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林寺僧

《寧坤秘籍》~ 中卷 (7)

回本書目錄

中卷 (7)

1. 既產調護法

產畢未可上床,兩人扶住,令人從心下輕輕揉按至臍腹門十五六次,此後雖睡,時時按之,血路不滯。

腹中用小衣烘熱溫之,雖暑月不可單被,腹寒則血塊不行且作痛。

產後兒下地,即服生化湯二帖,三煎。

兒下而衣不下,要蓋護產母下部,冬月用火於被下,腹中用熱衣溫之要緊,又多服生化湯、益母丸、下胎衣丸。

產母虛甚,須燒磚石秤墜,以防血暈。

產下地,即服生化湯一帖。如肚飢甚,即吃白粥一盞,不可太飽,過一時後,又服生化湯。如未進飲食,必速服生化湯兩帖,三煎,頭煎後,二服兩帖,併為一煎完,進飲食甚好。

百二十日內,不可勞力過度。

七日內,切不可洗下部。七日外,方可下床溫水坐洗,滿月後,方可梳頭洗浴。

冬末春初,天氣凝寒,宜謹閉窗戶四圍,置火常令暖氣熏蒸,而且下部不可去棉,方免胎寒血結,以致難產胞停也。

七日內外,緊遮陰戶,勿使進風。

加味濟坤大造丸方

婦人服之,益氣血,溫子宮,種子奇方。

紫河車一個,須壯盛婦人頭胎者,洗去血盡,用砂罐隔篾四五根,用蒲包,剪下底,承胞下,用白酒蒸熟,不可著酒。

人參(一兩五錢) 當歸(二兩) 生地(二兩,酒洗蒸熟) 山藥(一兩) 黃柏(八錢,酒炒褐色) 麥冬(一兩五錢,去心) 五味子(五分) 天冬(一兩,去心) 杜仲(八錢,薑、酒炒去絲) 牛膝(酒浸,一兩)

虛弱多汗潮熱,加黃耆一兩,地骨皮一兩,知母二兩:脾胃弱久瀉,加白朮一兩,蓮肉二兩,(去心):血少,驚怖少睡,加棗仁一兩(炒),龍眼肉二兩。

以上共為末,搗紫河車為丸,空心送六七十丸。

白話文:

【產後照顧方法】

生產結束後,不要立刻上牀躺下,應由兩人扶持,並請他人從心臟下方開始,緩慢而輕柔地按摩腹部直到肚臍位置,重複十五到十六次。之後即使休息,也要隨時進行按摩,以確保血液循環暢通,不會阻塞。

腹部需穿著保暖的小衣,即使在夏天,也不能只蓋薄被,因為腹部如果受寒,會導致血塊不易排出,並且引起疼痛。

生產後,嬰兒出生,母親應立即服用兩劑生化湯,分三次煎煮。

若胎兒出生,但胎盤尚未娩出,應保護好產婦的下半身,冬天時可在被子下放溫暖的火源,腹部也要用熱的衣物保暖,這非常關鍵。同時,應大量服用生化湯、益母丸和下胎衣丸。

產婦如果身體非常虛弱,需要使用燒熱的磚石放在秤上,以防血暈。

生產後,立即服用一劑生化湯。若感到肚子非常餓,可以喝一碗白粥,但不可吃得過飽。一小時後,再服用一劑生化湯。若還未進食,必須迅速服用兩劑生化湯,分三次煎煮。首劑煎煮後,其餘兩劑合併一次煎煮完成,然後再進食,效果更佳。

在產後一百二十天內,不可過度勞動。

在產後七天內,切記不能清洗下半身。七天後,纔可以在牀上用溫水坐浴清潔,待滿月後,才能梳頭髮和洗澡。

在冬末春初,天氣寒冷,應關閉四周的窗戶,並常保室內溫暖,且下半身不能脫去保暖衣物,這樣可以避免胎寒血結,防止難產和胎兒停止生長。

在產後七天內外,應嚴格遮掩私處,防止冷風進入。

以下是加味濟坤大造丸的配方:

