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一 (5)
卷之一 (5)
1. 赤白帶下
〔嚴〕,巢氏《病源》論婦人有三十六疾者,七癥、八瘕、九痛、十二帶下也。而帶下不顯其證,今人唯知赤。白二帶耳。此由勞傷衝任,風冷據於胞絡。婦人平居,血欲常多,氣欲常少,百疾不生。或氣倍於血,氣倍生寒,血不化赤,遂成白帶。若氣平血少,血少生熱,血不化經,遂成赤帶。寒熱交併,則赤白俱下。其脈右手尺浮,浮為陽,陽絕者無子,若足冷帶下,輕則漏下,甚則崩中,皆心不榮血,肝不藏血所致。其脈寸口弦而大,弦則為減,大則為芤,減為寒,芤為虛,寒虛相搏,其脈為革,主半產漏下。又黃柏脈虛者漏血,漏血脈浮者不可治。
白話文:
古籍《病源》記載,婦人生病有三十六種,其中七癥、八瘕、九痛、十二帶下最为常见。但带下症状不明显,现代人只知道赤带和白带。这是因为劳损冲任,风寒阻滞胞络所致。女子平时血气偏多,气血不足,百病不生。如果气血失衡,气盛血虚,气寒血不化赤,就会出现白带。如果气虚血少,血热不化经,就会出现赤带。寒热交织,就会出现赤白带下。脉象右手尺脉浮,浮为阳,阳气衰竭者无子。若足寒带下,轻则漏下,重则崩中,皆因心血不足,肝血失藏所致。脉象寸口脉弦而大,弦则为减,大则为虚,减为寒,虚为虚,寒虚相搏,脉象为革,主半产漏下。另外,脉象虚者漏血,漏血脉象浮者不可治。
〔產寶〕,帶下三十六疾者,是十二癥、九痛、七害、五傷、三固,謂之三十六疾也。十二癥者,是所下之物,一者如膏,二者如青血,三如紫汁,四如赤皮,五如膿痂,六如豆汁,七如葵羹,八如凝血,九如清血似水,十如米泔,十一如月浣,十二如經度不應期也。九痛者,一陰中痛,二陰中淋痛,三小便痛,四寒冷痛,五月來時腹痛,六氣滿來時足痛,七汗出陰中如蟲齒痛,八脅下皮痛,九腰痛。七害者,一害食,二害氣,三害冷,四害勞,五害房,六害妊,七害睡。五傷者,一竅孔痛,二寒冷痛,三小腹痛,四臟不仁,五子門不正,引背痛。三固者,月水閉塞不通,其餘二者,文缺不載。而仲景所說三十六種疾,皆由子臟冷熱勞損而夾下起於陰內也。
白話文:
《產寶》中提到的帶下三十六種疾病,包括十二種症狀、九種疼痛、七種危害、五種傷害和三種固定情況,總稱為三十六種疾病。十二種症狀指的是排出物質的各種形態,包括類似油脂、藍色血液、紫色汁液、紅色皮膚、膿瘍結痂、豆漿汁、葵花湯、凝固血液、清血似水、米湯、月經洗滌、以及經期不規律等。九種疼痛涉及陰部痛、尿道痛、小便痛、寒痛、月經來時腹部痛、氣滿時腳痛、出汗陰部像蟲齒痛、脅下皮痛、腰痛等。七種危害包括對飲食的影響、對氣候的敏感、對寒冷的反應、勞累的影響、房事過度、懷孕期間的影響、睡眠不足等。五種傷害則涉及到鼻孔痛、寒痛、小腹痛、內臟失去感覺、子宮位置不正導致背痛等。三種固定情況指的是月經堵塞不通,其他兩種情況文獻缺失未載明。張仲景所描述的三十六種疾病,都是由於子宮冷熱勞損,從陰部開始產生的。
〔丹〕,赤白帶,羅先生法,或十棗湯,(方見傷寒脅滿病。)或神佑丸,(方見雜病痰飲。)或玉燭散,即四物加調胃承氣。皆可用之。虛者不可峻攻,實者可行。血虛,加減四物湯。氣虛,以朮、參、陳皮間與之。赤屬血,白屬氣,主治燥濕為先。濕甚者,固腸丸。(方見後。)相火動者,諸藥中加炒柏。滑者,加龍骨、赤石脂。滯者,加葵花。(白者治白帶,赤者治赤帶。)性躁者,加黃連。寒月少加薑、附。臨機應變,先須斷厚味。帶下與夢遺同法治之。肥人有帶,多是濕痰,用海石、半夏、南星、炒柏、青黛、蒼朮、川芎。瘦人帶病少,如有多是熱,用炒柏、蛤粉、滑石、川芎、青黛、樗皮。帶漏俱是胃中痰積,流下滲膀胱,出於大腸、小腸。宜升提,甚者上必用吐,以提其氣,下用二陳湯加白朮、蒼朮,仍用丸子。
白話文:
女性赤白帶下,可根據羅先生法治療,或服用十棗湯、神佑丸、玉燭散。虛弱者不宜峻猛攻治,實證者可積極治療。血虛者,可服用加減四物湯。氣虛者,可用術、參、陳皮等藥物調理。赤帶屬血,白帶屬氣,治療時應先以燥濕為主。濕氣嚴重者,可服用固腸丸。若有相火旺盛的症狀,藥方中可加入炒柏。帶下滑脫者,可加入龍骨、赤石脂。帶下滯留者,可加入葵花。白帶用白帶方治療,赤帶用赤帶方治療。性情躁動者,可加入黃連。寒月治療時可酌加薑、附。臨證時要靈活應變,首先要忌食肥甘厚味。帶下與夢遺的治療方法相同。肥胖者出現帶下,多為濕痰所致,可用海石、半夏、南星、炒柏、青黛、蒼朮、川芎等藥物治療。瘦人出現帶下,多為熱證,可用炒柏、蛤粉、滑石、川芎、青黛、樗皮等藥物治療。帶下漏泄皆因胃中痰積,流向下滲入膀胱,從大腸小腸排出。治療應以升提為主,嚴重者需用吐法以提升氣機,並配合二陳湯加白朮、蒼朮等藥物治療,同時可服用丸劑。
〔戴〕,赤白帶下,皆因七情內傷,或下元虛冷,感非一端。大率下白帶多間有下赤者,並宜順氣散吞震靈丹,仍佐艾附丸,或米飲調沙參末。帶下不止成尩羸者,四物湯加煅牡蠣粉半錢,吞固陽丸,多服取效。(固陽丸方見雜病遺精門。)有帶疾愈後一二月或再發,半年一發,先血而後下帶,來不可遏,停蓄未幾,又復傾瀉,此名漏帶,最為難治。下截之血,小腹主之。有因血虛而虛熱陷入小腸,致小便澀痛,色白如泔,或成沙粒,皆不可作淋治,用冷劑。宜以四物湯、五苓飲各半帖和煎。
白話文:
女性白帶異常,無論是白帶或是白帶夾雜紅色分泌物,都是因為七情內傷,或下半身虛寒,受到外邪入侵所致。通常白帶偏白的人,也常伴隨白帶帶有紅色分泌物,建議服用順氣散、震靈丹,並輔以艾附丸,或是用米湯調和沙參粉服用。如果白帶不止,導致身體虛弱,可以服用四物湯加入牡蠣粉,並吞服固陽丸,多服用就會見效。若白帶好了之後,一個月或兩個月又復發,半年又復發一次,而且先出血,之後才出現白帶,無法控制,積蓄不久又會大量流出,這叫做漏帶,是最難治療的。下半身出血,主要是小腹的問題。有些人因為血虛導致虛火下降到小腸,造成小便澀痛,顏色像淘米水,甚至有沙粒,這不能當作尿道炎治療,不能使用寒涼藥物。建議服用四物湯和五苓散各半劑一起煎服。
〔良〕,婦人帶下,其名有五,因經行、產後,風邪入胞門傳於臟腑而致之。若傷足厥陰肝經,色如青泥;傷手少陰心經,色如紅津;傷手太陰肺經,形如白涕;傷足太陰脾經,黃如爛瓜;傷足少陰腎經,黑如衃血。人有帶脈橫於腰間,如束帶之狀,病生於此,故名為帶。
〔薛〕,徐用誠先生云:前證白屬氣而赤屬血。東垣先生云:血崩久則亡陽,故白滑之物下流,未必全拘於帶脈。亦有濕痰流注下焦,或腎肝陰淫之濕勝,或因驚恐而木乘土位,濁液下流,或思慕為筋痿。戴人以六脈滑大有力,用宣導之法,此瀉其實也。東垣以脈微細沉緊,或洪大而虛,用補陽調經,乃兼責其虛也。丹溪用海石、南星、椿根皮之類,乃治其濕痰也。竊謂前證皆當壯脾胃,升陽氣為主,佐以各經見證之藥。色青者屬肝,用小柴胡加山梔、防風。濕熱壅滯,小便赤澀,用龍膽瀉肝湯。肝血不足,或燥熱風熱,用六味丸。色赤者屬心,用小柴胡加黃連、山梔、當歸。思慮過傷,用妙香散等藥。色白者屬肺,用補中益氣加山梔。色黃者屬脾,用六君子加山梔、柴胡;不應,用歸脾湯。色黑者屬腎,用六味丸。氣血俱虛,八珍湯。陽氣下陷,補中益氣湯。濕痰下注,前湯加茯苓、半夏、蒼朮、黃柏。氣虛痰飲下注,四七湯送六味丸。不可拘肥人多痰,瘦人多火,而以燥濕瀉火之藥輕治之也。
白話文:
婦人帶下之症
〔良〕 婦女帶下,其名稱有五種,皆因經期、產後,風邪侵入胞宮,傳至臟腑所致。若傷及足厥陰肝經,帶下色如青泥;傷及手少陰心經,帶下色如紅津;傷及手太陰肺經,帶下形如白涕;傷及足太陰脾經,帶下色黃如爛瓜;傷及足少陰腎經,帶下色黑如衃血。人體有帶脈橫於腰間,形如束帶,帶下病症皆生於此,故稱之為帶下。
〔薛〕 徐用誠先生說:帶下顏色,白色屬氣,紅色屬血。東垣先生說:血崩久則陽氣耗損,故白滑之物下流,不一定完全與帶脈有關。亦有濕痰流注下焦,或腎肝陰虛,濕氣過盛,或因驚恐而木克土,濁液下流,或思慮過度而導致筋骨痿弱。
戴人認為六脈滑大有力,應當使用宣導之法,此為瀉其實也。東垣認為脈微細沉緊,或洪大而虛,應當補陽調經,乃兼顧其虛也。丹溪則使用海石、南星、椿根皮等藥物,針對濕痰進行治療。
我認為,治療帶下症,應當以健脾胃,升陽氣為主,並佐以各經見證之藥。
- 色青者屬肝,可用小柴胡湯加山梔、防風。若濕熱壅滯,小便赤澀,可用龍膽瀉肝湯。若肝血不足,或燥熱風熱,可用六味丸。
- 色赤者屬心,可用小柴胡湯加黃連、山梔、當歸。若思慮過傷,可用妙香散等藥。
- 色白者屬肺,可用補中益氣湯加山梔。
- 色黃者屬脾,可用六君子湯加山梔、柴胡;若效果不佳,可用歸脾湯。
- 色黑者屬腎,可用六味丸。若氣血俱虛,可用八珍湯。若陽氣下陷,可用補中益氣湯。若濕痰下注,則前湯加茯苓、半夏、蒼朮、黃柏。若氣虛痰飲下注,可用四七湯送六味丸。
不可拘泥於肥人多痰,瘦人多火,而輕易使用燥濕瀉火之藥來治療。
〔潔〕,治帶下少腹冤結而痛者,先以十棗湯下之;次服苦楝丸、大玄胡散調之。是先攻後補之法也。
治結痰白帶,以小胃丹,半飢半飽,津液下數丸,候鬱積行,欲服補藥。
白朮(一兩),蒼朮(半兩),紅白葵花(二錢半),白芍藥(七錢半),
上蒸餅為丸,空心,煎四物湯下二十丸。
陶遵道外姑,年七十,形瘦善啖,白帶。食前薑湯吞大補丸五十丸一二次,午膳後及臨臥時,各與小胃丹十五丸,愈。
白話文:
針對帶下少腹疼痛的患者,先以十棗湯瀉下,接著服用苦楝丸和大玄胡散調養,這是先攻後補的治療方法。
治療結痰白帶,服用小胃丹,半飢半飽時用津液送服數丸,待鬱積之氣運行後,再服用補藥。
白朮一兩、蒼朮半兩、紅白葵花二錢半、白芍七錢半,以蒸餅製成丸劑,空腹服用,每次以四物湯送服二十丸。
陶遵道外姑,七旬老翁,身形消瘦,喜食,患有白帶。於飯前服用薑湯送服大補丸五十丸,一日服用一至二次,午膳後及臨睡前各服小胃丹十五丸,病症痊癒。
