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一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5)

1. 治法通論

如疾勢甚者,以四味各半兩,細銼,以水四盞,熟艾一塊,如雞子大,阿膠五七片,煎至二盞半,去滓,分作四服,一日令盡。一方加粉草、乾薑、黃耆,日二三服,至二臘。以一七日為一臘。胎前產後,每日可一二服。亦治血痢不止,腹痛難忍,宜加阿膠。艾葉煎服,名六物湯。

如氣虛血海不調不妨。一方:四物加黃耆、柏葉、阿膠、甘草、續斷,平常經血淋瀝不斷,或多或少,或赤或白,非時漏下,多服有效。

受胎小腸氣痛,加木香、懷香;胎前嗽,加枳殼,甘草、款冬、知母、馬兜鈴、半夏、木通、葶藶、人參、苦梗、麥門冬。胎氣衝肝,腰腳痹,行步艱難,加枳殼、木通、連翹、荊芥、地黃、羌、獨、山梔、甘草、燈心、空心服。妊娠心煩,加竹茹一塊。如有敗血,則用當歸近上節,白芍藥以赤易,熟地黃以生者。

妊娠作惡,生寒面青,不思飲食,惟悴,加陳皮、枳殼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。損孕下血不止,頭痛、寒熱、耳鳴,氣血勞傷所致,加黃芩、荊芥、生地黃、赤芍藥、生薑。臨產小腹緊痛,加紅花、滑石、甘草、燈心、葵子。產後惡露,腹痛不止,加桃仁、蘇木、牛膝。產後腹痛,血塊攻腸,加大艾、沒藥、好酒。

若因產後欲推陳致新,補血海,治諸疾,加生薑煎。若產後被驚氣滯,種種積滯敗血,一月內惡物微少,敗血作病,或脹或疼,胸膈痞悶,或發寒熱,四肢疼痛,加玄胡索、沒藥、香白芷,與四物等分為細末,淡醋湯或童子小便、酒調下。如血風於產後乘虛發作,或產後傷風,頭疼發熱,百骨節痛,每四物湯一兩,加荊芥穗、天麻、香附子、石膏、藿香各二錢五分。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服。

產後傷風頭痛,加石膏一兩,甘草半兩。若產後虛勞,日久而脈浮疾者,宜柴胡四物湯。乃本方與小柴胡湯合用也。若產後諸證,各隨六經,以四物與仲景藥各半服之,甚效。產後虛憊,發熱煩悶,加生地黃。產後腹脹,加枳殼、肉桂各三錢。產後寒熱往來,加柴胡、麥門冬各半兩。

產後敗血築心,加地骨皮、芍藥。產後潮熱,加白朮、北柴胡、甘草、牡丹皮、地骨皮。產後病眼,加北細辛、羌活、荊芥、菊花、甘草、木賊、石決明、草決明。產後浮腫,氣急腹大,喉中水雞聲,加牡丹皮、荊芥、白朮、桑白皮、赤小豆、大腹皮、杏仁、半夏、馬兜鈴、生薑、蔥白、薄荷。產後失音不語,加訶子、人參、沙蜜、百藥煎。

產後悶亂,加茯苓、遠志各半兩。胎前產後痢後風,加乳香、龍骨、茱萸、木香、肉桂、蒼朮、牡丹皮、白薇、人參、甘草、澤蘭、大椒、茴香,煉蜜為丸,木瓜酒下。一方:等分為粗末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煎至八分,去滓,取六分清者,帶熱、食前服。若平常血氣不調及常服,只用本方日二三服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病情很嚴重,就用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黃各半兩,切碎後,加入四碗水,一塊雞蛋大小的熟艾草,阿膠五到七片,一起煎到剩兩碗半,濾掉藥渣,分成四次服用,一天內服完。另一個藥方,在原方基礎上加入甘草、乾薑、黃耆,一天服用兩到三次,直到兩個療程結束。(一個療程為七天。)懷孕前或生產後,每天可以服用一到兩次。這個藥方也可以治療血痢不止、腹痛難忍的情況,這時要多加阿膠。艾葉煎服,稱為六物湯。

