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四 (1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18)

1. 小便不通

〔大〕,妊娠小便不通,為小腸有熱,傳於胞而不通耳。若兼心肺氣滯,則致喘急。陳無擇云:妊娠胎滿逼胞,多致小便不利。若心腎氣虛,清濁相干,則為諸淋。若胞系了淚,小便不通,名曰轉胞。若胎滿尿出,名曰遺尿。

〔丹〕,轉胞病胎婦稟受弱者,憂悶多者,性急躁者,食味厚者,大率有之。古方皆用滑利疏導藥,鮮有應效。因思胞為胎所壓,展在一邊,胞系了戾不通耳。胎若舉起,懸在中央,胞系得疏,水道自行。然胎之墜下,必有其由。一日吳宅寵人患此,脈之兩手似澀,重取則弦,左手稍和。予曰:此得之憂患,澀為血少氣多,弦為有飲,血少則胞弱而不能自舉,氣多有飲,中焦不清而隘,則胞知所避而就下,故喜墜。遂以四物湯加參、朮、半夏、陳皮、生甘草、生薑空心飲,隨以指探喉中,吐出藥汁,候少頃氣定,又與一帖,次日亦然,如是八帖而安。此法果為的確,恐偶中耳。後有數人歷歷有效,未知果何如耶?仲景云:婦人本肌盛頭舉身滿,今反羸瘦舉中空減,胞系了戾,亦致胞轉。其義未詳,必有能知之者。一婦人四十一歲,妊孕九個月,轉胞小便不出,三日矣。下急腳腫,不堪存活,來告急。予往視之,見其形瘁,脈之右澀而左稍和,此飽食而氣傷,胎系弱,不能自舉而下墜,壓著膀胱,偏在一邊,氣急為其所閉,所以水竅不能出也。轉胞之病,大率如此。予遂制一方補血養氣,血氣既正,胎系自舉,則不下墜,方有安之理。遂作人參、當歸身尾、白芍藥、白朮、帶白陳皮、炙甘草、半夏、生薑,煎濃湯與四帖,任其叫啖。至次早,又與四帖,藥渣作一帖,煎令頓飲之,探喉令吐出此藥湯,小便立通,皆黑水。後就此方加大腹皮、枳殼、青蔥葉、縮砂仁二十帖與之,以防產前後之虛,果得就蓐平安,產後亦健。一婦人妊娠七八個月,患小便不通,百醫不能利,轉加急脹,診其脈細弱。予意其血氣虛弱,不然水載其胎,故胎重墜,下壓住膀胱下口,因此溺不得出。若服補藥升扶胎起,則自下。藥力未至,愈加急滿。遂令一老婦用香油塗手,自產門入托起其胎,溺出如注,脹急頓解。一面卻以人參、黃耆、升麻、大劑煮服,或少有急滿,仍用手托放取溺,如此三日後,胎漸起,小便如故。

〔薛〕,前證亦有脾肺氣虛,不能下輸膀胱者;亦有氣熱鬱結膀胱,津液不利者;亦有金為火爍,脾土濕熱,甚而不利者;更當詳審施治。司徒李杏岡仲子室,孕五月,小便不利,諸藥不應。余曰:非八味丸不能救。不信,別用分利之藥,肚腹腫脹,以致不起。

儒者王文遠室,患此小腹腫脹幾至於殆,用八味丸一服,小便滴瀝,再以前丸之料,加車前子一劑即利,肚腹頓宛而安。

〔仲〕,問曰:婦人病飲食如故,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,何也?師曰:此名轉胞,不得溺也。以胞系了戾,故致此病。但利小便則愈,宜腎氣丸主之。(即八味丸。方見雜病虛勞。每以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,日再服。)

〔產〕,療小便不通及胞轉。

桑螵蛸搗末,米飲服方寸匕,日三。

〔仲〕,妊娠有水氣,重身,小便不利,灑淅惡寒,起即頭眩,,葵子茯苓散,主之。

葵子(一斤),茯苓(三兩),

上二味杵為散,飲服方寸匕,日三服,小便利則愈。

妊娠小便難,飲食如故,,歸母苦參丸,主之。

當歸,貝母,苦參(各四兩),

上為末,煉蜜丸如小豆大。飲服三丸,加至十丸。(男子加滑石半兩。)

〔大〕,治妊娠卒不得小便。

杏仁一味去皮尖,搗丸如綠豆大,燈心湯吞七丸,立利。

〔丹〕,朱宅婦人三十餘歲,懷胎四個月,大小便閉,因與通利,冬葵子等藥已通,但氣未順。此由性急,血耗氣亂,須和其氣,滋其血乃安。

陳皮,青皮,芍藥(一錢),人參,歸身尾,川芎,地黃,白朮(半兩),茯苓,木通,甘草(二分),

獨聖散,治妊娠小便不通。

上用蔓荊子為末,每服二錢,食前濃煎蔥白湯調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