〔子和〕,頃,頓丘一婦人,病帶下連綿不絕,白物或來,已三載矣。命予脈之,診其兩手脈俱滑大而有力,得六七至,常上熱、口乾、眩暈,時嘔酢水,余知其實有寒痰在胸中,以瓜蒂散吐出冷痰二三升,皆酢水也。間如黃涎,狀如爛膠。次以漿粥養其胃氣,又次用導水禹攻以瀉其下,然後以淡劑滲泄之藥,利其水道,不數日而愈。息城李左衙之妻,病白帶如水窈漏中,綿綿不絕,臭穢之氣不可近,面黃食減,已三年矣。諸醫皆云積冷,陽起石、硫黃、薑、附之藥,重重燥補,汙水轉多。戴人斷之曰:此帶濁水本熱乘太陽經,其寒水不禁固,故如此也。夫水自高而趨下,宜先絕其上源。乃湧痰二三升,次日下沃水斗余,行三遍,汗出周身,至明旦病人云:汙已不下矣。次用寒涼之劑,服及半載,產一男。
白話文:
以前,頓丘有個婦人,白帶不斷,已經三年了。我診脈發現她脈象滑大有力,脈搏跳動頻率很快,而且經常感到上半身發熱、口乾舌燥、頭昏眼花,還會嘔吐酸水。我判斷她胸中有寒痰,於是用瓜蒂散將冷痰吐出,吐了兩三升,都是酸水,有的像黃色的涎液,狀似爛膠。之後用漿粥養胃,再用禹餘糧導水瀉下,最後用滲泄利水的藥物調理水道,没过几天就痊愈了。
息城李左衙的妻子,白帶像水一樣不斷流出,臭氣熏天,臉色發黃,食慾不振,也已經三年了。很多醫生都说是寒邪积聚,用陽起石、硫磺、薑、附子等燥熱補藥,結果白帶反而更多。戴醫生斷定是热邪侵犯太阳经,寒水不能固守,所以才会这样。他說,水都是从高处流向低处,应该先断绝源头。于是他先用药吐出两三升痰液,第二天再用药催吐,一共吐了三遍,全身都冒汗。第二天早上病人说白帶已经不流了。之后用寒涼藥物治療,服用了半年,生了一個兒子。
〔燥劑〕
有濕痰而弱不禁攻者燥之,熱濕宜涼燥,寒濕宜溫燥。
樗皮丸,治赤白帶有濕熱者。
芍藥(五錢),良薑(三錢,燒灰),黃柏(二錢,各炒成灰),椿根皮(一兩半),
上為末,粥丸。每服三、五十丸,空心米飲吞下。
赤白帶因濕熱勝而下者。
蒼朮(鹽炒),白芍藥(各一兩),枳殼(三錢),椿根皮(炒,二兩),乾薑(煨,二兩),地榆(半兩),甘草(三錢),滑石(一兩,炒),為末,粥丸,米飲下。
白話文:
對於有濕痰且體虛無法抵抗的人,可以用燥性藥物治療。熱濕症宜用涼燥藥物,寒濕症宜用溫燥藥物。
樗皮丸主治赤白帶下伴有濕熱者。
將芍藥、良薑、黃柏、椿根皮按照比例研磨成粉末,用粥水製成丸劑。每次服用三、五十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
赤白帶下是因為濕熱過盛而導致的。
將蒼朮、白芍藥、枳殼、椿根皮、乾薑、地榆、甘草、滑石按照比例研磨成粉末,用粥水製成丸劑,用米湯送服。
治帶下。
椿根皮(二兩),神麯(炒),麥皮曲(炒),黃柏(炒,各一兩),芍藥(一兩半),滑石,枳殼(各半兩),蒼朮(一兩),
上為末,糊丸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下。
固腸丸,治濕氣下利,大便血,白帶。去脾胃陳積之後,用此以燥下濕。亦不曾單用,看病作湯使。
椿根皮為末,粥糊為丸。此藥性涼而燥,須炒用。一方加滑石一半。
治白帶因七情所傷,脈數者。
黃連(炒),側柏葉(酒蒸),黃柏(炒,各半兩),香附子(醋炒),白朮(炒,各一兩),白芷(燒存性),木香(各三錢),椿根皮(二兩,炒),白芍藥(一兩),
白話文:
治療白帶,可以用椿根皮、神麴、麥皮曲、黃柏、芍藥、滑石、枳殼、蒼朮等藥材製成丸藥,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服用。這種藥丸叫做固腸丸,可以治療濕氣下瀉、大便帶血、白帶等症狀。如果脾胃積食,先要清除積食,再用固腸丸來乾燥濕氣。固腸丸也可以單獨使用,或者和其他藥材一起熬湯服用。
椿根皮可以用粥糊做成丸藥,因為椿根皮性涼燥,所以需要炒制。有的方子會添加一半的滑石。
如果白帶是因七情所傷導致,並且脈象數,可以用黃連、側柏葉、黃柏、香附子、白朮、白芷、木香、椿根皮、白芍藥等藥材治療。
上為末,飯粥為丸。米飲湯送下。
上五方治帶,椿皮例涼燥之劑,濕熱盛者宜之。後一方有黃連、香附、木香,故可治七情所傷。
〔大〕乳香散,治赤白帶下。
草果(一枚,去皮,入麝香一小塊,用麵餅裹,火炮焦黃,留性,取出和麵用之。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陳皮飲調下。重者三錢。
〔丹〕,帶下不止,用椒目、白芷。治白帶,用椒目為末,米飲調服。
治帶下方
上用雲母粉,溫水調下三錢,立見神效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飯和粥做成丸子,用米湯送服。
以上五種藥方用於治療白帶,椿皮性涼燥,適合濕熱盛者使用。後一種藥方含有黃連、香附、木香,因此可以治療七情所傷。
乳香散可以治療赤白帶下。
將草果去皮,放入一小塊麝香,用麵餅包裹,用火烤至焦黃,保留藥性,取出與麵粉混合使用。
將藥粉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兩錢,用陳皮湯調服。病情嚴重者可服用三錢。
治療白帶不止,可以使用椒目和白芷。治療白帶,可以使用椒目研磨成粉末,用米湯調服。
治療白帶的藥方:
使用雲母粉,用溫水調服三錢,效果顯著。
伏龍肝散,治赤白帶下,久患不瘥,尩悴乏力,六脈微濡。
棕櫚(不拘多少,燒赤,急以盆蓋,蔭冷存性),伏龍肝(於灶直下去取赤土,炒令煙盡),屋梁上懸塵(炒令煙盡,出火毒)
上等分研勻,入腦、麝各少許,每服三錢,溫酒或淡醋湯下。患十年者,半月可安。
馬蹄丸,治白漏不絕。
白馬蹄,禹餘糧(各四兩),龍骨(三兩),烏賊魚骨,白殭蠶,赤石脂(各二兩),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十丸,空心酒送下。不止,加三十丸。
白話文:
伏龍肝散用來治療赤白帶下,久病不癒,身體虛弱無力,脈象微弱無力。藥方使用棕櫚燒成灰,伏龍肝炒至無煙,屋梁上的灰塵也炒至無煙,等量研磨成粉,加入腦麝少許,每次服用三錢,溫酒或淡醋湯送服。患病十年者,半月即可痊癒。
馬蹄丸用來治療白帶不止。藥方使用白馬蹄、禹餘糧、龍骨、烏賊魚骨、白殭蠶、赤石脂,製成細末,用煉蜜和成丸,如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十丸,空腹用酒送服。若效果不佳,可加服三十丸。
又方,治白帶。
用白芷以石灰炒去皮,茜草少許,粥糊丸服。
〔大〕白芷散,治赤白帶下。
白芷(二兩),海螵蛸(二個,煅),胎髮(一團,煅)
上為細末,空心溫酒調下二錢。
〔丹〕,赤白帶,用生狗頭骨燒灰存性,酒調服或入藥服。〔潤劑〕
帶下久而枯涸者濡之。凡大補氣血,皆所以濡之。如以四物湯為末,煉蜜丸梧子大,空心米飲下三四十丸,以療年高婦人白帶良驗,皆潤劑也。以另有補劑,故止著葵花、郁李仁之例於此條耳。
白話文:
治療白帶,可以用白芷和石灰一起炒去皮,再加入少許茜草,製成粥糊丸服用。
另外,治療赤白帶下,可以用白芷、海螵蛸和胎髮一起研磨成細粉,空腹時用溫酒調服,每次兩錢。
針對赤白帶,可以用生狗頭骨燒成灰,再用酒調服或加入其他藥物服用。
對於白帶久而枯涸者,需要滋潤,可以用四物湯研磨成粉,加入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,每次三四十丸,適用於年老婦人的白帶,都能起到滋潤的效果。由於另有補劑,所以只在這裡列舉了葵花和郁李仁的例子。
補經固真湯,白文舉正室白帶常漏久矣,服諸藥不效。診得心胞尺脈極微,其白帶流而不止。叔和《脈經》云:崩中日久為白帶,漏下多時骨水枯。言崩中者始病血崩不已,久下則血少復亡其陽,故白滑之物下流不止,是本經血海將枯,津液復亡,枯乾不能滋養筋骨。以本經行經藥為引,用為使;以大辛甘油膩之藥,潤其枯燥,而滋溢津液。以大辛熱之氣味,補其陽道,生其血脈。以苦寒之藥,泄其肺而救其上。熱傷氣,以人參補之,以微苦溫之藥佐而益元氣。名曰補經固真湯。
白話文:
補經固真湯
白文舉的正室,患白帶常漏已久,服用過各種藥物都無效。診脈時發現心胞尺脈極微弱,白帶不斷流出。
叔和在《脈經》中記載:崩漏日久便會演變成白帶,長期漏下會導致骨髓液枯竭。意思是說,起初是血崩不止,時間久了就會血少陽氣虛弱,因此出現白帶流不停的情況。這說明患者的經血海快要枯竭,津液流失,無法滋養筋骨。
此方以行經藥引導,配合大辛甘油膩之藥潤燥滋陰,補充津液;以大辛熱藥味補陽道,生血脈;以苦寒之藥洩肺救上。因熱傷氣,用人參補氣,並以微苦溫藥輔助益元氣。
此方名為補經固真湯。
人參(二錢),橘皮(不去白,半錢),乾薑(末,二錢),白葵花(十六朵,去萼,碎),柴胡,甘草(炙),郁李仁(去皮尖,研),生黃芩(各一錢,另銼)
上除黃芩外,以水三大盞,煎至一盞七分,再入黃芩,同煎至一盞,去滓空心帶熱服,候少時,以早膳壓之。
補真潤腸湯,治白帶下,陰戶中痛,控心而急痛,身黃皮緩,身重如山,陰中如冰。(一名助陽湯。)
白話文:
人參兩錢、橘皮半錢(不去白)、乾薑末兩錢、白葵花十六朵(去萼,碎)、柴胡一錢、甘草一錢(炙)、郁李仁一錢(去皮尖,研)、生黃芩一錢(另銼)。除黃芩外,用三碗水煎至七分,再加入黃芩,繼續煎至一碗,去渣,空腹溫服,稍後吃早飯。此方名為潤腸湯,可用於治療白帶、陰部疼痛、心慌急痛、皮膚黃、身體沉重、陰部冰冷等症狀。也稱為助陽湯。
柴胡(一錢二分),良薑(二錢),白葵花(七朵),防風,郁李仁,乾薑,甘草(各一錢),陳皮,生黃芩(各五分),
上為細末,銼散,只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滓,食前熱服。
上葵花、郁李仁之滑以潤燥,蓋枯涸滯著者宜之。
〔補劑〕
脈微食少,及久病曾經攻下者,俱作虛治。有熱用涼補,無熱用溫補。
〔丹〕,治白帶。
