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一 (5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58)

1. 赤白帶下

補經固真湯,白文舉正室白帶常漏久矣,服諸藥不效。診得心胞尺脈極微,其白帶流而不止。叔和《脈經》云:崩中日久為白帶,漏下多時骨水枯。言崩中者始病血崩不已,久下則血少復亡其陽,故白滑之物下流不止,是本經血海將枯,津液復亡,枯乾不能滋養筋骨。以本經行經藥為引,用為使;以大辛甘油膩之藥,潤其枯燥,而滋溢津液。以大辛熱之氣味,補其陽道,生其血脈。以苦寒之藥,泄其肺而救其上。熱傷氣,以人參補之,以微苦溫之藥佐而益元氣。名曰補經固真湯。

人參(二錢),橘皮(不去白,半錢),乾薑(末,二錢),白葵花(十六朵,去萼,碎),柴胡,甘草(炙),郁李仁(去皮尖,研),生黃芩(各一錢,另銼)

上除黃芩外,以水三大盞,煎至一盞七分,再入黃芩,同煎至一盞,去滓空心帶熱服,候少時,以早膳壓之。

補真潤腸湯,治白帶下,陰戶中痛,控心而急痛,身黃皮緩,身重如山,陰中如冰。(一名助陽湯。)

柴胡(一錢二分),良薑(二錢),白葵花(七朵),防風,郁李仁,乾薑,甘草(各一錢),陳皮,生黃芩(各五分),

上為細末,銼散,只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滓,食前熱服。

上葵花、郁李仁之滑以潤燥,蓋枯涸滯著者宜之。

〔補劑〕

脈微食少,及久病曾經攻下者,俱作虛治。有熱用涼補,無熱用溫補。

〔丹〕,治白帶。

龜板(炙),枳子(各二兩),黃柏(一兩,炒),白芍藥(七錢半),乾薑(炒,二錢半),香附子,山茱萸,苦參,樗皮,貝母(各半兩)

上為末,以酒糊為丸,空心米飲下。

治赤白帶。

龜板(二兩,塗酒炙),黃柏(一兩,炒),乾薑(炒,一錢),枳子(二錢半),

上為末,酒糊為丸。日二服,每服七十丸。

又方,治帶下脈數者。

枸杞根(一斤),生地黃(五兩)

上二味,以水一斗,煮取五升,分三服。

上三方治帶,龜板、黃柏、地黃例,腎水真陰虛者宜之。

〔丹〕,胡安人白帶下,月經甚多,食少倦怠,面黃,經中有如血塊者,有如筋膜者,與參、術等補血氣,調脾胃,後諸證皆退。惟帶未止,以樗皮丸主之。(方見前。)

上法治帶下虛而有熱者。若虛而有寒,脈微、面白不澤,無力以言者,東垣補經固真湯、丁香膠艾湯、香桂六合湯是也。

〔溫補〕

白蘞丸,(《濟生》)治室女衝任虛寒,帶下純白。

鹿茸(酒蒸焙,二兩),白蘞,狗脊(燎毛制,各一兩),

上為細末,艾煎醋汁,打糯米糊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溫酒送下。

當歸煎,治赤白帶下,腹內疼痛,不欲飲食,日漸羸瘦。

當歸(酒浸),赤芍藥,牡蠣(火煅,取粉),熟地黃(酒蒸,焙),阿膠,白芍藥,續斷(酒浸,各一兩),地榆(半兩),

白話文:

[赤白帶下]

補經固真湯:有個婦人,白帶長期不停,吃了很多藥都沒效。把脈後發現她的心包尺脈非常微弱,白帶還是持續流出。古醫書說:「崩漏時間久了就會變成白帶,漏下時間長了,骨髓就會枯竭。」所謂的崩中,就是一開始是血崩,血一直流不止,久了之後血會變少,陽氣也會消失,所以才會不斷流出像白色的黏滑物質,這是因為原本的經血之海快要乾涸了,津液也快要耗盡,乾枯就不能滋養筋骨了。這個方子用一些能引導經脈運行的藥作為輔助,用一些大辛大甜又滋潤的藥,來滋潤身體的乾枯,補充身體的津液,再用大辛大熱的藥來補充陽氣,產生氣血。另外,用苦寒的藥來宣洩肺氣,救治上面的問題。因為熱會傷害身體的氣,所以用人參來補充氣,再用一點點微苦溫和的藥來輔助,增加元氣。這個方子就叫做「補經固真湯」。

