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一 (4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49)

1. 血崩

〔溫劑〕

〔垣〕丁香膠艾湯,治崩漏不止。蓋心氣不足,勞役及飲食不節所得,經隔少時,其脈兩尺俱弦緊而洪,按之無力。其證自覺臍下如冰,求厚衣被以御其寒,白帶白滑之物雖多,間下如屋漏水,下時有鮮血不多,右尺脈時微洪。屋漏水多,暴下者是,急弦脈,為寒多。而洪脈時見,乃熱少。合而言之,急弦者,北方寒水多也。洪脈時出者,命門包絡之火也。黑物多,赤物少,合成屋漏水之狀也。

川芎,丁香(各四分),熟地黃(以瀉大洪脈),白芍藥(各三分),阿膠(炒,六分,另後入),當歸身(一錢二分),生艾葉(一錢,後入)

為細末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五沸,去滓,入膠、艾再上火煎至一大盞,空心,宿食消盡帶熱服,三服效。

〔大〕,治血崩

熟艾(如雞子大),阿膠(半兩),乾薑(一錢)

上粗末,用水五盞,先煎艾葉、姜至二盞半,入膠消,溫分二服,空心服。

芎藭湯,(一名芎藭溫中湯。)治帶下漏血不止,及風虛冷熱,勞損衝任,月水不調,崩中暴下,腰重裡急,淋瀝不斷;及產後失血過多,虛羸腹痛;或妊娠胎動不安,下血,連日小便頻數,肢體煩倦,頭運目暗,不欲飲食。

芎藭,黃耆,芍藥,乾地黃,吳茱萸,甘草(各二兩),當歸,乾薑(各一兩),

上㕮咀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分三服。若月經後因有赤白不止者,除地黃、茱萸,加杜仲、人參各二兩。

斷下湯,治衝任氣虛,崩中漏下,經脈不調,每遇月候將來,臍腹腰腳先痛,漸減飲食,四肢乏力及帶下,三十六疾,悉能療之。

人參(去蘆),熟地黃(洗焙),艾葉(醋炒,各一兩),烏賊骨(燒灰),當歸(酒洗,各二兩),川芎(七錢),乾薑(炮,半兩),阿膠(蛤粉炒成珠,七錢半),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煎至七分,去滓食前溫服。

治崩漏方

四物湯(一兩),人參(二錢),吳茱萸(一錢),

上銼碎,每服半兩,薑棗煎服,食前五六服寒熱腹痛皆退,崩漏未止,續服後熟附丸。

熟附丸

熟附子,木賊(去節),龍骨(煅),赤石脂(煅,各半兩),川芎,當歸(各一兩),

上為細末,醋糊為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六十丸,食前米飲下。一婦人年五十以上,經斷七年,忽然經行,遂成崩漏,發熱腹痛,兩月不瘥。予診其脈虛細疾數。予曰:此乃陰虛而致,宜服此藥。

鹿茸丸,治經候過多,其色瘀黑,甚者崩下,吸吸少氣,臍腹冷極則汗出如雨,尺脈微小,由衝任虛衰,為風冷客乘胞中,氣不能固。可灸關元百壯,在臍下正中三寸。

鹿茸(燎去毛,酥炙),赤石脂(制),禹餘糧(制,各一兩),艾葉(一方無),柏葉,附子(炮,各半兩),熟地黃,當歸,續斷(各二兩),

白話文:

[血崩]

[溫劑]

[垣]丁香膠艾湯,治療崩漏不止。這通常是心氣不足,因為過度勞累和飲食不節制所導致。月經間隔時間縮短,脈象兩寸都呈現弦緊且洪大的狀態,但按下去卻沒有力量。患者會感覺肚臍下方像冰一樣寒冷,需要穿厚衣服來保暖,白帶量多且滑膩,偶爾會像屋頂漏水一樣滴滴答答地流出,其中夾雜少量鮮血,右寸脈有時會稍微洪大。如果像屋漏水般大量出血,而且突然大量流出,這是因為寒氣過多,脈象呈現急促的弦脈。洪脈偶爾出現,表示體內熱氣較少。綜合來看,急促的弦脈代表體內北方寒水過盛,偶爾出現的洪脈則代表命門包絡的火氣。排出物中黑色的東西較多,紅色的東西較少,因此呈現出類似屋頂漏水的狀態。

