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婦科心法要訣》~ 胎前諸證門 (3)
胎前諸證門 (3)
1. 轉胞證治
飲食如常煩不臥,不得小便轉胞稱。舉胎①救急丹溪法,四物升麻參朮陳。服後探吐吐再服,不應阿膠入五苓②。
附方:
①舉胎四物湯:當歸,白芍,熟地,川芎,人參,白朮(各二錢),陳皮,升麻(各一錢)
上銼,水煎服。
②五苓散
白話文:
病人食慾正常,卻感到煩躁不安,無法躺臥,並且小便不通,肚子脹大。可以服用舉胎救急丹,並加入四物湯、升麻、人參、白朮。服用後觀察病人是否嘔吐,如果嘔吐則再服用一次,但不要服用阿膠和五苓散。
2. 子淋證治
子淋頻濁窘澀疼,五淋①梔苓歸芍芩,甘草再加生地澤,車前滑石木通尋。
附方:
①五淋散:赤芍,山梔子(各二錢),赤茯苓(一錢二分),當歸(一錢),子芩(六分),甘草(五分)
上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小便淋漓不盡,頻頻排尿,伴隨尿道灼痛、澀痛,可以使用梔子、茯苓、歸尾、黃芩組成的方劑,再加生地黃、車前子、滑石、木通。
3. 激經、胎漏、尿血總括
妊娠經來名激經,胎漏下血腹不疼,若是傷胎腹必痛,尿血漏血要分明。
白話文:
懷孕後月經仍然出現叫做激經,胎兒流產出血腹部不會疼痛。如果傷害到胎兒,腹部一定會疼痛,並且有尿血或漏血的情況,這兩種情況要區分清楚。
4. 激經、胎漏、尿血證治
激經無病不須治,子大能食經自停。胎漏下血多因熱,四物阿膠①梔側芩;或下黃汁豆汁樣,黃耆②糯米苧根銀③;若是尿血膀胱熱,四物④血餘共茅根。
附方:
①阿膠湯:阿膠(炙燥),熟地(焙),艾葉(微炒),芎藭,當歸(切焙),杜仲(去粗皮,炙銼),白朮(各一兩)
白話文:
經期沒有病症就不用治療,孩子能吃飽飯,經期自然就會停止。懷孕期間流產出血,大多是熱症引起的,可以用四物湯、阿膠、梔子、側柏葉、黃芩來治療;如果流出黃色或豆漿一樣的液體,可以用黃芪、糯米、苧根、銀花來治療;如果尿血,是膀胱熱造成的,可以用四物湯、血餘草、茅根來治療。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棗三枚擘破水煎,去滓,食前溫服。
②黃耆湯:糯米(一合),黃耆(二兩),川芎(一兩)
上,細銼,水煎,溫服。一方無川芎。
③銀苧酒:苧麻根(二兩,銼),紋銀(五兩),清酒(一盞)
上,水煎,去滓,分溫二服。
④四物湯
白話文:
取藥材,每次服用四錢,大棗三枚掰開,用水煎煮,去渣,飯前溫熱服用。
②糯米一合,黃耆二兩,川芎一兩,將藥材切碎,水煎,溫熱服用。另一方則不加川芎。
③苧麻根二兩切碎,紋銀五兩,清酒一盞,用水煎煮,去渣,分兩次溫熱服用。
④四物湯。
5. 胎不安、小產、墮胎總括
氣血充實胎自安,衝任虛弱損胎元。暴怒房勞傷肝腎,疾病相干跌撲顛。五月成形名小產,未成形象墮胎言。無故至期數小產,須慎胎為欲火煎。
白話文:
如果血液和氣充足,懷孕就會很穩定;但如果沖脈和任脈虛弱,就容易影響到胚胎。突然生氣或性生活過多會傷害肝臟和腎臟,而生病或者摔跤等意外事故也會對懷孕造成影響。五個月的時候,胚胎已經成型了,這時候流產叫做「小產」;在五個月之前流產則稱作「墜胎」。如果沒有特殊原因卻常常在預定期限內流產,那可能是因為想要孩子的慾望太強烈所造成的。
6. 胎不安、小產、墮胎證治
胎傷腹痛血未下,聖愈湯①加杜續砂。下血腹痛佛手散②,膠艾杜續術芩加。十全續縮減苓桂,因病傷胎十聖③誇,跌撲芎藭④調益母⑤,怒勞逍遙③地黃③佳。
附方:
①聖愈湯
②佛手散
③十聖散:人參,黃耆,白朮,熟地黃,砂仁(各五分),甘草(炙),當歸,川芎,白芍(各一錢炒),川續斷(八分)
白話文:
如果胎兒受傷導致腹痛,但沒有出血,可以用聖愈湯加杜續砂;如果出血腹痛,可以用佛手散加膠艾杜續術芩;如果因為病痛傷到胎兒,可以用十全續縮減苓桂;如果因跌倒碰撞受傷,可以用芎藭調益母;如果因生氣勞累,可以用逍遙地黃。
上銼,水煎服。
④芎藭湯:即佛手散改湯劑。
⑤益母丸:益母草(五月五日,或六月六日採之,陰乾忌鐵器)
