆的影響,這比生產的危險更大。我聽說閣老張羅峯和太常李恆齋都因為服用了斷產的藥物,認為自己的身體變得很弱,遇到勞累就會生病,這就是原因所在。
按:《夷堅志》載:東京女子白牡丹,以售墮胎藥生,得惡報。今雖列如上方,以備萬一之用,用者尚其慎之。
白話文:
【按:《夷堅志》記載:東京有一位名叫白牡丹的女子,因販賣引產藥物,遭受了惡報。現今雖然將其列入方劑中,用以備不時之需,但使用之人仍需謹慎。】
2. 胎自墮
〔丹〕,陽施陰化,胎孕乃成。血氣虛損,不足營養,其胎自墮。或勞怒傷情,內火便動,亦能墮胎。推原其本,皆因於熱,火能消物,造化自然。《病源》乃謂風冷傷於子臟而墮,此未得病情者也。予見賈氏婦,但有孕至三月左右必墮,診其脈,左手大而無力,重取則澀,知其血少也。以其妙年,只補中氣,使血自榮。時正夏初,教以濃煎白朮湯下黃芩末一錢,服三四十帖,遂得保全其生,因而思之,墮因內熱而虛者,於理為多,曰熱曰虛,當分輕重。蓋孕至三月,正屬相火,所以易墮,不然何以黃芩、熟艾、阿膠等為安胎妙藥耶?好生之工,幸無輕視。一婦年三十餘,或經住或成形未具,其胎必墮,察其性急多怒,色黑氣實,此相火太盛,不能生氣化胎,反食氣傷精故也。因令住經第二月,用黃芩、白朮、當歸、甘草,服至三月盡止藥,後生一子。一婦經住三月後,尺脈或澀或微弱,其婦卻無病,知是子宮真氣不全,故陽不施,陰不化,精血雖凝,終不成形。至產血塊或產血胞。一婦腹漸大如懷子,至十月求易產藥,察其神色甚困難,與之藥,不數日生白蟲半桶。蓋由婦之元氣太虛,精血雖凝,不能成胎而為穢腐,蘊積之久,濕化為熱,濕熱生蟲,理之所有,亦須周十月之氣,發動而產,終非佳兆。其婦不及月死。濕熱生蟲,譬之溝渠汙濁,積久不流,則諸蟲生於其間矣。
白話文:
丹,代表陽氣的施放和陰氣的轉化,是孕育生命的基礎。若體內血氣虛損,不足以養育新生兒,胎兒就會自然流產。勞累或情緒波動也會引起體內熱毒上升,導致胎兒流產。總的來說,胎兒流產的原因大多與「熱」有關,熱能破壞物質,這是自然的過程。《病源》認為風寒侵入子宮導致流產,這種看法可能並不符合實際病情。
我曾觀察到一位婦女,只要懷孕到第三個月左右就必定流產。我診察她的脈象,發現她的左手脈搏大而無力,重按時有阻滯感,這說明她的血液量不足。考慮到她年輕的年齡,我只為她調節中氣,讓血液自行滋潤。當時正值夏天開始,我教她服用濃煎的白朮湯,加入黃芩粉末一錢,服用約三四十副藥,最終保住了她的妊娠。由此可推斷,胎兒流產通常是由內在熱毒加上虛弱引起的,「熱」和「虛」的情況需要分別評估其嚴重程度。懷孕到第三個月正好進入相火旺盛時期,因此容易流產,否則為什麼黃芩、熟艾、阿膠等可以成為穩定胎兒的良藥呢?
懷孕的女性應該受到尊重,不可輕視。有一位婦女年紀約三十多歲,她有時月經來,有時又未完全形態化,胎兒就會自然流產。我觀察到她性子急躁,臉色黑,氣質實在,這是因為相火過旺,無法生成新的生命,反而消耗了氣血。因此,我讓她從第二個月開始服用黃芩、白朮、當歸、甘草等藥物,直到三個月結束,最後她生下一個孩子。
有一位婦女的月經持續三個月後,腳脈出現阻滯或微弱的現象,但婦女並無其他症狀,這表明她的子宮真氣不足,陽氣無法施放,陰氣無法轉化,即使精血凝聚,最終仍無法形成完整的胎兒。產後會出現血塊或血胞。還有一位婦女腹部逐漸膨脹,如同懷孕,但十月後要求更換生產藥物,我發現她的神情非常困難,給她藥物後,幾天內生出半桶白蟲。這是由於婦女的元氣極度虛弱,即使精血凝聚,也不能形成胎兒,而是腐敗物質,長期積聚後,濕氣化為熱氣,濕熱生蟲,這是自然的過程。然而,這些蟲子需要十個月的時間才能發育成熟,最終產出,這不是一個好徵兆。該婦女未能活過一個月就去世了。濕熱生蟲,好比溝渠裡的污濁水積聚太久,會滋生各種蟲子。
汪石山治一婦長瘦,色黃白,性躁急、年三十餘,常患墮胎,已七八見矣。診其脈,皆柔軟無力,兩尺雖浮而弱,不任尋按。曰:此因胎墮太多,氣血耗甚,胎無滋養,故頻墮,譬之水涸而禾枯,土削而木倒也。況三月五月,正屬少陽火動之時,加以性躁而急發之,故墮多在三五七月也。
宜大補陰湯去桂加黃柏、黃芩煎服,仍用研末蜜丸服之,庶可保生,服半年胎固而生二子。
錢仲陽治一孕婦病,醫言胎且墮。錢曰:妊者五臟傳養,率六旬乃更,候其月偏補之,何必墮。已而母子皆全。
白話文:
汪石山為一位三十餘歲、體形瘦長、膚色黃白、性情急躁的婦女治療。該婦女經常有流產的問題,已經發生了七八次。診察她的脈象,發現脈象都柔軟無力,兩尺部位雖然浮現但又顯得弱小,無法承受深入按壓。汪石山分析,這可能是由於流產過多,導致體內的氣血消耗嚴重,胎兒缺乏滋養,因此頻繁流產。比喻如河水乾涸導致禾苗枯萎,土壤削薄導致樹木倒下。此外,正值三月、五月,正是少陽火動的季節,加上性情急躁,因此流產多發生在三、五、七月份。
汪石山建議使用「大補陰湯」去除肉桂,並加入「黃柏」和「黃芩」煎服。同時,也可以將藥物研磨後製成蜜丸服用,這樣可以保持生命安全,並且服藥半年後,胎兒會變得穩固,最終生下兩個孩子。
