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一 (5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50)

1. 血崩

上為細末,酒糊和丸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溫酒下。一方煉蜜丸亦可。

赤龍丹,治崩中不止。

禹餘糧(炒),烏賊骨,鹿茸,龍骨,石燕(煅),阿膠,當歸,乾薑(各等分),

上為末,酒醋糊為丸。每服五十丸,溫酒下。

紫金散,治月水過多,崩漏帶下,淋瀝不斷,腰腹重痛,一切五色帶疾。

禹餘糧(煅赤,醋淬七次,細研水飛浥干,秤三兩),白芍藥,川芎,熟地黃,附子,當歸(各一兩),乾薑(炮),肉桂(各半兩),赤石脂,龍骨(各煅,並一兩,別研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入麝香少許,米飲空心調下。

白芷暖宮丸,暖血海,實衝任。治子宮虛弱,風寒客滯,斷緒不成孕育,及數墜胎;或帶下赤白,漏下五色,虛眩少氣,胸腹滿痛,心下煩悸,自汗,下血過多。

禹餘糧(制,一兩),乾薑(炮),芍藥,白芷,川椒(制),阿膠(粉炒),艾葉(制),川芎(各七錢半),

上為細末,蜜丸梧子大。每服四十丸,米飲、溫酒、醋湯任下。

《和劑》震靈丹,治崩中下血不止,或脈虛細,手足或冷。以芎歸湯加木香煎送下,或陳皮、香附子煎湯下三丸,或靈砂丹亦可。兼治暴驚風,九竅出血。獨參湯下。(方見雜病泄瀉門。)

又方,治崩中不止。

丁香二兩為細末,用酒三升,煮取一升,空心頓服。《必效方》用丁香百顆,酒煎服。

又方,益智炒為細末,鹽米飲調下。

和劑暖宮丸,內補當歸丸,熟乾地黃丸,濟陰丹,禹餘糧丸,內灸散,皺血丸,紫石英丸

上諸方並治崩中帶漏,並見前通治門及調經門。

〔薛〕,表弟方健甫內,五十歲,辛丑患血崩,諸藥罔效。壬寅八月,身熱體痛,頭暈涕出,吐痰少食,眾作火治,展轉發熱,絕粒數日。余診之曰:脾胃久虛,過服寒藥,中病未已,寒病復起,遂用八味丸料一服,翌早遂索粥數匙,再服食倍,熱減痛止。乃服八味丸而愈,癸卯秋,因勞役憂怒,甲辰夏,病復作,胸飽發熱,脊痛腰疼,神氣怫鬱,或作內傷,或作中暑,崩血便血,煩渴引飲,粒米不進,昏憒時作,脈洪大按之微弱,此無根之火,內虛寒而外假熱也。以十全大補加附子一劑,遂食粥三四匙,崩血漸減。日服八味丸,始得全愈。大尹王天成之內,久患崩,自服四物涼血之劑,或作或輟。因怒發熱,其血不止,服前藥不應,乃主降火,更加腹脅大痛,手足俱冷。余曰:此脾胃虛寒所致。先用附子理中湯,體熱痛止;又用濟生歸脾、補中益氣二湯,崩血頓愈。若泥痛無補法,則誤矣。錦衣楊永興之內,患前證過服寒涼之劑,其證益甚,更加肚腹痞悶,飲食不入,發熱煩躁,脈洪大而虛。余曰:此脾經氣血虛而發躁也。當急用八珍湯加炮姜以溫補之,緩則不救。不信,乃服止血降火之劑,虛證蜂起,始信余言,緩不及治矣。

白話文:

血崩

將藥材磨成細末,用酒調成糊狀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在空腹時用溫酒送服。也可以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。

赤龍丹,治療血崩不止。

藥材:炒過的禹餘糧、烏賊骨、鹿茸、龍骨、煅燒過的石燕、阿膠、當歸、乾薑(各等份)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酒和醋調成糊狀做成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溫酒送服。

