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四 (11)
卷之四 (11)
1. 心腹脹滿
〔大全〕,夫妊娠心腹脹滿者,由腹內素有寒氣,致令停飲,妊娠重因觸冷飲發動,與氣相平,故令心腹脹滿也。
〔薛〕,前證若外感風寒,內傷飲食,用藿香正氣散。(雜病中風。)若食傷脾胃,用六君子湯。若陽氣壅滯,用紫蘇飲。(胎上逼心。)一妊婦飲食停滯,心腹脹滿,或用人參養胃湯加青皮、山楂、枳殼,其脹益甚,其胎上攻,噁心不食,右關脈浮大,按之則弦。此脾土不足,肝木所侮,用六君子加柴胡、升麻而愈。後小腹痞悶,用補中益氣湯升舉脾氣而瘥。一妊婦腹脹,小便不利,吐逆,諸醫雜進溫胃、寬氣等藥,服之反吐,轉加脹滿湊心,驗之胎死已久,服下死胎藥不能通,因得鯉魚湯。其論曰:妊婦通身腫滿,或心胸急脹,名曰胎水。遂去妊婦胸前看之,胸肚不分,急以鯉魚湯三五服,大小便皆下惡水,腫消脹去,方得分娩死胎。此證蓋因懷妊腹大,不自知覺,人人皆謂妊娠孕如此,終不知胎水之患也。
白話文:
妊娠時出現心腹脹滿的情況,是因為腹部原本有寒氣,導致飲食積聚,加上妊娠期間觸及寒冷飲食而引發,與體內氣血相衝突,因而造成心腹脹滿。
薛氏指出,對於外感風寒、內傷飲食的患者,可以使用「藿香正氣散」;如果是由於飲食過量傷害脾胃,則可使用「六君子湯」;如果由於陽氣壅塞,可以使用「紫蘇飲」。有一名妊娠婦女因飲食積聚,導致心腹脹滿,可以考慮在「人參養胃湯」中加入「青皮」、「山楂」、「枳殼」等草藥來進行治療。如果脹滿情況加重,並且伴有噁心不食的症狀,右關脈浮大且按之為弦,這是脾虛被肝木侵凌的表現,需使用「六君子湯」加「柴胡」、「升麻」來進行治療。之後,小腹出現痞悶的情況,則可用「補中益氣湯」來提升脾氣,使其恢復正常。
再有一名妊娠婦女出現腹脹,小便不通,嘔吐的症狀,眾多醫生給予溫胃、寬氣等藥物治療,結果反而使病情加重。經過診斷發現胎兒已經死亡,但服用下死胎的藥物仍無法排出,最終使用了「鯉魚湯」來進行治療。這篇文章提到,妊娠期間全身腫脹,或者心胸急脹,稱為胎水。應當及時檢查妊娠婦女的胸部和腹部,如果兩者分不清,應立即使用「鯉魚湯」,讓患者排尿、排惡水,腫脹和脹滿的情況會得到緩解,才能順利分娩出死胎。這種情況往往由於妊娠期間腹部膨大,人們往往認為這是正常的妊娠現象,實際上卻未意識到胎水的危險。
倉公下氣湯,治妊娠心腹脹滿,兩脅妨悶,不下飲食,四肢無力。
羌活,赤芍藥,甘草,檳榔,青皮,大腹皮,陳皮,赤茯苓,半夏,桑白皮,桂心(各半兩),紫蘇莖(二兩),
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,姜五片,棗一個,煎七分,去滓服,無時。《局方》分心氣飲大同小異,加燈心煎。
白話文:
【倉公下氣湯】,用於治療懷孕期間的心腹脹滿,兩側肋骨處感到不適和沈重,無法進食,四肢乏力的症狀。
羌活、赤芍、甘草、檳榔、青皮、大腹皮、陳皮、赤茯苓、半夏、桑白皮、桂心(各半兩),紫蘇莖(二兩)。
這些材料經過切碎混合,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杯水加五片薑和一個棗一起煎煮,煮至剩餘七分,過濾後飲用,隨時皆可服用。《局方》中的【分心氣飲】與此相似,只是多加了燈心一起煎煮。
訶黎勒散,療妊娠心腹脹滿,氣衝胸膈煩悶,四肢少力,不思飲食。
訶黎勒,赤茯苓,前胡(各一兩),陳皮,大腹皮,桑白皮(各七錢半),枳殼,川芎,白朮(各半兩),
上為粗末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姜三片,棗子一個,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,無時。