錢仲陽曾為一位懷孕的婦女治病,當時醫生認為胎兒可能要流產。但錢仲陽表示,懷孕期間,母親的五臟會傳遞養分,通常需要六十天才能更換一次,等到這個月份再進行補救即可,何必非要讓胎兒流產。後來,母親和孩子都平安無事。
陳鬥岩治一婦有胎四月墮下,逾旬腹腫發熱,氣喘,脈洪盛,面赤口鼻舌青黑。陳診之曰:脈洪盛者,胎未墮也。面赤,心火盛而血乾也。舌青口鼻黑,肝既絕而胎死矣。內外皆曰胎墮久矣。復診色脈如前,以蛇蛻煎湯下平胃散加芒硝、歸尾一倍服之。須臾,腹鳴如雷,腰腹陣痛,復一死胎隨下,病亦愈。
程仁甫治一婦,年近四十,稟氣素弱,自去其胎,五日內漸漸腹脹如鼓,至心前上,吐不能食,用補藥不效。診六脈微弱,但只叫脹死,此乃損傷脾氣而作脹,然急則治其標,若泥丹溪法恐緩不及事矣。
白話文:
陳鬥巖為一位懷孕四個月後自然流產的婦女診治。十天後,該婦女的腹部腫大並伴有發熱、呼吸困難,脈搏強烈,臉色紅潤,但口鼻及舌頭呈現青黑色。陳鬥巖診斷指出,脈搏強烈表示胎兒尚未流產;臉色紅潤代表心火旺盛,血液乾燥;口鼻及舌頭青黑色則顯示肝臟功能已經衰竭,胎兒已死亡。根據內外症狀,胎兒實際上已經流產很久了。再次診察時,症狀和脈象與之前相同,陳鬥巖開出了由蛇蛻煎湯和平胃散組成的方子,再加入芒硝和當歸尾加倍的份量來服用。不久,該婦女的肚子發出雷鳴般的響聲,腰腹部位陣痛,隨後又排出一個死胎,病情因此得到改善。
程仁甫為一位年近四十、體質本就虛弱的婦女診治。她自行引產後,五天內腹部逐漸膨脹如鼓,直到胸部以上,出現嘔吐、無法進食的情況,使用補益藥物效果不佳。診察時,脈象微弱,她只說自己是「脹死」了,這是因為脾氣受損所導致的脹滿。然而,當下需要治標,如果固守丹溪的方法可能會錯失救治的時間。
用桃仁承氣加枳實、厚朴,倍硝、黃,煎服四分,吐去其一,次早仍不通,事急,又服琥珀丸三錢,至申時大通,脹減,但體倦四肢無力,口不知味,發熱,再用參、耆、歸、芍、楂、朮、陳皮八劑而安。
江應宿治汪鎬妻,三十五歲,厭產誤服打胎藥,下血如崩旬余,腹痛一陣即行,或時鼻衄,諸藥不效。診得六脈數而微弦,乃厥陽之火泛逆,投四物換生地黃,加阿膠、炒黑山梔、蒲黃,一劑愈。
白話文:
江應宿為汪鎬的妻子治療,該患者年齡三十五歲,因厭惡生產而誤服了引產藥物,導致十餘日出血量如同崩潰,腹部疼痛隨後消失,或時有鼻出血現象,多種藥物治療均無效。經過診斷,發現脈象數而微弦,這是厥陽之火上逆所致。因此,江應宿使用四物湯,加入生地黃,並添加阿膠、炒黑山梔、蒲黃,一劑藥後病情得以痊癒。
對於這個案例,可以理解為中醫診斷出患者存在火旺上逆的問題,通過調整藥方中的主要成分,尤其是加入能清熱涼血、滋陰養血的生地黃,以及具有止血功效的阿膠和炒黑山梔、蒲黃,來調節身體的失衡狀態,最終達到治療效果。
薛氏云:大抵治法,須審某月屬某經育養而藥之。
濟生芎藭補中湯,治懷孕血氣虛弱,不能衛養,以致數月而墮,名曰半產。(每見婦人孕不能滿十月而損墮,得服此遂安全。)
芎藭,五味子,阿膠(蛤粉炒),乾薑(炮,各一錢),黃耆(去蘆,蜜炙),當歸(酒浸),白芍藥,白朮(各一錢半),杜仲(去粗皮,炒去絲),人參,木香(不見火),甘草(各五分,炙),
白話文:
薛氏指出,大抵上,治療方法需根據每個月份對應的經絡進行調養並用藥物來輔助。
「濟生芎藭補中湯」,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因血氣虛弱,無法充分養育,導致幾個月後自然流產,這種情況被稱為「半產」。(常見的婦女在懷孕期間無法足夠長時間保持胎兒,服用這種藥方可以確保安全。)
其中的藥材包括:芎藭、五味子、蛤粉炒製的阿膠、乾薑(炮製)、黃耆(去除根部,用蜂蜜炙烤)、當歸(用酒浸泡)、白芍藥、白朮(各取一分半)、杜仲(去除粗皮,炒至去絲)、人參、木香(不見火)、炙製的甘草(各取五分)。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阿膠湯,治妊娠數墮胎,小腹㽲痛不可忍。
阿膠(炙燥),熟乾地黃(焙),艾葉(微炒),芎藭,當歸(切,焙),杜仲(去粗皮,炙,銼),白朮(各一兩),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棗三枚,擘破,同煎至八分,去滓食前溫服。
杜仲丸,治妊娠三兩個月,胎動不安,防其欲墮,宜預服之。
杜仲(薑製,炒去絲),續斷(酒浸,各二兩),
白話文:
上作一劑,用水二杯,煎至一杯,無固定時間服用。
【阿膠湯】,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多次自然流產,小腹部疼痛難忍。
阿膠(烤乾後使用),熟乾地黃(烘烤後使用),艾葉(微火炒過),芎藭,當歸(切片後烘烤),杜仲(去除粗皮後烤乾,然後研磨),白朮(各一兩),
以上材料研磨成粉,每次取四錢,用水一杯半,加上三顆棗(切開),一同煎煮至八分,濾掉渣,於飯前溫熱服用。
【杜仲丸】,用於治療懷孕三個月至兩個月間,胎兒活動不安定,預防可能的自然流產,應提前服用此藥。
杜仲(與姜一起煮後再炒,去除纖維),續斷(用酒浸泡,各二兩),
