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三 (20)
卷之三 (20)
1. 心腹脹滿
〔大全〕,夫妊娠心腹脹滿者,由腹內素有寒氣,致令停飲,妊娠重因觸冷飲發動,與氣相平,故令心腹脹滿也。
〔薛〕,前證若外感風寒,內傷飲食,用藿香正氣散。(雜病中風。)若食傷脾胃,用六君子湯。若陽氣壅滯,用紫蘇飲。(胎上逼心。)一妊婦飲食停滯,心腹脹滿,或用人參養胃湯加青皮、山楂、枳殼,其脹益甚,其胎上攻,噁心不食,右關脈浮大,按之則弦。此脾土不足,肝木所侮,用六君子加柴胡、升麻而愈。後小腹痞悶,用補中益氣湯升舉脾氣而瘥。一妊婦腹脹,小便不利,吐逆,諸醫雜進溫胃、寬氣等藥,服之反吐,轉加脹滿湊心,驗之胎死已久,服下死胎藥不能通,因得鯉魚湯。其論曰:妊婦通身腫滿,或心胸急脹,名曰胎水。遂去妊婦胸前看之,胸肚不分,急以鯉魚湯三五服,大小便皆下惡水,腫消脹去,方得分娩死胎。此證蓋因懷妊腹大,不自知覺,人人皆謂妊娠孕如此,終不知胎水之患也。
倉公下氣湯,治妊娠心腹脹滿,兩脅妨悶,不下飲食,四肢無力。
羌活,赤芍藥,甘草,檳榔,青皮,大腹皮,陳皮,赤茯苓,半夏,桑白皮,桂心(各半兩),紫蘇莖(二兩),
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,姜五片,棗一個,煎七分,去滓服,無時。《局方》分心氣飲大同小異,加燈心煎。
訶黎勒散,療妊娠心腹脹滿,氣衝胸膈煩悶,四肢少力,不思飲食。
訶黎勒,赤茯苓,前胡(各一兩),陳皮,大腹皮,桑白皮(各七錢半),枳殼,川芎,白朮(各半兩),
上為粗末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姜三片,棗子一個,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,無時。
安胎和氣飲,治胎冷腹脹,痛引兩脅,小便頻數,大便虛滑。
訶子(麵裹煨,去核),白朮(各二錢),陳皮(去白),高良薑(炒),木香(不見火),白芍藥,陳米(炒),甘草(炙,各一錢),
上作一服,水二盞,生薑五片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忌食生冷之物。
治妊娠心下滿,氣急切痛。
赤茯苓(六分),桑白皮(五分),前胡(四分),郁李仁,檳榔(各三分),
上為細末,以水一升,煮取一半,去滓,夜臥服。
紫蘇飲,治妊娠心腹脹滿,兩脅妨悶。(見胎上逼心。)
枳殼湯,治婦人妊胎腹脹。
枳殼(三兩),黃芩(一兩),
為粗末,每服五錢,水盞半,煎溫服。如胎前腹滿,身體沉重,加白朮一兩。
〔仲景〕,婦人懷妊六七月,脈弦發熱,其胎愈脹,腹痛惡寒者,少腹如扇,所以然者,子臟寒故也。當以附子湯溫其臟。
附子湯方
附子(二枚,炮去皮,破八片),白朮(四兩),茯苓,芍藥(各三兩),人參(二兩),
上五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
婦人傷胎懷身,腹滿不得小便,從腰以上重,如有水氣狀,懷身七月,太陰當養不養,此心氣實,當刺瀉勞宮及關元,小便微利則愈。
白話文:
妊娠期間心腹脹滿
[綜合醫書],懷孕期間心腹脹滿,是因為腹內原本就有寒氣,導致體內停滯水飲。懷孕後,又因為接觸寒冷飲品而發作,使氣機不順暢,所以會感到心腹脹滿。
[薛氏醫案],如果這種情況是因為外感風寒或內傷飲食引起的,可以用藿香正氣散治療;若是飲食傷到脾胃,則用六君子湯;如果陽氣鬱積不暢,可以用紫蘇飲(針對胎兒向上壓迫心臟的情況)。曾經有一個孕婦因為飲食停滯導致心腹脹滿,用了人參養胃湯並加了青皮、山楂、枳殼,結果脹滿情況反而更嚴重,胎兒向上衝,導致噁心不想吃東西,右手的寸關脈浮大而且按下去像弓弦一樣緊繃。這表示是脾土虛弱,肝木過盛導致的,應該用六君子湯加上柴胡、升麻來治療,後來才痊癒。之後她又感覺小腹悶脹,用補中益氣湯來升提脾氣就康復了。另一個孕婦腹脹、小便不順暢、嘔吐,許多醫生用溫胃、寬氣的藥物治療,反而吐得更嚴重,腹脹也更加靠近心口。檢查後發現胎兒已經死亡很久,服用下死胎藥也無法將胎兒排出,後來用了鯉魚湯才得以解決。書中說:孕婦全身腫脹,或是胸口急脹,叫做胎水。檢查時發現胸部和腹部界線不明顯,立刻用鯉魚湯連續服用三到五次,大小便排出許多惡水,腫脹消退後才成功娩出死胎。這種情況是因為懷孕腹部增大,自己沒有察覺,大家認為懷孕本來就是這樣,最終不知道是胎水的問題。