紫金散,治療月經量過多、崩漏、白帶過多、淋漓不斷、腰腹部沉重疼痛、以及各種顏色的白帶疾病。

藥材:煅燒過的禹餘糧(用醋淬火七次,研磨成細粉,用水漂洗乾燥,取三兩),白芍藥、川芎、熟地黃、附子、當歸(各一兩),炮製過的乾薑、肉桂(各半兩),煅燒過的赤石脂和龍骨(各一兩,另外研磨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加入少量麝香,在空腹時用米湯調服。

白芷暖宮丸,溫暖血海,充實衝脈和任脈。治療子宮虛弱、風寒侵入導致的經脈阻滯,難以受孕,或多次流產;或者白帶紅或白色,各種顏色的白帶漏下,頭暈氣短、胸腹脹痛、心悸、自汗、下血過多等症狀。

藥材:炮製過的禹餘糧(一兩)、炮製過的乾薑、芍藥、白芷、炮製過的川椒、炒過的阿膠粉、炮製過的艾葉、川芎(各七錢半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四十丸,可以用米湯、溫酒或醋湯送服。

《和劑局方》的震靈丹,治療血崩不止,或脈搏微弱細小,手腳冰冷。可以用芎歸湯加入木香煎藥送服,也可以用陳皮、香附子煎湯送服三丸,或者用靈砂丹送服。同時治療突發的驚風和九竅出血,也可以用獨參湯送服。(藥方在雜病泄瀉門中)

另外一個藥方,治療血崩不止。

將丁香二兩磨成細末,用三升酒煮至剩一升,在空腹時一次性服用。《必效方》則是用丁香一百顆,用酒煎服。

另外一個藥方,將益智炒過後磨成細末,用鹽米湯調服。

還有一些治療崩漏的藥方,如:和劑暖宮丸、內補當歸丸、熟乾地黃丸、濟陰丹、禹餘糧丸、內灸散、皺血丸、紫石英丸,這些藥方都可以治療血崩和漏下,詳細內容可以參考之前的通治門和調經門。

〔薛〕(指薛立齋)的表弟方健甫,五十歲時患上血崩,各種藥物都沒效果。後來發熱、全身疼痛、頭暈流涕、吐痰、食慾不振,被當作火證來治療,結果發燒持續,幾天沒辦法吃飯。薛立齋診斷後認為,這是因為脾胃虛弱太久,又過度服用寒涼藥物,導致舊病沒好,又添新寒。於是,用八味丸的藥材一副,第二天早上就能喝幾口粥,再服藥後食量增加,發熱減退疼痛停止。之後服用八味丸痊癒。後來,因為勞累和生氣,又復發,出現胸悶發熱、背痛腰痛、精神不佳,被認為是內傷或者中暑,出現崩漏、便血、口渴、不想吃飯,時常昏迷,脈象洪大但按下去卻虛弱,這是無根之火,屬於內虛寒而外假熱。用十全大補湯加入附子服用後,可以喝三四口粥,崩漏也逐漸減少。每天服用八味丸,才完全康復。大尹王天成的妻子,長期患有血崩,自己服用四物湯等涼血的藥物,時好時壞。因為生氣發熱,血崩不止,服用之前的藥物沒有效果,反而更加腹部和脅肋疼痛,手腳冰冷。薛立齋認為,這是因為脾胃虛寒所導致。先用附子理中湯,體熱疼痛就停止了;又用濟生歸脾湯和補中益氣湯,血崩就立刻止住了。如果只是止痛而不補養,就會耽誤病情。錦衣楊永興的妻子,患有同樣的病症,過度服用寒涼的藥物,病情更加嚴重,還出現腹部脹悶、吃不下飯、發熱煩躁、脈搏洪大而虛弱。薛立齋認為,這是因為脾經氣血虛弱導致的躁動。應該馬上用八珍湯加入炮薑來溫補,如果拖延就來不及了。她不相信,反而服用止血降火的藥物,虛弱的症狀更加嚴重,這才相信薛立齋的話,但已經來不及治療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