為末,煮棗肉杵丸梧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米飲下。
四制艾附丸,治婦人數墮胎,由氣不升降,所以胎氣不固,尤宜服此。
香附(杵去毛,淨一斤,分四分,一分酒浸,一分醋,一分童便,一分鹽水,各浸七日,取出焙乾)
為細末,醋煮糊和丸梧子大,每服七十丸,空心溫酒下。肥人只依本方,瘦人加澤蘭葉、赤茯苓各二兩。
一方,用香附子(一斤),艾葉(四兩),當歸(二兩。俱用醋煮)
白話文:
取一份艾葉,與四份分別浸泡於酒、醋、童子尿及鹽水中各七天的香附(需先用杵頭去除其表面的毛質,淨量共一斤,分成四份)。香附需再研磨成細末,接著用醋調製成糊狀,與上述粉末混合後,製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狀。每次服用時,應取七十丸,並搭配熱米湯下肚。
這款「四制艾附丸」專門針對婦女頻繁發生墮胎的情況,主要原因是氣血運行不暢,導致胎氣不穩。對於這種情況,特別適合服用此藥物。
香附的使用方式為:將它先用杵頭去除表面的毛質,淨量一斤,再分為四份,其中一份浸泡於酒中,一份浸泡於醋中,一份浸泡於童子尿中,一份浸泡於鹽水中,各浸泡七天後取出並曬乾。
接著,將香附研磨成細末,並以醋調製成糊狀,與上述粉末混合後,製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狀。每次服用時,應取七十丸,並搭配熱酒下肚。對於體態肥胖的人,僅需依照原方使用;對體態瘦弱的人,則需加入兩兩份量的澤蘭葉及赤茯苓。
此外,還有一個配方,主要成分爲一斤的香附子、四兩的艾葉及二兩的當歸(這些材料均需以醋煮過)。
《刪繁方》治妊娠懷胎數落而不結實,或冷或熱,百病之源。(《經心錄》同。)
甘草,黃耆,人參,川芎,白朮,地黃,吳茱萸(各等分),(一方有當歸、乾薑。)
上為末,空心溫酒調二錢。忌菘菜、桃、李、雀肉、醋物。
〔婁〕,按:丹溪論俱是虛熱而無寒者,今姑存此一方,以俟施之於千百而一者也。醋
附丸,治數墮胎。(方見血崩。)
《千金》療妊娠三個月,胎欲墮方。灸膝下一寸,七壯。妊子不成,時時受胎後漏下五色,疼痛。灸胞門。(關門左邊二寸,名胞門,右邊二寸,名子戶。)
白話文:
《刪繁方》治療妊娠期間,懷孕但未能穩定,出現忽冷忽熱症狀,這是各種疾病的根源。(《經心錄》也有相同的觀點。)
配方包括:甘草、黃耆、人參、川芎、白朮、地黃、吳茱萸(以上各份量相等)。另外一種配方在這個基礎上加上當歸和乾薑。
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,空腹時用溫酒調服兩錢。避免食用菘菜、桃、李、雀肉和酸味食物。
[婁]認為:丹溪論述的都是虛熱且沒有寒症的情況,現在暫時保留這一個方子,等待在千百個案例中找到一個適合使用它的情況。
另外還有一種丸劑,用來治療多次墮胎。
《千金》療法中,對於妊娠三個月,胎兒有傾向於墮落的情況,可以灸擊膝下一寸處,灸七壯。如果懷孕的婦女未能成功孕育,經常在受胎後出現五色分泌物,伴有疼痛,可以灸擊「胞門」穴。胞門位於關門的左邊二寸處,又名「子戶」,右邊二寸處則是另一個「胞門」。
〔胎墮後為半產〕
夫妊娠日月未足,胎氣未全而產者,謂之半產。蓋由妊婦衝任氣虛,不能滋養於胎,胎氣不固,或攧撲閃墜,致氣血損動,或因熱病溫瘧之類,皆令半產。仲景謂寒虛相搏,此名為革,婦人則半產漏下是也。又云:半產俗呼小產,或三四月,或五六月,皆為半產,以男女成形故也。
或因憂恐大棗暴怒,或因勞力打撲損動,或觸冒暑熱,忌黑神散,恐犯熱藥轉生他疾。宜玉燭散、和經湯之類。《便產須知》云:小產不可輕視,將養十倍於正產可也。又云:半產即肌肉腐爛,補其虛損,生其肌肉,益其氣血,去其風邪,養其臟氣,將養過於正產十倍,無不平復,宜審之。
白話文:
妊娠期間未達足月,胎兒尚未完整生產的情況,稱為「半產」。這是因為懷孕婦女的沖任二脈氣血不足,無法充分滋養胎兒,導致胎氣不穩固,或是受到碰撞、跌倒等因素影響,使氣血受損。此外,熱病、溫瘧等疾病也可能引發半產。如張仲景所說,寒氣與虛弱相結合的情況被稱為「革」,這種情況在婦女身上表現為半產及出血現象。另外,半產通常也被俗稱為小產,指的是從三四個月至五六個月間的不完全分娩,這都是由於胎兒已經形成男女形態所致。
可能的原因還包括憂慮、恐懼、突然的驚嚇、大怒情緒,或者過度勞累、受到打撲傷害等。應避免使用如「神散」等可能引起熱性反應的藥物,以免對身體造成其他不良影響。適合使用的藥物有「玉燭散」、「和經湯」等類型。《便產須知》中提到,對於小產不能輕視,其養護應是正常分娩的十倍。此外,半產時肌膚可能會腐爛,需要補充虛弱的身體,促進新肌肉的生成,增強氣血,排除風邪,養護五臟之氣。對半產的養護應超過正常分娩的十倍,這樣一般都能恢復正常,需要詳細審查。
