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一 (56)
卷之一 (56)
1. 赤白帶下
〔良〕,婦人帶下,其名有五,因經行、產後,風邪入胞門傳於臟腑而致之。若傷足厥陰肝經,色如青泥;傷手少陰心經,色如紅津;傷手太陰肺經,形如白涕;傷足太陰脾經,黃如爛瓜;傷足少陰腎經,黑如衃血。人有帶脈橫於腰間,如束帶之狀,病生於此,故名為帶。
〔薛〕,徐用誠先生云:前證白屬氣而赤屬血。東垣先生云:血崩久則亡陽,故白滑之物下流,未必全拘於帶脈。亦有濕痰流注下焦,或腎肝陰淫之濕勝,或因驚恐而木乘土位,濁液下流,或思慕為筋痿。戴人以六脈滑大有力,用宣導之法,此瀉其實也。東垣以脈微細沉緊,或洪大而虛,用補陽調經,乃兼責其虛也。丹溪用海石、南星、椿根皮之類,乃治其濕痰也。竊謂前證皆當壯脾胃,升陽氣為主,佐以各經見證之藥。色青者屬肝,用小柴胡加山梔、防風。濕熱壅滯,小便赤澀,用龍膽瀉肝湯。肝血不足,或燥熱風熱,用六味丸。色赤者屬心,用小柴胡加黃連、山梔、當歸。思慮過傷,用妙香散等藥。色白者屬肺,用補中益氣加山梔。色黃者屬脾,用六君子加山梔、柴胡;不應,用歸脾湯。色黑者屬腎,用六味丸。氣血俱虛,八珍湯。陽氣下陷,補中益氣湯。濕痰下注,前湯加茯苓、半夏、蒼朮、黃柏。氣虛痰飲下注,四七湯送六味丸。不可拘肥人多痰,瘦人多火,而以燥濕瀉火之藥輕治之也。
〔潔〕,治帶下少腹冤結而痛者,先以十棗湯下之;次服苦楝丸、大玄胡散調之。是先攻後補之法也。
治結痰白帶,以小胃丹,半飢半飽,津液下數丸,候鬱積行,欲服補藥。
白朮(一兩),蒼朮(半兩),紅白葵花(二錢半),白芍藥(七錢半),
上蒸餅為丸,空心,煎四物湯下二十丸。
陶遵道外姑,年七十,形瘦善啖,白帶。食前薑湯吞大補丸五十丸一二次,午膳後及臨臥時,各與小胃丹十五丸,愈。
〔子和〕,頃,頓丘一婦人,病帶下連綿不絕,白物或來,已三載矣。命予脈之,診其兩手脈俱滑大而有力,得六七至,常上熱、口乾、眩暈,時嘔酢水,余知其實有寒痰在胸中,以瓜蒂散吐出冷痰二三升,皆酢水也。間如黃涎,狀如爛膠。次以漿粥養其胃氣,又次用導水禹攻以瀉其下,然後以淡劑滲泄之藥,利其水道,不數日而愈。息城李左衙之妻,病白帶如水窈漏中,綿綿不絕,臭穢之氣不可近,面黃食減,已三年矣。諸醫皆云積冷,陽起石、硫黃、薑、附之藥,重重燥補,汙水轉多。戴人斷之曰:此帶濁水本熱乘太陽經,其寒水不禁固,故如此也。夫水自高而趨下,宜先絕其上源。乃湧痰二三升,次日下沃水斗余,行三遍,汗出周身,至明旦病人云:汙已不下矣。次用寒涼之劑,服及半載,產一男。
白話文:
赤白帶下
[良],婦女的帶下病,有五種不同的表現,多是因為經期或生產後,風邪侵入子宮門,傳到臟腑所引起的。如果傷到足厥陰肝經,分泌物顏色會像青泥;傷到手少陰心經,分泌物顏色會像紅色的汁液;傷到手太陰肺經,分泌物形狀會像白色的鼻涕;傷到足太陰脾經,分泌物顏色會像黃色的爛瓜;傷到足少陰腎經,分泌物顏色會像黑色的瘀血。人體腰間有一條帶脈,像束帶一樣環繞,帶下病多發生在這個位置,所以稱為帶下。