龜板(炙),枳子(各二兩),黃柏(一兩,炒),白芍藥(七錢半),乾薑(炒,二錢半),香附子,山茱萸,苦參,樗皮,貝母(各半兩)
白話文:
柴胡一錢二分,良薑二錢,白葵花七朵,防風、郁李仁、乾薑、甘草各一錢,陳皮、生黃芩各五分,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,只作一劑,用兩碗水煎煮至一碗,去渣,飯前熱服。白葵花、郁李仁滑潤,適合燥渴便秘者。此方可用於脈微食少、久病曾經攻下者,視情況進行虛證調理,有熱症則用涼性補藥,無熱症則用溫性補藥。此方可製成丹藥,用於治療白帶。龜板(炙)、枳子各二兩,黃柏一兩(炒),白芍藥七錢半,乾薑(炒)二錢半,香附子、山茱萸、苦參、樗皮、貝母各半兩。
上為末,以酒糊為丸,空心米飲下。
治赤白帶。
龜板(二兩,塗酒炙),黃柏(一兩,炒),乾薑(炒,一錢),枳子(二錢半),
上為末,酒糊為丸。日二服,每服七十丸。
又方,治帶下脈數者。
枸杞根(一斤),生地黃(五兩)
上二味,以水一斗,煮取五升,分三服。
上三方治帶,龜板、黃柏、地黃例,腎水真陰虛者宜之。
〔丹〕,胡安人白帶下,月經甚多,食少倦怠,面黃,經中有如血塊者,有如筋膜者,與參、術等補血氣,調脾胃,後諸證皆退。惟帶未止,以樗皮丸主之。(方見前。)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酒糊製成丸藥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,可治療赤白帶。
另一方,用龜板、黃柏、乾薑、枳子研磨成粉末,用酒糊製成丸藥,每日服用兩次,每次服用七十丸,可治療帶下脈數。
再一方,用枸杞根和生地黃加水煎煮,取五升藥汁,分三次服用,同樣可以治療帶下。
以上三方用於治療帶下,其中龜板、黃柏、地黃等藥材,適合腎水真陰虛者服用。
胡安人患有白帶下,月經量多,食慾不振,倦怠乏力,面色發黃,經血中夾雜血塊或筋膜狀物,服用參、術等補血益氣、調和脾胃的藥物後,其他症狀都減輕了,但帶下未止。可用樗皮丸治療,(配方見前面)。
上法治帶下虛而有熱者。若虛而有寒,脈微、面白不澤,無力以言者,東垣補經固真湯、丁香膠艾湯、香桂六合湯是也。
〔溫補〕
白蘞丸,(《濟生》)治室女衝任虛寒,帶下純白。
鹿茸(酒蒸焙,二兩),白蘞,狗脊(燎毛制,各一兩),
上為細末,艾煎醋汁,打糯米糊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溫酒送下。
白話文:
對於那些上焦法治帶下虛弱且伴有熱徵狀的人來說。如果虛弱且有寒氣,脈象微弱、面色蒼白無光澤、說話無力,這時候可以使用東垣補經固真湯、丁香膠艾湯、香桂六合湯等方劑。
在溫補療法中,白蘞丸(出自《濟生》)可以治療室女的衝任虛寒,並引發純白色的帶下症狀。
所需材料包括:鹿茸(酒蒸後再烘焙,用量為二兩)、白蘞、狗脊(燎毛後進行處理,用量分別為一兩)。所有材料混合研磨成細粉,然後用艾草煎煮的醋汁打製糯米糊丸,丸子大小約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50個丸子,空腹時用溫熱的酒送服。
當歸煎,治赤白帶下,腹內疼痛,不欲飲食,日漸羸瘦。
當歸(酒浸),赤芍藥,牡蠣(火煅,取粉),熟地(酒蒸,焙),阿膠,白芍藥,續斷(酒浸,各一兩),地榆(半兩),
上為末,醋糊丸如梧子大。每五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
〔韓〕,山妻年三十餘,十八胎九殞八夭。會先君松潘難作,賤兄弟皆西奔,妻驚憂過甚,遂昏昏不省人事,口唇舌皆瘡,或至封喉,下部虛脫,白帶如注。如此四十餘日,或時少醒,至欲自縊,自悲不能堪。醫或投涼劑解其上,則下部疾愈甚。或投熱劑,及以湯藥熏蒸其下,則熱暈欲絕。四弟還,脈之,始知為亡陽證也。大哭曰:宗嗣未立,幾誤殺吾嫂。急以鹽煮大附子九錢為君,制以薄荷、防風,佐以薑、桂、芎、歸之屬,水煎入井,冰冷與之。未盡劑,鼾鼻熟睡通宵,覺即能識人。時止一嗣子、二女,相抱痛哭,疏戚皆悲。執友趙憲長驚曰:君何術也。弟曰:方書有之,假對假,真對真爾。上乃假熱,故以假冷之藥從之,下乃真冷,故以真熱之藥反之,斯上下和而病解矣。繼後主以女金丹,錯綜以二三方,不但去其疾,且調治元氣。庚午生一子,今應襲也。壬申生一子。去年又患瘧疾十三月,亦主以養元氣、調生氣,待飲食大進,然後劫以毒藥,吐下塊物甚多,投以附子湯三錢而愈,不責效旦暮間。其用女金丹,即勝金丸也,得之異人。倍加香附,而視氣血之偏者,又加薑黃、條芩,倍川芎之屬,取效甚多。予念無子者往往有之,翻思予得子之難,其苦何如。乃次第錄其方,並女金丹以濟人云。雪翁識。(女金丹方見求子門。)
白話文:
治赤白帶下,腹內疼痛,不欲飲食,日漸羸瘦。
取當歸(酒浸)、赤芍、牡蠣(火煅,取粉)、熟地(酒蒸,焙)、阿膠、白芍藥、續斷(酒浸)、地榆(半兩),共研為末,用醋糊丸成梧子大小。每次服五十丸,空心米飲送下。
〔薛〕,一孀婦腹脹脅痛,內熱晡熱,月經不調,肢體痠麻,不時吐痰,或用清氣化痰,喉間不利,帶下青黃,腹脅膨脹。又用行氣之劑,胸膈不利,肢體如麻。此乃鬱怒傷損肝脾,朝用歸脾湯以解脾郁、生脾氣。夕用加味逍遙散,以生肝血、清肝火。百餘劑而愈。一婦人久瘧兼帶,發熱口乾體倦,用七味白朮散加麥門、五味,大劑煎與恣飲,再發稍可。乃用補中益氣加茯苓、半夏,十餘劑而愈。一婦人頭暈吐痰,胸滿氣喘,得食稍緩,苦於白帶二十餘年矣,諸藥不應。此氣虛而痰飲也,痰飲愈而帶自愈。遂朝用六君子湯,夕用六味地黃丸,不月而驗。一婦人耳鳴胸痞,內熱口乾,喉中若有一核,吞吐不利,月經不調,兼之帶下。余以為肝脾鬱結,用歸脾湯加半夏、山梔、升麻、柴胡,間以四七湯下白丸子而愈。一婦人吞酸飽滿,食少便泄,月經不調。服清氣化痰丸,兩膝漸腫,寒熱往來,帶下黃白,面痿體倦。此脾胃俱虛,濕痰下注,用補中益氣倍用參、術,加茯苓、半夏、炮姜而愈。一婦人帶下,四肢無力。余曰:四肢者,土也。此脾胃虛弱,濕痰下注,以補中益氣、濟生歸脾二藥治之而愈。一婦人帶下黃白,怒則胸隔不利,飲食少思。或用消導利氣之藥,痰喘胸滿,大便下血。余曰:此因脾氣虧損,不能攝血歸源。用補中益氣加茯苓、半夏、炮姜,四劑頓減。又用八珍加柴胡、山梔而痊。
白話文:
一位寡婦腹脹脅痛,體內有熱,午後發熱,月經不調,四肢痠麻,時常吐痰,服用清熱化痰的藥物後,喉嚨仍不舒服,白帶呈現青黃色,腹脅膨脹。又服用行氣的藥物,胸膈仍不舒服,四肢麻木。這是由於鬱怒傷損肝脾所致,早上服用歸脾湯來解脾鬱、生脾氣;晚上服用加味逍遙散來生肝血、清肝火。服用一百多劑藥後痊癒。
一位婦人長期患瘧疾,同時伴隨白帶,發熱口乾,身體倦怠,服用七味白朮散加入麥門冬、五味子,大劑量煎煮給她喝,病情略微緩解。於是改用補中益氣湯加入茯苓、半夏,服用十多劑藥後痊癒。
一位婦人頭暈吐痰,胸悶氣喘,吃東西後稍微緩解,苦於白帶二十多年,服用各種藥物都沒有效果。這是由於氣虛導致痰飲,痰飲去除後,白帶自然會消失。於是早上服用六君子湯,晚上服用六味地黃丸,不到一個月就見效。
一位婦人耳鳴胸悶,體內有熱,口乾,喉嚨好像有東西卡住,吞吐不順,月經不調,同時伴隨白帶。我認為是肝脾鬱結,於是服用歸脾湯加入半夏、山梔、升麻、柴胡,並間隔服用四七湯和白丸子,最後痊癒。
一位婦人吞酸飽脹,食量減少,大便稀溏,月經不調。服用清氣化痰丸後,雙膝逐漸腫脹,寒熱交替,白帶黃白,面容憔悴,身體倦怠。這是脾胃俱虛,濕痰下注所致,於是服用補中益氣湯,倍用人參、白朮,加入茯苓、半夏、炮薑,最後痊癒。
一位婦人白帶,四肢無力。我說:四肢屬土,這是脾胃虛弱,濕痰下注,服用補中益氣湯和濟生歸脾湯治療,最後痊癒。
一位婦人白帶黃白,生氣時胸膈不適,食慾不振,思慮減少。曾經服用消導利氣的藥物,結果痰喘胸悶,大便帶血。我說:這是由於脾氣虧損,不能攝血歸源。服用補中益氣湯加入茯苓、半夏、炮薑,四劑藥後病情明顯減輕。之後服用八珍湯加入柴胡、山梔,最後痊癒。
〔補澀溫〕
牡蠣散,治帶下兼經水過多,或暴下片血,不限年月遠近。
牡蠣,龍骨,赤石脂,肉蓯蓉(酒浸,切焙),石斛(去根),烏賊骨(去甲),黃耆(銼,各一兩半),牛角腮灰,阿膠(炒燥),熟地黃(焙),芍藥(炒,各二兩),乾薑(炮),當歸(切,焙),人參,白朮,桑耳(各一兩二錢半),桂(去粗皮),芎藭,附子(炮,去皮臍),艾葉(炒,各一兩)
白話文:
牡蠣散
功效: 治理女性白帶異常,同時伴有月經量過多或突然大量出血,不論病程長短皆可使用。
藥方:
- 牡蠣、龍骨、赤石脂、肉蓯蓉(酒浸後切片焙乾)、石斛(去除根部)、烏賊骨(去除甲殼)、黃耆(切碎,各一兩半)
- 牛角腮灰、阿膠(炒至乾燥)、熟地黃(焙乾)、芍藥(炒)、乾薑(炮製)、當歸(切片焙乾)、人參、白朮、桑耳(各一兩二錢半)
- 桂皮(去除粗皮)、川芎、附子(炮製,去皮和臍)、艾葉(炒,各一兩)
注:
- 方劑中的用量單位「兩」和「錢」是傳統中藥的重量單位,現代常用克或毫克來計算,需進行換算。
- 藥材的炮製方法會影響藥效,請遵照醫囑或藥典進行。
- 此方劑僅供參考,實際用藥需由專業醫師根據病情進行判斷。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平旦米飲調服,日再。
茯苓散,治婦人血傷兼帶下,積久不止,面黃體瘦,漸成虛勞,腰腳沉重,胎氣多損。
白茯苓(去黑皮),木香,熟地黃(焙),訶黎勒皮,柏子仁(研),杜仲(去粗皮,炙),青橘皮(去白,焙),烏賊魚骨(去甲),五加皮(銼),艾葉(燒灰),菖蒲,牛角腮灰,秦艽(去苗土),赤石脂,菟絲子(酒浸,另搗),當歸(切、焙,各一兩),
白話文:
茯苓散 方劑說明
功效: 治婦人血傷兼帶下,積久不止,面黃體瘦,漸成虛勞,腰腳沉重,胎氣多損。
