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啓源》~ 卷之下 (8)
卷之下 (8)
1. 〔續添〕
〔巴豆〕性〔熱〕味苦,氣薄味厚,體重而沉降,陰也。其用有三:導氣消積一也。去臟腑停寒二也。消化寒涼及生冷硬物所傷三也。〔又云〕:辛,〔陽〕,去胃中寒〔積〕。
白〔僵〕蠶,〔性微溫〕,味微辛,氣味俱薄,體輕而浮升,陽也,去皮膚間諸風。
生薑,性溫,味辛甘,氣味俱厚,清浮而生升,陽也。其用有四:製厚朴、半夏毒一也。〔發〕散風邪二也。溫中去濕三也。作益胃脾〔藥〕之佐四也。
杜仲,性溫,味辛甘,氣味俱薄,沉而降,陰也。其用壯筋骨,及足弱無力行。
以上諸藥,此大略言之,以為制方之階也,其用有未盡者。
白話文:
巴豆性熱味苦,氣味清淡但味道濃郁,質地重而下沉,屬於陰性。它有三個用途:一是引導氣血消解積滯;二是去除臟腑內的寒氣;三是消化因寒涼或生冷硬物導致的損傷。還有說法是:巴豆辛辣,屬陽性,可以去除胃裡的寒氣積滯。
白僵蠶性微溫,味微辛,氣味都比較清淡,質地輕而向上浮升,屬於陽性,可以去除皮膚間的各種風邪。
生薑性溫,味辛甘,氣味都很濃郁,性質清淨而向上浮升,屬於陽性。它有四個用途:一是解厚朴、半夏的毒性;二是發散風邪;三是溫暖中焦,去除濕氣;四是作為益胃健脾藥物的輔助藥物。
杜仲性溫,味辛甘,氣味都比較清淡,質地沉重而向下沉降,屬於陰性。它的作用是壯筋骨,以及治療足部虛弱無力、行走困難。
以上這些藥物的功效只是簡單概述,作為配伍用藥的參考。它們的實際應用可能還有其他未盡之處。
2. (十八)〔法象余品〕
蜀葵花,冷,陰中之陽,赤治赤帶,白治白帶。
梧桐淚,咸,瘰癧非此不能除。
鬱金,辛苦,純陽,涼心。
款冬花,辛苦,純陽,溫肺止嗽。
香附子,甘,陽中之陰,快氣。
大〔戟〕苦甘,陰中微陽,瀉肺,損真氣。
白芨,苦甘,陽中之陰,止肺〔血〕,澀,白蘞同。
甘遂,苦純陽,水結胸中,非此不能除。
蜀漆,辛,純陽,破血。
白話文:
蜀葵花性寒,屬陰中之陽,紅色者治赤帶,白色者治白帶。梧桐淚味鹹,治瘰癧,此藥不可或缺。鬱金性苦辛,屬純陽,可清心降火。款冬花性苦辛,屬純陽,可溫肺止咳。香附子味甘,屬陽中之陰,可行氣止痛。大戟性苦甘,屬陰中微陽,可瀉肺,但會損耗真氣。白芨性苦甘,屬陽中之陰,可止肺出血,收斂止血,與白蘞功效相似。甘遂性苦,屬純陽,治水氣結於胸中,此藥不可或缺。蜀漆性辛,屬純陽,可破血行瘀。
射干,苦,陽中之陰,去胃中癰瘡。
天南星,苦辛,去上焦痰及頭眩運。
御米殼,酸澀,固收正氣。
胡蘆巴,陰,治元〔氣〕虛〔寒〕,及腎〔經〕虛冷。
馬兜鈴,苦,陰中之陽,主肺〔濕〕熱,〔清〕肺氣,補肺。
白附子,陽,溫,主血痹,〔行〕藥勢。
槐花,苦,陰,氣薄,涼大腸熱。
槐實,苦酸,〔同上〕。
茯神〔陽〕,療風眩、風虛。
白話文:
射干性苦,屬陽中之陰,可治療胃部癰瘡。天南星性苦辛,可治療上焦痰及頭昏眼花。御米殼性酸澀,能固收正氣。胡蘆巴屬陰性,可治元氣虛寒及腎經虛冷。馬兜鈴性苦,屬陰中之陽,主治肺熱濕邪,清肺氣,補肺。白附子屬陽性溫熱,主治血痹,能助藥力。槐花性苦,屬陰性,氣薄,可涼解大腸熱。槐實性苦酸,功效與槐花相同。茯神屬陽性,可治療風眩、風虛。
沉香,陽,補腎。
檀香,陽,主心腹〔痛〕,霍亂,中惡,引胃氣上升,進食。
乳香,陽,補腎。
竹葉,苦,陰中微陽,涼心經。
山茱萸,酸,陽中之陰,溫肝。
郁李仁,苦辛,〔陰〕中之陽,破血潤燥。
金鈴子,酸苦,陰中之陽,心暴痛,非此不能除。即川楝子。
草豆蔻,辛,陽,益脾胃,去寒。
紅花,苦,陰中之〔陽〕,入心養血。
白話文:
沉香性溫,可以補腎。
檀香性溫,可以治療心腹疼痛、霍亂、中惡,引導胃氣上升,促進食慾。
乳香性溫,可以補腎。
