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啓源》~ 卷之下 (8)
卷之下 (8)
1. 2.熱浮長
益智仁,氣熱,味大辛,治脾胃中寒邪,和中益氣,治人多唾,當於補中藥內兼用之,不可多服。去皮搗用。
木香,氣味辛苦,除肺中滯氣,若療中下焦氣結滯,須用檳榔為使。《主治秘要》云:性〔熱〕味〔辛〕苦,氣味俱厚,沉而降,陰也。其用,調氣而已。又曰:辛,純陽,以和胃氣。廣州者佳。
白豆蔻,氣熱,味大辛,蕩散〔肺〕中滯氣,主積冷氣,寬膈,止吐逆,久反胃,消穀,下氣,進飲食。《主治秘要》云:性大溫,味辛,氣味俱薄,輕清而升,陽也。其用有五:肺金本藥一也。散胸中滯氣二也。〔治〕感寒腹痛三也。溫暖脾胃四也。赤眼暴發,白睛紅者五也。又云:辛,純陽,去太陽〔經〕目內〔大眥紅筋〕。去皮〔搗〕用。
川椒,氣溫味辛,主邪氣,溫中,除寒痹,堅齒髮,明目,利五臟。凡用須炒去汗,又去含口者。《主治秘要》云:辛,陽,明目之劑。手搓細用。
吳茱萸,氣熱味辛,治寒在咽喉,〔隘〕塞胸中。經云:咽膈不通,食不〔可〕下,食則嘔,令人口開目瞪,寒邪所結,氣不得上下,此病不已,令人〔寒〕中腹滿,膨脹下利,寒氣諸藥,不可代也。《主治秘要》云:性熱味辛,氣味俱厚,半沉半浮,陰中之陽也,氣浮而味降。
其用有四:去胸中寒一也。止心痛二也。〔治〕感寒腹痛三也。消宿酒,為白豆蔻之佐四也。又云:辛,陽中之陰,溫中下氣。洗去苦味,曬乾用。
茴香,氣平味〔辛〕,破一切臭氣,調中、止嘔、下食。須炒黃色,搗細用。
玄胡索,氣溫味辛,〔破血治氣,婦人月事不調,小腹痛甚,溫暖腰膝,破散癥瘕,搗細用。〕
〔縮砂仁,氣溫味辛,治脾胃氣結滯不散,主虛勞冷瀉,心腹痛,下氣消食,搗細用。〕
紅藍花,氣溫味辛,主〔產〕後口噤血暈,腹內惡血不盡,絞痛,破〔留〕血神驗,(酒浸,佐當歸生新血。)
神麯〔氣暖味甘〕,消食,治脾胃食不化,須用於脾〔胃〕藥中少加之。《主治秘要》云:辛,陽,益胃氣。炒黃色用。
白話文:
2. 熱性且作用向上(浮)而持久(長)的藥
益智仁,藥性溫熱,味道非常辛辣,主要治療脾胃中的寒邪,能調和脾胃、增強氣力。對於經常流口水的人,應該在補中藥的方子裡一起使用,但不能服用過多。使用時要去皮搗碎。
木香,氣味辛苦,可以去除肺中的滯氣。如果要治療下焦(身體下部)的氣滯,必須配合檳榔一起使用。《主治秘要》記載:藥性溫熱,味道辛苦,氣味厚重,藥性沉降,屬於陰性藥。主要作用是調理氣機。又說:辛味屬於純陽,用來調和胃氣。廣州產的木香品質最好。
白豆蔻,藥性溫熱,味道非常辛辣,可以散開肺中的滯氣,主要治療積聚的寒冷之氣,能使胸膈寬暢、止吐逆、治療長期的反胃、幫助消化、降氣、增進食慾。《主治秘要》記載:藥性大溫,味道辛辣,氣味輕薄,藥性輕清上升,屬於陽性藥。主要有五個作用:第一,是肺金經的本藥;第二,可以散開胸中的滯氣;第三,治療受寒引起的腹痛;第四,溫暖脾胃;第五,治療眼睛突然紅腫,眼白部分發紅的情況。又說:辛味屬於純陽,可以去除太陽經(經絡名稱)眼睛內側的紅筋。使用時要去皮搗碎。
川椒,藥性溫,味道辛辣,主要治療邪氣,能溫暖身體中部、去除寒濕引起的關節疼痛、使牙齒和頭髮堅固、使眼睛明亮、疏通五臟。使用前必須炒過以去除汗液,並去除張口含在嘴裡的雜質。《主治秘要》記載:辛味屬於陽性,是明目的藥。使用時用手搓細。
吳茱萸,藥性溫熱,味道辛辣,可以治療咽喉部位的寒氣,以及胸中的阻塞感。醫書說:咽喉阻塞不通,食物難以下嚥,吃了就嘔吐,使人張口瞪眼,這是寒邪導致的,氣機不能上下運行。如果這種病不治療,會使人感到腹中寒冷、腹脹,並導致腹瀉。治療寒邪的藥物,沒有其他藥可以代替。 《主治秘要》記載:藥性溫熱,味道辛辣,氣味厚重,藥性半沉半浮,屬於陰中的陽性藥,氣味向上走而藥味向下走。主要有四個作用:第一,去除胸中的寒氣;第二,止心痛;第三,治療受寒引起的腹痛;第四,可以解酒,是白豆蔻的輔助藥。又說:辛味屬於陽中的陰性,可以溫暖身體中部、使氣向下走。使用時要洗去苦味,曬乾。
茴香,藥性平和,味道辛辣,可以去除各種臭氣,調和身體中部、止嘔、幫助食物消化。使用時必須炒至黃色,再搗碎。
玄胡索,藥性溫,味道辛辣,可以活血化瘀、治療氣滯,對於婦女月經不調、小腹疼痛嚴重、溫暖腰膝、破除腫塊等有療效。使用時要搗碎。
縮砂仁,藥性溫,味道辛辣,可以治療脾胃氣滯不散,主要治療虛勞引起的寒冷腹瀉、心腹疼痛、降氣、幫助消化。使用時要搗碎。
紅藍花,藥性溫,味道辛辣,主要治療產後口噤、昏厥、腹內惡露排不乾淨、絞痛,對於破除瘀血有神奇的效果。(可以用酒浸泡,配合當歸使用可以產生新血。)
神麯,藥性溫暖,味道甘甜,可以幫助消化,治療脾胃消化不良,必須在脾胃藥中少量添加。《主治秘要》記載:辛味屬於陽性,可以增強胃氣。使用時要炒至黃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