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一 (3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37)

1. 經閉

〔羅〕血極膏,治婦人乾血氣。以川大黃為末,用釅醋熬成膏子,丸如雞頭大,每服一丸,酒化開,臨臥溫服,大便利一二行後,紅脈自下。是婦人之仙藥也。加當歸頭。

〔仲〕,婦人經水不利,抵當湯主之。(亦治男子膀胱滿急有瘀血者。方見傷寒蓄血。)

產寶方,治月經不通,腹中痛。

牛膝(六分),大黃,桃仁(去皮尖,炒),細辛(各五分),川芎,當歸(各四分),水蛭(三分,糯米炒黃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梧子大,每服二十丸,空心溫酒下。

千金桃仁煎,治血積癥瘕,月水不行。

大黃(濕紙裹蒸),朴硝,桃仁(制炒,各二兩),虻蟲(一兩,去足翅,炒黑。)

上為細末,醋二升半,銀石器中慢火熬膏。卻入大黃、桃仁、虻蟲末,不住攪,度可丸,卻入朴硝,再攪良久,出之,丸如梧子大。五更初,溫酒下五丸,至日午取下如赤豆汁、雞肝、蛤蟆衣樣,候鮮紅住服,仍以調氣藥補之。

三稜丸,治婦人經脈不通,氣痛帶下,兼治血瘕。

三稜(醋炒),川芎,牛膝,玄胡索,蓬朮(醋炒),蒲黃,菴䕡,牡丹皮,芫花(醋炒),白芷,當歸,地龍(去土,酒浸炒),乾薑(炮,各一兩),大黃(二兩,為末,以米醋熬成膏,和藥)

上為細末,以大黃膏和丸如梧子大,每服三、五十丸,空心醋湯下,或紅花煎酒下。

上經一節,方七首,皆治汙血有熱而經閉。前一方輕劑,後六方重劑也。

〔云〕紅花當歸散,治婦人經候不行,或積瘀血,腰腹疼痛,及室女月經不通。

紅花,當歸尾,紫葳,牛膝,甘草,蘇木(細銼,各二兩),赤芍藥(九兩),劉寄奴(五兩),桂心,白芷(各一兩半),

上為細末,空心熱酒調三錢服之,食前臨臥再服。若久血不行,濃煎紅花酒下,孕婦休服。一名凌霄花散,即紫葳。

牛膝散(見調經門月水不利條。),溫經湯(見前調經門。)桂枝桃仁湯治婦人月事不通,小腹膨脹疼痛。(見前調經門腹痛條。),牡丹散(見前調經門月水不利條。)

通經丸,(《本事》)治婦人、室女月候不通,或成血瘕。(本草入雞子清同丸。畏漆,入腸胃生瘡也。)

桂心,青皮(去白),大黃(炮),乾薑(炮),川椒(炒出汗),川烏(炮),蓬莪朮,乾漆(炒煙盡),當歸,桃仁(制炒,各等分),

上為末,先將四錢用米醋熬成膏,和餘六錢末成劑,臼中杵丸如桐子大,曬乾。每服二十丸,用淡醋湯下,加至三十丸。溫酒亦得,空心食前服。《濟生》去川烏,加紅花,等分。

滋血湯,治勞動致臟腑衝任氣虛,不能約制經血,以致崩中,或下鮮血,或下五色,連日不止,淋漓不斷,形羸血劣,倦怠困乏,月水閉絕。

白話文:

經閉

羅氏的「血極膏」,能治療婦女因血虛而導致的經閉。將川大黃磨成粉末,用濃醋熬製成膏狀,搓成雞頭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酒化開,睡前溫服,如果大便順暢排出了一兩次,血脈就會自行流通。這對婦女來說是仙藥。可加入當歸頭一起使用。

仲景認為,婦女經血不順暢,應該用抵當湯來治療。(此方也適用於男子膀胱脹滿、有瘀血的情況,方子在《傷寒論》蓄血篇中可以找到。)

