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丹台玉案》~ 自敘
自敘
1. 自敘
予世居新都之休邑。弱不好狹,與群兒游,輒岸然自遠。先君子異之誡曰:「小時了了,大未稱善,頗有宅相之目。」於時苦攻下帷,日課經生業而已。久之二豎為祟,日與地之上池名哲砥摩,乃探叩藏。則靈樞內景諸書,次第咸列。僕初翻覽,苓術之味,與帖括之苦,略相當。
徐乃漸入甘境,久而揣摩獲中,病盡脫矣。因嘆人能殫精,皆可證聖,安在農軒業,不足然而五運六氣之徵,五行六腑之變,溫涼生克之數,標本奇正之方,亦庶幾管窺蠡測,探其一班矣。或曰:「子業已成,盍少試乎。」乃行之京口,所投輒治,問膏肓者踵相接也。顧予性不耐紛,大江南北之沖,郵使星軺之過,日不暇給,心苦之。
白話文:
我世居新都縣的休邑。年幼時體弱多病,不喜歡與同齡孩子玩耍,總是孤僻地遠離他們。父親見狀,便告誡我:「小時聰明伶俐,長大未必就能有所成就,你似乎有宅心。」於是,我便苦苦攻讀,每天都沉浸在經書和學業之中。時間久了,我開始對儒家經典產生興趣,每天與朋友們在池邊哲學砥礪,互相探討深奧的學問。
我翻閱《靈樞》、《內景》等醫學典籍,起初覺得艱澀難懂,就像吃藥一樣苦不堪言。但隨著時間推移,我逐漸領悟其中的奧妙,醫術也日益精進,醫治疾病的能力越來越強。我感嘆,只要用心鑽研,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聖賢,何必局限於農耕或其他事業呢。五運六氣的變化,五行六腑的相互影響,溫涼生克的規律,標本奇正的治療方法,我也算是略有所得,管窺蠡測,探其一斑而已。
有人勸我:「你的醫術已經成熟,何不出去行醫呢?」於是,我便前往京口,所到之處皆能治癒病人,求醫問藥者絡繹不絕。但我性情不喜紛擾,大江南北的奔波,郵使星軺的往返,讓我日夜忙碌,心力交瘁。
於是又寓之古吳。古吳人士閑雅,林水瀟散,讀書譚道,地與性宜遂寄廬焉。因以濟物之暇,益肆力於仲景元素諸家之秘旨,精思劇解,彙輯成編,用公同志。昔陶弘景以神農本草,合雜家別錄,銓釋註名。嘗言江南偏方,不周曉藥石,往往紕繆四百餘物。予乃知東晉士大夫好服五石散,其時風氣涼。
愚公善醫,先飲食而後丸劑。故秦越人察氣觀變,名聞諸侯,而不如其長兄中兄,名不出閭里也。讀予是編者,並以斯言贈之。使貴五穀而賤金石,寶真氣而陋參,則枚生七發,人自有之,亦無用予書矣。
崇禎丁醜孟夏上浣八日孫文胤對薇父書於仁壽堂
白話文:
於是,我又遷居到古吳。古吳人閒情雅致,環境幽靜,喜愛讀書論道,這地方的氣候和我的性情相合,便在此安家落戶。閒暇之餘,我更加努力鑽研仲景、元素等醫家秘傳,仔細思考,深入解讀,將所學彙編成冊,以供同道參考。
昔日陶弘景以神農本草,結合雜家別錄,加以詮釋註解。他曾言江南偏方,不熟悉藥性,常有四百餘種藥物誤用。我因此得知東晉士大夫喜愛服用五石散,當時風氣偏寒。
我認為,行醫之道,應以飲食為先,丸藥為輔。所以,秦越人善於察氣觀變,名聲遠播諸侯,卻不如其兄長,名聲不出鄉里。讀者讀到此處,請以此言勉勵自己。若能重視五穀,輕視金石,珍惜真氣,摒棄旁門左道,則像枚生七髮那樣的奇蹟,人人都能做到,也就不需要我的書了。
崇禎丁醜年孟夏上浣八日,孫文胤在仁壽堂寫信給薇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