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四 (17)
卷之四 (17)
1. 臨產坐草法
〔脈訣〕,欲產之婦脈離經,沉細而滑也同名。夜半覺痛應分誕,來日日午定知生。(《脈經》曰:離經其脈浮,腹痛引腰脊為欲生也,但離經者,不產也。又云:其脈離經,夜半覺,日中則生也。經者,常也,謂離其常處為離經。假如孕婦昨日見左沉實,為男之脈,今日或脈浮,是離其尋常之脈,而異於昨日,又且腹痛,知是將誕也。通真子引《難經》一呼三至曰離經為解。李晞範又引《難經》一呼一至曰離經,以解沉細而滑,皆非也。《難經》言損至二至雖同名離經,其脈與理則不同。且《脈經》明言離經其脈浮也,不曾引援《難經》之文合《脈訣》。因其言脈浮,又添沉細而滑,同名離經,蓋以前所診男女脈,或云浮大為女,若只脈浮為離經,若平常見浮大為女之脈,安辨離經,故又增沉細而滑,以見離為浮大之常經,為常滑也。《聖惠方》云:夜半子時覺腹痛,來日午時必定生產。謂子午相沖,正半日時數也。通真子曰:夜半痛,日午生,此言恐未為的。又曰:腹痛而腰不痛,未產也。若腹痛運腰痛甚者,即產。所以然者,腎繫於腰,胞系於腎,故也。診其尺脈轉急如切繩轉珠者,即產也。生產有難易,痛來有緊慢,安可定以半日,當以活法。)身重體熱寒又頻,舌下之脈黑復青,反舌上冷子當死,腹中須遣母歸冥。面赤舌青細尋看,母活子死定應難,唇口俱青沫又出,母子俱死總教拼。面青舌赤沫出頻,母死子活定知真,不信若能看應驗,尋之賢哲不虛陣。(《脈指南》作面青舌赤。蓋面以候母,舌以候子,今雲子活,合以舌赤為是,若云舌青,則與前面赤舌青,母活子死之候相反。若胎先下,其子得活,如未下,子母俱亡。自身重體熱寒又頻至此,並不用脈,只以外候參訣子母生死,蓋以臨產脈不可定,但當以察色而知之。)
楊子建《十產論》
一曰正產者,婦人懷胎,十月滿足,忽腰腹作陣疼痛,相次胎氣頓陷,至於臍腹痛極,乃至腰間重痛,穀道挺迸,繼之漿破血出,兒子遂生,名曰正產。
二曰傷產者,蓋一人之生,陰注陽定,各有時日,不可改移。今有未產一月以前,忽然臍腹疼痛,有如欲產,仍卻無事,是名試月,非正產也。但一切產母,未有正產之候,即不可令人抱腰,產母亦不可妄亂用力,蓋欲產之婦,臍腹疼痛,兒身未順,收生之婦,卻教產母虛亂用力,兒身才方轉動,卻被產母用力一逼,使兒錯路,忽橫忽倒,不能正生,皆緣產母用力未當之所致也。
凡產母用力,須待兒子順身,臨逼門戶,方始用力一送,令兒下生,此方是產母之用力當也。若未有正產之候,而用力傷早,並妄服藥餌,令兒下生,譬如堰苗而助長,無益而有害矣。此名傷產。
白話文:
臨產坐草法
婦女臨產,脈象會離開常規位置,變得沉細而滑利,這是生產的徵兆。夜半感到疼痛,預示著將要分娩;到了第二天中午,孩子就會出生。《脈經》記載:脈象離開常規位置,脈象浮,腹部疼痛牽扯到腰脊,表示將要生產。但單純脈象離開常規位置,並不一定會生產。書中又說:脈象離開常規位置,夜半感覺疼痛,到中午就會生產。「經」指的是常規狀態,離開常規位置就叫做「離經」。例如,孕婦昨天脈象在左邊沉實,是男胎的脈象;今天脈象卻浮起來,就離開了正常的脈象,與昨天不同,又伴隨腹痛,就知道將要生產了。通真子引用《難經》「一呼三至」來解釋「離經」,李晞範又引用《難經》「一呼一至」來解釋「離經」,以此解釋沉細而滑的脈象,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。《難經》提到損傷至二至雖都稱為「離經」,但其脈象和原理卻不同。而且《脈經》明確指出「離經」的脈象是浮的,並沒有引用《難經》的內容來解釋《脈訣》。因為書中提到脈象浮,又增加了沉細而滑的說法,這些都屬於「離經」的範疇,這是因為先前診斷男女脈象時,曾說脈象浮大是女胎,如果單純脈象浮就視為「離經」,那麼平常見到浮大為女胎的脈象,又怎麼區別「離經」呢?所以又增加了沉細而滑的說法,以此來區別浮大為常規脈象,滑利也是常規脈象。《聖惠方》記載:夜半子時感到腹痛,到第二天午時必定生產,這是因為子午相沖,正好是半天時間。通真子說:夜半痛,日午生,這句話未必準確。又說:腹痛但腰不痛,不會生產。如果腹痛且腰痛劇烈,就會生產。這是因為腎臟與腰部相連,胎兒與腎臟相連,所以如此。如果診脈時尺脈轉急,像切繩子轉珠子一樣,那就是要生產了。生產的難易程度不同,疼痛的程度也各有差異,怎麼可以固定在半天時間內?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判斷。
產婦身體沉重、發熱、發冷又頻繁,舌下脈象發黑又發青,舌頭反捲且冰冷,孩子會死,產婦腹中胎兒也將死去。產婦面赤、舌青、脈細,產婦活孩子死。產婦唇口都發青,還有泡沫冒出,母子都會死。產婦面色發青,舌頭發紅,泡沫頻繁冒出,產婦死孩子活。不信的話,可以驗證一下,這絕非虛言。(《脈指南》記載面色青,舌頭紅。面部觀察產婦情況,舌頭觀察孩子情況,現在說孩子活,用舌頭紅來判斷是對的;如果說舌頭青,就與前面「面赤舌青,母活子死」的判斷相反。如果胎兒先下降,孩子就能活;如果胎兒還沒有下降,母子都會死亡。產婦身體沉重、發熱、發冷又頻繁,到這個地步,不用診脈,只憑外在徵象來判斷母子生死,因為臨產時的脈象並不可靠,只能觀察面色來判斷。)
楊子建《十產論》
一、正產:婦女懷胎十月足月,突然腰腹陣陣疼痛,胎氣逐漸下降,臍腹疼痛劇烈,甚至腰部疼痛難忍,肛門膨脹,接著破水出血,孩子就出生了,這叫做正產。
二、傷產:人的出生時間,陰陽氣血都有其規律,不可強求改變。有些婦女在生產前一個月,突然臍腹疼痛,好像要生產,但又沒事,這叫做「試月」,不是正產。但是所有產婦,在沒有正產的徵兆前,都不能讓人扶腰,產婦也不能亂用力。因為將要生產的婦女,臍腹疼痛,胎兒還沒有順利轉動,接生的婦女卻讓產婦亂用力,胎兒剛開始轉動,就被產婦用力一擠,導致胎兒位置錯亂,橫著或倒著,不能順利出生,都是因為產婦用力不當造成的。
產婦用力,必須等到胎兒順利轉動,快要出生時,才能用力一送,讓孩子出生,這才是產婦用力得當。如果沒有正產的徵兆,就用力過早,或者亂服藥物,讓孩子出生,就像揠苗助長,沒有益處反而有害。這就是傷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