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五 (9)
卷之五 (9)
1. 血暈
獨行散,治產後血暈,昏迷不省,衝心悶絕。
五靈脂(二兩,半生半炒),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溫酒調下。口噤者拗開口灌之,入喉即愈。一方加荊芥為末,童便調服,如血崩不止,加當歸,酒、童便煎,不拘時服。
治下胎或產後血上衝心已死。
用鬱金燒存性為末,二錢,釅醋一合調灌之,立活。
產後血暈、心悶氣絕。
紅花(一兩),搗為末,分作二服,酒二盅,煎取一盅,並服,如口噤,斡開灌之,效。一方用紅花三兩新者,無灰酒、童便各半升,煮取一盞服。
《肘後》治血暈。
蘇木(三兩,細銼,)水五升,煮取二升,分再服瘥。無蘇木,取緋衣煮汁飲之亦得。
《聖惠》治產後血暈不知人,及狂語。
麒麟竭(一兩,細研為末,),非時以溫酒調下二錢匕。
奪命散,治產後血暈,血入心經,語言顛倒,健忘失志,及產後百病。
沒藥,血竭(各等分),
上研細為末,才產下便用童便、細酒各半盞,煎一兩沸,調下二錢,良久再服,其惡血自循下行,更不衝上,免生百疾,專治婦人方只用白湯調。五羊洪運使子舍孺人,產後語言顛倒,譫語不已,如有神靈,服諸藥無效,召陳診之,六脈和平,陳以此藥兩服愈。
紅花散,(《保命》)治產後血昏血暈血崩,及月事不勻,遠年乾血氣。
乾荷葉,牡丹皮,川當歸,紅花,蒲黃(炒,各等分),
上細末,每半酒煎和渣溫服。如胎衣不下,榆白皮湯調半兩。
上破血輕劑。
牡丹散,(《三因》)治產後血暈悶絕,口噤,則斡開口灌之。
牡丹皮,大黃(煨),芒硝(各一兩),冬瓜子(半合),桃仁(三十粒,去皮尖)
上銼,每服五錢,水三盅,煎一盅半,去滓,入硝又煎,分二服。
《產書》治產後心煩,手腳煩熱,氣力欲盡,血暈連心,頭硬,及寒熱不禁。
接骨木破之如筭子一握,以水一升,煎取半升,分溫二服。或小便數,惡血不止,服之即瘥。此水煎三遍,其力一般,此是起死之方。
上重劑,血點滴不出者宜用。
花蕊石散,治產後氣欲絕,惡血奔心欲死者,但以童便調一錢服之,取下惡物為妙。(胞衣不下。)
黑神散,治產後血暈,用細酒調服佳。(產後通用方。)
上方寒多者用之。
治產後血暈心悶亂,恍惚如見鬼。
生益母草汁(三合,如無,根亦可),生地黃汁(二合),童便(一合),雞子清(三枚)
上以前三味煎三四沸,後入雞子清攪停,作一服。
治產後血暈,狂語不識人,狂亂。
童便(二合),生地黃汁(一合),赤馬通(七枚),紅雪(八分),
上以上二味浸赤馬通,絞去滓下紅雪,溫為兩服。
上方熱多者用之。
仲景云:產婦鬱冒,其脈微弱,不能食,大便反堅,但頭汗出,所以然者,血虛而厥,厥而必冒,冒家欲解,必大汗出,以血虛下厥,孤陽上出,故頭汗出。所以產婦喜汗出者,亡陰血虛,陽氣獨盛,故當汗出,陰陽乃復,大便堅,嘔不能食,小柴胡湯主之。病解能食,七八日更發熱者,此為胃實,大承氣湯主之。
白話文:
獨行散:治療產後因血氣不順引起的昏厥,意識不清、胸悶欲絕的狀況。 使用五靈脂(一半生用,一半炒過),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酒調服。如果病人牙關緊閉,就撬開嘴灌入,一入喉就會好轉。另一個配方是加入荊芥磨成粉,用童子尿調服。如果產後出血不止,加入當歸,用酒和童子尿一起煎煮,不拘時間服用。