藥方組成:川芎、丁香(各四分),熟地黃(用來瀉洪大的脈象),白芍藥(各三分),阿膠(炒過,六分,另外後加),當歸身(一錢二分),生艾葉(一錢,後加)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做成一劑。用兩碗水煎至五沸,去除藥渣後,加入阿膠、艾葉再次加熱煎煮至剩下一大碗。空腹,在宿食消化完畢後溫熱服用。服用三劑即可見效。

[大],治療血崩

藥方組成:熟艾(像雞蛋大小),阿膠(半兩),乾薑(一錢)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。用五碗水先煎煮艾葉、乾薑至剩兩碗半,加入阿膠使其融化。溫熱分兩次空腹服用。

芎藭湯,(又名芎藭溫中湯)治療帶下漏血不止,以及風寒虛熱、勞損影響衝脈和任脈、月經不調、崩漏突然大量出血、腰部沉重、腹部裡急、淋漓不斷;也治療產後失血過多、虛弱消瘦、腹痛;或者懷孕時胎動不安、下血、連續幾天小便頻繁、肢體疲倦、頭暈眼花、不想吃東西。

藥方組成:川芎、黃耆、芍藥、乾地黃、吳茱萸、甘草(各二兩),當歸、乾薑(各一兩)

將以上藥材切碎。用一斗水煎煮至剩三升,分三次服用。如果月經後有赤白分泌物不止,則去掉地黃、吳茱萸,加入杜仲、人參各二兩。

斷下湯,治療衝任氣虛、崩漏不止、月經不調。每當月經要來時,肚臍腹部、腰部和腳部會先疼痛,食慾逐漸減退,四肢乏力,並有帶下。此方可治療三十六種相關疾病。

藥方組成:人參(去掉蘆頭),熟地黃(洗淨烘乾),艾葉(用醋炒過,各一兩),烏賊骨(燒成灰),當歸(用酒洗過,各二兩),川芎(七錢),乾薑(炮製過,半兩),阿膠(用蛤粉炒成珠狀,七錢半)

將以上藥材切碎。每次服用五錢,用一碗半水煎至剩七分,去除藥渣後,在飯前溫熱服用。

治療崩漏方

藥方組成:四物湯(一兩),人參(二錢),吳茱萸(一錢)

將以上藥材切碎。每次服用半兩,用生薑和紅棗一起煎煮服用。在飯前服用五到六次,如果寒熱腹痛都消退,但崩漏還沒停止,則繼續服用後面的熟附丸。

熟附丸

藥方組成:熟附子、木賊(去掉節),龍骨(煅燒過),赤石脂(煅燒過,各半兩),川芎、當歸(各一兩)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醋調製成糊狀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五六十丸,在飯前用米湯送服。一個婦人五十多歲,月經停了七年,忽然又來月經,導致崩漏,發熱腹痛,兩個月都沒有好轉。我診斷她的脈象虛弱細微而且跳動很快。我說:這是陰虛引起的,應該服用此藥。

鹿茸丸,治療月經量過多,顏色瘀黑,嚴重時崩漏,呼吸微弱、氣短,肚臍腹部極度寒冷導致大汗淋漓,尺脈細小。這是由於衝脈和任脈虛弱衰退,風寒侵入子宮,導致氣不能固攝。可以艾灸關元穴一百壯,關元穴在肚臍正下方三寸的位置。

藥方組成:鹿茸(燒掉毛,用酥油炙過),赤石脂(制過),禹餘糧(制過,各一兩),艾葉(有的方子沒有),柏葉、附子(炮製過,各半兩),熟地黃、當歸、續斷(各二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