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五 (2)
卷之五 (2)
1. 虛煩
〔薛〕,論見發熱條。
四物湯加獲神、遠志,治產後虛煩,十全大補湯尤效。
〔大〕,余血奔心,蓋是分解了不便,與童子小便,並擀心下,及臥太速,兼食不相宜之物所致,但能依方療之,無不痊可。
療產後余血不盡,奔衝心,煩悶腹痛。
川芎,生乾地黃,枳殼,芍藥(各等分為末)
上酒服方寸匕,日二服。
《集驗》療產後血氣煩方。(《千金》同。)
生地黃汁,清酒(各一升)
上相和煎一沸,分為兩服。
《廣濟》療血氣煩悶方,生藕汁飲二升效。竹瀝亦得。
療產後七日內宿血不散,時時衝心迷悶。
荷葉(一兩七錢半),延胡索(二兩),地黃汁(二合)
上水二升,煮二味,取八合,下延胡索,分三服,空心。忌肉食一日。
療產後余血攻心,或下血不止,心悶面青,冷氣欲絕。
羊血一盞,頓服。若不定,更服立效。
《經效》療產後氣虛,冷搏於血,血氣結滯,上衝心腹脹滿。
當歸,桂心,川芎,吳茱萸,橘皮,生薑(各一兩),芍藥(二兩),
上㕮咀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渣空心服。
治產後余血奔心。
用陳白梅捶碎,渴,煎湯飲。
金黃散,治產後惡血衝心,時發煩躁。
玄胡索,蒲黃(各半兩),桂心(二錢半),
上為細末,烏梅煎湯,冷調下二錢。
沒藥丸,治產後心胸煩躁,惡血不快。
沒藥(研),蠻姜,延胡索,乾漆(炒),當歸,桂心,牛膝,牡丹皮,乾薑(各等分),
上為細末,醋煮麵糊丸,如梧桐子大。煎曲湯下十丸至十五丸。
《補遺》治產後余血衝心,煩悶腹痛。
用蒲黃(不以多少,)隔紙炒,每一錢,東流水煎湯調下。又失笑散亦佳。
治產後短氣欲絕,心中煩悶,,竹葉湯,。
竹葉(切細),麥門冬,小麥(各一升),甘草(一兩),生薑(二兩),大棗(十二枚)
上切,以水一斗,煮竹葉、小麥至八升,去渣納余藥,煮取三升,去渣溫服。虛悸加人參二兩,少氣力加糯米五合。
甘竹茹湯,治產後內虛,煩熱短氣方。
甘竹茹(一升),人參,茯苓,甘草(各一兩),黃芩(三兩),
上㕮咀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去渣分三服,日三。
人參當歸湯,治產後去血過多,血虛則陰虛,陰虛生內熱,令人心煩短氣,自汗頭痛。
熟地黃,人參(去蘆),當歸身(去蘆),肉桂(去粗皮),麥門冬(去心,各二錢),白芍藥(炒,二錢半),血熱甚者,加生地黃二錢。
水二盅,粳米一合,竹葉十片,煎至一盅,食遠服。
薤白湯,治產後胸中煩熱逆氣方。
薤白,半夏,甘草,人參(各一兩),栝蔞根(二兩),麥門冬(半升),
上㕮咀,以水一斗三升,煮取四升,去渣分五服,日三夜二。熱甚加知母一兩。
白話文:
虛煩
產後虛煩,可用四物湯加獲神、遠志治療,十全大補湯效果更佳。
產後餘血衝擊心臟,造成煩悶,主要是因為血氣運行不暢,與小便不利、臥床過久以及飲食不當有關。只要按照處方治療,都能痊癒。
治療產後餘血未盡,衝擊心臟,煩悶腹痛:川芎、生地黃、枳殼、芍藥等量研末,每服少許,每日兩次,酒送服。 (此方出自《集驗》及《千金要方》)
治療血氣煩悶:生地黃汁、清酒各一升,混合煎沸,分兩次服用。(出自《廣濟方》) 生藕汁或竹瀝二升也有效。
治療產後七日內瘀血未散,時常衝擊心臟,心煩意亂:荷葉一兩七錢半、延胡索二兩、生地黃汁二合,加水二升,先煎荷葉及生地黃汁至八合,再加入延胡索,分三次服用,空腹服用,忌食肉類一日。
治療產後餘血攻心,或出血不止,心悶面色青白,寒氣欲絕:羊血一盞,一次服用。若無效,再服用一次即可見效。
治療產後氣虛,寒邪阻滯血脈,血氣凝滯,衝擊心腹脹滿:當歸、桂枝、川芎、吳茱萸、橘皮、生薑各一兩,芍藥二兩,研碎,加水三升,煎至一升,去渣,空腹服用。
治療產後餘血衝擊心臟:用陳白梅搗碎,煎湯服用,解渴。
金黃散治療產後惡血衝擊心臟,時發煩躁:玄胡索、蒲黃各半兩,桂枝二錢半,研末,用烏梅煎湯調服,每次二錢。
沒藥丸治療產後心胸煩躁,惡血不暢:沒藥(研磨)、蠻姜、延胡索、乾漆(炒)、當歸、桂枝、牛膝、牡丹皮、乾薑等量,研末,用醋煮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用米酒湯送服,每次十到十五丸。
治療產後餘血衝擊心臟,煩悶腹痛:蒲黃適量,隔紙炒後,每次一錢,用開水送服。失笑散也有效。(出自《補遺方》)
治療產後呼吸短促,瀕臨死亡,心煩意亂:竹葉湯。 用竹葉(切細)、麥門冬、小麥各一升,甘草一兩,生薑二兩,大棗十二枚,加水一斗,先煎竹葉、小麥至八升,去渣後加入其他藥材,煎至三升,去渣溫服。虛悸者加人參二兩,氣力不足者加糯米五合。
甘竹茹湯治療產後氣虛,煩熱呼吸短促:甘竹茹一升,人參、茯苓、甘草各一兩,黃芩三兩,研碎,加水六升,煎至二升,去渣,分三次服用,每日三次。
人參當歸湯治療產後失血過多,血虛導致陰虛,陰虛生內熱,引起心煩氣短,自汗頭痛:熟地黃、人參(去蘆)、當歸(去蘆)、肉桂(去粗皮)、麥門冬(去心)各二錢,白芍藥(炒)二錢半,血熱嚴重者加生地黃二錢。加水二盅,粳米一合,竹葉十片,煎至一盅,飯後服用。
薤白湯治療產後胸中煩熱逆氣:薤白、半夏、甘草、人參各一兩,栝樓根二兩,麥門冬半升,研碎,加水一斗三升,煎至四升,去渣,分五次服用,每日三次,夜間兩次。熱盛者加知母一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