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一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10)

1. 治法通論

木香(炮),京墨(煨),茯苓,桃仁(去皮尖,麩炒,各一兩),蠶布(燒),藁本,秦艽,石斛(酒浸,炒),桔梗(炒),人參,甘草(各二兩),牡丹皮(去心),乾薑(炮),細辛,桂心,當歸,川芎(各半兩),蒼朮(米泔浸,八兩),大豆卷(炒,半升),川椒(去目併合口,炒出汗),山藥(各三兩),澤蘭葉,熟地黃(酒浸蒸焙),香附子(炒,各四兩),糯米(炒,一升),
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每兩作六丸,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,細嚼溫酒送下,淡醋湯化服亦可,空心食前服。或以醋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。依前服亦可。

〔理氣行血〕

皺血丸,治婦人血海虛冷,百病變生,氣血不調,時發寒熱,或下血過多,或久閉不通,崩中不止,帶下赤白,癥瘕癖塊,攻刺疼痛,小便緊滿,脅肋脹痛,腰重腳弱,面黃體虛,飲食減少,漸成勞狀,及經脈不調,胎氣多損,產前產後,一切病患,無不治療。

菊花(去梗),茴香,玄胡索(炒),香附(炒,酒浸一宿,焙),肉桂(去粗皮),當歸,芍藥,熟地黃,牛膝,蒲黃,蓬朮(各三兩),

上為細末,用烏豆一升,醋煮候乾為末,再入醋二碗,煮至一碗,留為糊,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溫酒或醋湯送下。血氣攻刺,炒薑、酒下。癥瘕絞痛,當歸酒下。忌鴨肉、羊血。此藥暖子宮,令人有子,及治皺血損,調衝任,暖血海,及胞絡傷損,宿瘀乾血。

_〔理氣和血〕_加味五積散

蒼朮(一兩,米泔浸炒),白姜,陳皮(各一兩三錢),厚朴(去粗皮,薑汁炒),半夏(洗),枳殼(炒),楊芍藥,香附子(炒去毛),桔梗,人參(去蘆),茯苓(去皮),川白芷,川芎,當歸(去土),茴香(炒),木香,肉桂,粉草(各一兩),

上銼碎,生薑、木瓜入鹽煎服。陰證傷寒,生薑、附子。血脈不勻,紫蘇。氣嗽,烏梅、姜錢。勻經,棗子、姜錢。補益血海,蘇、鹽。產後,生薑、醋炒陳艾。胃冷不納食,陳皮、縮砂。赤白帶,陳米。冷氣疾,木香、茱萸。心燥,背筋急,頭暈,腰腳痠,生地黃、當歸。

脾虛,蘇葉、粉草。月中被驚,或因爭觸,心頭結塊,五膈、五噎,茴香、棗子。口苦舌乾,吞酸噫氣,此為胃冷,生薑,鹽。腰痛,桃仁、木瓜、杜仲、川續斷。身疼,秦艽。諸虛,脾胃不和,羸瘦冷氣,蘇、鹽。

冷瀉,炒過生薑、烏梅、肉豆蔻、陳米。各煎湯。

〔養血潤燥〕

卷柏丸,治婦人衝任本虛,血海不足,不能流通經絡,月水不調,赤白帶下,三十六疾,並皆治之。常服和經絡,暖五臟,潤肌膚,長髮去䵟,除風,令人有子。

卷柏(去根),當歸(洗焙),艾葉(炒,各二兩),熟地黃(洗焙),川芎,白芷,柏子仁(微炒),肉蓯蓉,牡丹皮(各一兩),

白話文:

[治法通論]

主要藥方(丸劑):

將木香(炮製過)、京墨(煨過)、茯苓、桃仁(去皮尖,用麩炒過,各一兩)、蠶布(燒過)、藁本、秦艽、石斛(用酒浸泡後炒過)、桔梗(炒過)、人參、甘草(各二兩)、牡丹皮(去心)、乾薑(炮製過)、細辛、桂心、當歸、川芎(各半兩)、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過,八兩)、大豆卷(炒過,半升)、川椒(去掉椒目和合口,炒出汗)、山藥(各三兩)、澤蘭葉、熟地黃(用酒浸泡後蒸過並烘乾)、香附子(炒過,各四兩)、糯米(炒過,一升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,每兩藥粉做成六個丸子,大小如彈珠。每次服用一丸,細嚼後用溫酒送服,也可以用淡醋湯化開服用,最好在空腹吃飯前服用。或者將藥粉用醋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五十丸。服用方法同前。

