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啓源》~ 卷之中 (8)
卷之中 (8)
1. (五)燥
脾約丸:
約者,〔結〕約之象,又曰約束之約也。《內經》曰:飲入於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,〔為〕其津液者。脾氣結,約束精液,不得四布五經,但輸膀〔胱〕,致小便數,大便硬,故曰其脾為約。麻仁味甘平,杏仁甘溫,《內經》曰:脾欲緩,急食甘以緩之。
麻仁、杏仁潤物也,《本草》曰:潤可以去枯,腸燥必以甘潤之物為主,是以麻仁為君,杏仁為臣。枳殼味苦寒,厚朴味苦溫,潤燥者必以甘,甘以潤之;破結者必以苦,苦以泄之。枳殼、厚朴為佐,以散脾之約;芍藥味酸微寒,大〔黃〕味苦湧泄為陰,芍藥、大黃為使,以下脾之結。燥潤結化,津液還入胃中,則大便利,小便數愈。
白話文:
脾約丸
「約」指的是一種「結」或「約束」的狀態。 《內經》說:飲水進入胃中,精華之氣遊走四溢,向上輸送到脾臟,脾臟散發精氣,向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向下輸送到膀胱,水精四散,流遍五經,滋潤全身。如果脾臟氣結,約束精液,無法四散流遍五經,只能輸送到膀胱,就會導致小便次數增多,大便乾燥,所以稱之為「脾約」。
麻仁味甘性平,杏仁味甘性溫,《內經》說:脾臟喜緩,緊急時就應該吃甜的食物來緩解它。
麻仁、杏仁具有潤滑作用,《本草》說:潤滑可以去除乾燥,腸燥便秘就應該以甘潤之物為主。所以用麻仁為君藥,杏仁為臣藥。枳殼味苦性寒,厚朴味苦性溫,潤燥必用甘,甘以潤之;破結必用苦,苦以泄之。枳殼、厚朴為佐藥,用來散脾臟之約;芍藥味酸微寒,大黃味苦性寒,具有瀉下作用,芍藥、大黃為使藥,用來下脾臟之結。
燥濕化結,津液回歸胃中,則大便通暢,小便次數減少。
麻仁(一兩),白芍藥,枳殼,厚朴(各半兩),大黃(二兩),杏仁(湯浸,去皮尖,研三錢),
上為極細末,蜜丸梧子大,米飲下三十〔丸〕,日進三服,漸加,以利為度。
潤腸丸:
治脾胃〔中〕伏火,大便秘〔澀〕,或乾燥不通,全不思食,〔此乃〕風結秘、血結秘,皆令閟塞也。〔風以潤之,血以和之〕,和血疏風,自通利矣。
麻仁,桃仁(去皮尖),羌活,當歸,大黃(各半兩)
白話文:
取麻仁一兩、白芍藥半兩、枳殼半兩、厚朴半兩、大黃二兩,杏仁去皮尖,研成三錢,將所有藥材一起研磨成極細粉末,用蜜丸成梧子大小,每日服用三次,每次三十丸,以米湯送服,逐漸增加服用量,直到通便順暢為止。
此方名為「潤腸丸」,用於治療脾胃積熱、大便乾燥難解、或完全不思飲食的症狀,這些都是由於風邪或血瘀導致腸道阻塞所致。本方以潤腸通便、疏風活血為目的,通過潤滑腸道、調和血氣,使便秘自然通暢。另外,還需配合使用麻仁、桃仁、羌活、當歸、大黃各半兩,同樣研磨成細末,以加強潤腸通便的效果。
上除麻仁、桃仁別研如泥,余藥細研,煉蜜丸梧子大,每服五十丸至百丸,空心白湯下。〔如血澀而大便燥者,加桃仁酒洗大黃〕。如大便不通而澀,滋其榮〔甚〕者,急加酒洗大黃;如風結燥,大便不行,加〔麻〕仁、大黃;如風濕大便不行者,加皂角仁、大黃、秦艽以利之;如脈澀,覺身有氣〔澀〕而大便不通者,加郁李仁、大黃以除氣澀。
當歸潤燥湯:
升麻(一兩),當歸(一兩),生地黃(二兩),甘草(一錢炙),乾地黃(一錢),桃仁(一錢研),麻仁(一錢),紅花(半錢),大黃(一錢煨)
白話文:
麻仁和桃仁要另外研磨成泥狀,其他藥材細細研磨,用煉蜜做成梧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五十至一百丸,空腹用白湯送服。如果血燥便秘,可以加入桃仁酒洗過的生大黃。如果大便不通且乾燥,要滋養血氣,就要趕緊加入酒洗過的生大黃;如果因為風寒導致便秘,可以加麻仁和大黃;如果風濕導致便秘,可以加皂角仁、大黃和秦艽來幫助通便;如果脈象澀滞,感覺身體氣血不通暢,並且便秘,可以加郁李仁和大黃來去除氣澀。