安胎和氣飲,治胎冷腹脹,痛引兩脅,小便頻數,大便虛滑。
白話文:
【訶黎勒散】,用來治療懷孕期間的心腹脹滿,腹部有氣流沖擊胸部和膈肌導致的煩躁不安,四肢力量不足,對飲食沒有興趣。
訶黎勒,赤茯苓(各一兩),前胡(四兩半),陳皮,大腹皮,桑白皮(各七錢半),枳殼,川芎,白朮(各半兩)。
以上材料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四錢,用半斤半的水加上三片薑和一個棗子一起煮沸,然後減小火候煮到剩餘七分水,濾掉渣滓後溫熱服用,不分時間段。
【安胎和氣飲】,用來治療胎兒受寒引起的腹部脹滿,疼痛延伸到兩側肋骨,頻繁的小便,大便虛弱滑動。
訶子(麵裹煨,去核),白朮(各二錢),陳皮(去白),高良薑(炒),木香(不見火),白芍藥,陳米(炒),甘草(炙,各一錢),
上作一服,水二盞,生薑五片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忌食生冷之物。
治妊娠心下滿,氣急切痛。
赤茯苓(六分),桑白皮(五分),前胡(四分),郁李仁,檳榔(各三分),
上為細末,以水一升,煮取一半,去滓,夜臥服。
紫蘇飲,治妊娠心腹脹滿,兩脅妨悶。(見胎上逼心。)
白話文:
治療懷孕期間腹部脹滿、呼吸急促且疼痛的藥方如下:
- 將訶子去核並包裹在麵粉中加熱,再去除核。使用兩錢的白朮、陳皮(去掉白色部分)、炒過的高良薑、木香(不加熱)、白芍藥、炒過的陳米以及炙過的甘草(各用一錢)。
上述材料做成一付藥,用兩盞水加上五片生薑煮沸,直至剩下約一杯的量,無固定時間服用。避免食用生冷食物。
-
赤茯苓(六分)、桑白皮(五分)、前胡(四分)、郁李仁、檳榔(各用三分),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細粉,用一升水煮沸,取一半的量,去掉渣滓,晚上服用。
-
紫蘇飲,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心腹脹滿、兩側肋骨感到困擾的情況(見胎兒向上推擠心臟的情況)。
枳殼湯,治婦人妊胎腹脹。
枳殼(三兩),黃芩(一兩),
為粗末,每服五錢,水盞半,煎溫服。如胎前腹滿,身體沉重,加白朮一兩。
〔仲景〕,婦人懷妊六七月,脈弦發熱,其胎愈脹,腹痛惡寒者,少腹如扇,所以然者,子臟寒故也。當以附子湯溫其臟。
附子湯方
附子(二枚,炮去皮,破八片),白朮(四兩),茯苓,芍藥(各三兩),人參(二兩),
白話文:
【枳殼湯】,用於治療懷孕婦女腹部脹大問題。
- 枳殼(三兩)
- 黃芩(一兩)
將上述材料磨成粗末,每次取五錢,用水半杯煎煮後溫服。若在懷孕初期出現腹部滿脹、身體沈重的情況,可添加白朮一兩。
【張仲景】提到,懷孕六個月至七個月的婦女,脈搏強勁且發熱,此時胎兒會越來越脹大,伴有腹痛和畏寒的情況。腹部感覺如同被風扇吹拂,這是由於子宮內的寒氣所導致。應使用【附子湯】來溫暖子宮。
【附子湯配方】
- 附子(二枚,先將其炮製去皮,再切為八片)
- 白朮(四兩)
- 茯苓
- 芍藥(各三兩)
- 人參(二兩)
上五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
婦人傷胎懷身,腹滿不得小便,從腰以上重,如有水氣狀,懷身七月,太陰當養不養,此心氣實,當刺瀉勞宮及關元,小便微利則愈。
白話文:
以上五種草藥,以八升的水煮沸後得到三升濃汁,然後去除渣滓,服用一升,每日三次。
若婦女懷孕期間出現腹部脹滿,小便不通,上半身感到沈重,有似水腫的情況,懷孕七個月時,太陰經應得到滋養卻沒有,這是心氣過盛,應針灸勞宮穴和關元穴,小便稍微通暢後,病狀即可痊癒。