[理氣行血]

皺血丸:

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婦女血海虛寒引起的各種疾病,例如:氣血不調、時而發冷發熱、月經出血過多或長期閉經不通、崩漏不止、赤白帶下、腹部有腫塊並伴有刺痛、小便頻繁且感到憋脹、脅肋脹痛、腰部沉重腿腳無力、面色發黃身體虛弱、食慾不振,逐漸呈現勞損的狀態,以及月經不調、胎氣不穩、產前產後等各種病症,幾乎都能治療。

藥方組成:菊花(去掉花梗)、茴香、玄胡索(炒過)、香附(炒過,用酒浸泡一夜後烘乾)、肉桂(去掉粗皮)、當歸、芍藥、熟地黃、牛膝、蒲黃、蓬朮(各三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黑豆一升,用醋煮到乾枯後研磨成粉,再加入醋兩碗,煮至剩下一碗,留作糊狀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溫酒或醋湯送服。如果出現血氣攻刺的疼痛,可用炒過的生薑和酒送服。如果是腹部腫塊引起的絞痛,可用當歸酒送服。服用此藥時,忌食鴨肉和羊血。這個藥方能溫暖子宮,幫助婦女懷孕,並能治療血虛,調理衝脈和任脈,溫暖血海,以及修復胞絡損傷、舊瘀乾血等問題。

**[理氣和血]**加味五積散

藥方組成:蒼朮(一兩,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)、白薑、陳皮(各一兩三錢)、厚朴(去掉粗皮,用薑汁炒過)、半夏(洗過)、枳殼(炒過)、白芍藥、香附子(炒過並去除毛)、桔梗、人參(去掉蘆頭)、茯苓(去掉皮)、川白芷、川芎、當歸(去掉泥土)、茴香(炒過)、木香、肉桂、甘草(各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入生薑和木瓜,用鹽水煎服。如果是陰證傷寒,則加入生薑和附子同煎。如果血脈不勻,則加入紫蘇同煎。如果是氣喘咳嗽,則加入烏梅和薑錢同煎。如果是月經不調,則加入棗子和薑錢同煎。如果是為了補益血海,則加入紫蘇和鹽同煎。如果是產後調理,則加入生薑和用醋炒過的陳艾同煎。如果是胃寒不思飲食,則加入陳皮和縮砂同煎。如果是赤白帶下,則加入陳米同煎。如果是冷氣病,則加入木香和茱萸同煎。如果出現心煩、背部肌肉緊繃、頭暈、腰腿痠痛等症狀,則加入生地黃和當歸同煎。

如果是脾虛,則加入蘇葉和甘草同煎。如果是月中受驚或因爭吵導致心頭結塊,或者出現五膈、五噎等症狀,則加入茴香和棗子同煎。如果出現口苦舌乾、吞酸噯氣等症狀,這是因為胃寒引起的,則加入生薑和鹽同煎。如果是腰痛,則加入桃仁、木瓜、杜仲、川續斷同煎。如果是身體疼痛,則加入秦艽同煎。如果是各種虛弱、脾胃不和、身體消瘦或有冷氣等症狀,則加入蘇葉和鹽同煎。

如果是冷瀉,則用炒過的生薑、烏梅、肉豆蔻和陳米分別煎湯服用。

[養血潤燥]

卷柏丸:

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婦女衝脈和任脈本虛,血海不足,導致經絡不暢、月經不調、赤白帶下等三十六種疾病,都能治療。經常服用能調和經絡,溫暖五臟,滋潤肌膚,使頭髮生長,去除面部斑點,祛除風邪,並幫助婦女懷孕。

藥方組成:卷柏(去掉根)、當歸(洗過烘乾)、艾葉(炒過,各二兩)、熟地黃(洗過烘乾)、川芎、白芷、柏子仁(稍微炒過)、肉蓯蓉、牡丹皮(各一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