當歸潤燥湯:升麻一兩,當歸一兩,生地黃二兩,甘草一錢(炙),乾地黃一錢,桃仁一錢(研),麻仁一錢,紅花半錢,大黃一錢(煨)。
上桃仁、麻仁別研如泥,余銼〔麻豆大〕作一服,水二鍾,入桃、麻仁煎至一盞,去渣,空心宿食消盡,稍熱服。
橘杏丸:
治氣閉,老人虛弱〔人〕皆可服。
橘皮,杏仁(湯浸去皮尖)
上二味等分,煉蜜丸梧子大,每服七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
七〔宣〕丸:
療風氣,治結聚宿食不消,兼〔砂〕石皮毛在腹中,及積年腰腳疼痛,冷如〔冰〕石,腳氣衝心,煩〔憒〕,頭〔眩〕暗倒,肩背重,心腹脹滿,胸膈〔痞〕塞,風毒腫氣,連及頭面,大便或秘,小便時澀,脾胃〔虛〕痞,不能飲食,腳轉筋,攣急〔掣〕痛,心神恍惚,眠臥不安等疾。
白話文:
將桃仁和麻仁分別研磨成泥狀,剩下的部分切成麻豆大小,做成一劑藥,用兩碗水,加入桃仁、麻仁煎煮到剩下半碗,去渣,空腹或飯後消化完畢時,稍微加熱後服用。
橘杏丸:
治療氣閉,老年人虛弱都可以服用。
橘皮和杏仁(用溫水浸泡去皮尖)
以上兩種藥材等量,用蜂蜜煉成梧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七十粒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
七宣丸:
治療風氣,治結聚宿食不消,兼治砂石皮毛在腹中,以及多年腰腳疼痛,冷如冰石,腳氣衝心,煩躁,頭昏眼花,肩背沉重,心腹脹滿,胸膈痞塞,風毒腫氣,蔓延到頭面,大便或便秘,小便排泄不順,脾胃虛弱,不能進食,腳抽筋,攣急疼痛,心神恍惚,睡眠不安等疾病。
柴胡(去苗五兩),桃仁(去皮六兩),枳實(麩炒五兩),〔訶〕子皮(五兩),木香(五兩),大黃(麵煨十五兩),甘草(炙四兩),
上為細末,煉蜜丸梧子大,每服二十丸,食前臨臥服,米飲下一服,加至四、五十丸,宣利為度。覺病勢退,服五補丸,不問男女老幼,並可服之,量與加減。
麻仁丸:
調三焦,和五臟,潤腸胃,除風氣,及治風熱壅結,津液耗少,令大便閉澀不通,高年及有風人大便秘,宜服之。
白話文:
取柴胡五兩去苗,桃仁六兩去皮,枳實五兩麩炒,訶子皮五兩,木香五兩,大黃十五兩麵煨,甘草四兩炙好,研磨成細粉,用蜜煉成梧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二十丸,飯前或睡前服用,用米湯送服。逐漸增加劑量,直到四五十丸,以宣通利竅為度。感覺病情減輕後,可以服用五補丸,不分男女老幼,都可以服用,劑量可依個人情況加減。
此方名為麻仁丸,可調和三焦,滋養五臟,潤滑腸胃,祛除風氣,治療因風熱壅結、津液虧損導致的大便秘結。尤其適合老年人或患有風病的大便秘結者服用。
枳實(麵炒),白檳榔(各一兩半),羌活(一兩洗),菟絲子(一兩半酒浸別末),〔山茱萸〕(一兩半),郁李仁(四兩去皮),車前子(一兩半),肉桂(一兩),木香(一兩),大黃(四兩半),麻仁(四兩別研)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梧子大,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,臨臥溫水下。
神功丸:
治三焦氣壅,心腹痞悶,六腑風熱,大便不通,腰腳疼痛,肩背重〔疼〕,頭昏〔面〕熱,口苦咽乾,心胸煩躁,眠臥不安,及治腳氣,並素有風〔人〕大便結燥。
白話文:
神功丸:
此藥方用於治療三焦氣體阻塞、心腹脹滿、六腑風熱、大便不通、腰腳疼痛、肩背沈重、頭暈臉熱、口苦咽乾、心胸煩躁、睡眠不安等症狀。同時,也適用於腳氣以及長期患有風病、大便乾結的人。
成分如下:
- 枳實(麵炒):一兩半
- 白檳榔:一兩半
- 羌活(一兩洗):一兩
- 菌絲子(一兩半酒浸別末):一兩半
- 山茱萸:一兩半
- 郁李仁(四兩去皮):四兩
- 車前子(一兩半):一兩半
- 肉桂(一兩):一兩
- 木香(一兩):一兩
- 大黃(四兩半):四兩半
- 麻仁(四兩別研):四兩
