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二 (63)
卷之二 (63)
1. 腳氣
上㕮咀,每服八錢,水一中盞半,生薑五片,蔥白七寸,煎至一大盞,去滓食前溫服。
紫蘇飲,治婦人風毒腳氣,心腹痞塞,痰飲停積,不思飲食,腳重虛腫。
紫蘇葉,木通(去皮),茴香,桑根白皮(各一兩),獨活(去蘆),羌活(去蘆),乾木瓜,青橘皮(去白),甘草(炙,各半兩),大腹皮(半兩),枳殼(去瓤麩炒,二兩),荊芥(半兩),
上㕮咀,每服八錢,水一大盞半,生薑五片,連須蔥白一莖,煎至一大盞,去滓溫服,不拘時,日進二服。
四白散,治男子婦人血虛發熱,夜多盜汗,不進飲食,四肢羸瘦,筋脈拘攣,腳痛不能行立。
黃耆(去蘆),厚朴(薑製),益智仁,陳皮(去白),藿香,白扁豆,白朮(去蘆,各一兩),白茯苓(去皮),白豆蔻仁,人參(去蘆),甘草(炙),天台烏藥(各半兩),芍藥(一兩半),檀香,沉香(各二錢半),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生薑三片,棗子一枚,煎至七分,和柤溫服,日進二服。諸證減退,只有腳攣痛不能行,服蒼朮丸治之。
蒼朮丸,大治乾溼腳氣,筋脈拘攣疼痛,不能行履,兼補下部。
乳香(另研),沒藥(各二錢,另研),川牛膝(酒浸),青鹽(各半兩,研),熟艾(四錢,米糨過,研末),全蠍(一錢,炒、研),川烏頭(三錢,炮,去皮臍)
上件為細末,入研藥令勻,用大木瓜一枚,切一頭留作蓋,去穰,入上件藥於木瓜內,將蓋簽定,安於黑豆中,蒸令極爛,取出去皮,連藥研成膏,卻入生蒼朮末不以多少,拌令得所,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用木瓜湯下,或溫鹽酒亦得,日進三服,忌血與蒜。
餘證方淪,並詳雜病本門。
白話文:
[腳氣]
將藥材稍微搗碎,每次服用八錢,用水一碗半,加生薑五片、蔥白七寸,煎煮至剩下一碗,去藥渣,在吃飯前溫服。
紫蘇飲,治療婦女因風邪毒氣引起的腳氣,以及胸腹脹滿堵塞、痰液停滯、不想吃東西、腳部沉重虛浮腫脹。
藥材包含:紫蘇葉、木通(去皮)、茴香、桑樹根白皮(各一兩)、獨活(去除蘆頭)、羌活(去除蘆頭)、乾木瓜、青橘皮(去除白色部分)、炙甘草(各半兩)、大腹皮(半兩)、枳殼(去除內瓤,麩炒,二兩)、荊芥(半兩)。
將藥材稍微搗碎,每次服用八錢,用水一碗半,加入生薑五片、連須蔥白一根,煎煮至剩下一碗,去除藥渣,溫服,不限時間,一天服用兩次。
四白散,治療男女因血虛導致發熱、夜晚盜汗、食慾不振、四肢消瘦、筋脈拘攣、腳痛不能行走站立。
藥材包含:黃耆(去除蘆頭)、厚朴(用生薑處理過)、益智仁、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)、藿香、白扁豆、白朮(去除蘆頭,各一兩)、白茯苓(去除皮)、白豆蔻仁、人參(去除蘆頭)、炙甘草、天台烏藥(各半兩)、芍藥(一兩半)、檀香、沉香(各二錢半)。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碗,加入生薑三片、紅棗一顆,煎煮至剩七分,連同藥渣溫服,一天服用兩次。如果其他症狀減輕,只有腳部痙攣疼痛無法行走,服用蒼朮丸治療。
蒼朮丸,主要治療乾濕腳氣、筋脈拘攣疼痛、不能行走,同時補益下半身。
藥材包含:乳香(另外研磨)、沒藥(各二錢,另外研磨)、川牛膝(用酒浸泡)、青鹽(各半兩,研磨)、熟艾(四錢,用米漿拌過,研磨成末)、全蠍(一錢,炒過、研磨)、川烏頭(三錢,炮製過,去除皮臍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再將研磨好的藥粉混合均勻,取一個大的木瓜,切開一端,留作蓋子,挖去裡面的瓤,將藥粉放入木瓜內,用蓋子蓋好並用簽子固定,放在黑豆中蒸煮至極其軟爛,取出後去除木瓜皮,連同藥材一起研磨成膏狀,再加入生蒼朮粉,量不限,攪拌均勻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用木瓜湯送服,或用溫鹽酒送服也可以,一天服用三次,忌食血和蒜。
其他症狀的治療方法,可以參考雜病相關的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