如果因為氣虛導致血海(女性生殖系統)不調也沒關係。另一個藥方: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入黃耆、側柏葉、阿膠、甘草、續斷,對於平常月經淋漓不斷,或多或少,或紅或白,不按時流血的情況,多服用有效。

懷孕後出現小腸氣痛,加入木香、小茴香;懷孕前咳嗽,加入枳殼、甘草、款冬花、知母、馬兜鈴、半夏、木通、葶藶子、人參、桔梗、麥門冬。懷孕時氣上衝到肝臟,導致腰腿麻木,行走困難,加入枳殼、木通、連翹、荊芥、地黃、羌活、獨活、山梔子、甘草、燈心草,空腹服用。妊娠期間心煩,加入竹茹一塊。如果出現敗血,就用當歸靠近根部的地方,白芍藥用赤芍藥代替,熟地黃用生地黃代替。

懷孕時孕吐嚴重,臉色蒼白,不想吃東西,身體虛弱,加入陳皮、枳殼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。流產導致出血不止,頭痛、忽冷忽熱、耳鳴,是因為氣血勞損造成的,加入黃芩、荊芥、生地黃、赤芍藥、生薑。臨產時小腹緊痛,加入紅花、滑石、甘草、燈心草、葵子。產後惡露不止、腹痛難忍,加入桃仁、蘇木、牛膝。產後腹痛,血塊堵塞腸道,加大艾葉、沒藥、好酒。

如果因為產後想促進新陳代謝,補益血海,治療各種疾病,加入生薑煎服。如果產後受到驚嚇導致氣滯,各種淤積、敗血,產後一個月內惡露量很少,敗血引起疾病,出現腹脹或疼痛、胸悶不適,或者發冷發熱、四肢疼痛,加入玄胡索、沒藥、白芷,與四物湯等分研成細末,用淡醋湯或童子小便、酒沖服。如果產後出現血風病,或者產後感冒,引起頭痛發熱,全身關節疼痛,每服用四物湯一兩,加入荊芥穗、天麻、香附子、石膏、藿香各二錢五分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碗水煎到剩七分後服用。

產後感冒頭痛,加入石膏一兩,甘草半兩。如果產後身體虛弱,時間久了脈象虛浮且快,適合服用柴胡四物湯。也就是這個藥方與小柴胡湯合用。如果產後出現各種疾病,根據六經辨證,用四物湯和仲景的藥各一半合用,效果很好。產後虛弱疲憊、發熱煩躁,加入生地黃。產後腹脹,加入枳殼、肉桂各三錢。產後忽冷忽熱,加入柴胡、麥門冬各半兩。

產後敗血上攻心臟,加入地骨皮、芍藥。產後出現潮熱,加入白朮、北柴胡、甘草、牡丹皮、地骨皮。產後眼睛生病,加入北細辛、羌活、荊芥、菊花、甘草、木賊、石決明、草決明。產後全身浮腫,呼吸急促、肚子脹大、喉嚨發出水雞叫聲,加入牡丹皮、荊芥、白朮、桑白皮、赤小豆、大腹皮、杏仁、半夏、馬兜鈴、生薑、蔥白、薄荷。產後失聲不能說話,加入訶子、人參、蜂蜜、百藥煎。

產後煩悶不安,加入茯苓、遠志各半兩。懷孕前、產後或拉肚子後出現的類似中風的症狀,加入乳香、龍骨、吳茱萸、木香、肉桂、蒼朮、牡丹皮、白薇、人參、甘草、澤蘭、花椒、茴香,煉成蜜丸,用木瓜酒送服。另一個藥方:將藥等分研成粗末,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碗半水煎到剩八分,濾掉藥渣,取清液六分,溫熱、飯前服用。如果平時血氣不調或長期服用,就用這個方子,每天服用兩到三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