產寶方,能夠治療月經不來、腹痛。藥方組成有:牛膝(六分)、大黃、桃仁(去皮尖,炒)、細辛(各五分)、川芎、當歸(各四分)、水蛭(三分,用糯米炒黃)。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煉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二十丸,空腹用溫酒送服。

千金桃仁煎,能治療因血瘀積聚而成的癥瘕,以及月經不來的情況。藥方組成有:大黃(用濕紙包裹蒸熟)、朴硝、桃仁(製過炒過,各二兩)、虻蟲(一兩,去除足翅,炒黑)。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醋二升半,在銀製或石製的容器中用小火熬製成膏狀。再加入大黃、桃仁、虻蟲的藥末,不停攪拌,直到可以搓成丸藥的程度,然後加入朴硝,再次攪拌均勻,取出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在清晨五更時分,用溫酒送服五丸,到中午時分,會排出像赤豆汁、雞肝、蛤蟆皮一樣的汙血,等鮮紅色血停止排出後就停止服藥,之後再用調理氣血的藥物來補養身體。

三稜丸,能治療婦女經脈不通、氣痛帶下,同時也能治療血瘕。藥方組成有:三稜(醋炒)、川芎、牛膝、玄胡索、蓬朮(醋炒)、蒲黃、菴䕡、牡丹皮、芫花(醋炒)、白芷、當歸、地龍(去除泥土,用酒浸泡後炒)、乾薑(炮製,各一兩),大黃(二兩,磨成粉末,用米醋熬成膏狀,與其他藥材混合)。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大黃膏混合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三、五十丸,空腹用醋湯送服,也可以用紅花煎酒送服。

以上這一段文字,總共介紹了七個藥方,都是用來治療因體內有汙血、有熱而導致的經閉。第一個方子藥性比較緩和,後面六個方子藥性比較猛烈。

云氏的「紅花當歸散」,能治療婦女月經不來,或是因瘀血積滯、腰腹疼痛,以及處女月經不通。藥方組成有:紅花、當歸尾、紫葳、牛膝、甘草、蘇木(切碎,各二兩)、赤芍藥(九兩)、劉寄奴(五兩)、桂心、白芷(各一兩半)。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空腹用熱酒調服三錢,飯前或睡前再服用一次。如果瘀血久滯不通,可以用濃煎的紅花酒送服。孕婦忌服。此方又名凌霄花散,即紫葳。

「牛膝散」的相關內容,請參考「調經」篇「月水不利」的相關描述。「溫經湯」的相關內容,請參考前面「調經」篇的相關描述。「桂枝桃仁湯」能治療婦女月經不來,小腹脹痛,相關內容,請參考前面「調經」篇「腹痛」的相關描述。「牡丹散」的相關內容,請參考前面「調經」篇「月水不利」的相關描述。

通經丸,(出自《本事方》)能治療婦女、處女月經不來,或因血瘀積聚而成的血瘕。(《本草綱目》記載此方可用雞蛋清與藥粉搓丸,此方忌與漆同用,因為會對腸胃造成傷害。)藥方組成有:桂心、青皮(去白)、大黃(炮製)、乾薑(炮製)、川椒(炒出汗)、川烏(炮製)、蓬莪朮、乾漆(炒到冒煙)、當歸、桃仁(製過炒過,各等份)。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先用四錢藥粉用米醋熬成膏狀,再與剩餘六錢藥粉混合,用臼搗成均勻的膏狀,搓成桐子大小的藥丸,曬乾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淡醋湯送服,可以增加到三十丸。溫酒也可以,空腹飯前服用。《濟生方》去掉了川烏,加入了紅花,份量相同。

滋血湯,能治療因勞累過度導致臟腑、衝任二脈氣虛,無法約束經血,以致於崩漏,或排出鮮血、五色血,連續數日不止,淋漓不斷,身體虛弱、氣血不足,倦怠乏力,甚至導致月經閉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