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元素

《醫學啓源》~ 卷之中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中 (3)

1. 衄蔑血汙

注云:血出也。汙,濁也。心火熱極,則血有餘:熱氣上甚,則為血溢。熱勢亢極,則燥而汙濁;亢則害,承乃制,則色兼黑而為紫也。

濕者,太陰濕土,乃脾胃之氣也。

〔諸痙強直,積飲痞隔中滿,霍亂吐下,體重胕腫,肉如泥,按之不起,皆屬於濕〕。

2. 諸痙強直

注云:筋勁強直,而不柔〔和〕也,〔土主〕安靜故也。陰痙曰柔痙,陽痙曰剛痙,亢則害,承乃制,故濕過極,則反兼風化制之。然,兼化者,虛象也,實非風也,治風則誤。

3. 積飲

注云:留飲積蓄而不散也。〔水〕得燥則消散,濕則不消,以為積飲,土濕主痞故也。

4.

注云:與否同,不通泰也,謂紋理閉密,而為痞也。

5.

注云:阻滯也,謂腸胃隔絕,而傳化失常也。

6. 中滿

注云:濕為積聚痞隔,而土主形體,位在中央,故中滿也。

7. 霍亂吐下

注云:濕為留飲,為痞隔,而傳化失常,故甚則霍亂吐〔瀉〕也。大法曰:若利色青者,肝木之色,由火甚制金,使金不能平木,則肝自甚,故色青也。或言利色青為寒〔者〕,誤也。(則)如仲景曰:少陰病,下利清水,色純青者,熱在裡也,大承氣湯下之。及小兒熱甚急驚,利色多青,為熱明矣。

利色黃〔者〕,由火甚則水必衰,而脾土自旺,故色黃也。利色紅者為熱,心火之色也;或赤者,熱深也。利色黑而反為熱者,由火盛過極,而反兼水化制之,故色黑也。(則)如傷寒陽明熱病,則日晡潮熱,甚則不識人,循衣摸床,如見鬼狀,獨語,法當大承〔氣〕湯下之。大便不黑者易治,黑則難治也。

諸痢同法。然辨痢色以明〔寒〕熱者,更當審其〔飲食〕藥物之色也。(則)〔如〕小兒病熱,吐利霍亂,其乳未及消化,而痢尚白者,不可便言是寒,當以脈證別之。又法曰:凡泄利,小便清白,不澀為寒,赤澀者為熱也。又法曰:完穀不化,而色不變,吐利腥穢,澄澈清冷,小便不澀,身涼不渴,脈遲細而微者,寒證也。穀雖不化,其色變〔非〕白,煩渴,小便赤黃而或澀者,熱證也。

凡穀消化者,無問他證,便為熱也。

8. 體重

注云:輕清為天,重濁為地,故土濕為病,則體重痞〔宜〕也。

9. 胕腫、肉如泥、按之不起

注云:按之不起,泥之象也,土過濕則為泥。濕為病也,積飲痞隔,中滿體重,霍亂吐下,故甚則〔胕〕腫也。

火者,少陽相火之熱,乃心包絡、三焦之氣也。

〔諸熱瞀瘈,暴喑冒昧,躁擾狂越,罵詈驚駭,胕腫疼酸,氣逆衝上,禁慄如喪神守,嚏嘔,瘡瘍喉痹,耳鳴或聾,嘔湧溢,食不下,目昧不明,暴注瞤瘈,暴病卒死,是皆屬於火。〕

10.

注云:昏也。(則)如酒醉而心火熱甚,則神濁昧而瞀昏也。

11.

注云:動也。惕跳動瘈,火之體也。

12. 暴喑

注云:卒〔啞〕也。金肺主聲,火旺水衰,熱乘金肺,而神濁氣鬱,則暴喑而無聲也。

13. 冒昧

注云:冒,昏冒也;昧,昏暗也。氣熱則神濁冒昧,火之體也。

14. 躁擾

注云:躁動煩熱,擾亂而不寧,火之體也。熱甚於外,則肢體躁擾;熱甚於內,則神志躁動,反覆顛倒,懊憹煩心,不得眠也。由水衰而〔火〕之動也。故心胸躁動,謂之怔忪,俗云心忪,皆為熱也。

15. 狂越

注云:狂者,無正定也;越者,乖越理法而失常也。〔夫〕外清內濁,動亂參差,火之體也;〔靜順清朗,準則信平,水之體也〕。由是腎水主智,而水火相反,故心火旺則腎水衰,乃失志而狂越也。凡發熱於中,則多幹陽明胃經也,故經云:陽明之厥,面赤而熱,妄言。

16. 罵詈

注云:言為〔心〕之聲也。罵詈,言之惡也。今病陽實陰虛,則水弱火強,制金而不能平木,而善言惡發,罵詈不避親疏,〔本〕火熱之所生也。

17. 驚駭

注云:驚〔駭〕者,〔驚〕愕也,火之用也。

18. 〔胕〕腫

注云:熱勝〔肉〕而陽氣鬱滯故也。

19. 疼酸

注云:痠疼也。由火實制金,不能平木,則木旺而為兼化,故痠疼也。

20. 氣逆衝上

注云:火氣炎上故也。

21. 禁慄如喪神守

注云:戰慄禁冷也。如喪神守者,神能御形,而反禁慄,則如喪失保守形體之神也。

22. 〔嚏〕

注云:鼻中因癢,氣〔噴作〕聲〔也〕。鼻為肺竅,癢為火化,心火邪熱,干於陽明,發於鼻〔而〕癢,則〔嚏〕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