用法: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清晨空腹以米湯調服,每日兩次。
藥材:
- 白茯苓(去黑皮) 一兩
- 木香 一兩
- 熟地黃(焙) 一兩
- 訶黎勒皮 一兩
- 柏子仁(研) 一兩
- 杜仲(去粗皮,炙) 一兩
- 青橘皮(去白,焙) 一兩
- 烏賊魚骨(去甲) 一兩
- 五加皮(銼) 一兩
- 艾葉(燒灰) 一兩
- 菖蒲 一兩
- 牛角腮灰 一兩
- 秦艽(去苗土) 一兩
- 赤石脂 一兩
- 菟絲子(酒浸,另搗) 一兩
- 當歸(切、焙) 一兩
註解:
- 上述藥材份量以「兩」為單位。
- 「平旦」指的是早晨日出前。
- 「日再」指的是每天服用兩次。
- 「焙」是指用文火烘烤,去除藥材的濕氣。
- 「研」是指將藥材研磨成粉末。
- 「銼」是指將藥材切成細片。
- 「去」是指去掉藥材的特定部位。
- 「酒浸」是指將藥材浸泡在酒中。
- 「另搗」是指將藥材單獨搗碎。
- 「切、焙」是指將藥材切片後再烘烤。
注意事項:
- 懷孕婦女及哺乳期婦女請慎用。
- 服藥期間如有任何不適,請立即停藥並諮詢醫師。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溫酒調下。糯米飲亦得。或有胎息,用鯉魚糯米粥下藥。
卷柏丸,治婦人室女,腹臟冷熱相攻,心腹絞痛,腰腿疼,赤白帶下,面色痿黃,四肢羸乏。
卷柏(醋炙),鹿茸(醋炙),白石脂,赤石脂(各火煅,醋淬七次),芎藭,艾葉(醋炒),桑寄生,代赭石(火煅,醋淬七次),鱉甲(醋炙),當歸(去蘆,酒浸炒),地榆(各一兩),木香(不見火),龍骨(各半兩),乾薑(炮,七錢半),黃耆(去蘆,蜜炙),熟地黃(洗,各一兩半),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兩錢,溫酒送服。也可使用糯米湯送服。若有胎息,可用鯉魚糯米粥送服藥物。
卷柏丸用於治療婦女和少女因腹中寒熱交戰,導致心腹絞痛、腰腿疼痛、赤白帶下、面色萎黃、四肢乏力等症狀。
藥材包括:卷柏(醋炙)、鹿茸(醋炙)、白石脂、赤石脂(各火煅,醋淬七次)、芎藭、艾葉(醋炒)、桑寄生、代赭石(火煅,醋淬七次)、鱉甲(醋炙)、當歸(去蘆,酒浸炒)、地榆(各一兩)、木香(不見火)、龍骨(各半兩)、乾薑(炮,七錢半)、黃耆(去蘆,蜜炙)、熟地黃(洗,各一兩半)。
上為細末,醋煮糯米糊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空心米飲送下。
艾煎丸,(《百一》)治婦人一切虛寒,胎前產後,赤白帶下,或成血瘕,久服此藥,自然融化。
伏道艾(揉去塵土,擇淨枝梗,取葉秤五兩,先用大肥淮棗一十二兩,砂瓶內煮爛,去核,同艾葉一處捶爛如泥,捻作薄餅子,猛火焙乾,乘熱急碾為末),大漢椒(去目枝梗及合口者,淨秤五兩,以阿膠二兩,米醋三升,同椒於砂瓶內煮極干,取出焙乾燥,碾為細末),當歸(去蘆,酒浸),白芍藥,川芎,白薇,附子(大者,炮,去皮臍),卷柏(取青葉),澤蘭(去枝粳取葉,以上各焙乾秤用),熟地黃(如鋪上買者,須淨洗漉去浮者,曬乾,酒浸蒸曬,再入酒浸蒸五七次,如糖煎香美方可用,亦焙乾,秤各一兩。)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醋煮糯米糊和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七十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此藥方名為艾煎丸,治療婦女各種虛寒症狀,包括懷孕前、生產前後、赤白帶下、血塊等,長期服用可以自然消除病症。
上同為細末,與前艾末、椒末拌勻,米醋煮糊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、七十丸,至百丸、二百丸,空心艾醋湯送下。
一婦人因產後虛寒,嘔惡不食,腹痛如割,時作寒熱,復出盜汗,瘦悴骨立,臍腹之左,結成硬塊,其大如掌,冰冷,雖盛暑此處獨無汗,每塊微動則痛不可忍,百藥治不效。夢中忽有人授以此方,因服之,噁心寒熱盜汗輒止,盡一料遂平復,獨血塊如故。服至五六料,其塊自融化而出,如魚凍。
沉香牡丹丸,治婦人血海久虛,經候不利,赤白帶下,血氣衝心,多發刺痛,四肢煩困。
白話文:
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,與先前艾草末、花椒末混合均勻,用米醋煮成糊狀,搓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五至七十丸,最多可服用一百至二百丸,空腹時用艾草醋湯送服。
一位婦人在生產後體虛怕冷,經常嘔吐噁心,食慾不振,肚子痛得像被刀割一樣,時而發熱時而發冷,而且還會盜汗,瘦得只剩骨頭,肚臍左側長了一個硬塊,大小像手掌一樣,冰涼冰冷,即使在炎熱的夏天,這個地方也出不了汗,每次硬塊稍微移動就會痛得受不了,各種藥物都無效。她在夢中突然有人給了她這個方子,於是服用後,噁心、發熱、盜汗的症狀都消失了,服用完一劑藥後就恢復正常,只剩下硬塊仍然存在。服用到五六劑後,硬塊自行融化排出,像魚凍一樣。
沉香牡丹丸,用於治療婦女血海長期虛弱,月經不調,白帶或血性白帶,血氣上衝心口,經常刺痛,四肢疲倦乏力。
沉香(七錢半),牡丹皮(去心),赤芍藥,吳茱萸(湯泡去苦,炒),當歸,桂心,川芎,黃耆(去蘆,蜜炙),人參,茯苓,山藥,川巴戟(去心),白朮,橘紅,木香,乾生薑,白龍骨,牛膝(去苗,酒洗),枳殼(去穰,麩炒),肉豆蔻,厚朴(制,各半兩),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空心溫酒下。若心腹痛,白芷煎酒下。
白話文:
沉香七錢半,牡丹皮去心,赤芍藥,吳茱萸湯泡去苦炒,當歸,桂心,川芎,黃耆去蘆蜜炙,人參,茯苓,山藥,川巴戟去心,白朮,橘紅,木香,乾薑,白龍骨,牛膝去苗酒洗,枳殼去穰麩炒,肉豆蔻,厚朴制,各半兩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蜂蜜調和製成丸藥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空腹溫酒送服。若心腹疼痛,則用白芷煎酒服用。
紫桂丸,補益血海。治衝任氣虛,經脈不調,腰痛腹痛,冷滯崩漏。
禹餘糧(火煅,醋淬七次,三兩),龍骨,艾葉(醋炒),赤石脂,牡蠣(煅),地榆(各二兩),牡丹皮,厚朴,當歸,阿膠(蛤粉炒成珠子),吳茱萸(湯洗),香白芷,肉桂(去粗皮,各一兩),附子(炮,半兩),
上為末,麵糊為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濃煎醋湯下。
〔澀劑〕
固真丸,治白帶久下不止,臍腹冷痛,其寒捫之如冰,陰中亦然,目中溜火上壅,視物䀮䀮無所見,齒皆惡熱飲痛,須得黃連末擦之,其痛乃止,惟喜干食,大惡湯飲。此病皆寒濕乘其胞內,故喜干而惡濕。肝經陰火上溢走於標,故上壅而目中溜火。腎水侵肝而上溢,故目中䀮䀮無所見。齒惡熱飲者,是少陽、陽明經中伏火也,當大瀉寒濕,以丸藥治之。故曰:寒在下焦,治主宜緩,大忌湯散。以酒製白石脂、白龍骨以枯其濕。以炮乾薑,大辛熱瀉寒水。以黃柏之大寒為因用,又為嚮導。治法云:古者雖有重罪,不絕人之後。又為之伏其所主,先其所因之意,又瀉齒中惡熱飲也。以柴胡為本經之使,以芍藥半錢以導之,又恐辛熱之藥太甚,損其肝經,故微瀉之,以當歸身之辛溫,大和其血脈。此用藥之法備矣。
白話文:
紫桂丸用於補益血海,治療衝任氣虛、經脈不調、腰痛腹痛、冷滯崩漏等症狀。其藥方包括禹餘糧、龍骨、艾葉、赤石脂、牡蠣、地榆、牡丹皮、厚朴、當歸、阿膠、吳茱萸、香白芷、肉桂、附子等藥材,研磨成末,用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濃煎醋湯送服。
固真丸則用於治療白帶久下不止、臍腹冷痛、目中溜火上壅、視物模糊、齒痛等症狀。其病因是寒濕乘其胞內,肝經陰火上溢,腎水侵肝。藥方包括白石脂、白龍骨、炮乾薑、黃柏、柴胡、芍藥、當歸等藥材,以酒製白石脂、白龍骨以枯其濕,以炮乾薑大辛熱瀉寒水,以黃柏之大寒為因用,又為嚮導,以柴胡為本經之使,以芍藥半錢以導之,以當歸身之辛溫,大和其血脈。
白石脂(燒赤,水飛研細,曬乾),柴胡(各一錢),白龍骨(二錢,酒煮水飛),當歸(酒洗,三錢),乾薑(炮,四錢),黃柏(酒洗),白芍(各五分),
上為細末,水煮稀糊為丸,如雞頭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宿食消盡,煎白沸湯放溫送下,無令胃中停住,待少時以早膳壓之,是不令熱藥犯胃。忌生冷硬物與酒、濕面。
上石脂、龍骨之澀以去脫,蓋濕多滑脫者宜之。
治婦人赤白帶下,不問遠年近日,並皆治之。
龍骨(半兩),舶上硫黃(三錢),
上為細末,每服半錢,空心無灰酒下。
白話文:
將白石脂燒成紅色,用水研磨成細粉,曬乾備用。取柴胡、白龍骨(酒煮後用水研磨)、當歸(酒洗)、乾薑(炮製)、黃柏(酒洗)、白芍,按照比例混合研磨成細粉,用水煮成稀糊狀,製成雞頭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或飯後消化完畢時,用白開水溫服,不要讓藥丸停留在胃中,稍後再用早餐壓住,避免熱藥刺激胃部。忌食生冷硬的食物,以及酒和麵食。
方中白石脂和龍骨的澀性可以止瀉,適合濕氣重、容易滑脫的情況。
此方用於治療婦女赤白帶下,不論病程長短,都能有效治療。