2. 胎水腫滿
《產寶》論曰:夫妊娠腫滿,由臟氣本弱,因產重虛,土不剋水,血散入四肢,遂致腹脹,手足面目皆浮腫,小便秘澀。陳無擇云:凡婦人宿有風寒冷濕,妊娠喜腳腫,俗呼為皺腳。亦有通身腫滿,心腹急脹,名曰胎水。
論曰:凡妊娠之人,無使氣極。若心靜氣和,則胎氣安穩。若中風寒邪氣及有所觸犯,則隨邪而生病也。凡妊娠經血壅閉以養胎,若忽然虛腫,乃胎中挾水,水血相搏,脾胃惡濕,主身之肌肉,濕漬氣弱,則肌肉虛,水氣流溢,故令身腫滿也。然其由有自,或因泄瀉下痢,臟腑虛滑,耗損脾胃;或因寒熱瘧疾煩渴,引飲太過,濕漬脾胃,皆能使頭面或手足浮腫也。
白話文:
《產寶》論述道:懷孕時出現腫脹的情況,是因為原本身體的臟腑功能就比較虛弱,再加上生產後體力大損,脾臟不能抑制水分,血液散佈到四肢,導致肚子脹大,手、腳、臉部都開始浮腫,尿液排出困難。陳無擇指出,如果婦女本身就有風寒濕氣的問題,在懷孕期間容易腳部浮腫,這種現象俗稱為「皺腳」。此外,也可能全身都出現腫脹,肚子和腹部感覺緊繃脹大,這被稱為「胎水」。
論述進一步提到:對於所有懷孕的女性來說,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情平和,情緒穩定,這樣胎兒才能安穩成長。一旦受到風寒邪氣的侵擾,或者不慎觸及到不適的物體,就會隨著邪氣生病。在懷孕期間,血液會被阻塞來養育胎兒,如果突然出現虛腫的情況,可能是胎兒內部積水,水和血液互相衝突,脾臟和胃部不耐受濕氣,影響身體的肌肉,使得肌肉虛弱,水氣在身體裡流動,所以導致全身腫脹。然而,這樣的問題往往有其根源,可能是因為消化不良、腹瀉、腸胃功能衰弱,導致脾胃耗損;或是因為發燒、瘧疾等疾病引起口渴,飲水過多,使脾胃受到濕氣侵襲,這些情況都有可能讓頭部、面部或腳部出現浮腫。
然水漬於胞,兒未成形而胎多損壞,及其臨產日腳微腫,乃胞髒水少血多,水出於外,故現微腫,則易生也。宿有寒氣,因寒冷所觸,故能令腹脹腫滿也。
《產乳集》論妊娠自三月成胎之後,兩足自腳面漸腫腿膝以來,行步艱辛,以至喘悶,飲食不美,似水氣狀。至於腳指間有黃水出者,謂之子氣,直至分娩方消。此由婦人素有風氣,或衝任經有血風,未可妄投湯藥,亦恐大段甚者,慮將產之際費力,有不測之憂,故不可不治於未產之前也。
古方論中少有言者,按《名醫錄》宋少主元徽中,與徐文伯微行學針法,文伯見一妊婦足腫不能行,少主脈之,此女形也。文伯診之曰:此男胎也,在左則胎黑色。少主怒欲破之。文伯惻然曰:臣請針之,胎遂墮,男形而色黑。此妊娠足腫之說,見於古者。今巢氏《病源》中但有子煩之論,《千金》並《產寶》方亦略言之,劉禹錫《續傳廣信方》以為妊婦有水氣而成胎,《太平聖惠》亦言之,皆非也。
白話文:
然而,如果水滲入腹部,胎兒還未成型時,胎兒就可能會受到損傷。當臨產時腳部輕微腫脹,這表示胎囊中的水分較少而血液較多,水分從胎囊中流出,因此腳部會輕微腫脹,這樣的情況下生產較為容易。若孕婦本身有寒氣,由於受寒冷影響,會導致腹部脹滿腫脹。
在《產乳集》中提到,從懷孕三個月後開始,孕婦的腳踝和腳面開始腫脹,進而影響到小腿和膝蓋,行走變得困難,甚至感到喘不過氣來,食慾也不如以往。如果腳趾間出現黃色的液體,稱為「子氣」,直到生產後才會消失。這可能是由於孕婦平時就有風濕病,或者衝任經絡有血風所致,不應隨便服用藥物,以免加重病情。若情況嚴重,可能會在生產時耗盡力量,產生無法預料的危機,因此必須在生產前進行治療。
