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四 (3)
卷之四 (3)
1. 腹痛
地黃散,治產後惡血不盡,腹中疼痛。
生地黃(炒),當歸(各二錢),生薑(半兩,切如芡實大,新瓦上焙令焦黑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空心薑、酒調下。
當歸血竭丸,治婦人產後惡露不下,結聚成塊,心胸痞悶,及臍下堅痛。
當歸,血竭,芍藥,蓬朮(炮,各二兩),五靈脂(四兩),
上為細末,醋糊和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食前溫酒送下。
溫隱居澤蘭湯,治產後惡露不盡,腹痛往來,兼胸滿少氣。
澤蘭(熬),生乾地黃,當歸(各七錢半),芍藥,生薑(細切龜頭大,新瓦上炒焦,各二兩半),甘草(一兩半),大棗(十四枚)
細切,水九升,煮三升,分三服。欲死塗身,得瘥。
卷荷散,治產後血上衝心,血刺、血暈、血氣腹痛,惡露不快。
卷荷(初出水者),紅花,當歸(各一兩),蒲黃(膈紙炒),牡丹皮(各半兩),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空心鹽酒調下,一臘內童子小便調。
又方,產後下血不盡,腹內堅痛不可忍。
當歸,芍藥,桂心(各三兩),桃仁(一百二十粒,制)
上水六升,煮二升,溫分兩服。未瘥加大黃。
又方,產後血結下不盡,腹中絞痛不止。
大黃(別浸),生乾地黃,當歸(各十分),川芎,桂心,芍藥(各八分),甘草,黃芩(各六分),桃仁(四十九粒,制)
細切,水七升,煮二升半,入大黃煎三沸,分溫三服。
又產後血下不盡,腹中痛無計。
青木香,當歸,牛膝,川芎,黃耆,芍藥(各八分),大黃(十三分浸),芒硝(十二分),
細切,水七升,煮二升半,入大黃更三沸,分三服。
又產後惡露不盡,結聚小腹疼痛。
當歸(七錢半),制香附子(一兩),琥珀,沒藥,青皮,赤芍藥,木香,桂心(各半兩),
上為細末以烏豆淋酒調二錢。
《產寶》治產後余血作疼兼塊者。
桂心,薑黃(各等分,為細末),酒調方寸匕,血下盡妙。
產乳方蕓薹散,產後惡露不盡,血結刺痛,名血母塊。兼治心腹諸疾。
蕓薹子(隔紙炒),當歸,桂心,赤芍藥(各等分),
細末,酒調二錢。產後可常服。
黑神散治產後惡露不盡,心胸痞悶,臍腹撮痛,汙血諸疾。(產後通用方。)
〔丹〕,治產後惡露未盡,小腹作痛。
五靈脂(末),香附末
上合和醋為丸,甚者加留尖桃仁。(一方加蛤粉。)
救急療惡露不盡腹脹痛,取亂髮如雞子大,灰水洗垢淨,燒存性末之,酒調服二錢。
又療產後血不盡,心腹痛悶方。取荷葉燒灰存性,熱湯和服,煮取汁飲之亦良。
又方,以鐵秤錘一枚,燒赤投酒中,(酒准五升。)用此酒煮當歸三兩,取二升,去滓分溫再服。《千金》同。一方無當歸。
《大全》,以惡露不盡腹痛、及兒枕心腹刺痛、小腹疼痛、寒疝,分為四門。由母胎中宿有血塊,產後不與兒俱下而仍在腹作痛,謂之兒枕。其惡露下不快而作痛者,胎中原無積聚,不為兒枕也。若惡露已盡,或由它故腹痛,如仲景枳實芍藥散證,或由血虛腹痛,如仲景當歸生薑羊肉湯證,自當別論。
白話文:
地黃散:治療產後惡露沒有完全排乾淨,導致腹部疼痛。
藥材:炒過的生地黃、當歸(各二錢),生薑(半兩,切成像芡實大小,在新的瓦片上烘烤到焦黑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空腹時用薑汁或酒調服。
當歸血竭丸:治療婦女產後惡露無法排出,積聚成塊,導致胸口悶脹,以及肚臍下堅硬疼痛。
藥材:當歸、血竭、芍藥、炮製過的蓬朮(各二兩),五靈脂(四兩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醋調成糊狀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飯前用溫酒送服。