倉公下氣湯,治療懷孕期間心腹脹滿、兩側脅肋悶脹、食慾不振、四肢無力。
藥方組成:羌活、赤芍藥、甘草、檳榔、青皮、大腹皮、陳皮、赤茯苓、半夏、桑白皮、桂心(各半兩)、紫蘇莖(二兩)。
將藥材切碎,每次用三錢,加水一碗,生薑五片,紅棗一顆,煎煮至七分,去渣後服用,不限時間。《局方》的分心氣飲與此方大同小異,只是多了燈心一起煎煮。
訶黎勒散,治療懷孕期間心腹脹滿、氣衝胸膈導致煩悶、四肢無力、沒有食慾。
藥方組成:訶黎勒、赤茯苓、前胡(各一兩)、陳皮、大腹皮、桑白皮(各七錢半)、枳殼、川芎、白朮(各半兩)。
將藥材磨成粗末,每次用四錢,加水一碗半,生薑三片,紅棗一顆,煎煮至七分,去渣後溫服,不限時間。
安胎和氣飲,治療胎氣寒冷導致腹脹,疼痛牽引兩脅,小便頻繁,大便稀溏。
藥方組成:訶子(用麵包裹煨過,去核)、白朮(各二錢)、陳皮(去白)、高良薑(炒)、木香(不經火)、白芍藥、炒陳米、炙甘草(各一錢)。
將藥材混合為一服,加水兩碗,生薑五片,煎煮至一碗,不拘時間服用。忌食生冷食物。
治療懷孕期間心下滿悶、氣急且痛
藥方組成:赤茯苓(六分)、桑白皮(五分)、前胡(四分)、郁李仁、檳榔(各三分)。
將藥材磨成細末,加水一升煮至一半,去渣後在晚上睡前服用。
紫蘇飲,治療懷孕期間心腹脹滿、兩側脅肋悶脹。(參見胎兒向上壓迫心臟的狀況)。
枳殼湯,治療婦人懷孕期間腹脹。
藥方組成:枳殼(三兩)、黃芩(一兩)。
將藥材磨成粗末,每次用五錢,加水一碗半,煎煮後溫服。若是懷孕初期腹脹,身體沉重,可加白朮一兩。
[仲景],婦人懷孕六七個月,脈象弦而發熱,胎兒脹滿更加嚴重,腹痛惡寒,少腹像扇子一樣膨脹,這是因為子宮寒冷所導致的。應該用附子湯來溫暖子宮。
附子湯藥方
藥方組成:附子(二枚,炮製去皮,切成八片)、白朮(四兩)、茯苓、芍藥(各三兩)、人參(二兩)。
將以上五味藥材,加水八升,煮至三升,去渣後溫服一升,每天三次。
婦人因為傷胎導致懷孕,腹脹無法小便,從腰部以上感覺沉重,像有水氣一樣,懷孕七個月時,應該保養太陰卻沒有保養,這是心氣實證,應該針刺勞宮穴和關元穴,小便稍微通暢就會痊癒。
2. 胎水腫滿
《產寶》論曰:夫妊娠腫滿,由臟氣本弱,因產重虛,土不剋水,血散入四肢,遂致腹脹,手足面目皆浮腫,小便秘澀。陳無擇云:凡婦人宿有風寒冷濕,妊娠喜腳腫,俗呼為皺腳。亦有通身腫滿,心腹急脹,名曰胎水。
論曰:凡妊娠之人,無使氣極。若心靜氣和,則胎氣安穩。若中風寒邪氣及有所觸犯,則隨邪而生病也。凡妊娠經血壅閉以養胎,若忽然虛腫,乃胎中挾水,水血相搏,脾胃惡濕,主身之肌肉,濕漬氣弱,則肌肉虛,水氣流溢,故令身腫滿也。然其由有自,或因泄瀉下痢,臟腑虛滑,耗損脾胃;或因寒熱瘧疾煩渴,引飲太過,濕漬脾胃,皆能使頭面或手足浮腫也。
然水漬於胞,兒未成形而胎多損壞,及其臨產日腳微腫,乃胞髒水少血多,水出於外,故現微腫,則易生也。宿有寒氣,因寒冷所觸,故能令腹脹腫滿也。
《產乳集》論妊娠自三月成胎之後,兩足自腳面漸腫腿膝以來,行步艱辛,以至喘悶,飲食不美,似水氣狀。至於腳指間有黃水出者,謂之子氣,直至分娩方消。此由婦人素有風氣,或衝任經有血風,未可妄投湯藥,亦恐大段甚者,慮將產之際費力,有不測之憂,故不可不治於未產之前也。
古方論中少有言者,按《名醫錄》宋少主元徽中,與徐文伯微行學針法,文伯見一妊婦足腫不能行,少主脈之,此女形也。文伯診之曰:此男胎也,在左則胎黑色。少主怒欲破之。文伯惻然曰:臣請針之,胎遂墮,男形而色黑。此妊娠足腫之說,見於古者。今巢氏《病源》中但有子煩之論,《千金》並《產寶》方亦略言之,劉禹錫《續傳廣信方》以為妊婦有水氣而成胎,《太平聖惠》亦言之,皆非也。
元豐中,淮南陳景初,名醫也,獨有方論治此病,方名初謂之香附散,李伯時易名曰天仙藤散也。