治療因為胎兒下墜或是產後血氣上衝導致的假死狀態。 用鬱金燒成炭後磨成粉末,用二錢,加入濃醋一合調和灌服,可以立刻救活。
治療產後血暈、心悶氣絕的狀況。 用紅花一兩,搗成末,分成兩份,用二盅酒煎煮成一盅,一起服用。如果病人牙關緊閉,就撬開嘴灌入,很有效。另一個配方是用新鮮紅花三兩,加入無灰酒和童子尿各半升,煮成一碗服用。
《肘後方》治療血暈的配方: 用蘇木三兩,切碎,加水五升煮成二升,分成兩次服用。如果沒有蘇木,用紅色布料煮汁飲用也可以。
《聖惠方》治療產後血暈導致意識不清或胡言亂語的配方: 用麒麟竭一兩,磨成細粉,在非吃飯時間用溫酒調服二錢。
奪命散:治療產後血暈,血氣進入心經,導致胡言亂語、健忘、失憶,以及產後各種疾病。 使用沒藥和血竭(等量),磨成細粉。產後立刻用童子尿和淡酒各半杯,煎煮至沸騰,調入二錢藥粉服用。過一段時間再服一次,這樣惡血就會順勢下行,不會上衝,避免產生其他疾病。這個配方特別適合婦女,單獨用白開水調服也可以。過去有位洪運使的夫人,產後胡言亂語,如同神經錯亂,服用各種藥物都無效,請陳醫師診治,發現脈象平和,用這個藥服用兩次就好了。
紅花散(出自《保命集》):治療產後血暈、血崩,以及月經不調、長期瘀血等問題。 使用乾荷葉、牡丹皮、川當歸、紅花、蒲黃(炒過),各等量,磨成細粉。每次取一半,用酒煎煮後連渣帶湯一起溫服。如果胎盤不下,用榆白皮湯調服半兩。 這是屬於比較輕微的破血藥方。
牡丹散(出自《三因方》):治療產後血暈昏厥、牙關緊閉,撬開嘴灌藥服用。 使用牡丹皮、煨過的大黃、芒硝(各一兩)、冬瓜子(半合)、桃仁(去皮尖,三十粒),切碎。每次用五錢,加三杯水煎煮成一杯半,去掉藥渣,加入芒硝再煎一下,分兩次服用。
《產書》記載:治療產後心煩、手腳發熱、氣力虛弱、血暈上衝、頭部僵硬,以及忽冷忽熱的狀況。 用接骨木的枝條,像算籌一樣的一把,加水一升煎煮成半升,分兩次溫服。如果小便次數多、惡露不止,服用後就會好轉。這個藥煎煮三次,藥效都相同,這是起死回生的藥方。 這是比較重劑的藥方,適合血幾乎沒有流出來的情況。
花蕊石散:治療產後氣息將絕,惡血上衝、瀕臨死亡的狀況。用童子尿調服一錢,可以幫助排出惡血。(也用於胎盤不下。)
黑神散:治療產後血暈,用淡酒調服效果最好。(這是產後常用的藥方。) 這個藥方適合寒症比較明顯的狀況。
治療產後血暈,心神煩亂,恍惚如同見到鬼魅的狀況。 用新鮮益母草汁(三合,沒有用根也可以)、生地黃汁(二合)、童子尿(一合)、雞蛋清(三枚)。先將前三味煎煮三四次沸騰,然後加入雞蛋清攪拌均勻,一次服用。
治療產後血暈,胡言亂語、意識不清、狂躁的狀況。 用童子尿(二合)、生地黃汁(一合)、赤馬通(七枚)、紅雪(八分)。先用前兩味浸泡赤馬通,絞去藥渣後,加入紅雪,加熱溫服,分兩次服用。 這個藥方適合熱症比較明顯的狀況。
張仲景說:產婦精神昏沉,脈象微弱,食慾不振,大便反而堅硬,但頭部出汗,這是因為血虛導致的昏厥。昏厥後會意識模糊,意識模糊想要好轉,必須大量出汗。因為血虛下行,陽氣虛浮於上,所以頭部出汗。產婦喜歡出汗,是因為陰血不足,陽氣過盛,所以要出汗才能恢復陰陽平衡。大便堅硬、嘔吐、不能進食,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。病好轉後可以進食,七八天後又發熱,這是因為胃氣實熱,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