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女科證治準繩》~ 卷之五 (2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25)

1. 陰蝕

〔大〕,凡婦人少陰脈數而滑者,陰中必生瘡,名曰䘌瘡。或痛或癢,如蟲行狀,淋露膿汁,陰蝕幾盡者。此皆由心神煩郁,胃氣虛弱,致氣血留滯。故經云:諸痛癢瘡,皆屬於心。又云:陽明主肌肉,痛癢皆屬於心。治之當補心養胃,外以熏洗坐導藥治之乃可。

〔薛〕,前證乃肝脾鬱結之證,木旺生蟲耳。宜解鬱清肝。備見前雜證陰中生瘡類。一產婦素有肝火,患此內潰癢痛,食少熱渴,小水淋瀝,用加味逍遙散、加味歸脾湯兼服,間以蘆薈丸,外以鶴蝨草煎洗而愈。

《千金方》,蒲黃(三升),水銀(一兩),二味研勻以粉上。

又方,肥豬肉十斤,水一碩,煮水浸,冷即易,不過三兩度。

洗拓湯方

甘草,乾漆(各一兩),黃芩,乾地黃,當歸,芍藥(各二兩),龜甲(五兩),

上細切,以水七升,煮耗一半,以綿帛納湯中,以拓瘡處,良久即易,日二度。每拓湯,可人行十里許,即裛干,捻取甘濕散薄敷瘡上使遍,可經半日,又以湯拓,拓訖如前敷藥。

余家婢遇此疾,醫療不瘥,蝕處作兩瘡,深半寸,余因檢得此方,仍以自處蚺蛇膽散,不經七日,瘡乃平復,甚效。凡治數十人應手而瘥,請廣布之。

甘濕散,(又名蚺蛇膽散。)療疳蟲陰蝕。

蚺蛇膽(真者),青木香,石硫黃,鐵精,麝香(各四分。臨時分之多少入。緣麝香闢蛇毒,若先以相和,蛇膽即無力也。舊用五月五日蛤蟆。)

上六味,各等分為末,更細研。有患取如三棋子,和井花水日再服訖,先令便利了,即以後方桃枝熏下部訖,然後取藥如棋子,安竹管里吹入下部中。亦用再度老少量減。其熏法,每日一度,不用再為之良。

療疳蟲蝕下部及五臟方。取桃東南枝三七枚,輕捶頭使散;以綿纏之。又搗石硫黃為末,將此綿纏桃枝捻轉之,令末少厚,又截一短竹筒先納下部中,以所捻藥桃枝熟燃熏之。

文仲療陰蝕欲盡者方。以蛤蟆、兔尿等分為末,敷之良。

狼牙湯,(《古今錄驗》)療婦人陰蝕,其中爛傷,膿水淋漓臭穢。

狼牙(三兩),

上㕮咀,以水四升,煮取半升,去滓,納苦酒如雞子中黃大,沸湯一杯消盡,夜適寒溫,以綿纏箸頭大如繭,濡湯以瀝瘡中,日四五度即瘥。

《補遺》治產後陰戶生瘡。

青黛,黃丹,水粉,五倍子(等分為末),

用賣肉鋪上拭肉巾,燒為末,和前藥。先以荊芥、薄荷、柏葉煎湯,洗淨後摻藥。如瘡干,可用油調末塗之。

又方,平胃散加貫眾末,每二錢,熟煮豬肝拌藥,納陰戶中。

白話文:

陰蝕

通常婦女如果少陰脈搏呈現快速且滑動的狀態,陰道中必定會長瘡,這種瘡稱為䘌瘡。患者可能會感到疼痛或搔癢,感覺像有蟲在爬,並且會流出膿液,嚴重的話陰部甚至會被侵蝕殆盡。這些情況多半是因為心神煩躁憂鬱,加上胃氣虛弱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所造成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各種痛、癢、瘡,都和心有關。」又說:「陽明經脈主肌肉,痛癢也和心有關。」治療上應該要補養心氣、健胃,外用熏洗或坐藥的方式來治療。

薛氏認為,這種症狀是肝脾氣鬱結的表現,肝火旺盛才會生蟲。所以應該要疏解鬱悶、清肝火。這部分在之前的雜病篇中也有關於陰部生瘡的描述。曾經有一位產婦,原本就有肝火,得了這種病,陰部潰爛癢痛,食慾不佳、口渴發熱、小便淋瀝。我用加味逍遙散和加味歸脾湯搭配服用,同時服用蘆薈丸,外用鶴虱草煎湯清洗,最後治癒了。

