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四 (9)
卷之四 (9)
1. 胎自墮
〔丹〕,陽施陰化,胎孕乃成。血氣虛損,不足營養,其胎自墮。或勞怒傷情,內火便動,亦能墮胎。推原其本,皆因於熱,火能消物,造化自然。《病源》乃謂風冷傷於子臟而墮,此未得病情者也。予見賈氏婦,但有孕至三月左右必墮,診其脈,左手大而無力,重取則澀,知其血少也。以其妙年,只補中氣,使血自榮。時正夏初,教以濃煎白朮湯下黃芩末一錢,服三四十帖,遂得保全其生,因而思之,墮因內熱而虛者,於理為多,曰熱曰虛,當分輕重。蓋孕至三月,正屬相火,所以易墮,不然何以黃芩、熟艾、阿膠等為安胎妙藥耶?好生之工,幸無輕視。一婦年三十餘,或經住或成形未具,其胎必墮,察其性急多怒,色黑氣實,此相火太盛,不能生氣化胎,反食氣傷精故也。因令住經第二月,用黃芩、白朮、當歸、甘草,服至三月盡止藥,後生一子。一婦經住三月後,尺脈或澀或微弱,其婦卻無病,知是子宮真氣不全,故陽不施,陰不化,精血雖凝,終不成形。至產血塊或產血胞。一婦腹漸大如懷子,至十月求易產藥,察其神色甚困難,與之藥,不數日生白蟲半桶。蓋由婦之元氣太虛,精血雖凝,不能成胎而為穢腐,蘊積之久,濕化為熱,濕熱生蟲,理之所有,亦須周十月之氣,發動而產,終非佳兆。其婦不及月死。濕熱生蟲,譬之溝渠汙濁,積久不流,則諸蟲生於其間矣。
汪石山治一婦長瘦,色黃白,性躁急、年三十餘,常患墮胎,已七八見矣。診其脈,皆柔軟無力,兩尺雖浮而弱,不任尋按。曰:此因胎墮太多,氣血耗甚,胎無滋養,故頻墮,譬之水涸而禾枯,土削而木倒也。況三月五月,正屬少陽火動之時,加以性躁而急發之,故墮多在三五七月也。
宜大補陰湯去桂加黃柏、黃芩煎服,仍用研末蜜丸服之,庶可保生,服半年胎固而生二子。
錢仲陽治一孕婦病,醫言胎且墮。錢曰:妊者五臟傳養,率六旬乃更,候其月偏補之,何必墮。已而母子皆全。
陳鬥岩治一婦有胎四月墮下,逾旬腹腫發熱,氣喘,脈洪盛,面赤口鼻舌青黑。陳診之曰:脈洪盛者,胎未墮也。面赤,心火盛而血乾也。舌青口鼻黑,肝既絕而胎死矣。內外皆曰胎墮久矣。復診色脈如前,以蛇蛻煎湯下平胃散加芒硝、歸尾一倍服之。須臾,腹鳴如雷,腰腹陣痛,復一死胎隨下,病亦愈。
程仁甫治一婦,年近四十,稟氣素弱,自去其胎,五日內漸漸腹脹如鼓,至心前上,吐不能食,用補藥不效。診六脈微弱,但只叫脹死,此乃損傷脾氣而作脹,然急則治其標,若泥丹溪法恐緩不及事矣。
用桃仁承氣加枳實、厚朴,倍硝、黃,煎服四分,吐去其一,次早仍不通,事急,又服琥珀丸三錢,至申時大通,脹減,但體倦四肢無力,口不知味,發熱,再用參、耆、歸、芍、楂、朮、陳皮八劑而安。
白話文:
胎自墮
女子懷孕,本是陽氣施於陰氣,陰陽調和而胎兒成形。但若血氣虛損,不足以滋養胎兒,則胎兒便會自然流產。或因勞累或情緒激動傷及心神,導致內火旺盛,也會造成流產。究其根本,大多是因為體內熱盛,因為火能消融萬物,這是自然法則。《病源》中說風寒侵犯子宮導致流產,這並非完全掌握病情之說。我曾遇到一位賈姓婦人,懷孕到三個月左右就會流產。診其脈象,左手脈大而無力,用力按壓則感到澀滯,可知其血氣不足。由於她正值妙齡,我便只注重補益中氣,使血液自然充盈。那時正值初夏,我便讓她服用濃煎白朮湯,加入一錢黃芩末,服用三四十劑後,她便保住了胎兒。由此可見,流產多因內熱而導致虛弱,這應區分輕重。懷孕三月,正值相火旺盛之時,故而容易流產,否則黃芩、艾葉炭、阿膠等為何能作為安胎妙藥呢?保胎之事,不可輕忽。