另外,將龍骨和硫黃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半錢,空腹用無灰酒送服。
茅花散,治婦人血崩不止,赤白帶下。
茅花(一握),棕樹皮(三寸),嫩荷葉(三張),甘草節(二寸)
上為細末,空心酒調半匙服。
〔山〕,治赤白帶下。舊蓮房為末,入麝香,空心米飲下。〔涼劑〕
少腹熱痛為熱瘕。以劉河間法治之。
〔保〕,赤者熱入小腸,白者熱入大腸。原其本,皆濕熱結於脈,故津液湧溢,是為赤白帶下。本不病結,緣五經脈虛,結熱屈滯於帶,故女子臍下痛,陰中綿綿而下也。經曰:任脈為病,男子內結七疝,女子帶下瘕聚。王注云:任脈自胞上過帶脈,貫於臍上,故男子內結七疝,女子帶下。帶脈起於季脅章門,似束帶狀,今濕熱冤結不散,故為病也。經曰:脾傳之腎,名曰疝瘕,小腸冤結而痛出白,一名曰蠱,所以為帶下冤結也。冤,屈也。屈滯而病熱不散,先以十棗湯下之,後服苦楝丸、大延胡散調下之,熱去濕除,病自愈矣。(十棗湯見前注。大延胡散,方見調經門破血條。)
白話文:
【茅花散】,用來治療婦女的血崩不止和赤白帶下症狀。
茅花(一把),棕樹皮(三寸長),嫩荷葉(三片),甘草節(二寸長)。
以上材料混合研磨成細末,空腹時用酒調半匙服用。
【山】,用來治療赤白帶下症狀。舊蓮房研磨成粉,加入麝香,空腹時用米飲服用。【涼劑】
少腹部熱痛是熱瘕的症狀。根據劉河間的治療方法來處理。
【保】,紅色的是熱進入小腸,白色的是熱進入大腸。從根本上說,都是因為濕熱在脈絡中結聚,導致津液泛濫,引發赤白帶下症狀。原本並無結聚,但由於五經脈虛弱,結熱在帶脈中停留,因此女性會感到臍下疼痛,陰部有持續的下垂感。經文提到:任脈生病,男性會出現內結七疝,女性則會出現帶下和癥瘕。王註解說:任脈從子宮上行至帶脈,通過臍上部位,因此男性會內結七疝,女性則會出現帶下。帶脈起於季脅章門,形狀像束帶,現如今因為濕熱積聚而不散,所以會引發病症。經文還提到:脾經傳至腎經,稱為疝瘕,小腸中熱結而疼痛,排出白色物質,又稱為蠱,就是帶下熱結的表現。「冤」字表示曲曲折折,熱結不散,首先使用十棗湯進行治療,之後再服用苦楝丸、大延胡散調和後服用,待熱氣消退,濕氣消除,病情自然痊癒。(十棗湯詳見前面的注釋。大延胡散,方程式詳見調經門中的破血條目。)
苦楝丸,治婦人赤白帶。
苦楝(碎,酒浸),蘹香(炒),當歸(各等分),
上為末,酒糊丸。每服三、五十丸,空心溫酒下。如腰腿疼,四物湯四兩,加羌活、防風各一兩,煎湯送下。
〔大〕地榆膏,治赤白帶下骨立者。
地榆一斤,用水三升,煎至一半,去渣再煎如稠餳,絞淨空心服三合,日二服。
治漏下五色
地榆三兩,銼,用醋一升,煮十餘沸,去滓稍熱,食前服一合。
〔千〕,治婦人赤白帶下。
三葉酸漿草,陰乾為末,空心溫酒下三錢匕。
白話文:
苦楝丸用來治療婦女白帶異常。將苦楝研碎後浸泡在酒裡,再與炒過的蘹香和當歸等量混合,研磨成粉末,用酒糊做成丸子。每次服用三、五十粒,空腹溫酒送服。如果腰腿疼痛,可以服用四物湯,並加入羌活和防風,煎湯服用。
地榆膏則用來治療白帶異常且骨骼無力的患者。將地榆煎煮至一半,去渣後繼續煎煮至濃稠如糖漿,過濾後空腹服用三合,一天服用兩次。
地榆也可以用來治療白帶異常,顏色五花八門的情況。將地榆切碎,用醋煮沸,去渣後稍稍加熱,飯前服用一合。
三葉酸漿草陰乾研磨成粉末,可以治療婦女白帶異常,空腹溫酒服用三錢匕。
上三方治帶,地榆例寒澀之劑,亦濕熱盛而滑脫者宜之。按:三葉酸漿草,葉細如萍,叢生,莖端有三葉,俗又名布穀飯,布穀者,鳩也。蓋鳩常食之,故又名鳩漿草。《衍義》誤人苦⿱艹躭條。即曰三葉酸漿草,豈苦⿱艹躭即酸漿歟?(苦⿱艹躭有子,大如金柑,味酸可食,故亦名酸漿,非三葉也。三葉酸漿,小草布地而生,葉皆三瓣,惟開黃花,其莖葉皆酸者。
)
按:地榆本血分之藥,而其性寒,故凡血分有熱而妄行者能止之,非澀劑也。
〔丹〕,治赤白帶下,腰痛或少腹痛有熱者。
樗皮(二兩),延胡索,桃仁,側柏葉,川楝肉,蘹香,當歸(各半兩),香附子(八錢),官桂(去粗皮),烏藥(各三錢),麥皮曲(一兩,炒)
白話文:
治療帶下病的上三方,地榆雖然是寒涼收斂的藥物,但對於濕熱盛而滑脫的帶下也適用。三葉酸漿草的葉子細小如浮萍,成簇生長,莖頂有三個葉子,俗稱布穀飯,布穀指的是斑鳩,因為斑鳩經常食用它,所以又叫做鳩漿草。《衍義》記載錯誤,將苦蘵誤認為三葉酸漿草。苦蘵有果實,大小如金柑,味道酸可以食用,因此也叫做酸漿,但它不是三葉酸漿草。三葉酸漿草是生長在地上的小草,葉子都是三瓣,只開黃色的花,莖葉都帶酸味。
地榆本屬於治血分疾病的藥物,但它性寒,因此能止血分熱妄行,並非收斂的藥物。
〔丹〕主要治療赤白帶下、腰痛或少腹痛伴有熱症。
藥物:樗皮(二兩)、延胡索、桃仁、側柏葉、川楝肉、蘹香、當歸(各半兩)、香附子(八錢)、官桂(去粗皮)、烏藥(各三錢)、麥皮曲(一兩,炒)
上末之,酒糊為丸。每服五、六十丸,神效。
麒麟竭湯,治婦人血傷,赤白帶下,小腹疼痛。
麒麟竭,黃柏(去粗皮,炙),地榆(各一兩),禹餘糧(火煅,醋淬七次),赤芍藥(炒,各一兩半),熟地黃(切,炒,四兩。一作生乾地黃)
上銼碎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,去滓,不拘時服。一方,為細末,粥飲調下二錢。
治白崩方
棕櫚(燒灰),絲瓜(俗云魚鰦,夏月人家栽作涼棚者是也。)
上等分為細末,空心酒調下。
豆花散,治婦人白崩。
白話文:
【麒麟竭湯】,治療婦人血液損傷,赤白帶下症狀,以及小腹疼痛。
【麒麟竭】,黃柏(去除粗皮後,經過炙烤處理),地榆(各自一兩份量),禹餘糧(經過火煅及醋淬製程,共進行七次),赤芍藥(炒過後,各一兩半份量),熟地黃(切片後,經過炒製,四兩份量。另一說法使用生乾地黃)。
以上材料均需研磨成粉末狀,每次服用三錢份量,用一盞水煎煮至剩七分,然後濾除渣滓,不限時間服用。另一種配方則是將所有材料磨成細粉,再用粥和飲料調和後,每次服用二錢份量。
治療白崩的方子:
棕櫚(燒成灰),絲瓜(俗稱魚鰦,夏天家裡常栽植用來做涼棚的即是此物)。
以上兩種材料等量分開,研磨成細末,早晨空腹時,用酒調服。
【豆花散】,治療婦人白崩症狀。
上用沉厥花焙乾為末,炒米煮飲,入燒鹽,空心服數次即效。紫花勿用。
〔溫劑〕
調經補真湯,冬後一月,微有地泥冰泮,其白帶再來,陰戶中寒,一服立止,大進飲食。
麻黃(半錢,不去節),杏仁(三枚),桂枝(少許),甘草(炙,五分),良薑(一錢),黃耆(七分),人參,當歸身,白朮(各五分),蒼朮(二分),澤瀉(一錢),羌活(四分),防風(二錢),柴胡(四分),獨活,藁本(各二分),升麻根,黃芩(各五分),乾薑(二分,炮),白葵花(七朵,去萼)
白話文:
將沉厥花焙乾磨成粉,用炒米煮水喝,加入燒鹽,空腹服用幾次就會有效。紫色的花不要用。
[溫劑]
[調經補真湯],冬天過後一個月,地面上的冰雪開始融化,陰戶中的寒氣導致白帶再次出現,服用一劑藥就可以馬上止住,食慾也會大增。
方劑:麻黃(半錢,不去節),杏仁(三枚),桂枝(少許),甘草(炙,五分),良薑(一錢),黃耆(七分),人參,當歸身,白朮(各五分),蒼朮(二分),澤瀉(一錢),羌活(四分),防風(二錢),柴胡(四分),獨活,藁本(各二分),升麻根,黃芩(各五分),乾薑(二分,炮),白葵花(七朵,去萼)
上除黃芩、麻黃外,都為粗末。先將二味,水二盞,煎麻黃一味令沸,掠去沫,入余藥同煎至二盞,又再入生黃芩煎至一盞,去滓,稍熱服,空心宿食消盡,日高服之,一時許可食早膳。
〔本〕,治婦人月經不調,每行數日不止,兼有白帶,漸漸瘦悴,飲食少味,累年無子。地黃丸
熟地黃(二兩),山茱萸,白蕪荑,乾薑,白芍藥(微炒),代赭石(醋淬,各一兩),厚朴,白殭蠶(各半兩),
上細末,煉蜜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四五十丸,空心酒下,日三服。此龐老方,婦人有白帶是第一等病,令人不產育,宜急治之。此扁鵲過邯鄲,聞貴婦人,所以專為帶下醫也。
白話文:
除了黃芩和麻黃以外,其他的藥材都研磨成粗粉。首先用兩杯水煎煮麻黃,煮沸後去除浮沫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至剩下兩杯水,然後加入生黃芩繼續煎煮至剩下一杯水,過濾掉藥渣,稍微加熱後服用。空腹或飯後完全消化時服用,日照後服用,服用後一會兒就可以吃早飯。
這個藥方用來治療婦女月經不調,每次月經持續多日不止,還伴有白帶,逐漸消瘦,飲食無味,多年不孕。
藥方由熟地黃兩錢、山茱萸、白蕪荑、乾薑、白芍藥(微炒)、代赭石(醋淬,各一錢)、厚朴、白殭蠶(各半錢)組成。
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煉蜜製成丸藥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四五十丸,空腹用酒送服,每天服用三次。這是龐老的藥方,婦女患有白帶是頭等大事,會導致不孕,應及時治療。據說扁鵲經過邯鄲時,聽到貴婦有此病,因此專門為帶下病患者醫治。
〔垣〕桂附湯,治白帶腥臭,多悲不樂,大寒。
肉桂(一錢),附子(三錢),黃柏,知母(各五分),
為粗末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法如常食,遠熱服。如少食常飽,有時似腹脹,加白芍藥半錢。如不思飲食,加瘛瘲二十個。如煩惱,面上麻木如蟲行,乃胃中元氣極虛,加黃耆一錢,人參七分,甘草二分,升麻半錢。
〔海〕,香附六合湯,治赤白帶下。(即四物加蘹香、桂也。)
〔大〕,治赤白帶下,年月深久不瘥。
白話文:
「垣」方用桂附湯,用於治療白帶腥臭、情緒低落、體寒的症狀。