《千金方》的記載,用蒲黃三升、水銀一兩,將兩者研磨均勻後塗抹在患處。

還有一個方法,用肥豬肉十斤,加水一碩煮開,等水冷卻後浸泡患處,重複三、兩次。

洗拓湯方

使用甘草、乾漆(各一兩)、黃芩、乾地黃、當歸、芍藥(各二兩)、龜甲(五兩),將藥材切細,加入七升水煮到剩下一半,用棉布沾取藥湯,敷在患處,過一會兒就更換。一天敷兩次。每次敷完藥湯,可以步行約十里後,擦乾患處,再取甘濕散薄薄地塗在瘡上,讓藥持續半天,然後再用藥湯敷,敷完後再像前面一樣塗藥。

我家中的婢女曾經得這種病,看了很多醫生都沒治好,患處出現兩個深半寸的瘡。後來我找到這個藥方,又加上自己配製的蚺蛇膽散,不到七天,瘡就痊癒了,效果很好。我用這個方法治好幾十個人,效果都很好,希望大家廣泛傳播這個方法。

甘濕散,(又名蚺蛇膽散。)治療因疳蟲引起的陰蝕。

使用真正的蚺蛇膽、青木香、石硫黃、鐵精、麝香(各四分。麝香用量可隨時調整,因為麝香可以解蛇毒,如果事先混合,蛇膽的藥效就會減弱。過去有使用端午節的蛤蟆)。將上述六味藥等份磨成細粉,再細細研磨。患病時,取大約三顆棋子大小的藥粉,用井花水調服,每日兩次,讓患者先排便,然後用桃枝熏患部,之後再取藥粉像棋子大小,放入竹管中吹入陰部。也可以重複使用,但用量要減少。熏藥的方法,每日一次即可。

治療疳蟲侵蝕下部和五臟的方法。取東南方向的桃枝三至七根,輕輕捶打讓枝頭散開,用棉布纏繞桃枝頭。再將硫黃研磨成粉,將棉纏桃枝沾上硫黃粉,讓粉末稍微厚一點,然後截取一小段竹筒,先放入陰部,再將沾有藥粉的桃枝點燃熏患處。

文仲治療陰部快被蝕盡的方法。使用蛤蟆和兔尿,等份磨成粉末,塗在患處,效果很好。

狼牙湯,(出自《古今錄驗》)治療婦女陰部潰爛,流出膿液,散發惡臭的陰蝕。

使用狼牙(三兩),將藥材切碎,加入四升水煮到剩下一半,去除藥渣,加入像雞蛋黃大小的苦酒,再用一杯沸水沖開,等溫度適中,用棉布纏在筷子頭上,像蠶繭一樣大小,沾取藥湯塗抹在患處,每天四、五次就會痊癒。

《補遺》記載,治療產後陰戶生瘡的方法。

使用青黛、黃丹、水粉、五倍子(等份磨成粉末),再用肉鋪中擦肉的布燒成灰,和之前的藥粉混合。先用荊芥、薄荷、柏葉煎湯清洗患部,然後塗抹藥粉。如果傷口乾燥,可以用油調藥粉塗抹。

還有一個方法,用平胃散加上貫眾粉末,每次二錢,用煮熟的豬肝拌藥,塞入陰戶中。

2. 乳少

〔大〕,凡婦人乳汁或行或不行者,皆由氣血虛弱,經絡不調所致也。乳汁勿令投於地,蟲蟻食之,令乳無汁。若乳盈溢,可潑東壁上佳。或有產後必有乳,若乳雖脹而產後臖作者,此年少之人,初經產乳,有風熱耳。須服清利之藥則乳行。若累經產而無乳者,亡津液故也。須服滋溢之藥以動之。若雖有乳,卻又不甚多者,須服通經之藥以動之,仍以羹臛引之。蓋婦人之乳資於衝脈,與胃經通故也。有屢經產而乳汁常多者,亦婦人血氣不衰使然也。大抵婦人素有疾在衝任經者,乳汁少而其色帶黃,所生之子怯弱而多疾。

〔三因〕,產婦有二種乳脈不行,有氣血盛而壅閉不行者,有血少氣弱澀而不行者。虛當補之,盛當疏之。盛者當用通草、漏蘆、土瓜根輩;虛者當用煉成鍾乳粉、豬蹄、鯽魚之屬。概可見矣。