在古代的醫學典籍中,很少提及這種情況。根據《名醫錄》記載,宋朝的少主在與徐文伯學習針灸技巧時,遇到一名腳部腫脹無法行走的孕婦,少主為她診脈,發現她懷的是男胎。徐文伯診斷後表示,這個胎兒是男性,位於左側的胎兒為黑色。少主想要破腹取出胎兒,徐文伯感嘆地說,他可以通過針灸讓胎兒自行流出,最終胎兒真的流出,並且是個男性,膚色也是黑色。這是古代關於孕婦腳部腫脹的描述。現存的《病源》、《千金》和《產寶》等醫學著作中,只有一部分提到了「子煩」的問題,《續傳廣信方》認為孕婦因為有水氣而懷孕,而《太平聖惠》也有類似的描述,但這些都不正確。
元豐中,淮南陳景初,名醫也,獨有方論治此病,方名初謂之香附散,李伯時易名曰天仙藤散也。
〔薛〕,前證若胸滿腹脹,小便不通,遍身浮腫,用鯉魚湯。脾胃虛弱,佐以四君子。若面目虛浮,肢體如水氣,用全生白朮散;如未應,用六君子湯。脾虛濕熱,下部作腫,用補中益氣加茯苓。若飲食失宜,嘔吐泄瀉,用六君子湯。若腿足發腫,喘悶不安,或指縫出水,用天仙藤散。脾胃虛弱,兼四君子湯;如未應,用補中益氣湯。若脾肺氣滯,用加味歸脾湯佐以加味逍遙散。一妊婦每胎至五月,肢體倦怠,飲食無味,先兩足腫,漸至遍身,後及頭面,此是脾肺氣虛,朝用補中益氣,夕用六君子加蘇梗而愈。凡治妊娠,毋泥月數,但見某經證,即用本藥為善。一妊婦年三十八,妊娠水腫,以鯉魚湯加五苓散、人參。濕加蒼朮一錢,厚朴、陳皮五分,蘿蔔子炒、車前子、滑石各一錢,作一帖。若喘急加苦葶藶,小便不利加木通、燈草,甚者車前子、浚川散,其濕毒自消。防己治腰以下濕熱腫,如內傷胃弱者,不可用也。
白話文:
在元豐年間,淮南陳景初是一位著名的醫生,他獨特地提出了一個方法來治療這種疾病,這個方法被稱為「香附散」。後來,李伯時將其改名為「天仙藤散」。
如果病患出現胸部滿脹、腹部膨脹、小便不通和全身浮腫的情況,可以使用「鯉魚湯」進行治療。如果脾胃虛弱,則可以配合使用「四君子」進行輔助療效。如果臉部和身體浮腫,類似於水腫的情況,可以使用「全生白朮散」;如果沒有反應,可以使用「六君子湯」。如果脾虛而有濕熱,下部腫脹,可以使用「補中益氣湯」加上「茯苓」進行治療。如果飲食不當導致嘔吐、腹瀉,可以使用「六君子湯」進行治療。如果腿腳腫脹,呼吸困難,或者手指間流出水分,可以使用「天仙藤散」。如果脾胃虛弱,可以配合使用「四君子湯」;如果沒有反應,可以使用「補中益氣湯」。如果脾肺氣滯,可以使用「加味歸脾湯」配合「加味逍遙散」進行治療。對於懷孕的女性,如果每次懷孕到五個月時,就會感到疲憊無力,沒有胃口,首先會出現腳腫,然後蔓延至全身,甚至頭面部,這可能是因為脾肺氣虛,早上使用「補中益氣湯」,晚上使用「六君子湯」加上蘇梗,病情就能得到改善。在治療懷孕期間的疾病時,並不需要拘泥於月份,只要看到某個經絡的症狀,就可以使用「本藥」進行治療。有一個懷孕38歲的女性,懷孕期間出現水腫,可以使用「鯉魚湯」加上「五苓散」、「人參」。如果濕氣加重,可以加入「蒼朮」一錢,「厚朴」、「陳皮」各五分,蘿蔔子炒、「車前子」、「滑石」各一錢,做成一副藥。如果喘息急促,可以添加「苦葶藶」,小便不利時可以添加「木通」、「燈草」,情況嚴重時可以使用「車前子」、「浚川散」,去除濕毒。 「防己」可以治療腰部以下的濕熱腫脹,但如果因為內傷導致胃弱的情況,則不宜使用。
天仙藤散
天仙藤(洗,略炒),香附子(炒),陳皮,甘草,烏藥(不必天台者,但得軟白辛而香者良)
上等分,淨秤為細末,每服三錢,水一大盞,姜三片,木瓜三片,紫蘇三葉,同煎至七分,放溫澄清,空心食前服,日三服。小便利,氣脈通,體輕腫漸消,更不須多服。(元豐末,王荊公居金陵,舉家病,以詩贈景初曰:舉族貧兼病,煩君藥石功,到家何所寄,一一問徵鴻。因此見方得於李伯時家傳方,錄於臨川張右丞宅。)
白話文:
【仙藤散】
材料:
- 天仙藤(先用水清洗,稍微炒一下)
- 香附子(炒過)
- 陳皮
- 甘草
- 玄藥(選擇軟白、帶有香氣的,不一定非要是天台產的)