〔薛〕,小產重於大產,蓋大產如慄熟自脫,小產如生採破其皮殼,斷其根蒂也。但人輕忽致死者多。治法宜補形氣,生新血,去瘀血。若未足月,痛而欲產,芎歸補中湯倍加知母止之。若產而血不止,人參黃耆湯補之。若產而心腹痛,當歸川芎湯主之。胎氣弱而小產者,八珍湯固之。若出血過多而發熱,聖愈湯。汗不止,急用獨參湯。發熱煩躁,肉瞤筋惕,八珍湯。大渴面赤,脈洪而虛,當歸補血湯。身熱面赤,脈沉而微,四君、薑、附。東垣云:晝發熱而夜安靜,是陽氣自旺於陽分也,晝安靜而夜發熱,是陽氣下陷於陰中也,如晝夜俱發熱者,是重陽無陰也。當峻補其陰。王太僕云:如大寒而甚,熱之不熱,是無火也。熱來復去,晝見夜伏,夜發晝止,時節而動,是無火也。如大熱而甚,寒之不寒。是無水也。熱動復止,倏忽往來,時動時止,是無水也。若陽氣自旺者,補中益氣湯,陽氣陷於陰者,四物二連湯。重陽無陰者,四物湯,無火者,八味丸。無水者,六味丸。一妊婦五月服剪紅丸墮胎,腹中脹痛,服破血藥益甚,手按之愈痛。余曰:此峻藥重傷,脾胃受患,用八珍倍參、耆、半夏、乳、沒,二劑痛止,數劑全愈。史仲子室,年甫二十,疫胎墮,時咳,服清肺解表,喘急不寐,請視。余曰:脾土虛不能生肺金,藥重損之,與補中益氣加茯苓、半夏、五味、炮姜,四劑漸愈;再往視,又與八珍加五味及十全大補湯而全愈。陳氏婦張,素怯弱,生女自乳,因病疥年餘,遂致羸困,復因執喪禮勞頓,數欲眩僕。一日感氣,忽患心脾高腫作疼,手不可按,嘔吐不止,六脈微細之極。陳翁自以脈雖虛而病形則實,誤臆諸痛不可補氣,乃用青皮、香附、吳萸等藥而愈。繼復患瘧且墮胎,又自投理氣行血之藥,病去元氣轉脫,再投參、耆補劑不應矣。六脈如絲欲絕,思非附子不能起,因亟請薛診之,云:此由理氣損真之誤也。連投參、耆、歸、朮、附子、薑、桂六劑,間用八味丸五日,眠食漸甘,六脈全復。薛諭之云:向使心脾疼時即服此藥,瘧亦不作矣。一妊婦墮胎,昏憒不省,自汗發搐,時吐痰,自用養血化痰之劑,昏憒不省,痰涎湧出,彼以為中風,欲用祛風化痰。予曰:此屬脾氣虛寒所致,遂用十全大補加炮姜二十餘劑,尋愈。
白話文:
薛氏認為,小產比大產更嚴重,因為小產像是在生長過程中突然被割破,影響根蒂。人們往往對此輕視,導致死亡的案例很多。治療上應注重補充身體和氣質,生成新鮮血液,清除瘀血。
如果妊娠未到足月就出現產痛,可以使用「芎歸補中湯」,並在此基礎上增加「知母」份量以制止產痛。如果產後出血不止,可使用「人參黃耆湯」進行補充。如果產後腹部疼痛,則使用「當歸川芎湯」為主藥。胎氣弱而導致的小產,則使用「八珍湯」進行固守。如果出血過多且伴有發熱,則使用「聖愈湯」。如果出汗不斷,緊急情況下可使用「獨參湯」。如果發熱煩躁、肌肉顫抖,則使用「八珍湯」。大渴且面色紅潤,脈象洪大但虛弱,則使用「當歸補血湯」。身熱且面色紅潤,脈象沈微,則使用「四君、薑、附」。東垣認為,白天發熱晚上安靜,是陽氣在陽部旺盛,白天安靜晚上發熱,是陽氣下沈到陰部,如果白天和晚上都發熱,是因為缺少陰氣,應該峻補陰氣。王太僕認為,大寒期間病情反而加重,是因為沒有火,火勢來去不定,是因為沒有火。大熱期間病情反而加重,是因為沒有水,熱勢來去不定,是因為沒有水。如果陽氣旺盛,使用「補中益氣湯」,如果陽氣下沈到陰部,使用「四物二連湯」。如果小產後沒有陰氣,使用「四物湯」,如果沒有火,使用「八味丸」。如果沒有水,使用「六味丸」。
有一名五月懷孕的婦女服用了「剪紅丸」導致小產,腹中脹痛,服用「破血藥」後症狀加重,用手按壓更感疼痛。我建議使用「八珍湯」,加倍參、耆、半夏、乳、沒,兩劑後疼痛減輕,幾天後痊癒。史仲子的妻子,年僅二十歲,因疫病而墮胎,當時咳嗽,服用了清肺解表的藥物,喘息加重且無法入睡,請我診察。我建議使用「補中益氣湯」,再加上茯苓、半夏、五味、炮姜,四劑後逐漸康復。再來診察時,使用「八珍湯」加上五味及「十全大補湯」而完全康復。陳氏婦女張,素來膽小體弱,生完女兒後自行哺乳,因疥癬患病一年餘,因此變得瘦弱不堪,又因執喪禮而勞累,多次有眩倒的傾向。某日受到寒氣,忽然出現心脾部位腫脹疼痛,手按不得,嘔吐不停,脈搏極度微細。陳翁認為脈搏虛弱,但病狀卻實在,誤判疼痛不能補氣,使用了「青皮」、「香附」、「吳萸」等藥物後病情得到改善。接著又患上了瘧疾並伴有小產,自行服用理氣行血的藥物,病勢退去後元氣反而更加消散,再服用「參、耆」補充的藥物已不起作用。脈搏微弱接近斷絕,考慮到必須使用附子才能恢復,於是急請薛氏診察,薛氏認為這是因為理氣失當所導致的錯誤。連續使用「參、耆、歸、朮、附子、薑、桂」六種藥物各一劑,加上五日的「八味丸」,睡眠和飲食逐漸變得正常,脈搏全部恢復。薛氏告訴她,如果在心脾疼痛時就服用這些藥物,瘧疾就不會發作了。一名懷孕的婦女小產後昏迷不醒,自汗抽搐,時有吐痰,自己使用了養血化痰的藥物,仍然昏迷不醒,痰液大量湧出,她認為這是中風,想要使用祛風化痰的藥物。我告訴她,這是由於脾氣虛寒所引起,於是使用了「十全大補湯」加上炮姜超過二十劑,不久後病情得以痊癒。
生地黃湯,治妊娠胎氣損動,氣血不調,或攧撲閃墜,以致胎墮,墮後惡滯不盡,腹中㽲痛。
生乾地黃(焙,一兩),大黃(暴,煨),芍藥,白茯苓(去黑皮),當歸(切炒),細辛(去苗),甘草(炙),黃芩(去黑皮),桂(去粗皮。各半兩),
