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一 (4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47)

1. 血崩

〔涼劑〕

〔素〕,陰虛陽搏,謂之崩。

〔垣〕涼血地黃湯,治婦人血崩不止,腎水陰虛,不能鎮守包絡相火,故血走而崩也。

生地黃,當歸尾(各半錢),黃連,黃柏,知母,藁本,川芎,升麻(各二分),紅花(少許),柴胡,防風,川羌話,黃芩,細辛,荊芥穗,蔓荊子,甘草(炙,各一分),

㕮咀作一服,水三盞,煎至一盞,去滓空心稍熱服。

足太陰脾之經中血海二穴,在膝臏上內廉白肉際二寸中,治女子漏中惡血,月事不調,逆氣腹脹,其脈緩者是也,灸三壯。足少陰腎之經中陰谷二穴,在膝內輔骨後大筋下小筋上,按之應手,屈膝取之,治膝如錐不得屈伸,舌縱涎流,煩逆溺難,少腹急引陰痛,股內痛,婦人漏下不止,腹脹滿不得息,小便黃,如蠱,女子如妊身,可灸三壯。

〔大〕小薊湯,治崩漏不止,色明如水,得溫則煩悶者,此陽傷於陰,令人下血。當補其陰。脈數疾小者順,大者逆。

小薊莖葉(研取汁),生地黃(研取汁,各一盞),白朮(半兩,銼)

上三件,入水一盞,煎減一半,去滓溫服。

芎藭酒,治崩中晝夜不止,醫不能治。

芎藭(一兩),生地黃汁(一盞)

上用酒五盞,煮芎藭一盞,去滓,下地黃汁再煎二三沸,分為三服。

治崩中去血不止。

大小薊根(五兩),白茅根(三兩)

上二味細切,用酒五升,煮取四升,去渣分四服。

〔丹〕,漏下乃熱兼虛,四物加黃連。

奇效四物湯,治有熱,久患血崩。

當歸(頭尾俱用),白芍藥,大川芎,熟地黃(洗焙),大艾葉,阿膠(蛤粉炒如珠子),黃芩(去黑者,各半兩),

上銼碎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生薑五片,煎七分,空心溫服。

有一醫療血崩,往㕮咀藥鋪市藥,其方則四物湯加阿膠、大艾也。就鋪分作八服,又為鋪索黃芩半兩,加入藥內。鋪家亦醫者,曰:此藥何為加黃芩?醫曰:非汝所知,吾與此藥,正以黃芩為主。夫心主血,血得熱則行,得寒則止。病者一服而愈,服至八服,至今無恙。又見數婦血崩者,亦用此。醫以黃連解毒湯加大艾治,無不效者,又當量其虛實用之。

〔云〕金華散,治血室有熱,崩下不止,服溫藥不效者。

延胡索,瞿麥穗,當歸,乾薑,牡丹皮(各一兩),石膏(二兩),桂心(別研),威靈仙(各七錢半),蒲黃(半兩),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空心溫服,日二。

治崩中下血方,崩中藥多是用止血藥及補血藥,惟此方治陽乘陰,所謂天暑地熱,經水沸溢者。

黃芩(不以多少)
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霹靂酒調下。一方:荊芥煎湯下。近朝有王御醫直夜,有一宮女血如山崩,其時暑月,藥笥中只有大順散兩帖,以冷水調服,旋即奏效。以此知醫者要在權變也。

白話文:

[血崩]

[涼性藥方]

[一般概念],陰虛導致陽氣亢奮,就稱為血崩。

[張元素方]涼血地黃湯,治療婦女血崩不止,這是因為腎水陰虛,無法鎮守子宮包絡的相火,導致血走而崩。

藥材包含:生地黃、當歸尾(各半錢),黃連、黃柏、知母、藁本、川芎、升麻(各二分),紅花(少許),柴胡、防風、川羌活、黃芩、細辛、荊芥穗、蔓荊子、甘草(炙,各一分)。