〔薛〕,前證若胸滿腹脹,小便不通,遍身浮腫,用鯉魚湯。脾胃虛弱,佐以四君子。若面目虛浮,肢體如水氣,用全生白朮散;如未應,用六君子湯。脾虛濕熱,下部作腫,用補中益氣加茯苓。若飲食失宜,嘔吐泄瀉,用六君子湯。若腿足發腫,喘悶不安,或指縫出水,用天仙藤散。脾胃虛弱,兼四君子湯;如未應,用補中益氣湯。若脾肺氣滯,用加味歸脾湯佐以加味逍遙散。一妊婦每胎至五月,肢體倦怠,飲食無味,先兩足腫,漸至遍身,後及頭面,此是脾肺氣虛,朝用補中益氣,夕用六君子加蘇梗而愈。凡治妊娠,毋泥月數,但見某經證,即用本藥為善。一妊婦年三十八,妊娠水腫,以鯉魚湯加五苓散、人參。濕加蒼朮一錢,厚朴、陳皮五分,蘿蔔子炒、車前子、滑石各一錢,作一帖。若喘急加苦葶藶,小便不利加木通、燈草,甚者車前子、浚川散,其濕毒自消。防己治腰以下濕熱腫,如內傷胃弱者,不可用也。
天仙藤散
天仙藤(洗,略炒),香附子(炒),陳皮,甘草,烏藥(不必天台者,但得軟白辛而香者良)
上等分,淨秤為細末,每服三錢,水一大盞,姜三片,木瓜三片,紫蘇三葉,同煎至七分,放溫澄清,空心食前服,日三服。小便利,氣脈通,體輕腫漸消,更不須多服。(元豐末,王荊公居金陵,舉家病,以詩贈景初曰:舉族貧兼病,煩君藥石功,到家何所寄,一一問徵鴻。因此見方得於李伯時家傳方,錄於臨川張右丞宅。)
《產寶》療妊娠身腫有水氣,心腹脹滿,小便少。
茯苓(四兩),杏仁,檳榔(各三兩),旋覆花,郁李仁(各一兩),
上為粗末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去滓分溫三服。小便通即瘥。
崔氏療妊娠體腫有水氣,心腹急滿。
茯苓,白朮(四兩),旋覆花(二兩),杏仁,黃芩(各三兩),
上細切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半,分溫三服。忌桃、李、雀肉。酢物。
療妊娠遍身洪腫,,葶藶子散,二方。
葶藶子(一兩),白朮(五兩),茯苓,桑白皮,郁李仁(各二兩),
上為粗末,水六升,煮取二升,分三服,小便利即瘥。
又方
澤瀉,葶藶(各二兩),茯苓,枳殼,白朮(各六兩),
上細切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分溫兩服,小便利即瘥。
澤瀉散,治妊娠氣壅,身體腹脅浮腫,喘急,大便不通,小便赤澀,宜服。
澤瀉,木通,桑白皮,赤茯苓,枳殼,檳榔(各一錢半),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五片,煎至一盅,食前服。
防己湯,治妊娠脾虛,通身浮腫,心腹脹滿,喘促,小便不利。
防己(一錢半),桑白皮,赤茯苓,紫蘇莖葉(各二錢),木香(半錢),
作一服,煎服法同前。
千金鯉魚湯,治妊娠腹大,胎間有水氣。
白朮(五兩),茯苓(四兩),當歸,芍藥(各三兩),
上細銼片,以鯉魚一尾,修事如食法,煮取汁,去魚不用,每服四錢,入魚汁一盞半,生薑七片,橘皮少許,煎至七分,去滓空心服。《集驗》同。
腎著湯,治妊娠腰腳腫。
茯苓,白朮(各四兩),乾薑,甘草(各二兩),杏仁(三兩),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煎至七分,食前服。
指迷五皮散,治胎水。尋常脾虛腫滿亦治。
大腹皮,桑白皮,生薑皮,茯苓皮,橘皮(各等分),
上㕮咀,每服半兩,水二盞,濃磨木香水一呷,同煎至八分,去滓空心溫服。亦治男子脾虛腫滿。
治妊娠兩腳浮腫,名曰脆腳。因脾衰不能制水,血化成水所致。用生料平胃散,薑、棗水煎服。或為末,紫蘇葉煎湯調下。
全生白朮散,治妊娠面目虛浮,如水腫狀。
白朮(一兩),生薑皮,大腹皮,茯苓皮,陳皮(各半兩),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米飲調下,不拘時。
子和治妊娠從腳上至腹腫,小便不利,微渴。豬苓五兩為末,以熟水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
〔丹〕,子腫多濕,用山梔一撮,米飲吞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