上一味,以石器碾為細末,煉蜜丸,彈子大,每用一丸,研化,好酒或溫水送服。
⑥逍遙散
⑦六味地黃湯
白話文:
上藥研磨成粉末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④ 芎藭湯:就是佛手散的湯劑。
⑤ 益母丸:用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採收的益母草,陰乾後避開鐵器,以石器研磨成細粉,煉蜜製成彈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一丸,研碎後用好酒或溫水送服。
⑥ 逍遙散
⑦ 六味地黃湯
7. 墮胎下血不止、血瘀不出證治
墮胎暴下血不止,面黃唇白獨參湯①。惡血不出凝脹痛,回生②益母③酌相當。
附方:
①獨參湯:好人參(二兩或四兩)
上,水煎,徐徐服。
②回生丹:錦紋大黃(一斤為末),蘇木(三兩,打碎,用河水五碗煎汁三碗,聽用),大黑豆(三升水浸,取殼用棉紗袋盛殼,同豆煮熟,去豆不用,將殼曬乾,其汁留用),紅花(三兩,炒黃色,入好酒四碗,煎三、五滾,去渣,取汁,聽用),米醋(九斤,陳者佳)
白話文:
墮胎後大量出血不止,臉色發黃,嘴唇蒼白,可服用獨參湯。若惡血凝結在體內,脹痛難消,則可服用回生丹,並適當配合益母草。
將大黃末一斤入淨鍋,下米醋三斤,文火熬之,以長木箸不住手攪之成膏,再加醋三斤熬之,又加醋三斤,次第加畢,然後下黑豆汁三碗再熬,次下蘇木汁,次下紅花汁,熬成大黃膏,取入瓦盆盛之,大黃鍋粑亦剷下,入後藥同磨。
人參,當歸(酒洗),川芎(酒洗),香附(醋炒),延胡索(酒炒),蒼朮(米泔浸炒),蒲黃(隔紙炒),茯苓,桃仁(去皮尖油,各一兩),川牛膝(五錢,酒洗),甘草(炙),地榆(酒洗),川羌活,廣橘紅,白芍(各五錢,酒炒),木瓜,青皮(去瓤炒,各三錢),乳香,沒藥(各二錢),益母草(三兩)木香(四錢),白朮(三錢,米泔浸炒),烏藥(二兩五錢,去皮),良薑(四錢),馬鞭草(五錢),秋葵子(三錢),熟地(一兩,酒浸,九次蒸曬,如法制就),三稜(五錢,醋浸透,紙裹煨),五靈脂(五錢,醋煮化,焙乾,研細),山萸肉(五錢,酒浸,蒸搗)
白話文:
將大黃末一斤放入乾淨的鍋中,加入米醋三斤,用小火慢慢熬煮,並用長木筷子不停攪拌,熬到變成膏狀。然後再加米醋三斤繼續熬煮,又加米醋三斤,依次加完後,再加入黑豆汁三碗繼續熬煮,接著加入蘇木汁,再加入紅花汁,熬到變成大黃膏,取出裝入瓦盆中。將鍋中熬剩的大黃渣也刮下來,加入藥材一起研磨。
人參、當歸(用酒洗淨)、川芎(用酒洗淨)、香附(用醋炒)、延胡索(用酒炒)、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後炒)、蒲黃(用紙隔著炒)、茯苓、桃仁(去皮尖和油,各取一兩)、川牛膝(五錢,用酒洗淨)、甘草(炙)、地榆(用酒洗淨)、川羌活、廣橘紅、白芍(各五錢,用酒炒)、木瓜、青皮(去瓤炒,各三錢)、乳香、沒藥(各二錢)、益母草(三兩)、木香(四錢)、白朮(三錢,用米泔水浸泡後炒)、烏藥(二兩五錢,去皮)、良薑(四錢)、馬鞭草(五錢)、秋葵子(三錢)、熟地(一兩,用酒浸泡,經過九次蒸曬,按照方法製成)、三稜(五錢,用醋浸透,用紙包起來煨)、五靈脂(五錢,用醋煮到溶化,焙乾,研磨成粉)、山萸肉(五錢,用酒浸泡,蒸熟後搗碎)。
上三十味,並前黑豆殼共曬為末,入石臼內,下大黃膏拌勻,再下煉熟蜜一斤,共搗千杵,取起為丸。每丸重二錢七、八分,靜室陰乾,須二十餘日,不可日曬,不可火烘,干後只重二錢有零,鑠蠟護之,即蠟丸也。用時去蠟殼調服。
③益母丸
白話文:
將上列三十味藥材,以及先前準備好的黑豆殼,一起放在陽光下曬乾,然後磨成粉末。將粉末放入石臼中,加入大黃膏充分攪拌均勻,再加入煉好的熟蜜一斤,不斷搗磨,總共搗一千下。然後將藥丸取出來,每丸重約二錢七、八分,放在陰涼的房間裡陰乾,需要二十多天,不可陽光直曬,也不可火烤。陰乾後,藥丸會縮小,重量大約只剩下二錢。用蠟將藥丸包裹起來,就成了蠟丸。使用時,去掉蠟殼,然後服用。
③益母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