上㕮咀,每服五錢匕,水一盞半,入生薑、大棗拍碎,同煎至一盞,去滓不拘時溫服。
人參湯,治半產後血下過多,心驚體顫,頭目運轉,或寒或熱,臍腹虛脹疼痛。
白話文:
【生地黃湯】,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因胎兒氣血損傷,導致的氣血不調,或是從高處跌落等意外造成的胎兒流產。若流產後仍有惡露未盡,腹部會感到疼痛。
成分:生乾地黃(烘烤後,一份兩錢),大黃(乾燥後,加熱後,一份兩錢),芍藥,白茯苓(去除黑色皮層),當歸(切片後,炒熟),細辛(去除根部,一份兩錢),甘草(炙熟),黃芩(去除黑色皮層),桂(去除粗皮,各份兩錢)。
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時取五錢,加入半碗半的水,加入生薑(一份)和大棗(一份,拍打後,加熱後),一起煎煮至一碗,濾掉渣,不分時間,趁溫熱時服用。
【人參湯】,用於治療產後出血過量,出現心悸震顫,頭暈眼花,或是冷熱交替,腹部空虛脹痛的情況。
人參,麥門冬(去心,焙),生乾地黃(焙),當歸(洗,焙),芍藥,黃耆,白茯苓(去皮),甘草(炙。各一兩),
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,去滓食前溫服。
〔大〕,墮胎後復損經脈,而下血不止,甚則煩悶至死,皆以調補胃氣為主。
〔薛〕,前證若肝經血熱,用四物、參朮、山梔。肝經風熱,用防風、黃芩丸,肝經怒火,用加味逍遙散。脾經氣虛,用四君、歸、地。脾經鬱滯,用加味歸脾湯。氣滯不和,用紫蘇飲。骨氣下陷,用補中益氣湯。
白話文:
人參,麥門冬(去心,烘焙),生乾地黃(烘焙),當歸(清潔,烘焙),芍藥,黃耆,白茯苓(去皮),甘草(炙烤。各自一兩份),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杯水煎煮至剩七分,然後過濾掉渣,於飯前溫熱飲用。
對於懷孕後再次損傷經脈,導致出血不斷,嚴重時會感到煩躁甚至危及生命的情況,主要以調補胃部功能為治療重點。
若遇到懷孕後出血是因肝經血熱所引起,可以使用四物、參朮、山梔進行治療。若是由肝經風熱所導致,則可以使用防風、黃芩丸。如果是肝經怒火所引起,則可使用加味逍遙散。脾經氣虛的情況,則可用四君、歸、地進行治療。若脾經鬱滯,則可以使用加味歸脾湯。氣滯不和的情況,可以使用紫蘇飲。如果出現骨氣下陷的情況,則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進行治療。
人參黃耆湯,治小產氣虛,血下不止。
人參,黃耆(炒),當歸,白朮(炒),白芍藥(炒),艾葉(各一錢),阿膠(炒,二錢),
上作一劑,水煎服。
治妊娠損動,下血不止,腹痛,宜服此。
阿膠(一兩,炒),艾葉(半兩),
水一大盞,煎六分,去滓空心服。
治妊娠損動下血不止方。
甘草(一兩,炙),阿膠(二兩),雞子(一個)
上以水二大盞,煮甘草一盞,三分,去滓下雞子、膠,候膠烊,攪勻分三服。
龍骨散,療因損娠,下惡血不止。
白話文:
人參和黃耆湯,用於治療產後氣虛導致的血流不停。配方包括人參、黃耆(炒)、當歸、白朮(炒)、白芍藥(炒)、艾葉(各一錢),阿膠(炒,二錢)。將這些材料一起煎煮後服用。
對於懷孕期間因損傷導致的出血不止和腹部疼痛,可以服用這個方子。
阿膠(一兩,炒)和艾葉(半兩)用水煎煮後,取六分量在空腹時服用,用於治療懷孕期間損傷導致的出血不止。
甘草(一兩,炙)和阿膠(二兩)加上一個雞蛋,用水煮沸後,先煮甘草至剩下三分之一,再加入雞蛋和阿膠,等阿膠融化後,充分攪拌,分成三次服用。
龍骨散,用於治療因懷孕損傷導致的不正常出血不止。
龍骨,當歸,地黃(各二兩),艾葉(一兩,炒),地榆,阿膠,芍藥,乾薑(各一兩半),蒲黃(一兩二錢半),牛角䚡(炙焦,二兩半。共為細末)
上食前用米飲調下二錢。
《千金》療落胎下血不止方。
上以生地黃汁一小盞,調代赭石末一錢,日三服。
治妊娠下血不止疼痛方。亦治小便不禁。
家雞翎(燒灰),細研,以溫酒調下二錢,如人行五里再服,以效為度。
《千金》療妊娠胎墮下血不止方。
白話文:
-
使用材料:龍骨、當歸、地黃(各2兩)、艾葉(1兩,炒)、地榆、阿膠、芍藥、乾薑(各1又半兩)、蒲黃(1又2錢半)、牛角䚡(炙焦,2又半兩)。所有材料研磨成細粉。
-
使用方法:在進食前使用米飲調和2錢的粉末。
-
此配方用於治療產後出血不止的情況。
-
使用材料:生地黃汁一小盞(約為一杯的四分之一)、代赭石末(約為一錢,即一分之三)。
-
使用方法:每日服用三次。
-
此配方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出血不止且伴有疼痛的狀況,同時也適用於小便失禁。
-
使用材料:家雞翎(燒成灰燼,然後細研磨)、溫酒調和成2錢的劑量。
-
使用方法:每次服用後步行五里,若有效果可再次服用,直至病情得到改善。
-
此配方用於治療懷孕期間胎兒掉落並導致出血不止的情況。