將上述藥材粗略切碎,每次取一份,加入三碗水,煎煮至剩下一碗,濾去藥渣,在空腹時稍微溫熱服用。

足太陰脾經的血海穴,在膝蓋骨內側上方,白色肌肉邊緣兩寸的地方,此穴位可治療婦女經血不止,月經不調,氣逆腹脹,脈搏緩和的情況,可艾灸三次。足少陰腎經的陰谷穴,在膝蓋內側骨頭後方,大筋下小筋上,按壓有感覺的地方,彎曲膝蓋取穴,此穴位可治療膝蓋像被錐子刺痛無法彎曲伸直,舌頭無力流口水,煩躁、小便困難、小腹急痛牽引到陰部,大腿內側疼痛,婦女經血不止,腹脹無法呼吸,小便黃,像被蟲侵蝕一樣的疾病,女子看起來像懷孕,可艾灸三次。

[大方]小薊湯,治療血崩不止,血色清澈如水,遇到溫熱就感到煩悶的,這是陽氣損傷陰氣,導致下血。應當補養陰氣。脈象細小且快的是順證,脈象大而急的是逆證。

藥材包含:小薊的莖葉(研磨取汁),生地黃(研磨取汁,各一碗),白朮(半兩,切碎)。

將上述三味藥材放入一碗水中,煎煮至剩下一半,濾去藥渣溫服。

芎藭酒,治療血崩晝夜不止,醫生都無法治療的情況。

藥材包含:芎藭(一兩),生地黃汁(一碗)。

將上述藥材加入五碗酒中,先煮芎藭至剩下一碗,濾去藥渣,再加入生地黃汁煮沸二三次,分三次服用。

治療血崩不止的藥方。

藥材包含:大小薊根(五兩),白茅根(三兩)。

將上述兩味藥材切細,用五升酒煮至剩四升,濾去藥渣分四次服用。

[丹方],經血不止是熱邪兼虛,可用四物湯加黃連。

奇效四物湯,治療有熱邪,長期患有血崩的。

藥材包含:當歸(頭尾都用),白芍藥,大川芎,熟地黃(洗淨烘乾),大艾葉,阿膠(用蛤粉炒至如珠子),黃芩(去除黑色部分,各半兩)。

將上述藥材切碎,每次取四錢,加入一碗半水,加生薑五片,煎煮至剩七分,空腹溫服。

曾經有醫生治療血崩,到藥鋪買藥,藥方是四物湯加阿膠、大艾葉。藥鋪將藥分成八份,又向藥鋪索取半兩黃芩加入藥中。藥鋪的人也是醫生,問:這藥為什麼要加黃芩?醫生說:這不是你該知道的,我用這藥,正是以黃芩為主。心主血,血遇熱則運行,遇冷則停止。病人服用一帖就痊癒了,服用到第八帖,至今安好。又看見有婦女患血崩,也用此方。醫生用黃連解毒湯加大艾葉治療,沒有不見效的,但也要根據虛實情況調整用藥。

[經驗方]金華散,治療血室有熱,血崩不止,服用溫性藥物無效的。

藥材包含:延胡索、瞿麥穗、當歸、乾薑、牡丹皮(各一兩),石膏(二兩),桂心(另外研磨)、威靈仙(各七錢半),蒲黃(半兩)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一碗半水,空腹溫服,一天兩次。

治療血崩下血的藥方,治療血崩的藥大多是止血藥和補血藥,只有這個藥方是治療陽氣乘陰,也就是天氣炎熱,經血如同沸騰般溢出的情況。

黃芩(用量不限)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霹靂酒調服。另一個藥方是用荊芥煎湯送服。近代有王御醫值夜,有宮女血崩如山倒,當時是炎熱的月份,藥箱中只有大順散兩帖,用冷水調服,立刻見效。由此可知,醫生在於權宜應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