婦女服用,能補充氣血,溫暖子宮,是促進生育的奇效配方。

需要一個健康壯實女性的第一胎胎盤,徹底清洗掉血跡,用砂鍋隔著四五根竹篾,用草蓆包裹,剪下底部,承載胎盤,用米酒蒸熟,但不能讓酒接觸到胎盤。

人參(一兩五錢)、當歸(二兩)、生地(二兩,用酒清洗並蒸熟)、山藥(一兩)、黃柏(八錢,用酒炒至呈褐色)、麥冬(一兩五錢,去掉心)、五味子(五分)、天冬(一兩,去掉心)、杜仲(八錢,薑、酒炒去絲)、牛膝(酒浸泡,一兩)。

若身體虛弱,出汗多,潮熱,可增加黃耆一兩,地骨皮一兩,知母二兩;若脾胃虛弱,長期拉肚子,可增加白朮一兩,蓮子二兩(去心);若血少,容易驚嚇,睡眠不足,可增加酸棗仁一兩(炒),龍眼肉二兩。

以上所有材料磨成粉末,用胎盤製成丸狀,空腹時服用六七十粒。

2. 產後用藥十誤

一、產後誤用烏藥、木香耗氣順氣藥,反增滿悶,雖陳皮用,不可至五分以上,慎之。

二、誤用青皮、山楂、枳殼、陳皮消食藥,多損胃減食,不進飲食。戒。

三、身熱誤用黃耆、黃連、梔子、黃柏,損胃增熱,致不進飲食。

四、四日內未服生化湯以消血塊,勿先用人參、耆、術,致塊不除。

五、不可輕用生地黃,以滯血路,勿獨用枳殼、枳實、牛膝以消塊。

六、不可用大黃、芒硝以通大便,起瀉以成膨脹。

七、不可用三稜、蓬朮、牛膝等以行血塊,新血亦損。

八、俗用山楂一味煎汁,以攻血塊,致成危症,每每不知。

九、勿用濟坤丹二三丸,以下胞胎。

十、勿信《產寶百問》及《婦人良方》。

世人多用《婦人良方》及《百問》之書,內成方以醫產婦,耑用芎、歸、白芍、生地,誤人甚矣。

白話文:

[產後用藥十個常見錯誤]

一、產後錯誤使用烏藥、木香這類順氣的藥物,反而會導致胸悶。即使使用陳皮,份量也不可超過五分,請務必謹慎。

二、錯誤使用青皮、山楂、枳殼、陳皮這類助消化的藥物,可能會傷害胃部,減少食慾,影響進食。應避免使用。

三、若身體發熱,誤用黃耆、黃連、梔子、黃柏這些藥物,可能進一步損害胃部,增加體溫,導致無法進食。

四、在產後四天內未服用生化湯來消除血塊,不要先使用人參、黃耆、白朮,這樣血塊可能無法清除。

五、不能隨便使用生地黃,因為它可能會阻塞血液循環。也不要單獨使用枳殼、枳實、牛膝來消除血塊。

六、不能使用大黃、芒硝來通便,因為這可能會引起腹瀉,導致腹部脹大。

七、不能使用三稜、蓬朮、牛膝等藥物來排除血塊,因為新鮮的血液也會受到損害。

八、民間常用山楂煎汁來攻擊血塊,但這種做法可能造成危險,然而許多人卻不知道。

九、不能使用二三粒的濟坤丹來幫助產後恢復。

十、不要輕易相信《產寶百問》和《婦人良方》這兩本書。

許多人都會使用《婦人良方》和《產寶百問》中的處方來治療產婦,其中大量使用川芎、當歸、白芍、生地黃,然而這樣的做法往往會產生嚴重的後果。

3. 調護法

兒下胎衣不下,產婦未免坐守,不可睡倒,必先斷臍帶,用草鞋滯之。如寒月扶產婦至床倚入坐,被蓋火籠,被中熱衣暖腹,胞下後防虛,必須速服生化湯二盞,不可厭藥頻,自有妙處。

