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元素

《醫學啓源》~ 卷之中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中 (4)

1.

注云:心卒動而不寧也。火主〔於〕動,心火熱甚〔故〕也。雖爾,止為熱極於裡,乃火極而似水,則喜驚也。反兼腎之恐者,亢則害,承乃制故也。

白話文:

這是在說明,當心臟突然跳動不安,這是由於心臟的火氣過旺所導致的。即便如此,這種情況只表示體內熱度已達極限,就好比火氣太盛反而顯得像是水氣,進而會產生驚嚇的感覺。至於同時伴有腎臟的恐懼感,這是因為當一個機能過度活躍時,會對其相剋的機能造成影響,但同時也會受到其相生的機能的調節和控制。

2.

注云:疑惑、猶豫、濁亂,而志不一也。象火參差而惑亂,故火實則水衰,失志而惑〔亂〕也。〔志〕者,腎〔水〕之神也。

白話文:

這裏所說的"惑",是指心中充滿疑惑、猶豫不定,思緒混亂無法集中。就像火焰忽高忽低,呈現出一種混亂無序的狀態,所以當心火過盛時,腎水就會相對衰弱,導致意志力減弱,思緒混亂。而所謂的意志力,正是由腎臟(在中醫理論中與水相應)所掌管的精神力量。

3.

注云:金肺之志也。金〔本〕燥,能令燥者,火也。所謂悲泣五液俱出〔者〕,火熱亢極,而反兼水化制之故也。

白話文:

「悲」是與金行相應的肺臟的情緒表現。金的本質是乾燥,能使它變得更燥的,是火。所謂因悲泣而五液(淚、汗、涎、涕、唾)齊出的情況,是因為火熱達到極點,反而激發了身體內水性的調節機制來制衡火熱所致。

4.

注云:蕃茂鮮淑,舒榮彰顯,火之化也,故喜為心火之志也。喜極而笑者,猶燔爍火喜而鳴,笑之象也。

白話文:

【笑】

註釋說:生機蓬勃、清新美好、榮華展現,這都是火的特性。所以,喜悅是心臟(在五行中屬火)的情緒表現。當喜悅到極點時就會笑,這就像火焰在歡樂時會發出聲音一樣,是笑的具象表現。

5.

注云:多言也。言為心聲,猶火燔而鳴,故心火熱則多言,猶心醉而熱,故多言也。

白話文:

這是在說明,'譫'指的是講很多話的狀態。人的言語是內心的表達,就好比火在燃燒時會發出聲音,所以當心火旺盛,人就會講很多話。這就像人喝醉酒後臉頰發熱,也會滔滔不絕地講話一樣。

6.

注云:虛妄也。火為陽,故外清明而內濁昧,其主動亂。故心火熱甚,則腎水衰而志不專一,虛妄見聞,而〔自為〕問答,則神志失常,而如見鬼神也。

白話文:

註解說明:這裏指的是虛假不實的現象。在中醫理論中,火屬陽性,所以外表看似清晰明亮,但內裏卻混濁不明,且易動蕩不安。當心臟的火氣過盛,就會導致腎臟的水氣衰弱,使人精神無法集中。因此會產生虛幻的聽覺與視覺,甚至自問自答,這都是因為神智失去正常運作,使人彷彿看到了鬼神一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