藥方:肉桂一錢、附子三錢、黃柏、知母各五分。將藥材研磨成粗末,做成一劑藥。用兩碗水煎煮,直至剩下一碗。依照平常飲食習慣服用,要遠離寒冷。如果食慾不佳,卻常感飽脹,可加白芍藥半錢。若不思飲食,可加瘛瘲二十個。若感到煩躁,臉部麻木像有蟲爬行,屬於胃中元氣極虛,可加黃耆一錢、人參七分、甘草二分、升麻半錢。
「海」方用香附六合湯,用於治療赤白帶下。該方即是在四物湯的基礎上,添加了蘹香和桂枝。
「大」方,用於治療赤白帶下,病程長久不癒的症狀。
白芍藥(二兩),乾薑(半兩),
上各炒黃色,同為末,空心米飲調下二錢,日二服。
二豆散,治耳鳴心躁,腰腳疼重,腹內虛鳴,臍下虛冷,頻下白水,如疳湛濁證。
白豆蔻,肉豆蔻,丁香,白茯苓,巴戟,丁皮,蒼朮,黑附子(火煨),桂心(各一兩),人參,白朮,山藥,桔梗,蘹香,粉草(各半兩),
上銼碎,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紫蘇葉三片,同煎至七分,去滓,空心溫服。
白話文:
將白芍藥二兩和乾薑半兩炒至黃色,磨成粉末,用空心米飲調服二錢,每日服用兩次。此方治耳鳴心躁、腰腳疼痛、腹內虛鳴、臍下虛冷、頻頻排出白水,以及類似疳積的濁證。
另外,將白豆蔻、肉豆蔻、丁香、白茯苓、巴戟、丁皮、蒼朮、黑附子(火煨)、桂心(各一兩)、人參、白朮、山藥、桔梗、蘹香、粉草(各半兩)切碎,每次取三錢,加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、紫蘇葉三片,一起煎煮至七分,去渣,空腹溫服。
鶴頂丸,治帶下之證有三。未嫁之女,月經初下,止而即得,或浴之以冷水,或熱而扇,或當風,此室女病帶下之由,有家之婦,陰陽過多,即傷胞絡,風邪乘虛而入,胞經觸冷,遂使穢液與血水相連而下之。產後帶下,由亡血失氣,傷動包絡,門開而外風襲,肌體虛而冷風入,冷風與熱氣相連,故成液而下。冷則多白,而熱則多赤,冷熱相交,赤白俱下。
當歸(七錢半,酒浸),附子(半兩,炮去皮),龍骨(鹽泥煅),吳茱萸(湯泡去涎),赤石脂(火煅,醋淬),乾薑(炮,各一兩半),牡蠣(一兩三錢,鹽泥煅),艾葉(一兩,以醋半盞煮乾,為末)
白話文:
【鶴頂丸】,治療帶下症狀有三種情況。未婚少女,月經剛來,停止後立即出現,或是用冷水洗澡,或是熱風吹拂,或是迎風,這是處女發生帶下病的原因,已婚婦女,陰陽失調,損傷胞絡,風邪趁虛進入,胞經遇冷,導致污物和血水相混而流出。產後帶下,是因為失血損氣,傷害胞絡,門窗開放而受外風侵襲,身體虛弱受冷風侵入,冷風與熱氣相混合,因此形成帶下液流出。冷時多為白色,熱時多為紅色,冷熱交加,紅白相混一起流出。
當歸(七錢半,酒浸泡),附子(半兩,炮製去皮),龍骨(鹽泥煅),吳茱萸(湯泡去涎),赤石脂(火煅,醋淬),乾薑(炮製,各一兩半),牡蠣(一兩三錢,鹽泥煅),艾葉(一兩,用醋半杯煮乾,研成粉末)
上為細末,研勻醋糊和丸,如梧子大,以赤石脂末為衣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,用艾葉、鹽湯、烏梅煎湯下。
濟生白堊丸,治婦人白帶,久而不止,腰膝冷痛,日漸羸困。
白堊(煅),禹餘糧,鱉甲,烏賊骨(各用醋淬及炙),當歸(酒浸),鵲巢灰,乾薑,紫石英(醋煅淬七次),附子(炮),狗脊(制淨),川芎,鹿茸(醋炙,各一兩),香附(醋煮,二兩。以上併為末)
用醋煮糯米糊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溫酒下。
白話文:
濟生白堊丸
組成:
- 白堊(煅燒)
- 禹餘糧
- 鱉甲
- 烏賊骨(各用醋浸泡並烘烤)
- 當歸(酒浸泡)
- 鵲巢灰
- 乾薑
- 紫石英(醋浸泡並煅燒七次)
- 附子(炮製)
- 狗脊(淨製)
- 川芎
- 鹿茸(醋浸泡並烘烤,各一兩)
- 香附(醋煮,二兩。以上藥材全部研磨成粉末)
製法:
將所有藥材粉末用醋煮糯米糊混合,搓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。
用法:
每次服用七十丸,溫酒送服。
主治:
婦女白帶過多,久治不癒,腰膝冷痛,日漸消瘦乏力。
附註:
- 上述「上為細末,研勻醋糊和丸,如梧子大,以赤石脂末為衣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,用艾葉、鹽湯、烏梅煎湯下。」指的是另一種方劑,而非濟生白堊丸的用法。
- 濟生白堊丸的配方中,藥材的用量單位為「兩」,古代的「兩」與現代的「兩」並不完全相同,需參考古代度量衡換算。
養氣活血丹,治勞傷衝任,赤白帶下。
大艾葉(炒焦,取末,五兩),乾薑(炒末,二兩半),
上二味,用醋二升,無灰酒二升,生薑自然汁二升,將薑、艾末調於銀器,用慢火熬成膏。
附子,白芍藥,白朮,橘紅,川芎,當歸,巴戟(去心,糯米炒),人參,五味子(各二兩),
上為細末,入前膏內,並炒熱熟白麵二兩半,和為劑,杵千下,丸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溫酒或米飲下。
茱萸浴湯,治下焦虛冷,臍腹疼痛,帶下五色,月水崩漏,淋瀝不斷。
白話文:
「養氣活血丹」用來治療勞損傷及衝任二脈,還有赤白帶下。
取大艾葉(炒焦,研磨成粉,五兩),乾薑(炒成粉,二兩半)。
將艾葉粉、乾薑粉混合,加入醋二升、無灰酒二升、生薑汁二升,在銀器中以慢火熬製成膏狀。
再將附子、白芍藥、白朮、橘紅、川芎、當歸、巴戟(去心,用糯米炒)、人參、五味子(各二兩)研磨成細粉,加入之前熬製好的膏中,一起加入炒熱的白麵粉二兩半,混合成藥劑,用力搗一千下,做成梧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溫酒或米湯送服。
「茱萸浴湯」用來治療下焦虛寒、臍腹疼痛、帶下顏色混雜、月經量多且不斷、尿頻等症状。
吳茱萸(湯泡),杜仲(炒去絲),蛇床子,五味子,丁皮(各一兩),木香,丁香(各半兩),
上銼如麻豆大,每用半兩,以生絹袋盛,水三大碗,煎數沸,乘熱熏下部,通手淋浴,早晚二次熏洗。
〔垣〕坐藥龍鹽膏
丁香,木香,川烏頭(炮,各一錢半),全蠍(五枚),龍骨,當歸尾,蘹香,炒黃鹽,酒防己,肉桂,紅豆(各二錢),玄胡索(五錢),厚朴(三錢),良薑,木通(各一錢),枯礬(半錢),
白話文:
藥方一:
藥材:
- 吳茱萸(湯泡)一兩
- 杜仲(炒去絲)一兩
- 蛇床子一兩
- 五味子一兩
- 丁皮一兩
- 木香半兩
- 丁香半兩
用法:
- 將以上藥材切成如麻豆般大小。
- 取藥材半兩,裝入生絹袋中。
- 水三大碗,煎煮至沸騰數次。
- 利用熱氣熏蒸下部,並同時用熱水淋浴全身。
- 早晚各熏洗一次。
備註:
此方出自《垣坐藥》一書,屬於坐藥類方劑。
藥方二:
藥材:
- 丁香一錢半
- 木香一錢半
- 川烏頭(炮製)一錢半
- 全蠍五枚
- 龍骨二錢
- 當歸尾二錢
- 蘹香二錢
- 炒黃鹽二錢
- 酒防己二錢
- 肉桂二錢
- 紅豆二錢
- 玄胡索五錢
- 厚朴三錢
- 良薑一錢
- 木通一錢
- 枯礬半錢
備註:
此方出自《龍鹽膏》一書,屬於坐藥類方劑。
說明:
- 藥材的用量單位「兩」和「錢」為傳統中醫計量單位,現代常用克或毫克表示,但需注意不同藥材的重量比例。
- 藥方中涉及一些炮製方法,例如「湯泡」和「炒去絲」,需要根據具體藥材的特性進行處理。
上為末,煉蜜丸彈子大,綿裹留絲在外,納陰戶內。
又方勝陰丹,。為上藥力小,再取三錢,內加行性熱藥。
三柰子,川烏頭,大椒(各五分),柴胡,羌活(各二錢),全蠍(三個),大蒜(一錢),破故紙(與蒜同焙,一錢),甘松(三分),升麻,枯白礬(各二分),麝香(少許)
上為細末,同前法用制。
又方回陽丹
全蠍,升麻,甘松(各二分),草烏頭,羌活(各三分),大椒,三柰子,蓽茇,枯礬(各五分),川烏頭,柴胡(各七分),水蛭(三條,炒焦),虻蟲(三個,去翅足,炒),大蒜,破故紙(各二錢),炒黃鹽(一錢,必用之藥,去之則不效)
白話文:
第一部分: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煉製成蜜丸,大小如彈珠,用棉花包裹,留一些棉線在外,放入陰戶內。
第二部分:
勝陰丹
上藥藥力不足,再取三錢藥材,加入性溫熱的藥材:
- 三柰子、川烏頭、大椒各五分
- 柴胡、羌活各二錢
- 全蠍三個
- 大蒜一錢,與破故紙一起焙乾,共一錢
- 甘松三分
- 升麻、枯白礬各二分
- 麝香少許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按前述方法制成藥丸。
第三部分:
回陽丹
- 全蠍、升麻、甘松各二分
- 草烏頭、羌活各三分
- 大椒、三柰子、蓽茇、枯礬各五分
- 川烏頭、柴胡各七分
- 水蛭三條,炒至焦黃
- 虻蟲三個,去除翅膀和腳,炒至焦黃
- 大蒜、破故紙各二錢
- 炒黃鹽一錢,此藥不可省略,省略則藥效不顯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按前述方法制成藥丸。
- 古文中“上”指的是前文所述藥材。
- “末”指的是藥材研磨成的粉末。
- “煉蜜丸”指的是將藥末用蜂蜜混合製成丸狀。
- “陰戶”指的是女性的陰道。
- “錢”是古代重量單位,約等於3.75克。
- “分”是古代重量單位,約等於0.375克。
- 古文中提到的許多藥材,目前仍被用於中醫藥方中,但具体剂量和用法需要咨询专业中医师。
注意事項:
- 任何疾病的治療都應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。
上為極細末,依前制如指尖大,用綿裹納陰戶中,覺臍下暖為效。