以丹參(十二兩),細切,酒五升,煮取三升,分三服。
《補遺》催生如神散,妙。
又方,香附子為末,米飲調下。
當歸酒,治妊娠墮胎後血不出。
當歸(炙,令香),芍藥(炒,各二兩),
㕮咀,每服三錢匕,無灰酒一盞,入生地黃汁一合,銀器內慢火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,以惡血下為度。
烏金散,治妊娠墮胎後惡血不下,兼治諸疾血病。
好墨(二兩,折、二寸挺子,燒通赤,用好醋一升,蘸七遍,又再燒通赤,放冷,別研為末),沒藥(研),麒麟竭(各二錢半),麝香(一錢),
白話文:
-
使用丹參(十二兩),細細切碎,加入五升的酒,煮沸後取得三升,分三次服用。
-
《補遺》中提到的催生如神散,效果極佳。
-
另一個方子,使用香附子磨成粉末,以米湯調和後服用。
-
使用當歸酒來治療妊娠後的自然流產並有出血狀況。
-
將當歸(需先炙烤,使其香氣四溢)與芍藥(需炒過)各自各用二兩,研磨成粉狀。每次服用時取三錢匕,加入無灰酒一杯,再加入生地黃汁一杯,在銀器中用慢火煎煮至剩餘七分,去除濾渣後溫服,直至惡血排出為止。
-
使用烏金散來治療妊娠後的惡血無法排出,並且能治療各種因血液問題引發的疾病。
-
使用好的墨(兩兩,切成二寸長的條狀,燒至通紅,使用好醋浸泡七次,再燒至通紅,放涼後單獨研磨成粉)。將沒藥(研磨)與麒麟竭(各使用二錢半),麝香(使用一錢)一起混合。
上為細末,每服溫酒調下一錢匕。如血迷心,用童便加酒,調下二錢匕。
治妊娠墮胎後血不出,少腹滿痛。
用羚羊角燒灰,細研如面,每服三錢,不拘時,以豆淋酒調下。
治妊娠墮胎下血不盡,苦煩滿欲極,時發寒熱狂悶。
鹿角屑(一兩,熬)
上用水一大盞,煎豉一合,取汁六分,分三服,調鹿角屑二錢服,日三,須臾血下。
紅藍花散,治墮胎後血不出奔心,悶絕不識人。
紅藍(微熬過),男子發(燒存性),京墨(燒紅),血竭(研),蒲黃(隔紙炒,各等分),
白話文:
-
每次服用時,將藥物磨成細末,用溫熱的酒調製成一錢匕(約為0.3公克)的劑量。如果遇到血流阻塞心臟的情況,則可用童子尿加上酒,調製成二錢匕(約為0.6公克)的劑量。
-
治療懷孕後自然流產,但血液未完全排出,造成小腹部充盈且疼痛。
使用羚羊角的灰燼,細緻研磨至像麵粉一樣的狀態,每次服用三錢(約為0.9公克),不分時間,以豆子淋上的酒調製服用。
- 治療懷孕後自然流產,血液未能完全排出,導致心煩意亂,常感寒熱交替,精神恍惚。
鹿角屑(一兩,約為30公克,需經過熬煮)。
將一大杯水煮沸,加入一合(約為15公克)的豉,煮至剩餘六分(約為6公克)的汁液,分三次服用,每次加入二錢(約為0.6公克)的鹿角屑,每日三次,不久後血就會排出。
- 紅藍花散,治療自然流產後血液未完全排出,導致心悸,昏迷不省人事。
紅藍(微經火烤處理過),男性毛髮(經火燒保留其性質),京墨(經火燒呈紅色),血竭(研磨),蒲黃(隔紙炒製,所有成分均等量)。
上為細末,以童便小半盞,調二錢服之,立效。
白蜜湯,治墮胎後惡血不出。
白蜜(二兩),生地黃(取汁,一盞),酒(半盞)
上汁與酒,共入銅器中煎五七沸,入蜜攪勻,分兩服,服三劑,百病可愈。
豬膏飲,治墮胎血不出上搶心,疼痛煩憒。
豬膏(七合),白蜜(三合),生地黃(切,二兩),
上先將豬膏、地黃相和,煎令赤色,去地黃,納蜜攪勻,分溫二服,相次再服。
當歸湯,治妊娠墮胎,胞衣不出。
白話文:
以上藥物均需研磨成細粉。使用童子尿半杯,調和二錢服用,立即見效。
白蜜湯,用於治療流產後惡露未盡。
- 白蜜(二兩)
- 生地黃(取汁,一杯)
- 酒(半杯)
將上述汁液與酒一同倒入銅鍋中煮沸五到七次,加入白蜜並充分攪拌,分兩次服用,連續服用三劑,可治百病。
豬膏飲,用於治療流產導致的血液不上升心臟,疼痛煩躁。
- 豬膏(七份)
- 白蜜(三份)
- 生地黃(切片,二兩)
首先將豬膏和地黃混合,煮至呈紅色,取出地黃,加入白蜜並充分攪拌,分兩次溫服,逐漸再服。
當歸湯,用於治療懷孕期間的流產,胎盤未能排出。
當歸(切,炒),牛膝(酒浸,切、焙。各一兩半),木通(銼),滑石(研,各二兩),冬葵子(炒,二合),瞿麥穗(一兩),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。未下再服,以下為度。
地黃湯
蒲黃(炒),生薑(切,炒。各二錢半),生地黃(半兩,以銅、竹刀切,炒),
上以無灰酒三盞,於銀器內同煎至二盞,去滓分三服,未下再作服。
澤蘭湯
白話文:
【當歸散】
材料:當歸(切成片後炒過)、牛膝(用水酒浸泡後切成片再烤乾)、木通、滑石(研磨後)、冬葵子(炒過)、瞿麥(穗狀部分)。
用法:以上材料切碎,每次服用三錢(約10克),用半杯半的水煮沸後減至一半,然後去掉藥渣溫熱服用。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再次服用,直到有反應為止。
【地黃湯】
材料:蒲黃(炒過)、生薑(切成片後炒過)、生地黃(切成半寸大小後炒過)。