溫隱居澤蘭湯:治療產後惡露沒有排乾淨,腹部疼痛時好時壞,同時感到胸悶、氣短。
藥材:熬製過的澤蘭、生乾地黃、當歸(各七錢半),芍藥、生薑(切成龜頭大小,在新瓦片上炒焦,各二兩半),甘草(一兩半),大棗(十四枚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切碎,用水九升煮成三升,分三次服用。如果病重,將藥塗抹全身,可以痊癒。
卷荷散:治療產後血氣上衝心臟,出現血刺痛、頭暈、腹部血氣疼痛,以及惡露排出不暢。
藥材:剛從水中長出的卷荷、紅花、當歸(各一兩),隔紙炒過的蒲黃、牡丹皮(各半兩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空腹時用鹽酒調服,或者用一歲以內男童的尿液調服。
又方:治療產後下血沒有排乾淨,腹部內部堅硬疼痛難忍。
藥材:當歸、芍藥、桂心(各三兩),桃仁(一百二十粒,處理過)。 用法:用水六升煮成二升,溫熱分兩次服用。如果沒有好轉,可以加入大黃。
又方:治療產後血塊積聚無法排出,腹部絞痛不止。
藥材:另外浸泡過的大黃、生乾地黃、當歸(各十分),川芎、桂心、芍藥(各八分),甘草、黃芩(各六分),桃仁(四十九粒,處理過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切碎,用水七升煮成二升半,加入大黃煮沸三次,溫熱分三次服用。
又方:治療產後血沒有排乾淨,腹部疼痛無法解決。
藥材:青木香、當歸、牛膝、川芎、黃耆、芍藥(各八分),浸泡過的大黃(十三分),芒硝(十二分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切碎,用水七升煮成二升半,加入大黃再煮沸三次,分三次服用。
又方:治療產後惡露沒有排乾淨,積聚在小腹導致疼痛。
藥材:當歸(七錢半),製過的香附子(一兩),琥珀、沒藥、青皮、赤芍藥、木香、桂心(各半兩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黑豆泡過的酒調服二錢。
《產寶》:治療產後殘留的血引起疼痛,並且有血塊。
藥材:桂心、薑黃(各等分,磨成細末)。 用法:用酒調服,每次一小勺,血排出後就痊癒。
產乳方蕓薹散:治療產後惡露沒有排乾淨,血塊積聚刺痛,稱為血母塊。同時治療心腹各種疾病。
藥材:隔紙炒過的蕓薹子、當歸、桂心、赤芍藥(各等分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酒調服二錢。產後可以經常服用。
黑神散:治療產後惡露沒有排乾淨,胸悶,肚臍和腹部抽痛,以及各種污血疾病。(產後通用方。)
〔丹〕:治療產後惡露沒有排乾淨,小腹疼痛。
藥材:磨成粉的五靈脂、香附粉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混合,用醋做成藥丸,情況嚴重時可以加入處理過的桃仁。(也有配方加入蛤粉。)
救急:治療惡露沒有排乾淨,腹脹痛,取像雞蛋大小的亂髮,用灰水洗淨污垢,燒成灰燼後磨成粉,用酒調服二錢。
又方:治療產後血沒有排乾淨,心腹疼痛悶脹,取荷葉燒成灰燼後保留藥性,用熱水調服,或者煮汁飲用。
又方:將燒紅的鐵秤錘放入酒中(酒約五升),用此酒煮當歸三兩,取二升,去除藥渣,溫熱分兩次服用。《千金方》也記載此方。也有配方不加當歸。
《大全》:將惡露沒有排乾淨引起的腹痛、以及胎盤殘留導致的心腹刺痛、小腹疼痛、寒疝等,分為四類。產後由於子宮內原本就有的血塊,沒有與胎兒一同排出而殘留在腹部導致疼痛,稱為胎盤殘留。如果惡露排出不暢而導致疼痛,則表示胎中原本沒有積聚,不是胎盤殘留。如果惡露已經排乾淨,或者由於其他原因導致腹痛,例如張仲景的枳實芍藥散證,或是因為血虛導致腹痛,例如張仲景的當歸生薑羊肉湯證,應當另作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