酒煮當歸丸,治癲癇,白帶,下疰腳氣,腰以下如在冰雪中,以火焙炕,重厚綿衣蓋上,猶冷不任,寒之極也。面白如枯魚之象,肌如刀削,消瘦之速也。小便不止,與白帶長流而不禁固,自不知覺。面白目青藍如菜色,目䀮䀮無所見,身重如山,行步欹側,不能安地,腿膝枯細,大便秘結,口不能言,無力之極。食不下,心下痞,煩心懊憹,不任其苦。面停垢,背惡寒,小便遺而不知,此上中下三陽真氣俱竭,故噦嘔不止,胃寒之極也。其脈沉厥緊而澀,按之空虛,若脈洪大而澀,按之無力,猶為中寒之證,況按之虛空者乎。按之不鼓,是為陰寒之極也,其空虛乃氣血俱虛之極也。
白話文:
上為極細末,依前制如指尖大,用綿裹納陰戶中,覺臍下暖為效。
將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按照先前的方法,取藥粉如指尖大小,用棉布包裹後置於陰道中,感到肚臍下方溫熱即為有效。
酒煮當歸丸,治癲癇,白帶,下疰腳氣,腰以下如在冰雪中,以火焙炕,重厚綿衣蓋上,猶冷不任,寒之極也。
酒煮當歸丸,可以治療癲癇、白帶、下肢麻痺、腳氣等症。患者腰部以下如同置身冰雪之中,即使用火烘烤、蓋上厚厚的棉被,仍然覺得寒冷難耐,這是寒邪入侵極深的表现。
面白如枯魚之象,肌如刀削,消瘦之速也。
面色苍白如枯鱼,皮肤像刀削一般,身体消瘦得很快。
小便不止,與白帶長流而不禁固,自不知覺。
小便频频,白带不止,无法控制,患者自己也浑然不觉。
面白目青藍如菜色,目䀮䀮無所見,身重如山,行步欹側,不能安地,腿膝枯細,大便秘結,口不能言,無力之極。
面色苍白,眼白泛青蓝,像菜色一样,眼睛昏花看不清东西,身体沉重如山,走路歪歪扭扭,无法站稳,腿膝枯瘦,大便秘结,无法说话,全身无力,到了极点。
食不下,心下痞,煩心懊憹,不任其苦。面停垢,背惡寒,小便遺而不知,此上中下三陽真氣俱竭,故噦嘔不止,胃寒之極也。
没有食欲,胸口发闷,心中烦躁,无法忍受痛苦。面部发黄,背部发冷,小便失禁却浑然不觉,这是上、中、下三阳真气都衰竭的表现,所以不停呕吐,这是胃寒的极点。
其脈沉厥緊而澀,按之空虛,若脈洪大而澀,按之無力,猶為中寒之證,況按之虛空者乎。按之不鼓,是為陰寒之極也,其空虛乃氣血俱虛之極也。
脉象沉细紧涩,按之空虚,如果脉象洪大而涩,按之无力,这还是中寒的表现,何况是按之空虚的呢?按之不鼓,这是阴寒的极点,这种空虚是气血俱虚的极点。
當歸(一兩),蘹香(半兩),黑附子(炮去皮臍),良薑(各七錢),
上四味,銼如麻豆大,以好酒一升半,同煎煮至酒盡為度,炭火焙乾,同為極細末,入:
炒黃鹽,丁香(各半兩),全蠍(三錢),柴胡(二錢),升麻根,木香(各一錢),苦楝子,甘草(炙,各半錢),玄胡索(四錢),
上與前四味藥末,同為細末,酒煮麵糊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空心宿食消盡,淡醋湯下。忌油膩、冷物、酒、面。
當歸附子湯,治臍下冷痛,赤白帶下。
柴胡(七分),良薑,乾薑,附子(各一錢),升麻,蠍梢(各五分),甘草(炙,六分),炒黃鹽(三分),當歸(二錢),黃柏(少許,上件併為粗末)
白話文:
將當歸一兩、蘹香半兩、黑附子(炮去皮臍)、良薑各七錢,一起研磨成麻豆大小,用一升半好酒煎煮至酒盡,用炭火焙乾後研磨成極細粉末。再將炒黃鹽、丁香各半兩、全蠍三錢、柴胡二錢、升麻根、木香各一錢、苦楝子、甘草(炙)各半錢、玄胡索四錢,與先前研磨的藥末混合在一起,再用酒煮麵糊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空腹或飯後消化完畢時,用淡醋湯送服。忌食油膩、冷物、酒、麵。
此方名為當歸附子湯,用於治療臍下冷痛、赤白帶下。
另外,柴胡七分、良薑、乾薑、附子各一錢、升麻、蠍梢各五分、甘草(炙)六分、炒黃鹽三分、當歸二錢、黃柏少許,將這些藥材一起研磨成粗末。
上用五錢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滓熱服。為丸亦得。
上炒鹽例。東垣回陽丹注云:必用炒黃鹽,無則不效。蓋寒疝之要藥也。
〔排膿〕
治帶下,並腸有敗膿淋露不已,腥穢殊甚,遂至臍腹更增冷痛。此蓋敗膿血所致,卒無已期,須以此排膿。
白芷(一兩),單葉紅蜀葵根(二兩),白芍藥,白礬(各半兩),礬燒枯另研,余為末,同以蠟丸如桐子大。空肚及飯前米飲下十丸或十五丸。候膿盡,仍別以補藥佐之。
〔大〕,伏龍肝散,治婦人赤白帶下久不瘥,肌瘦瘁黃。有人經年崩漏不止,諸藥不效,脈濡微,與此伏龍肝散,兼白礬丸服之愈。(方見前。)
白話文:
取藥材五錢,加水兩盞,煎煮至一盞,去渣趁熱服用。也可以做成丸劑服用。炒鹽後使用。東垣回陽丹注釋說:必須使用炒黃鹽,沒有的話就沒有效果。因為這是治療寒疝的关键药物。
治療帶下,以及腸道敗膿淋露不止,腥穢嚴重,甚至臍腹冷痛加劇。這是敗膿血引起的,久治不愈,必須用這個方劑排出膿液。
白芷一兩,單葉紅蜀葵根二兩,白芍藥,白礬各半兩,白礬燒成炭後研磨,其他藥物磨成粉末,混合制成蠟丸,如桐子大小。空腹或飯前用米湯送服十至十五丸。膿液排尽后,再用補藥調理。
伏龍肝散,治疗妇女赤白带下久治不愈,形体消瘦,面色枯黄。有些人经年崩漏不止,各种药物无效,脉象濡微,服用伏龙肝散,配合白矾丸服用可以治愈。(方剂见前文。)
白礬丸
白礬(四兩),附子(二兩),黃狗骨頭(四兩,燒灰,以上併為末)
上粥丸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。
〔消瘀血〕
〔仲〕,問曰:婦人年五十所,病下利數十日不止,暮即發熱,少腹裡急腹滿,手掌煩熱,唇口乾燥,何也?師曰:此病屬帶下。何以故?曾經半產,瘀血在少腹不去。何以知之?其證唇口乾燥,故知之。當以溫經湯主之。
溫經湯
吳茱萸(三兩),當歸,芎藭,芍藥,人參,桂枝,阿膠,牡丹皮,生薑,甘草(各二兩),半夏(半升),麥門冬(一升),
白話文:
白礬四兩、附子二兩、黃狗骨頭四兩(燒成灰,以上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)。將粉末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三十丸。此方可以消瘀血。
仲景問道:一位五十歲的婦女,連續下痢數十日不止,傍晚發熱,下腹部疼痛且脹滿,手掌發熱,嘴唇乾裂,這是怎麼回事?師傅回答:這是帶下病。為什麼呢?因為曾經有過半產,瘀血停留在下腹部沒有排出。怎麼知道呢?她的嘴唇乾裂就是徵兆。應該用溫經湯來治療。
溫經湯的藥材包括:吳茱萸三兩、當歸、芎藭、芍藥、人參、桂枝、阿膠、牡丹皮、生薑、甘草各二兩、半夏半升、麥門冬一升。
上十二味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分溫三服。亦主婦人少腹寒,久不受胎,兼取崩中去血,或月水來過多,及至期不來。
〔丹〕,治赤白帶,用五靈脂半生半熟為末,酒調服。
益母散,治帶下赤白,惡露下不止。
益母草開花時採,搗為細末,空心溫酒下二錢,日三服。
香礬散神效。(方見崩中血見黑止條。即醋炒香附灰也。)
〔丹〕,赤白帶皆屬於血,有出於大小腸之分。
黃荊子炒焦為末,米飲調服。
白話文:
將十二味藥材用一斗水煮,煮到剩下三升,分三次溫熱服用。此方還可以用來治療婦女下腹寒冷、久不懷孕、崩漏出血、月經量過多或月經不調等症狀。
另外,用五靈脂半生半熟研磨成粉,以酒調服,可以治療赤白帶下。
益母散可以治療赤白帶下和惡露不止。
益母草在開花時採摘,搗碎成細末,空腹溫酒服用二錢,一天服用三次。
香礬散療效顯著。
赤白帶下都是血,只是來源於大腸和小腸有所不同。
黃荊子炒焦研磨成粉,用米湯調服。
〔大〕,治帶下,用芍藥炒黑為末,每服三錢匕,調酒下。
治婦人赤白帶下,不問年月深遠,日漸羸瘦,起止不得。
用刺薊根(不以多少,曝乾秤,每一斤以童子小便五升,浸一伏時,取出曬乾。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前暖酒調下。
玳瑁丸,治赤白帶下不止。
玳瑁,續斷(各一兩),安息香,麒麟竭,乳香,沒藥(各半兩),故錦灰(七錢半),
上為細末,以蜜及安息香熬,和藥末丸如綠豆大。每服三十丸,食前溫酒送下。
白話文:
治療帶下症狀,可以使用芍藥炒至黑色後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約三錢,用酒調和飲用。此方適合治療婦女的赤白帶下症,無論病程長短,導致體弱乏力,活動不便。使用刺薊根(不限量,曬乾後秤重,每斤刺薊根需用五升童子尿浸泡一時,取出後曬乾)。
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二錢,餐前用溫酒調和飲用。
玳瑁丸治療不停止的赤白帶下症狀。
玳瑁、續斷(各一兩),安息香、麒麟竭、乳香、沒藥(各半兩),故錦灰(七錢半)。
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,與蜂蜜和安息香一起熬煮,混合藥粉製成大小類似綠豆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三十顆,餐前用溫酒送服。
〔室女帶下〕
《產寶》第十四問:未出女子有三病,何也?答曰:女子一病者,經水初下,陰中熱,或當風臥,或扇風。二病者,太衝脈盛,氣盛則內熱,以冷水洗之。三病者,或見丹下驚怖者。若三者一有所受,後必有帶下之證也。
神仙聚寶丹,治婦人血海虛寒,外乘風冷,搏結不散,積聚成塊,或成堅瘕,及血氣攻注,腹脅疼痛,小便急脹,或虛鳴,嘔吐涎沫,頭旋眼花,腿膝重痛。面色痿黃,肢體浮腫,月候欲行,先若重病,或多或少,帶下赤白,崩漏不止,驚怖健忘,小便頻數或白,時見虛熱,盜汗羸瘦。此藥不問胎前、產後、室女,並皆治之。常服安心去邪,逐敗血,養新血,令有子。