濟坤丹下胎衣極妙,不可多服。至二三丸一丸為度。丹溪《纂要》下胎衣用朴硝神效,虛弱人反有害,夫產兒後腹內空虛,非虛弱而何?必非先生所定之方,乃門下人附增耳。濟坤丹列後,如聖膏方,用蓖麻子(二兩) 雄黃(二錢,二味研成膏,塗母足心,胎衣即下)。

加參生化湯方

治產後諸危急症通用,一日一夜須連服三四帖。若照常服,一日一帖,豈能接將絕之氣,救危急之症哉!

川芎四錢,當歸八錢,乾薑四分(炒黑),甘草五分(炙),桃仁(制十粒,去皮),人參二錢。

虛脫厥去汗多,加參三四錢,棗湯煎服。加減法:脈與形俱脫將絕,必服此方,頻灌救加參四五錢於生化湯內。分娩後手足厥冷發汗,服生化湯加參三四錢,兼汗亦止加參麥冬一錢,左右脈脫亦加參。

產後汗多加參三四錢,汗多渴甚加參並麥冬三錢。汗多痰喘加竹瀝、薑汁、杏仁十粒。汗多喘嗽聲重加桔梗、杏仁五分。無汗喘嗽氣短加半夏一錢多、杏仁十粒、桔梗五分。汗多身熱氣短加參。汗不止,三四劑後加黃耆一錢。凡產三日內塊痛未除,人參當緩用,遇危急加參可救。如病勢有生意,又當減參,止服生化湯原方。

加味生化湯方

治產後氣短似喘非喘,氣不相接續也。有兼熱,有兼痰,有兼一二症而氣短促危急之症也。當大補血氣為主,雖兼風寒之邪,而有頭痛發熱惡寒之症,唯當重產,且生化湯有薑、芎,再佐以表劑極穩當,耑門傷寒者慎勿發散。丹溪云:產後切不可發表。

川芎(一錢) 當歸(二錢五分) 炙甘草(五分) 乾薑(四分) 桃仁(十粒) 人參(二錢) 棗仁(一錢)

又加參生化湯方 治產後汗出氣短

人參(三錢) 桃仁(十粒) 麻黃根(一錢) 棗仁(一錢,炒) 浮麥(一撮)

渴加麥冬一錢,五味子十粒;嗽加杏仁十粒,桔梗五分;痰加竹瀝一酒盞,薑汁半匙;汗多加黃耆一錢。

又加味生化湯方 治產後氣短,痰嗽聲重,汗出。

川芎(一錢) 當歸(三錢) 炙甘草(四分) 杏仁(十粒,去皮尖) 棗仁(一錢,炒) 桔梗(四分) 人參(二錢) 半夏(八分)

痰多加黃耆一錢,前症汗多加黃耆並參,如塊痛不除暫停,參耆以定塊。

產後汗多微喘氣短,出言懶倦之甚,是氣虛血脫,速服前藥,外須時用醋炭以防暈。

加味補中益氣湯方

此方須服生化湯原方三帖,後才可用補中益氣湯。如塊痛服之不止。

人參(二錢) 當歸(三錢) 炙甘草(五分) 川芎(一錢) 陳皮(三分) 黃耆(八分) 山藥(一錢) 麥冬(一錢)

白話文:

調護法

嬰兒胎衣未娩出,產婦不可躺臥休息,需先將臍帶剪斷,用草鞋壓住臍帶。寒天應扶產婦上床靠坐,蓋上被子並使用火籠取暖,用熱衣物溫暖腹部。胎盤娩出後,產婦體虛,應立即服用生化湯兩碗,不必嫌棄藥物服用頻繁,其中自有妙用。