[薛],徐用誠先生說:前面提到的情況,白帶多屬氣虛,赤帶多屬血熱。李東垣先生說:血崩久了會導致陽氣耗損,所以才會出現白色的滑膩分泌物,但不一定完全是帶脈的問題。也可能是濕痰流到下焦,或是腎肝陰氣過盛,濕氣太重,或是因為驚嚇恐懼導致肝木剋脾土,使得濁液下流,又或是因為思慮過度導致筋脈痿軟。戴人認為如果脈象滑大有力,應該用宣導的方法來瀉實;東垣則認為如果脈象微細沉緊,或是洪大而虛,應該用補陽氣、調理經脈的方法,也要同時照顧到虛弱的部分。朱丹溪使用海石、南星、椿根皮等藥材,是為了治療濕痰。我認為,治療帶下病應該以強壯脾胃、提升陽氣為主,再搭配各經出現的症狀用藥。分泌物顏色青色的,屬於肝的問題,可以使用小柴胡湯,加上山梔子、防風。如果濕熱壅塞,小便赤澀,可以使用龍膽瀉肝湯。如果肝血不足,或是燥熱風熱,可以使用六味丸。分泌物顏色紅色的,屬於心的問題,可以使用小柴胡湯,加上黃連、山梔子、當歸。如果思慮過度,可以使用妙香散等藥。分泌物顏色白色的,屬於肺的問題,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,加上山梔子。分泌物顏色黃色的,屬於脾的問題,可以使用六君子湯,加上山梔子、柴胡;如果效果不好,可以使用歸脾湯。分泌物顏色黑色的,屬於腎的問題,可以使用六味丸。如果氣血兩虛,可以使用八珍湯。如果陽氣下陷,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濕痰下注,可以使用前面的藥方,加上茯苓、半夏、蒼朮、黃柏。如果是氣虛導致痰飲下注,可以使用四七湯送服六味丸。不可以因為肥胖的人多痰,瘦的人多火,就隨意使用燥濕瀉火的藥來輕率地治療。
[潔],治療帶下病,如果同時出現少腹部脹痛的情況,應該先用十棗湯來攻下;之後再服用苦楝丸、大玄胡散來調養,這是一種先攻後補的方法。
治療因痰結而引起的白帶,可以使用小胃丹,在半飢半飽的時候服用,搭配津液下數丸,等到體內的積滯排除後,再服用補藥。
白朮(一兩)、蒼朮(半兩)、紅葵花、白葵花(共二錢半)、白芍藥(七錢半)
將以上藥材蒸熟後做成藥丸,空腹時用四物湯送服二十丸。
陶遵道的外姑,七十歲,身形瘦弱但食量大,患有白帶。在飯前用薑湯送服大補丸五十丸,一天一到兩次,午飯後和睡前各服用小胃丹十五丸,病就好了。
[子和],之前,頓丘有一個婦人,患有帶下病,連綿不斷,時常排出白色分泌物,已經三年了。我為她把脈,發現兩手的脈象都滑大有力,脈搏跳動次數很快,常有上火、口乾、眩暈,有時會嘔吐酸水,我認為她胸中有寒痰,就用瓜蒂散讓她吐出兩三升的冷痰,都是酸水,中間夾雜著像黃色爛膠狀的黏液。之後用米粥來調養她的胃氣,接著用導水丸來攻下,最後用清淡滲濕的藥來利尿,沒過幾天病就好了。息城李左衙的妻子,患有白帶,像水一樣不斷地從陰道流出,氣味腥臭難聞,面色蠟黃,食慾減退,已經三年了。許多醫生都說是體內積寒,使用陽起石、硫磺、生薑、附子等燥熱的藥物來溫補,結果污濁的分泌物反而更多。戴人判斷說:這是帶下濁水是因為熱邪侵犯太陽經,體內的寒水無法固攝,所以才會這樣。水都是從高處往低處流,應該先從源頭處理。於是,讓病人吐出二三升的痰,隔天又排出了一斗多的穢水,瀉了三次,全身都出了汗,到第二天早上,病人說:污濁的分泌物已經不再流出了。之後服用寒涼的藥物,服用了半年,就生了一個男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