〔薛〕,前證若氣血虛弱而不能化生,宜壯脾胃。怒動肝膽而乳腫汁出,宜清肝火。夫乳汁乃氣血所化,在上為乳,在下為經。若屢產無乳,或大便澀滯,當滋化源。

漏蘆散,療乳婦氣脈壅塞,乳汁不行,及經絡凝滯,奶乳脹痛,留蓄邪毒,或作癰腫。此藥服之,自然內消,乳汁通行。

漏蘆(二兩半),蛇蛻(十條,炙),栝蔞(十枚,急火燒焦存性)

上為末,溫酒調下二錢,無時候。服藥後即以豬蹄羹投之。《經驗方》有牡蠣,燒存性。一方只用牡蠣煅末酒調。

又方

葵菜子(炒香),縮砂仁(各等分),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熱酒調下。滋益氣脈榮衛,行津液。上蔡張不愚方,常用極有驗。

《產寶》療產後乳無汁方。

土瓜根,漏蘆(各三兩),甘草(二兩),通草(四兩),

上水八升,煎取二升,分溫三服,忌如常法。一方加桂心,併為末,酒服方寸匕。

《產書》下乳汁。

土瓜根為末,酒調服一錢,日三四服。

下乳汁。以京三稜三個,水二碗,煎取一碗洗,取汁下為度,極妙。

湧泉散,成都教授單驤方。療產乳無汁,亦治乳結癰腫。

穿山甲(洗淨,一兩,灰炒燥),為細末,酒調服方寸匕。

《必用方》云:漏蘆、栝蔞皆要藥。或云:多食豬蹄羹。栝蔞取子淨洗,炒令香熟,捶破取仁,瓦上攤浥令白色,研為細末,溫酒調下一錢。服了合面臥少時,未效再作。

一方,栝蔞一枚,熟搗,以白酒一斗,煮取四升,去渣溫飲一升,日三。

成煉鍾乳散,療乳婦氣少血衰,脈澀不行,乳汁絕少。

成煉鍾乳粉(研細),濃煎漏蘆湯調下二錢。

《靈苑》下乳汁立效方。

粳米,糯米(各半合),萵苣子(一合,並淘淨),生甘草(半兩),

用水二升,煎汁一升,去滓分三服,立下。

又方,豬蹄(一雙),通草(四兩),水一斗,煮作羹食之妙。

〔薛〕,一產婦因乳少,服藥通之,致乳房腫脹,發熱作渴。余謂血氣虛,以玉露散補之而愈。

玉露散,治乳脈不行,身體壯熱疼痛,頭目昏痛,大便澀滯等證。

川芎,桔梗,白芷(各二錢),芍藥,當歸(各一錢半),人參,白茯苓,甘草(各一錢),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食後服。如頭熱甚,大便秘者,加大黃三錢。

羅氏湧泉散,治婦人乳汁因氣絕少。

瞿麥穗,麥門冬(去心),龍骨,穿山甲(炮黃),王不留行(各等分),
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熱酒調下,後吃豬蹄羹少許。又用木梳於左右乳上各梳三二十梳。日三服,依前法。

又方,治奶汁少。

栝蔞根,薄荷干身(等分),

上為粗末,先吃羊蹄汁一碗,次服藥,後再吃蔥絲羊羹湯少許,立效。

有人乳汁不行,已十七日,諸藥無效,遇有人送赤豆一斗,遂時常煮粥食之,當夜乳脈通行。

又方,麥門冬不拘多少,去心焙為末,以酒磨犀角約一錢許,暖犀角酒調門冬末二錢服之,不過兩服,乳汁便下。

〔乳汁自出〕

〔大〕,產後乳汁自出,蓋是身虛所致,宜服補藥以止之。若乳多溫滿急痛者,溫帛熨之。《產寶》有是論,卻無方以治之。若有此證,但以漏蘆散亦可。有未產前乳汁自出者,謂之乳泣,生子多不育,經書未嘗論及。

〔薛〕,前證氣血俱虛,用十全大補湯。肝經血熱,用加味逍遙散。肝經怒火,用四物、參、朮、柴、梔。肝脾鬱怒,用加味歸脾湯。一產婦勞役,忽乳汁如湧,昏昧吐痰,此陽氣虛而厥也。灌以獨參湯而蘇,更以十全大補湯數劑而安。若婦人氣血方盛,乳房作脹,或無兒飲脹痛,憎寒發熱,用麥芽二三兩,炒熟,水煎服立消。其耗散血氣如此,何脾胃虛弱,飲食不消方中多用之?

漏蘆散(見前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