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元素

《醫學啓源》~ 卷之下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下 (1)

1. (一)氣味厚薄寒熱陰陽升降之圖

〔注云〕:味為陰,味厚為純陰,味薄為陰中之陽;氣為陽,氣厚為純陽,氣薄為陽中之陰。又曰:味厚則泄,味薄〔則〕通;氣厚則發熱,氣薄則發泄。又曰:辛甘發散為陽,酸苦湧泄為陰;鹹味通泄為陰,淡味滲泄為陽。

升降者,天地之氣交〔也〕,茯苓淡,為天之陽,陽也,陽當上行,何謂利水而泄下?經云:氣之薄者,陽中之陰,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,亦不離乎陽之體,故人手太陽也。麻黃苦,為地之陰,陰也,陰當下行,何謂發汗而升上?經曰:味之薄者,〔陰〕中之〔陽〕,所〔以〕麻黃髮汗而升上,亦不離乎陰之體,故入手太陰也。

附子,氣之厚者,乃陽中之陽,故經云發熱;大黃,味之厚者,乃陰中之陰,故經〔云〕泄下。(竹)淡,為陽中之陰,所以利小便也;茶苦,為陰中之陽,所以清頭目也。清陽發腠理,清之清者也;清陽實四肢,清之濁〔者〕也;濁陰歸六腑,濁之濁者也;濁陰走五臟,濁之清者也。

2. (二)藥性要旨

苦藥平升,微寒平亦升;甘辛藥平降,甘寒瀉火,苦寒瀉濕熱,甘苦寒瀉血熱。

3. (三)用藥升降浮沉補瀉法

肝膽:味辛補,酸瀉;氣溫補,涼瀉。

注云:肝膽之經,前後寒熱〔不同〕,逆順〔互〕換,入求〔責〕法。

心小腸:味鹹補,甘瀉;氣熱補,寒瀉。

〔注云〕:三焦命門補瀉同。

脾胃:味甘補,苦瀉;氣溫熱補,寒涼瀉。

注云:〔溫涼寒熱〕,各從其宜;逆順互換,入求〔責〕法。

肺大腸:味酸補,辛瀉;氣涼補,溫瀉。

腎膀胱:味苦補,咸瀉;氣寒補,熱瀉。

〔注云〕:五臟更相平也,一臟不平,所勝平之,此之謂也。故云:安穀則昌,絕谷則亡,水去則榮散,谷消則衛亡,〔榮散衛亡〕,神無所居。又仲景云:水入於經,其血乃成;谷入於胃,脈道乃行。故血不可不養,衛不可不溫,血溫衛和,榮衛乃行,常有天命。

4. (四)〔臟氣法時補瀉法〕

肝苦急,急食甘以緩之,甘草

心苦緩,急食酸以收之,五味子

脾苦濕,急食苦以燥之,白朮

肺苦氣上逆,急食苦以泄之,黃芩

腎苦燥,急食辛以潤之,黃柏知母

注云:開腠理,致津液,通氣血也。

肝欲散,急食辛以散之,川芎。以辛補之,細辛。以酸瀉之,白芍藥。

心欲軟,急食鹹以軟之,芒硝。以〔咸〕補之,澤瀉。以甘〔瀉〕之,黃耆、甘草、人參

脾欲緩,急食甘以緩之,甘草。以甘補之,人參。以苦瀉之,黃連

肺欲收,急食酸以收之,白芍藥。以酸補之,五味子。以辛瀉之,桑白皮

腎欲堅,急食苦以堅之,知母。以苦補之,黃柏。以〔咸〕瀉之,澤瀉。

注云:此五者,有酸、辛、甘、苦、咸,各有所利,或散、或收、或緩、或軟、或堅,四時五臟病,隨五味〔所〕宜也。

5. (五)治法綱要

氣交變〔論云〕:五運太過不及。夫五運之政,猶權衡也,高者抑之,下者舉之,化者應之,變者復之,此長、化、收、藏之運,氣之常也,失常則天地四塞矣。

注云:失常之理,則天地四時之氣,無所運行。故動必有靜,勝必有復,乃天地陰陽之道也。以熱治熱法,經曰:病氣熱甚,而與寒藥交爭,〔則〕寒藥難下,故反熱服,順其病勢,熱勢既休,寒性乃發,病熱除愈,則〔如〕承氣湯寒藥,反熱〔服之〕者是也。病寒亦同法也。

凡治病,必求〔其〕所在,病在上者治上,在下者治下,故中外臟腑經絡皆然。病氣熱,則除其熱;病氣寒,則退其寒,六氣同法。瀉實補虛,除邪養正,平則守常,醫之道也。

大法曰:前人方法,即當時對證之藥也。後人用之,當體指下脈氣,從而加減,否則不效。余非鄙乎前人而自用也,蓋五行相制相兼,生化制〔承〕之體,一時之間,變亂無常,驗脈〔處〕方,亦前人之〔法〕也。厥後通乎理者,〔當〕以余言為〔然〕。

6. (六)用藥用方辨

如仲景治表虛,制桂枝方,桂枝味辛熱,發散、助陽、體輕,本乎天者親上,故桂枝為君,芍藥、甘草佐之。〔如〕陽脈澀,陰脈弦,法當腹中急痛,制小建中〔湯〕方,芍藥為君,桂枝、甘草佐之。一則治其表虛,一則治其裡虛,是各言其主用也。後人之用古方者,觸類而長之,則知其本,而不致差誤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