竹葉味苦,屬陰中微陽,可以清心火。
山茱萸味酸,屬陽中之陰,可以溫暖肝臟。
郁李仁味苦辛,屬陰中之陽,可以破血潤燥。
金鈴子,又名川楝子,味酸苦,屬陰中之陽,可以治療心臟劇烈疼痛,其他藥物都無法替代它。
草豆蔻味辛,性溫,可以益脾胃,祛除寒氣。
紅花味苦,屬陰中之陽,可以入心養血。
硃砂,心熱非此不能除。
赤石脂,甘酸,陰中之陽,固脫。
甘菊,苦,養目血。
茜根,陰中〔微陽〕,去諸死血。
王不留行,甘苦,陽中之陰,〔下乳引導用之〕。
艾葉,苦,陰中之陽,溫胃。
〔硇〕砂,咸,破堅癖,獨不用。
白話文:
硃砂可以治療心火旺盛,沒有它就無法消除。
赤石脂性味甘酸,屬陰中之陽,可以固護元氣。
甘菊性苦,可以滋養眼睛的血脈。
茜根性偏陰,但帶微陽,可以去除瘀血。
王不留行性味甘苦,屬陽中之陰,可以催乳引導乳汁分泌。
艾葉性苦,屬陰中之陽,可以溫暖胃部。
硇砂性咸,可以破除堅硬的積聚,但不能單獨使用。
3. (十九)〔五行制方生克法〕
(附湯例)
夫〔木〕火土金水,此制方相生相剋之法也,老於醫者能之。
風,製法:肝、木、酸,春生之道也,失常則病矣。風淫於內,治以辛涼,佐以苦辛,以甘緩之,以辛散之。
暑,製法:心、火、苦,〔夏〕長之道也,失常則病矣。熱淫於內,治以鹹寒,佐以甘苦,以酸收之,以苦發之。
濕,製法:脾、土、甘,中〔央〕化〔成〕之道也,失常則病矣。濕淫於內,治以苦熱,佐以鹹淡,以苦燥之,以淡泄之。
燥,製法:肺、金、〔辛〕,秋收之道也,失常則病矣。燥淫於內,治以苦溫,佐以甘辛,以辛潤之,以苦下之。
寒,製法:腎、水、咸,冬藏之道也,失常則病矣。寒淫於內,治以甘熱,佐以苦辛,以辛散之,以苦堅之。
白話文:
木火土金水,這是中醫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,經驗豐富的醫生都能掌握它。
風屬肝,性屬木,味酸,主生長,春季為盛。若風失常,就會生病。風邪入侵体内,要用辛涼藥物治療,並輔以苦辛藥物,用甘味緩解,用辛味散邪。
暑屬心,性屬火,味苦,主長大,夏季為盛。若暑失常,就會生病。暑邪入侵体内,要用鹹寒藥物治療,並輔以甘苦藥物,用酸味收斂,用苦味發散。
濕屬脾,性屬土,味甘,主化生,四季皆有。若濕失常,就會生病。濕邪入侵体内,要用苦熱藥物治療,並輔以鹹淡藥物,用苦味燥濕,用淡味泄濕。
燥屬肺,性屬金,味辛,主收斂,秋季為盛。若燥失常,就會生病。燥邪入侵体内,要用苦溫藥物治療,並輔以甘辛藥物,用辛味潤燥,用苦味下泄。
寒屬腎,性屬水,味鹹,主收藏,冬季為盛。若寒失常,就會生病。寒邪入侵体内,要用甘熱藥物治療,並輔以苦辛藥物,用辛味散寒,用苦味固腎。
注云:酸苦甘辛鹹,即肝木、心火、脾土、肺金、腎水之本也。四時之變,五行化生,各順其道,違則病生。聖人設法以制其變,謂如風淫於內,即是肝木失常也,火隨而熾,治以辛涼,是為辛金克其木,涼水沃其火,其治法例皆如此。下之二方,非為治〔病而〕設,〔此乃〕教人〔比證〕立方之〔道〕,容易〔通曉〕也。
當歸拈痛湯:
〔治〕濕〔熱〕為病,肢節煩痛,〔肩背〕沉重,胸膈不利,遍身疼,下注於脛,腫痛不可忍。經云:濕淫於內,治以苦溫,羌活苦辛,透關利節〔而〕勝〔濕〕;防風甘辛,溫散經絡中留濕,故以為〔君〕。水性潤下,升麻、葛根苦辛平,味之薄〔者〕,陰中之陽,引而上行,以苦發之也。
白話文:
古籍記載,酸、苦、甘、辛、鹹分別對應肝木、心火、脾土、肺金、腎水。四季變化,五行生剋,順其自然則無病,違背則生病。聖人制定治病方法,例如內風入侵,就是肝木失衡,導致火旺,可用辛涼之物治療,因為辛金克木,涼水滅火。以下兩個方劑並非針對特定疾病而設,而是教人根據病症,自行配方的原則,更容易理解。