藥材:人參(八克)、橘皮(去白,二克)、乾薑末(八克)、白葵花(十六朵,去萼,弄碎)、柴胡、炙甘草、郁李仁(去皮尖,磨碎)、生黃芩(各四克,另外切碎)。

除了黃芩之外,其他藥材用水三大碗煎到剩下一碗七分,再加入黃芩一起煎到剩下一碗,濾掉藥渣,空腹溫服,過一會兒再吃早飯壓一壓。

補真潤腸湯:這個方子可以治療白帶,陰部疼痛,心口抽痛,身體發黃、皮膚鬆弛,感覺身體很沉重,陰部像冰一樣冷。(又名助陽湯)。

藥材:柴胡(四點八克)、良薑(八克)、白葵花(七朵)、防風、郁李仁、乾薑、甘草(各四克)、陳皮、生黃芩(各二克)。

把藥材磨成細末,再稍微弄散,一次用一服的量,加水兩碗煎到剩下一碗,濾掉藥渣,飯前溫服。

這裡用葵花和郁李仁的滑潤特性來滋潤乾燥,因為身體枯竭又停滯不通,所以適合用這些藥材。

〔補劑〕

如果把脈發現脈很微弱,吃得很少,或者長期生病、曾經用瀉藥清腸的人,都應該用補的方法治療。如果身體有熱就用涼性的補藥,沒有熱就用溫性的補藥。

〔丹〕:這個藥丸可以治療白帶。

藥材:炙龜板、枳子(各八十克)、炒黃柏(四十克)、白芍藥(三十克)、炒乾薑(十克)、香附子、山茱萸、苦參、樗皮、貝母(各二十克)。

把藥材磨成粉末,用酒調製的糊做成藥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

治療赤白帶的方子:

藥材:塗酒炙龜板(八十克)、炒黃柏(四十克)、炒乾薑(四克)、枳子(十克)。

把藥材磨成粉末,用酒調製的糊做成藥丸。一天服用兩次,每次服用七十顆。

另外一個方子,治療白帶且脈搏跳動很快的人:

藥材:枸杞根(六百克)、生地黃(二百克)。

將這兩種藥材加水十斗,煮到剩下五升,分成三次服用。

以上三個方子都是治療白帶的,其中龜板、黃柏、地黃適合用在腎水真陰虛的人身上。

〔丹〕:胡安人有白帶、月經量很多、食慾不佳、容易疲倦、臉色蠟黃,月經中有血塊或像筋膜一樣的東西,給他用人參、白朮等藥來補氣血、調理脾胃,後來這些症狀都消失了,只剩下白帶還沒好,就用樗皮丸治療(藥方在前面有提到)。

以上這些方法是用來治療因為虛弱而有熱的白帶,如果是虛弱又有寒,脈搏微弱、臉色蒼白沒有光澤、說話無力的人,可以用東垣的「補經固真湯」、「丁香膠艾湯」、「香桂六合湯」等方子。

〔溫補〕

白蘞丸(《濟生》):治療未婚女子因為衝脈和任脈虛寒而引起的純白色白帶。

藥材:酒蒸焙過的鹿茸(八十克)、白蘞、燎毛製過的狗脊(各四十克)。

把藥材磨成細末,用艾草煎煮的醋汁,加上糯米糊做成藥丸,像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五十顆,空腹用溫酒送服。

當歸煎:治療赤白帶,腹部疼痛,沒有食慾,身體日漸消瘦。

藥材:酒浸過的當歸、赤芍藥、火煅過的牡蠣粉、酒蒸焙過的熟地黃、阿膠、白芍藥、酒浸過的續斷(各四十克)、地榆(二十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