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元素

《醫學啓源》~ 卷之中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中 (2)

1. 〔喘〕

注云:喘,熱則息數氣粗而為喘也,故熱則脈實而甚數,喘之象也。

白話文:

有人解釋說,所謂的'喘',就是當身體過熱時,呼吸會變得急促且氣息粗重。因此,當身體過熱時,脈搏會變得強勁且跳動得非常快,這正是'喘'的表現特徵。

2.

注云:火氣炎上之象也,故胃〔膈〕熱甚,則為嘔也。

白話文:

「這被註釋解釋為火氣上升的現象,因此當胃部或膈膜的熱度過高時,就會導致嘔吐的情況發生。」

3. 吐酸

注云:〔酸者〕,肝木之味也。由火實制金,不能平木,則肝〔木〕自甚,故為酸也。法宜濕藥散之,亦〔猶〕解表之義也。使腸胃結滯開通,怫熱散而和之。若久喜酸而不已,不宜溫之,宜以寒藥下之,後以涼藥調之,結散熱去,則氣和〔也〕。

白話文:

【對於吐酸的情況】

註釋指出:所謂的『酸』,是肝臟功能的表現。這是因為體內火氣過盛,抑制了肺的功能,進而無法平衡肝氣,導致肝氣過旺,所以會產生酸的感覺。治療上應使用濕潤性的藥物來散發這種肝氣,這類似於解表的概念。讓腸胃的阻滯得以疏通,怫熱散去並恢復和諧。如果長時間喜歡吃酸的東西而且不停止,不適合用溫熱的藥物治療,應該使用寒性藥物來排解,然後再用涼性藥物來調理,當身體的結滯散去,熱氣消退,氣血就能恢復和諧。

4. 暴注

注云:卒暴〔注〕泄,腸胃熱甚,則傳化失常,火性疾速,故〔如〕是也。

白話文:

所謂「暴注」,指的是突然發生的腹瀉。這是因為腸胃的熱氣過盛,導致消化系統的功能失調。由於火性的特性是迅速的,所以會出現這種突然的症狀。

5. 下迫

注云:後重裡急,窘迫急痛也。火性急速,而能燥物故也。

白話文:

「下迫」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有種強烈且急迫的肛門墜脹感,讓人感覺必須立即排便,同時伴有劇烈的不適。這是因為火性的特性是快速且能令物質乾燥,所以用來形容這種急迫且燥熱的症狀。

6. 轉筋

注云:轉,反戾也,熱氣燥爍於筋,〔則〕攣瘈而痛也。所謂轉者,動也,陽動陰靜,熱證明矣。多因熱甚,霍亂吐瀉,以致脾胃土衰,則肝木自甚,而熱燥於筋,故轉筋也。大法曰:渴則為熱,凡霍亂轉筋〔而〕不渴者,未之有也。或不因吐瀉,而但外冒於風,腠理閉密,陽氣鬱結,怫〔熱〕內作,熱燥於筋,則轉筋也。

故諸轉筋,以湯漬之,而使腠理開泄,陽氣散而愈也。因湯漬之而愈,故反〔疑〕為寒也。

白話文:

【轉筋】

解釋說:轉,就是反常的狀態,當熱氣使筋絡乾燥,就會導致筋絡收縮緊張並且疼痛。這裡所說的轉,指的是筋絡的活動,正常情況下,陽性活動,陰性就保持靜止,出現這種情況,顯然是熱氣過盛。大多數情況是因為熱氣太重,引發了霍亂,隨後嘔吐和腹瀉,這使得脾胃功能減弱,肝臟的功能就相對增強,熱氣使筋絡乾燥,因此出現轉筋的情況。原則上來說,口渴表示體內有熱,凡是霍亂轉筋卻不感到口渴的情況,幾乎不存在。或者,不是因為嘔吐和腹瀉,而是單純因為受到風邪的侵襲,皮膚毛孔閉塞,陽氣無法順利運行,鬱結在體內,產生內熱,熱氣使筋絡乾燥,也會導致轉筋。

因此,對於所有轉筋的情況,可以使用熱湯浸泡,讓皮膚毛孔打開,汗液排出,體內的陽氣得以分散,病情就能得到緩解。由於浸泡熱湯後病情好轉,所以有人會誤以為這是因為受寒引起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