以上各味藥品混合研磨成細末,再以煉製過的蜂蜜調和,做成如同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時,可取十五至二十粒,並以溫水送服,在睡前服用效果更佳。
大黃(四兩面煨),麻仁(二兩別研),人參(二兩),訶子皮(四兩)
上一處研,煉蜜丸如梧子大,每服三十丸,溫水下,酒亦得,食後服。如大便不通,倍服,利為度。
厚朴湯:
凡治臟腑之秘,不可一例治療,有虛秘,有實秘。有胃實而秘者,能飲食,小便赤,當以麻仁丸、七宣丸之類主之。胃虛而秘者,不能飲食,小便清利,厚朴湯宜之。
厚朴(三兩銼),白朮(五兩),半夏(二兩泡),枳殼(二兩炒),陳皮(三兩)
白話文:
將大黃切片用火煨烤(四兩),麻仁磨成粉末(二兩),人參(二兩),訶子皮(四兩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三十丸,溫水或酒送服,飯後服用。如果大便不通,可以加倍服用,以通便為度。
治療腸胃秘結,不能一概而論,有虛秘和實秘之分。如果胃實而秘結,能吃能喝,小便發黃,應該服用麻仁丸、七宣丸等藥物。如果胃虛而秘結,不能吃喝,小便清澈,則應該服用厚朴湯。
厚朴切片(三兩),白朮(五兩),半夏泡水(二兩),枳殼炒製(二兩),陳皮(三兩)。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水盞半,姜三片,棗三個,煎至一盞,去滓溫服,空心食前。胃實秘,物也;胃虛秘,氣也。
七聖〔丸〕:
治風氣壅盛,痰熱結搏,頭目昏重,涕唾稠黏,心煩面熱,咽乾口燥,精神不爽,夜臥不安,肩背拘急,胸膈痞悶,腹脹脅滿,腰腿重痛,大便秘澀,小便赤澀,宜服之。
川芎,肉桂,木香,大黃(各半兩酒浸),羌活(一兩),郁李仁(一兩去皮),檳榔(半兩)
上〔七味為末〕,煉蜜丸梧子大,每〔服〕十五〔丸〕〔至〕二十〔丸〕,溫水下,食後臨臥〔服〕。〔山〕嵐瘴地,最宜服之。〔更量臟腑虛實加減〕
白話文:
將藥材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三錢,用半盞水、三片薑、三個棗一起煎煮,直到剩下半盞藥汁,過濾掉藥渣後溫熱服用。空腹或飯前服用。便秘分為胃實便秘和胃虛便秘,前者是食物積滯,後者是氣血不足。
七聖丸:
用於治療風氣壅盛、痰熱結聚,導致頭昏腦脹、鼻涕口水粘稠、心煩面熱、咽喉乾燥、精神不振、夜間難以入睡、肩背僵硬、胸悶氣短、腹部脹滿、腰腿疼痛、大便乾燥、小便赤澀等症狀。
配方:川芎、肉桂、木香、大黃(各半兩,用酒浸泡)、羌活(一兩)、郁李仁(一兩去皮)、檳榔(半兩)。
將以上七味藥材磨成粉末,用煉蜜做成梧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十五至二十粒,溫水送服,飯後臨睡前服用。此藥尤其適合在山嵐瘴氣之地服用。根據個人臟腑虛實情況,可以適當調整藥量。
犀角丸:
治三焦邪熱,一切風氣,〔又〕治風盛痰實,頭目昏重,肢體拘急,痰涎壅塞,腸胃燥結,大小便難。
黃連,犀角(各一兩),人參(二兩),大黃(八兩),黑牽牛(二十兩)
上與黑牽牛和合〔為〕細末,煉蜜丸如梧子大,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,臥時溫水下,更量虛實加減。
白話文:
犀角丸
方劑功效
用於治療三焦邪熱、各種風氣引發的病症。亦可治療風盛痰實、頭昏目眩、肢體僵硬、痰涎阻塞、腸胃乾燥、大小便不通等症狀。
方劑組成
- 黃連:一兩
- 犀角:一兩
- 人參:二兩
- 大黃:八兩
- 黑牽牛:二十兩
製備方法
將以上藥材與黑牽牛一同研磨成細粉,以煉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劑。
服用方法
每次服用十五至二十丸,睡前以溫水送服。可根據患者體質虛實加減藥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