當歸拈痛湯用於濕熱導致的肢體疼痛,肩背沉重,胸悶,全身疼痛,下肢腫痛難忍。經書記載濕邪入侵,可用苦溫之物治療。羌活苦辛,能疏通關節,勝過濕邪;防風甘辛,溫暖經絡,散去濕氣,故為君藥。水性向下流動,升麻、葛根苦辛平,屬陰中之陽,能引藥向上,苦味能發散濕邪。
白朮苦甘溫,和中除濕;蒼朮體輕浮,氣力〔雄〕壯,能去皮膚腠理〔之濕〕,故以為臣。〔血〕壅而不流則痛,當歸身〔辛〕,溫以散之,使氣血各有所歸。人參、甘草甘溫,補脾養正氣,使苦藥不能傷胃。仲景云:濕熱相合,肢節煩痛,苦〔參〕、黃芩、知母、茵陳者,乃苦〔以〕泄之〔也〕。
凡酒製〔藥〕,以為因用。治濕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,豬苓甘溫平,澤瀉鹹平,淡以滲之,又能導其留飲,故以為佐。氣味相合,上下分消,其〔濕〕氣得〔以〕宣通〔矣〕。
白話文:
白朮味苦甘性溫,能調和脾胃,去除濕氣;蒼朮性輕浮,氣力強壯,能去除皮膚腠理的濕氣,因此作為輔藥。血液瘀滯不通則會疼痛,當歸味辛性溫,能散瘀通絡,使氣血各歸其位。人參、甘草味甘性溫,能補脾益氣,使苦藥不傷胃。張仲景說:濕熱交蒸,肢節疼痛,用苦參、黃芩、知母、茵陳等藥,就是用苦味藥物瀉去濕熱。
凡是酒製的藥物,都是因為藥性需要而用酒製。治療濕氣不利小便,並非主要治療方法,豬苓味甘性溫平和,澤瀉味鹹性平,用它們的淡性滲濕作用,並能引導體內積液排出,因此作為佐藥。氣味相合,上下分消,濕氣得以宣通。
羌活(半兩),防風(三錢,二味為〔君〕),升麻(一錢),葛根(二錢),白朮(一錢),蒼朮(三錢),當歸〔身〕(三錢),人參(二錢),甘草(五錢),苦參(酒浸二錢),黃芩(一錢炒),知母(三錢酒洗),茵陳(五錢酒炒),豬苓(三錢),澤瀉(三錢),
上銼如麻豆大,每服一兩,水二盞半,先以水拌濕,候少時,煎至一盞,去滓溫服,待少時,美膳壓之。
天麻半夏湯:
治風痰內作,胸膈不利,頭眩目黑,兀兀欲吐,上熱下寒,不得安臥,遂〔處此〕方云眼黑頭眩,虛風內作,非天麻不能治,〔故以為君〕。〔偏頭痛乃少陽也,非柴胡不能治〕;黃芩苦寒酒製炒,佐柴胡治上熱,又為引用,故以為臣。橘皮苦辛溫,炙甘草〔甘溫〕,補〔中〕益氣為佐。
白話文:
取羌活半兩、防風三錢,這兩味藥為君藥,再加升麻一錢、葛根二錢、白朮一錢、蒼朮三錢、當歸三錢、人參二錢、甘草五錢、苦參(用酒浸泡)二錢、黃芩(炒過)一錢、知母(用酒洗過)三錢、茵陳(用酒炒過)五錢、豬苓三錢、澤瀉三錢,將所有藥材切成麻豆大小。每次取一兩藥材,用兩盞半水先拌濕,稍候片刻,煎煮至一盞,去渣溫服,服藥後稍作休息,再用美味食物壓住藥性。
天麻半夏湯:
主治風痰內阻,胸膈不暢,頭昏眼花,噁心欲吐,上熱下寒,無法安睡等症狀。此方眼黑頭眩,虛風內侵,非天麻不可治,故為君藥。偏頭痛屬少陽經,非柴胡不可治。黃芩苦寒,用酒製炒後佐柴胡治療上熱,並引藥入經,故為臣藥。橘皮苦辛溫,炙甘草甘溫,補中益氣,為佐藥。
生薑、半夏辛溫,以治風痰;白茯苓甘〔平〕,利小便,導濕〔熱〕,引而下行,故以為使。不數服而〔見〕愈。
天麻(一錢君),柴胡(七分),黃芩(五分酒製),橘皮(七分去白),半夏(一錢),白茯苓(五分),甘草(五分)
上銼碎如麻豆大,都作一服,水二盞,生薑三片,煎至一盞,去滓溫服。
白話文:
生薑和半夏性溫味辛,用來治療風寒痰濕;白茯苓味甘性平,利水消腫,引導濕熱向下排出,因此作為引導藥。不需服用多次就能見效。
藥方:天麻一錢、柴胡七分、黃芩五分(酒製)、橘皮七分(去白)、半夏一錢、白茯苓五分、甘草五分。
將上述藥材切碎至如麻豆大小,混合成一劑,用兩碗水,加入三片生薑,煎煮至一碗,去渣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