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四 (10)
卷之四 (10)
1. 求子
婦人所構之血,固由於百脈合聚,較之男子之精,不能無輕重之分也。孔子贊乾元資始曰大,贊坤元資生曰至,得無意乎?若男女之辨,又不以精血先後為拘,不以經盡幾日為拘,不以夜半前後交感為拘,不以父強母弱,母強父弱為拘,只以精血各由百脈之齊到者別勝負耳。是故精之百脈齊到,有以勝乎血則成男矣,血之百脈齊到,有以勝乎精則成女矣。
至有既孕而小產者,有產而不育,有育而不壽者,有壽而黃耆無疆者,則亦精血之堅脆分為修短耳。世人不察其精血之堅脆,已定於稟受之初,乃以小產專責之母,以不育專付之兒,以壽夭專諉之數,不亦謬乎?
白話文:
婦女懷孕所需的血液,確實是因為全身的脈絡匯聚而來,相較於男子的精液,在分量上自然會有輕重之別。孔子稱讚乾卦的創始能力為「大」,稱讚坤卦的孕育能力為「至」,難道沒有深意嗎?至於男女的區別,並不在於精血的先後順序,不在於月經結束後幾天,不在於半夜前後的性行為,不在於父親強壯母親虛弱,或母親強壯父親虛弱,而是取決於精液和血液各自從全身脈絡同時到達的強弱來決定勝負。因此,如果精液能從全身脈絡同時到達且強盛過血液,就會生男孩;如果血液能從全身脈絡同時到達且強盛過精液,就會生女孩。
至於有些人懷孕後流產,有些人能生產卻無法養大孩子,有些人能養大孩子卻不長壽,有些人能長壽且能享盡天年,這些都是因為精血的強韌程度不同,才導致壽命長短的差異。世人不了解精血的強韌程度,其實早在先天稟賦時就已決定,卻把流產完全歸咎於母親,把無法養大孩子完全歸咎於孩子,把壽命長短完全推卸給命運,這不是太荒謬了嗎?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