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一 (1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19)

1. 經候總論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食前服。

〔脈〕,師曰:脈微血氣俱虛,年少者亡血也。乳子下利為可。否者,此為居經,三月一來。師曰:寸口脈微而澀,微則衛氣不足,澀則血氣無餘。衛不足,其息短,其形躁。血不足,其形逆,榮衛俱虛,言語謬誤。趺陽脈浮而澀,澀則衛氣虛,虛則短氣,咽燥而口苦,胃氣澀則失液。少陰脈微而遲,微則無精,遲則陰中寒,澀則血不來,此為居經,三月一來。問曰:婦人妊娠三月,師脈之,言此婦人非軀,今月經當下,其脈何類?何以別之?師曰:寸口脈衛浮而大,榮反而弱,浮大則氣強,反弱則少血,孤陽獨呼,陰不能吸,二氣不停,衛降榮竭,陰為積寒,陽為聚熱,陽盛不潤,經絡不足,陰虛陽往,(一作實。)故令少血,時發灑淅,咽燥汗出,或溲稠數,多唾涎沫,此令重虛,津液漏泄,故知非軀。蓄煩滿血,月稟一經,三月一來,陰盛則瀉,名曰居經。(謂右脈浮大,左脈反弱也。)

〔調經平劑〕

簡易方當歸散,治經脈不勻,或三四月不行,或一月再至。

當歸,川芎,白芍藥(炒),黃芩(炒,各一兩),白朮,山茱萸肉(一兩半),

上為細末,空心溫酒調下二錢,日三服。如冷去黃芩,加肉桂一兩。

人參養血丸,(《和劑》)治女人稟受素弱,血氣虛損。常服補衝任,調經候,暖下元,生血氣。

烏梅肉(三兩),熟地黃(五兩),當歸(二兩),人參,川芎,赤芍藥,蒲黃(炒,各一兩),

上為細末,煉蜜丸梧子大。每服八十丸,溫酒米飲任下。

逍遙散,(《和劑》)治血虛煩熱,月水不調,臍腹脹痛,痰嗽潮熱。

當歸,白朮,白芍藥,柴胡,茯苓(各一兩),甘草(炙,半兩)

上㕮咀,每服半兩,入薑、薄荷葉煎服。薛新甫加牡丹皮,山梔炒各五分,名加味逍遙散。《神巧萬全方》無當歸、芍藥、甘草,有人參、黃耆各等分。

增損四物湯,治月事不調,心腹疼痛,補血溫經,駐顏。

川芎,當歸,芍藥,熟地黃,牡丹皮,白朮(各一錢半),地骨皮(一錢),

上作一服,用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食前服。

《濟生方》論曰:《內經》云,百病皆生於氣。經有所謂七氣,有所謂九氣。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,恐、驚者,七氣也。七情之外,益之以寒熱二證,而為九氣也。氣之為病,男子婦人皆有之,惟婦人血氣為患尤甚。蓋人身血隨氣行,氣一壅滯,則血與氣並,或月事不調,心腹作痛。

或月事將行,預先作痛。或月事已行,淋瀝不斷,心腹作痛。或遵腰脅,或引背膂,上下攻刺。吐逆不食,甚則手足搐搦,狀類驚癇。或作寒熱,或為癥瘕,肌肉消瘦。非特不能受孕,久而不治,轉而為瘵疾者多矣。

白話文:

[經期總論]

將藥材煮成一帖,用水兩盅,煎煮至剩一盅,飯前服用。

[脈象],醫師說:脈象微弱,表示氣血兩虛,年輕人可能是失血過多。哺乳的婦女拉肚子是正常的。否則,這就是所謂的「居經」,也就是經期三個月才來一次。醫師又說:寸口脈象微弱而澀,微弱表示衛氣不足,澀表示血氣不足。衛氣不足,呼吸就會短促,形體也會煩躁不安。血氣不足,形體就會虛弱,營衛之氣都虛弱,就會出現言語錯亂。趺陽脈象浮而澀,澀表示衛氣虛弱,虛弱則會氣短,咽喉乾燥、口苦,胃氣澀滯則會失去體液。少陰脈象微弱而遲緩,微弱表示精氣不足,遲緩表示體內陰寒,澀則表示血不能順利流動,這也是所謂的「居經」,經期三個月才來一次。有人問:婦女懷孕三個月,醫師為她把脈,說這個婦女並非懷孕,這個月經期應該要來,她的脈象會是怎樣?要如何區別?醫師說:寸口脈象,衛氣浮盛而大,營血反而虛弱,浮大表示氣強盛,反而虛弱表示血少,只有陽氣獨自旺盛,陰氣不能吸納,兩氣不協調,衛氣下降,營血枯竭,陰氣積聚成寒,陽氣聚集成熱,陽氣過盛而無法滋潤,經絡虛弱,陰氣虛弱而陽氣亢盛,所以導致血少,時常發冷發熱,咽喉乾燥出汗,或者小便頻數而濃稠,口中多唾液,這表示身體嚴重虛弱,津液外泄,所以知道她不是懷孕。體內積聚煩悶,血不順暢,月經三個月才來一次,陰氣盛則會泄瀉,這就叫做「居經」。(指的是右脈浮大,左脈反而虛弱。)

[調經常用方劑]

簡易方 當歸散,治療月經不調,或三、四個月不來,或一個月來兩次。

當歸、川芎、炒白芍、炒黃芩各一兩,白朮、山茱萸肉一兩半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空腹時用溫酒調服兩錢,一天服用三次。如果體質怕冷,就去掉黃芩,加入肉桂一兩。

人參養血丸,(出自《和劑局方》)治療婦女天生體弱,氣血虛損。經常服用可以補益衝任二脈,調理月經,溫暖下元,生養氣血。

烏梅肉三兩,熟地黃五兩,當歸二兩,人參、川芎、赤芍、炒蒲黃各一兩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煉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八十丸,用溫酒或米湯送服。

逍遙散,(出自《和劑局方》)治療血虛引起的煩熱,月經不調,肚臍周圍腹部脹痛,咳嗽有痰、發熱。

當歸、白朮、白芍、柴胡、茯苓各一兩,炙甘草半兩。

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,每次服用半兩,加入薑和薄荷葉一起煎服。薛新甫在此方中加入牡丹皮、炒山梔各五分,名為加味逍遙散。《神巧萬全方》中沒有當歸、芍藥、甘草,加入了人參和黃耆,用量相同。

增損四物湯,治療月經不調,心腹疼痛,補血溫經,保持容顏。

川芎、當歸、芍藥、熟地黃、牡丹皮、白朮各一錢半,地骨皮一錢。

將以上藥材煮成一帖,用水兩盅,煎煮至剩一盅,飯前服用。

《濟生方》中說,《內經》說,所有疾病都源於氣。經書中提到有所謂的七情和九氣。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是七情。七情之外,加上寒熱兩種情況,就成為九氣。氣引起的疾病,男女都會有,但是婦女因為氣血問題尤其嚴重。人體的血液隨著氣運行,一旦氣滯,血就會跟著淤積,或者導致月經不調、心腹疼痛。

或者月經將來之前,預先感到疼痛。或者月經已經來了,卻滴滴答答流個不停,且伴隨心腹疼痛。或者疼痛蔓延到腰脅,甚至牽引到背部,上下竄痛。會出現噁心嘔吐、食慾不振,嚴重時手腳抽搐,症狀類似驚癇。或者出現發冷發熱,或者形成腫塊,肌肉消瘦。不僅不能懷孕,久不治療,很可能會轉變成癆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