以上材料等量分好,淨秤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量爲三錢,用一大杯水,加入三片生薑,三片木瓜,三片紫蘇葉,一起煎煮至剩下約七分,然後放溫,靜置澄清。在空腹時,飯前服用,每日三次。
如果尿液通暢,氣脈順暢,身體感到輕盈,腫脹逐漸消退,就不必再過多服用。
【注】 這段文字提到的是「仙藤散」的配方和使用方法,以及它在宋代王安石舉家患病時被使用的情況。王安石在金陵(今南京)家中,全家都生病了,於是向朋友求醫問藥。由於這方子是通過李伯時家傳下來,後來由臨川張右丞記錄並保存了下來。在現代,此方子主要用於調理身體,緩解症狀,但具體劑量和使用方法應根據個人體質和醫生指導來調整。
《產寶》療妊娠身腫有水氣,心腹脹滿,小便少。
茯苓(四兩),杏仁,檳榔(各三兩),旋覆花,郁李仁(各一兩),
上為粗末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去滓分溫三服。小便通即瘥。
崔氏療妊娠體腫有水氣,心腹急滿。
茯苓,白朮(四兩),旋覆花(二兩),杏仁,黃芩(各三兩),
上細切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半,分溫三服。忌桃、李、雀肉。酢物。
療妊娠遍身洪腫,,葶藶子散,二方。
白話文:
《產寶》這本書提到,對於懷孕期間出現身體浮腫、心腹脹滿、尿量減少的情況,可以使用以下藥方進行治療:
茯苓(四兩)、杏仁(三兩)、檳榔(三兩)、旋覆花(一兩)、郁李仁(一兩)。
以上材料研磨成粗粉,用六升水煎煮至剩餘二升,過濾後分成三份溫服。若尿量增加,則表示病情已改善。
崔氏的治療方式為:茯苓(四兩)、白朮(四兩)、旋覆花(二兩)、杏仁(三兩)、黃芩(三兩)。以上材料細切後,用七升水煎煮至剩餘二點五升,分成三份溫服。應避免食用桃、李、雀肉等食物,以及酸性飲食。
葶藶子(一兩),白朮(五兩),茯苓,桑白皮,郁李仁(各二兩),
上為粗末,水六升,煮取二升,分三服,小便利即瘥。
又方
澤瀉,葶藶(各二兩),茯苓,枳殼,白朮(各六兩),
上細切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分溫兩服,小便利即瘥。
澤瀉散,治妊娠氣壅,身體腹脅浮腫,喘急,大便不通,小便赤澀,宜服。
澤瀉,木通,桑白皮,赤茯苓,枳殼,檳榔(各一錢半),
白話文:
【葶藶子湯】
- 葨藶子(一兩)
- 白朮(五兩)
- 茯苓
- 桑白皮(各二兩)
- 郁李仁(各二兩)
以上材料磨成粗末,用水六升煎煮至剩餘二升,分成三次服用,若小便正常即可痊癒。
【又方】
- 澤瀉(二兩)
- 葨藶(二兩)
- 茯苓
- 枳殼(各六兩)
- 白朮(各六兩)
以上材料細切後,用水六升煎煮至剩餘二升,分成兩次溫和服用,若小便正常即可痊癒。
【澤瀉散】
- 澤瀉、葶藶(各二兩)
- 茯苓
- 枳殼、檳榔(各一錢半)
此方適用於妊娠期間氣體阻塞、全身或腹部脹痛浮腫、呼吸困難、大便不通、小便赤澀的情況,適合服用。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五片,煎至一盅,食前服。
防己湯,治妊娠脾虛,通身浮腫,心腹脹滿,喘促,小便不利。
防己(一錢半),桑白皮,赤茯苓,紫蘇莖葉(各二錢),木香(半錢),
作一服,煎服法同前。
千金鯉魚湯,治妊娠腹大,胎間有水氣。
白朮(五兩),茯苓(四兩),當歸,芍藥(各三兩),
上細銼片,以鯉魚一尾,修事如食法,煮取汁,去魚不用,每服四錢,入魚汁一盞半,生薑七片,橘皮少許,煎至七分,去滓空心服。《集驗》同。