濟坤丹能促進胎衣娩出效果極佳,但不可服用過多,每次服用一到三丸即可。丹溪的《醫學入門》中記載用朴硝能使胎衣娩出,效果神奇,但對於體虛者反而有害。產後婦女腹部空虛,本就虛弱,此方應非名醫所定,而是其門下弟子自行增補的。濟坤丹記載於後,如同聖膏方一般,其配方為:蓖麻子二兩、雄黃二錢,將二味研磨成膏,塗抹於產婦腳心,胎衣即可娩出。

加參生化湯方

治療產後各種危急症狀通用,一日一夜需連續服用三到四帖。如果按照常規劑量服用,一日一帖,怎能接續將要斷絕的氣息,拯救危急的病症呢!

配方:川芎四錢,當歸八錢,乾薑四分(炒黑),甘草五分(炙),桃仁(制十粒,去皮),人參二錢。

若產婦出現虛脫、厥冷、汗多等症狀,需增加人參三到四錢,用棗湯煎服。加減法:脈象和體表症狀都顯示將要死亡,必須服用此方,頻繁灌服,並在生化湯中增加人參四到五錢。分娩後手足厥冷、出汗,服用加參三到四錢的生化湯;同時出汗也停止,則加人參和麥冬各一錢;脈象虛弱,也需加人參。

產後汗多,加人參三到四錢;汗多且口渴嚴重,加人參和麥冬各三錢;汗多伴有痰喘,加竹瀝、薑汁、杏仁十粒;汗多伴有喘嗽,聲音沉重,加桔梗、杏仁各五分;無汗、喘嗽、氣短,加半夏一錢多、杏仁十粒、桔梗五分;汗多、身熱、氣短,加人參;汗不止,服用三四劑後加黃耆一錢。凡產後三日內腹部疼痛未消退,人參用量應減少;遇到危急情況,加人參可以救命。如果病情好轉,則應減少人參用量,只服用原方生化湯。

加味生化湯方

治療產後氣短,似喘非喘,呼吸不暢的症狀。有的兼有發熱,有的兼有痰症,有的兼有以上兩種或一種以上的症狀,且氣短危急。治療應以大補血氣為主,即使兼有風寒邪氣,出現頭痛、發熱、惡寒等症狀,也應以溫補為主,因為是產後,而且生化湯中已有薑、芎,再佐以溫補藥物最為穩妥,對於外感風寒者,應慎用發散藥物。丹溪言:產後切不可發表。

配方:川芎一錢,當歸二錢五分,炙甘草五分,乾薑四分,桃仁十粒,人參二錢,棗仁一錢。

又加參生化湯方 治療產後汗出氣短

人參三錢,桃仁十粒,麻黃根一錢,棗仁一錢(炒),浮麥一撮。

口渴加麥冬一錢,五味子十粒;咳嗽加杏仁十粒,桔梗五分;痰多加竹瀝一酒盞,薑汁半匙;汗多加黃耆一錢。

又加味生化湯方 治療產後氣短,痰嗽聲重,汗出。

川芎一錢,當歸三錢,炙甘草四分,杏仁十粒(去皮尖),棗仁一錢(炒),桔梗四分,人參二錢,半夏八分。

痰多加黃耆一錢,前症汗多加黃耆並人參,如果腹部疼痛未消退,暫停服用人參和黃耆,以使疼痛緩解。

產後汗多、微喘、氣短,說話懶倦嚴重,這是氣虛血脫的症狀,應立即服用前述藥物,外用醋炭防暈。

加味補中益氣湯方

此方需先服用原方生化湯三帖,之後才能服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腹部疼痛服用此方後仍未消退。

配方:人參二錢,當歸三錢,炙甘草五分,川芎一錢,陳皮三分,黃耆八分,山藥一錢,麥冬一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