用法:以上材料加上三杯無灰的酒,在銀器中一起煮沸至剩餘兩杯,去掉藥渣分成三次服用。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再次服用。
【澤蘭湯】
這是一個方程式的名字,具體的藥材和用法請參照相關的藥物手冊或專業指導。
澤蘭葉(切,研),滑石末(各半兩),生麻油(少許)
上以水三盞,先煎澤蘭至一盞半,去滓,入滑石末並油,更煎三沸,頓服之,未下更服。
蒲黃酒(作丸名槐子丸。)
蒲黃(炒,一合),槐子(十四枚,為末)
上以酒三盞,煎至二盞,去滓分溫二服,未下更作服。又治妊娠不足月,欲產腹痛,為末,蜜丸酒下。
治墮胎胞衣不出,腹中㽲痛,牽引腰脊。(下並《聖惠》。)
用蟻窟土三升炒熱,帛裹拓心下,胞自出也。
白話文:
澤蘭葉(切後研磨),滑石粉末(各半兩),生麻油(少量)。
以上使用三杯水,先煮澤蘭至一杯半,去除濾渣,加入滑石粉末和油,再煮三次開,一次性服用。
蒲黃酒(製成丸稱為槐子丸)。
蒲黃(炒熟,一合份量),槐子(十四個,研磨成粉)
以上使用三杯酒,煮至兩杯,去除濾渣,分兩次溫服,若未見效可再次服用。
這個方法也適用於懷孕不足月,有產後腹痛的情況,將粉末與蜂蜜調和後,用水服用。
治療胎兒未能排出、腹部持續疼痛、牽引腰部和脊椎的不適(以下兩個療法出自《聖惠》)。
使用三升炒熱的蟻窩土,用布包裹在心口下方,胎兒即可自然排出。
又方,好墨細研末,溫酒調下二錢,頻服效。
治妊娠胎死腹中,衣不出,及產後卒有別病,欲至狼狽方。
刺熱羊血飲一小盞,極效。
又方,以水噀其面、神驗,加醋少許。
又方,洗兒水半盞,令母服,其衣即出,勿令產婦知。
又方,治胞衣未下,腹滿則殺人。
用水一碗,煮豬脂一兩,煎十數沸,和脂服之當下。
又方(出《如宜方》),以雞子一枚,取清吞之。
又方(出《如宜方》),用鐵斧燒令通赤,投酒中沸定,則出飲之。
當歸川芎湯,治小產後瘀血心腹痛,或發熱惡寒。
白話文:
-
另一種方法:將好的墨研磨成粉末,然後用溫熱的酒調和,每次服用約二錢,頻繁服用直到獲得效果。這用於治療懷孕時胎兒在腹中死亡,無法分娩,以及產後突然出現其他疾病的情況。
-
一劑藥方:喝一小杯用熱羊血熬製的藥水,效果極佳。
-
另一種方法:用水噴霧在臉上,非常靈驗,可以加入少量醋。
-
另一種方法:用半杯洗兒水讓母親服用,胎兒就會出來,但請不要讓產婦知道。
-
另一種方法:治療胎衣未下,腹部滿脹可能導致生命危險。
-
用一碗水煮一兩豬油,煎煮數十次,混合豬油服用,應該會有排出的效果。
-
又一種方法(出自《如宜方》):使用一個雞蛋,取出蛋清吞下。
-
又一種方法(出自《如宜方》):將鐵斧燒至紅熱,投入熱酒中,等酒冷卻後再飲用。
-
治療小產後的瘀血心腹痛或發熱寒戰的當歸川芎湯。
當歸,川芎,熟地(自制),白芍藥(炒),玄胡索(炒),紅花,香附,青皮(炒),澤蘭,牡丹皮,桃仁(各等分),
上水煎,入童便、酒各小半盞服。
若以手按腹愈痛,此瘀血為患,宜此藥或失笑散消之。若按之不痛,此是血虛,宜四物、參、苓、白朮。若痛而作嘔,此是胃虛,宜六君子。若痛而作瀉,此是脾虛,宜六君子送二神丸。
芎藭湯,治墮胎心腹疼痛。
芎藭,芍藥,白朮,阿膠(炒令燥),甘草(炙,各一兩),
白話文:
配方包含:當歸、川芎、熟地(自製)、白芍藥(炒)、玄胡索(炒)、紅花、香附、青皮(炒)、澤蘭、牡丹皮(自製)、桃仁(以上各份量相等)。所有成分需用水煎煮,加入一小半杯的童子尿和一小半杯的酒後服用。
如果用手按壓腹部時感到更加疼痛,這可能是由於瘀血所引起,這種情況適合使用本配方或「失笑散」進行治療。如果按壓腹部不感到疼痛,則可能是因為血液不足,此時適合使用「四物、參、苓、白朮」進行補充。如果感到腹部疼痛並伴有噁心,這可能代表胃部虛弱,應使用「六君子」進行調理。如果感到腹部疼痛並伴有拉肚子,這可能代表脾臟虛弱,應使用「六君子」配合「二神丸」進行治療。
最後,提到的「芎藭湯」是一種用來治療流產後腹痛的方劑,其主要成分包括:芎藭、芍藥、白朮、阿膠(炒至乾燥)、甘草(炙烤後,每項各一兩)。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,入艾葉、糯米、生薑,同煎至六分,食前服。一方無白朮,有人參。
當歸散,治產後氣血虛弱,惡露內停,憎寒發熱。
當歸,白芍藥(炒),川芎,黃芩(炒,各一兩),白朮(五錢),
上為細末,溫童便調下二錢。
聖愈湯,治血虛心煩,睡臥不寧,或五心煩熱。
熟地黃(酒拌蒸半日),生地黃(酒拌),川芎,人參(各七錢五分),當歸(酒拌),黃耆(炒,各五錢),
上水煎服。
當歸補血湯,治肌熱躁熱,目赤面紅,煩渴引飲,晝夜不息,脈洪大而虛,重按全無,此脈虛血虛也,若誤服白虎湯,必死。
白話文:
當歸散,用於治療產後氣血虛弱、惡露不盡、畏寒發燒的情況。配方包括:當歸、白芍藥(炒)、川芎、黃芩(炒)、白朮(五錢)。以上成分研磨成細末,可用溫開水調和服用,每次二錢。