白話文:
以上配方需要準備一份藥物,使用兩杯水和五片生薑進行煎煮,將藥物煎至剩下一杯,於餐前服用。
【防己湯】可以治療懷孕期間脾虛導致的全身浮腫、腹部脹滿、呼吸困難以及小便不順的情況。配方包括:防己(一錢半)、桑白皮、赤茯苓、紫蘇莖葉(各二錢)、木香(半錢)。
同樣地,以上配方需要準備一份藥物,按照之前的煎煮方法進行。
【千金鯉魚湯】可以治療懷孕期間腹部膨脹,懷疑內有水積的情況。主要成分為:白朮(五兩)、茯苓(四兩)、當歸(三兩)、芍藥(各三兩)。
以上所有配方均需先將材料細切,再以一條鯉魚(按照食用方法處理)加入,熬煮出湯汁,去除魚肉後,每份服四錢,加上湯汁一杯半,加入七片生薑和少量橘皮,熬煮至七分熟,過濾掉渣滓,在空腹時服用。以上信息來自《集驗》。
腎著湯,治妊娠腰腳腫。
茯苓,白朮(各四兩),乾薑,甘草(各二兩),杏仁(三兩),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煎至七分,食前服。
指迷五皮散,治胎水。尋常脾虛腫滿亦治。
大腹皮,桑白皮,生薑皮,苓皮,橘皮(各等分),
上㕮咀,每服半兩,水二盞,濃磨木香水一呷,同煎至八分,去滓空心溫服。亦治男子脾虛腫滿。
白話文:
【腎著湯】,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出現的腰部和腳部浮腫。
茯苓、白朮(各四兩),乾薑、甘草(各二兩),杏仁(三兩)。
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一盞半,煎煮至七分,於餐前服用。
【指迷五皮散】,用於治療懷胎期間的水腫。對於平常脾虛引起的腫脹也有療效。
大腹皮、桑白皮、生薑皮、苓皮、橘皮(各等分)。
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半兩,用水兩盞,加上一勺濃度高的木香水,一同煎煮至八分,去渣後於空腹時溫熱服用。此方也適用於治療男性脾虛引起的腫脹。
治妊娠兩腳浮腫,名曰脆腳。因脾衰不能制水,血化成水所致。用生料平胃散,薑、棗水煎服。或為末,紫蘇葉煎湯調下。
全生白朮散,治妊娠面目虛浮,如水腫狀。
白朮(一兩),生薑皮,大腹皮,茯苓皮,陳皮(各半兩),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米飲調下,不拘時。
子和治妊娠從腳上至腹腫,小便不利,微渴。豬苓五兩為末,以熟水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
〔丹〕,子腫多濕,用山梔一撮,米飲吞下。
白話文:
治療懷孕期間雙腳浮腫的狀況,稱之為「脆腳」。這是因為脾氣衰弱,無法控制體內水分,導致血液轉化為水分所造成的。使用「生料平胃散」,加薑和棗煮沸後服用。也可以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使用「紫蘇葉」煎湯調合服用。
全生「白朮散」,用於治療懷孕期間臉部及全身虛浮,呈現水腫的症狀。
白朮(一兩)、生薑皮、大腹皮、茯苓皮、陳皮(各半兩), 以上材料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湯調和後服用,無需固定時間。
子和治療懷孕期間從腳部到腹部出現浮腫,小便不通暢,稍微口渴的情況。使用「豬苓」五兩研磨成粉末,以熱水沖服一小匙,每天三次。
〔丹〕,懷孕期間出現浮腫伴隨濕氣,使用山梔一小撮,用米湯吞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