另一位三十多歲的婦人,懷孕後,不是月經停止,就是胎兒未能完全成形便會流產。觀察其性情,急躁易怒,面色黑而氣血壅滯,這是相火過盛,不能化生氣血滋養胎兒,反而損耗氣血精髓的緣故。因此,我讓她在月經停止後的第二個月,服用黃芩、白朮、當歸、甘草,服用至懷孕三月結束。後來,她順利生下了一個孩子。
還有一位婦人,懷孕三月後,尺脈時而澀滯時而微弱,但她卻沒有其他疾病,可知這是子宮真氣不足,所以陽氣不能施佈,陰氣不能化生,精血雖然凝結,卻終究不能成形,最後只能排出血塊或胎衣。
還有一位婦人,肚子逐漸隆起,像懷孕一樣,到十月才來求助於我,希望得到幫助生產。觀察其面色神態,非常困難,我給了她藥物,幾天後,她排出半桶白色蟲子。這是因為她的元氣太虛,精血雖能凝結,卻不能成形,反而腐敗,積累日久,濕氣化為熱氣,濕熱交蒸而生蟲,這也是符合道理的。懷孕應滿十月,靠自身元氣才能生產,這絕非吉兆。這位婦人不到預產期就去世了。濕熱生蟲,如同溝渠污穢,久久不流動,則會滋生蟲子。
汪石山醫生治療一位婦人,她身材瘦長,面色發黃發白,性情急躁,三十多歲,經常流產,已經七八次了。診其脈象,脈皆柔軟無力,兩尺脈雖浮而弱,承受不住按壓。他說:這是因為多次流產,導致氣血耗損嚴重,胎兒缺乏營養,所以頻頻流產,如同田地乾涸禾苗枯萎,土壤被挖空樹木倒塌一樣。況且,懷孕三月、五月,正是少陽火旺盛的時期,再加上她性情急躁,更容易導致流產,所以大多在三、五、七月流產。
治療方法宜用大補陰湯,去掉桂枝,加入黃柏、黃芩煎服,再用研末做成蜜丸服用,這樣或許能保住胎兒。服用半年後,她的胎兒穩固,並生下兩個孩子。
錢仲陽醫生治療一位懷孕的病人,其他醫生說胎兒將要流產。錢仲陽說:懷孕婦女,五臟共同滋養胎兒,妊娠期需六十天才能完成一個循環,等待月經來潮,再進行調理就可以了,何必擔心流產呢?結果母子平安。
陳鬥岩醫生治療一位婦人,懷孕四個月胎兒流產,十多天後,腹部腫脹,發熱,氣喘,脈洪盛,面色紅赤,口鼻舌青黑。陳醫生診斷說:脈洪盛,說明胎兒並未完全流產。面色紅赤,說明心火旺盛,血液乾燥。舌青,口鼻黑,說明肝經已損,胎兒已死。內外都說胎兒流產很久了。再次診脈,色脈如前,用蛇蛻煎湯,服用平胃散,加入芒硝、當歸尾一倍服用。一會兒,腹部鳴響如雷,腰腹部陣痛,又排出一個死胎,病情也痊癒了。
程仁甫醫生治療一位將近四十歲的婦人,體質素來虛弱,自己流產後,五天內腹部逐漸脹大如鼓,脹到心口部位,嘔吐不能進食,服用補藥無效。診其六脈微弱,只叫著肚子脹痛欲死,這是損傷了脾胃而導致脹滿。但情況緊急,先治標,如果按照丹溪的治療方法,恐怕緩不濟急。
用桃仁承氣湯,加入枳實、厚朴,加倍芒硝、黃連,煎服四分之一,吐去一部分,第二天早上仍然不通,情況緊急,又服用了琥珀丸三錢,到申時(下午五點)大便通暢,脹滿減輕,但身體疲倦,四肢無力,口淡無味,發熱,再用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芍藥、山楂、白朮、陳皮八劑藥物而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