白話文:
《產寶》第十四問:未出世的女性有三種疾病,是什麼呢?回答說:第一種疾病,經血初次來潮時,私處會感到熱,或者在風中躺著,或者被風吹著。第二種疾病,太衝脈過於旺盛,氣血過盛會導致內部熱症,可以用冷水擦拭。第三種疾病,或者看到紅色經血而驚嚇過度。如果這三種情況中有一種受到影響,之後一定會出現帶下(即白帶)的症狀。
神仙聚寶丹,用於治療婦女的血海虛寒,外受風冷,血液凝結不散,積聚成塊,或是形成堅硬的癥塊,以及因血氣沖擊導致腹部和兩側疼痛,小便急迫脹滿,或者腹內有虛弱的響動,嘔吐涎液,頭暈眼花,腿部和膝蓋沈重疼痛。面色萎黃,身體浮腫,來月經之前,感覺像重病一樣,月經量多或少,白帶赤白相混,崩漏不停,因驚嚇而健忘,小便頻繁或者白色,時常出現虛熱,盜汗,體質消瘦。這種藥物無論是懷孕前、生產後,還是未婚少女,都可以使用。經常服用可以安心去除邪氣,排除老化的血液,滋養新的血液,使能夠生育。
木香(另研),琥珀(另研),當歸(焙,作末),沒藥(合末,各一兩),滴乳(二錢半,研),麝香(研),辰砂(研,各一錢),
上為末,滴冷熱杵為丸,每一兩作十五丸,每服一丸,溫酒磨下。胎息不順,腹內疼痛,一切產難,酒和童便磨下。產後血暈,敗血奔心,口噤舌強,或惡露未盡,發渴面浮,煎烏梅湯和童便磨下。室女月候不調,溫酒磨下半丸。產後血氣不調,童便磨下,不拘時服。
崔氏四花穴,治赤白帶如神。(取穴法見。)
〔玉〕,赤白帶,中極(二寸半,赤瀉、白補。),白環俞(一寸半,瀉六吸,補一吸。)
白話文:
將木香、琥珀分別研磨成粉末,當歸烘烤後研磨成粉末,沒藥研磨成粉末,各取一兩。滴乳研磨成粉末,取二錢半。麝香、辰砂分別研磨成粉末,各取一錢。
將以上所有藥材混合成粉末,以冷熱水反覆搗成丸狀,每兩製成十五丸。每次服用一丸,溫酒送服。
適用於胎息不順、腹內疼痛、各種生產困難等情況,可將藥丸用酒和童便研磨後服用。
產後血暈、敗血奔心、口噤舌強,或惡露未盡、口渴面浮等情況,可將藥丸用烏梅湯和童便研磨後服用。
處女月經不調,可溫酒送服半丸。產後血氣不調,可將藥丸用童便研磨後服用,不拘時間服用。
崔氏四花穴可治療赤白帶,效果奇佳。取穴方法如下:中極穴位於腹部,距離肚臍二寸半,赤白帶赤瀉、白補;白環俞穴位於腰部,距離命門一寸半,瀉六吸、補一吸。
〔撮〕,又法,中極,白環俞(各十五壯。),腎俞(二寸半,灸隨年壯。)
〔集〕,又法,氣海,中極,白環俞(不效,取後穴。),三陽交(補多瀉少,灸七壯。),三陰交
〔東〕,又法,榮池(三分,灸三十壯。在內踝前後兩邊池中脈,一名陰陽穴。),又法,陰陽(在足拇指下,屈里表頭白肉際是也。),又法,三陰交(五分,灸。),交儀(二寸,灸。),漏陰(在內踝下五分,微有動脈,是穴,刺入一分,灸三十壯。)
〔桑〕,赤帶(《心術》如下赤帶不已,漸漸如蠱,亦用此法。),氣海(六分),中極,委中(各五分。)
白話文:
撮法:中極、白環俞各灸十五壯,腎俞灸二寸半,灸壯數隨年齡增減。
集法:氣海、中極、白環俞灸之,若不效則取後穴;三陽交補多瀉少,灸七壯;三陰交亦灸之。
東法:榮池灸三分,灸三十壯,此穴位於內踝前後兩邊池中脈,又稱陰陽穴;亦可灸足拇指下屈里表頭白肉際的陰陽穴;三陰交灸五分;交儀灸二寸;漏陰灸三十壯,此穴位於內踝下五分,微有動脈,刺入一分。
桑法:赤帶灸之,若赤帶不消,漸漸如蠱,亦可使用此法;氣海灸六分;中極、委中各灸五分。
白帶(《心術》如下白帶不已,漸漸如蠱,亦用此法。),曲骨,承陰(各七分。),中極(在兩傍柱骨下六分。)
〔心〕,婦人得子,多變成白水淋漓而下,經久身面虛腫。陰谷(二寸半),絕骨(二寸半),
如喘滿,魚際透大淵。(左右共四十九呼,治肺經水氣極妙。)
〔海〕,帶病,太陰主之,灸章門穴麥粒大各三壯,效。
〔甲〕,婦人下赤白沃後,陰中干痛,惡合陰陽,少腹䐜堅,小便閉,曲骨主之。女子赤白帶,腰腧主之。女子赤淫,大赫主之。女子絕子,陰挺出不禁,白瀝,上窌主之。女子赤白瀝,心下積脹,次窌主之。女子赤淫,時白,氣癃,月事少,中窌主之。女子下蒼汁不禁,赤瀝,陰中癢痛,引少腹控䏚不可俯仰,下窌主之。女子疝,少腹腫,赤白淫時多時少,蠡溝主之。
白話文:
白帶,《心術》記載如果白帶不斷,逐漸像中蠱一樣,也可用這個方法。曲骨、承陰各取穴位七分,中極在兩邊柱骨下方六分。
婦女生完孩子後,很多會出現白水淋漓不斷流出的情況,時間久了就會導致身體面容浮腫。陰谷、絕骨各取穴位二寸半。
如果出現喘滿症狀,可以針灸魚際透大淵。左右兩邊各灸四十九次,治療肺經水氣十分有效。
帶病,屬於太陰經的病症,灸章門穴,每穴灸三壯,麥粒大小,有效。
婦女下身流出赤白粘液之後,陰部乾燥疼痛,排斥性行為,小腹硬結,小便閉塞,曲骨穴可以治療。女子赤白帶,腰腧穴可以治療。女子赤淫,大赫穴可以治療。女子不孕,陰道脫出不能控制,白帶分泌,上窌穴可以治療。女子赤白帶,心下積脹,次窌穴可以治療。女子赤淫,時而白帶,氣虛水腫,月經量少,中窌穴可以治療。女子下身流出青色汁液無法控制,赤白帶,陰部癢痛,牽引小腹疼痛,不能彎腰抬頭,下窌穴可以治療。女子疝氣,小腹腫脹,赤白帶分泌量時多時少,蠡溝穴可以治療。
月事不利,見赤白而有身及前陰寒,行間主之。女子疝及少腹腫,溏泄,癃,遺溺,陰痛,面塵黑,目下眥痛,太衝主之。女子俠臍疝,中封主之。女子疝瘕,按之如以湯沃兩股中,小腹腫,陰挺出痛,經水來下,陰中腫或癢,漉清汁若葵羹,血閉,曲泉主之。婦人下赤白,裡急瘛瘲,五樞主之。
〔《素》〕,腎脈小急,肝脈小急,心脈小急,不鼓皆為瘕。(《大奇論》王注云:小急為寒甚,不鼓則血不流,血不流而寒薄,故血內凝而為瘕也。)
三陽急為瘕,三陰急為疝。(王注云:太陽受寒,血聚為瘕。太陰受寒,血聚為疝。)脈急者曰疝瘕,少腹痛。(《平人氣象論》)
白話文:
月事不利,見赤白而有身及前陰寒,行間主之。
意思是:月經不調,出現赤白帶下,並且伴有腰痠背痛、陰部發涼的症狀,可以用足厥陰肝經的穴位「行間」來治療。
女子疝及少腹腫,溏泄,癃,遺溺,陰痛,面塵黑,目下眥痛,太衝主之。
意思是:女性患有疝氣,伴隨少腹腫脹、大便稀溏、小便不利、尿失禁、陰部疼痛、面部發黑、眼角疼痛等症狀,可以用足厥陰肝經的穴位「太衝」來治療。
女子俠臍疝,中封主之。
意思是:女性患有靠近肚臍的疝氣,可以用足厥陰肝經的穴位「中封」來治療。
女子疝瘕,按之如以湯沃兩股中,小腹腫,陰挺出痛,經水來下,陰中腫或癢,漉清汁若葵羹,血閉,曲泉主之。
意思是:女性患有疝氣和瘕積,按壓時感覺像熱水澆在兩腿之間,伴隨小腹腫脹、陰道突出疼痛、月經來潮時陰道腫脹或瘙癢、有透明的液體流出像葵菜湯一樣、月經閉止等症狀,可以用足厥陰肝經的穴位「曲泉」來治療。
婦人下赤白,裡急瘛瘲,五樞主之。
意思是:女性有赤白帶下,並且伴隨裡急後重和抽搐等症狀,可以用足厥陰肝經的穴位「五樞」來治療。
〔《素》〕,腎脈小急,肝脈小急,心脈小急,不鼓皆為瘕。(《大奇論》王注云:小急為寒甚,不鼓則血不流,血不流而寒薄,故血內凝而為瘕也。)
意思是:《素問》中記載,腎經、肝經、心經的脈象都微弱急促,且沒有搏動,都是瘕積的表現。王注解釋說:脈象微弱急促說明寒氣很重,沒有搏動說明血液不流通,血液不流通又寒氣重,就會導致血液在體內凝結形成瘕積。
三陽急為瘕,三陰急為疝。(王注云:太陽受寒,血聚為瘕。太陰受寒,血聚為疝。)
意思是:三陽經脈急促為瘕積,三陰經脈急促為疝氣。王注解釋說:太陽經受寒,血液凝結形成瘕積。太陰經受寒,血液凝結形成疝氣。
脈急者曰疝瘕,少腹痛。(《平人氣象論》)
意思是:《平人氣象論》中說,脈象急促的人易患疝氣和瘕積,並且伴隨少腹疼痛。
以上文字主要是介紹了古代中醫對一些婦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。主要涉及到月經不調、帶下、疝氣、瘕積等病症,以及相應的經絡和穴位治療方法。
〔脈〕,師曰:婦人帶下,六極之病,脈浮則為腸鳴腹滿,緊則為腹中痛,數則為陰中癢,痛則生瘡,弦則陰疼掣痛。婦人帶下脈浮,惡寒者不治。
〔胎前白帶〕
〔丹〕,治有孕白帶。
蒼朮(三錢),山茱萸(去核),白芍藥(各二錢半),黃芩(炒),白芷(各二錢),樗根皮(炒),黃連(炒),黃柏(炒,各一錢半),
上為末,糊丸,空心溫酒下五十丸。
白話文:
〔脈〕
老師說:婦女帶下,是六極之病,脈浮則為腸鳴腹滿,脈緊則為腹中痛,脈數則為陰中癢,脈痛則生瘡,脈弦則陰疼掣痛。婦女帶下脈浮,且惡寒者,不治。
〔胎前白帶〕
〔丹〕
此方用來治療有孕白帶。
蒼朮(三錢),山茱萸(去核),白芍藥(各二錢半),黃芩(炒),白芷(各二錢),樗根皮(炒),黃連(炒),黃柏(炒,各一錢半),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製成丸劑,空腹溫酒服用,每次五十丸。
解釋:
- 六極之病:指女性的六種常見病症,包括帶下、經期不調、崩漏、白帶、陰癢、腹痛等。
- 帶下:指女性陰道分泌物異常,包括白帶、黃帶、膿性帶下等。
- 脈浮:指脈象浮於皮膚表面,按之無力,此為虛寒之象。
- 脈緊:指脈象按之堅硬,此為氣滯血瘀之象。
- 脈數:指脈象跳動頻速,此為陰虛火旺之象。
- 脈痛:指脈象按之疼痛,此為血瘀生熱之象。
- 脈弦:指脈象按之如弦索樣,此為肝氣鬱結之象。
- 惡寒:指怕冷,是寒症的典型表現。
- 不治:指此種情況難以治療。
丹方:
- 蒼朮、山茱萸、白芍藥:健脾燥濕,止帶縮陰。
- 黃芩、白芷:清熱解毒,燥濕止帶。
- 樗根皮、黃連、黃柏:清熱燥濕,殺蟲止癢。
此方用於治療孕期白帶,屬於清熱燥濕、殺蟲止癢的方劑。
注:
- 錢:古代藥量單位,約為3.75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