聖愈湯,用於治療血虛引起的煩躁、睡眠不安、或是五心煩熱的情況。配方包括:熟地黃(酒拌蒸)、生地黃(酒拌)、川芎、人參(各七錢五分)、當歸(酒拌)、黃耆(炒,各五錢)。以上成分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當歸補血湯,用於治療肌肉燥熱、眼睛紅腫、口渴飲水、日夜不停、脈搏洪大而虛弱,這是一種血虛的脈象。如果誤服白虎湯,可能會導致生命危險。
當歸(三錢),黃耆(一兩),
上水煎服。
四物二連湯,治血虛發熱,或口舌生瘡,或晝安夜熱。
當歸,川芎,熟地黃,芍藥,胡黃連,宣黃連(各一錢),
上作一劑,水煎服。
東垣云:婦人分娩及半產漏下,昏冒不省,瞑目無所知覺。蓋因血暴亡,有形血去,則心神無所養。心與包絡者,君火相火也,得血則安,亡血則危。火上熾故令人昏昌,火勝其肺,瞑目不省人事,是陰血暴去,不能鎮撫也。血已虧損,往往用滑石、甘草、石膏之類,乃辛甘大寒文藥,能瀉氣中之熱,是血虧瀉氣,乃陰虧瀉陽,使二者俱傷,反為不足。虛勞之病,昏迷不省者,上焦心肺之熱也。
白話文:
-
「當歸(三錢),黃耆(一兩),」
-
「當歸」和「黃耆」分別用量三錢和一兩,煮水後服用。
-
「四物二連湯」,用於治療血虛引發的發熱,或者口腔潰瘍,或者是白天感到舒適但夜晚感到熱。
-
「當歸」,「川芎」,「熟地黃」,「芍藥」,「胡黃連」(一錢),「宣黃連」(一錢),
-
將以上成分各一錢一起煎煮後服用。
-
據東垣先生所述:對於產婦分娩後出現的暈厥,不省人事,閉目不知的症狀。這通常是由於大量失血導致心神失去養分。心和包絡是火氣所在的位置,血液充足時,心神才能安定;失血時,則會有生命危險。由於火氣過盛,讓人感到昏沈,火勢勝過肺部,閉目時無法意識到自己處於何處,這是因為陰血突然大量流失,不能控制身體的狀況。若在血量不足的情況下,經常使用如滑石、甘草、石膏等辛甘大寒性質的藥物,這些藥物能夠清解氣中的熱氣,但這樣反而會使得血量減少和氣量減少,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。在虛弱勞累的病症中,出現昏迷不醒的情況,主要是上焦的心肺部位產生的熱氣所致。
此無形之熱,用寒涼之藥驅令下行,豈不知上焦之病,悉屬於表,乃陰證也,汗之則愈。今反下之,幸而不死,暴虧氣血,必夭天年。又不知《內經》有說,病氣不足,宜補不宜瀉。但瞑目之病,悉屬於陰,宜汗不宜下。又不知傷寒鬱冒,得汗則愈,是禁用寒涼藥也。分娩半產,本氣不病,是暴去其血,亡血補血,又何疑焉。
補其血則神昌。常時血下降亡,今當補而升舉之,心得血而養,神不昏矣。血若暴下,是秋冬之令太旺,今舉而升之,助其陽則目張神不昏矣。今立一方,補血、養血、生血、益陽,以補手、只厥陰之不足也。
全生活血湯
白話文:
「這是一種無形的熱症狀,需要用寒涼的藥物來導引它向下流動。然而,人們可能不清楚上部身體的疾病,都屬於外在(表),是陰性的病症,出汗可以治癒。現在卻使用下法,幸運的是沒有死亡,但大量消耗了體內的氣血,必將縮短壽命。又不曉得內經中有說法,病態若缺乏能量,應補充而非排泄。但對於昏睡的病狀,都是陰性的,應該用出汗而非下法來治療。又不瞭解傷寒或鬱冒,得了汗液就能痊癒,因此禁止使用寒涼藥物。生產或流產後,本來體內的能量並未受損,現在突然排除大量的血液,這種情況下失血後補血,又有什麼疑慮呢?
補充血液則能讓精神興旺。平常血氣下降流失,現在應該補充並提升它。得到充足的血液供養,神智不會迷糊。如果血突然大量流失,這是因為秋冬季節的氣勢過強,現在提升血液,有助於增強體內的陽氣,使眼明神智不混亂。現在制定一個方子,用於補充、養護、生成血液,並增加陽氣,以補充足厥陰的不足。」
這段文字主要討論了中醫對於不同類型疾病的治療策略,特別是在處理虛熱、陰虛、氣血不足等問題時,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的重要性。其中提到了出汗和下藥的原則,以及在特定情況下應避免使用的藥物。此外,還強調了補充血液對於恢復健康和維護神智清晰的重要性。最後,提供了一個具體的方子,稱為「全生活血湯」,用於補充、養護、生成血液,並增加陽氣,以補充足厥陰的不足。
紅花(三分),蔓荊子,細辛(各五分),生地黃(夏月加之),熟地黃(各一錢),蒿本,川芎(各一錢半),防風(諸陽既陷,何以知之,血下脫故也),羌活,獨活,甘草(炙),柴胡(去苗),當歸身(酒洗),葛根(各二錢),白芍,升麻(各三錢),
㕮咀,每服五錢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滓食前稍熱服。
白話文:
主要藥物有:紅花(三分)、蔓荊子、細辛(各五分)、生地黃(夏季使用)、熟地黃(各一錢)、蒿本、川芎(各一錢半)、防風、羌活、獨活、炙甘草、柴胡(去苗)、當歸身(酒洗)、葛根(各二錢)、白芍、升麻(各三錢)。
將所有藥物切碎(㕮咀),每次服用量為五錢,用水兩杯煮沸後減少為一杯,濾除渣滓,在餐前稍加溫後飲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