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傅青主男科》~ 麻木門
麻木門
1. 渾身麻木
凡人渾身麻木不仁,兩目羞明怕日,眼澀難開,視物昏花,睛痛亦治,方用神效黃耆湯:
黃耆(一錢) 陳皮(五分) 人參(八分) 白芍(一錢) 蔓荊子(二分) 炙甘草(四分)
水煎服,如有熱,加黃柏三分。
白話文:
凡是有人全身感到麻木無力,雙眼對光敏感,害怕見到日光,眼睛乾澀難以睜開,看東西視線模糊不清,甚至眼睛疼痛,都可以使用以下的藥方,稱為神效黃耆湯:
所需藥材與劑量如下:黃耆一錢、陳皮五分、人參八分、白芍一錢、蔓荊子二分、炙甘草四分。
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。如果伴有發熱的情況,可以再加入三分的黃柏。
2. 手麻木
此乃氣虛而寒濕中之,如其不治,三年後必中大風。方用:
人參(二錢) 白朮(五錢) 黃耆(五錢) 防風(五分) 陳皮(五分)桂枝(五分) 甘草(一錢)
水煎服。
〔方中黃耆、人參、白朮,俱補氣去濕之藥;防風乃去風之品,必得桂枝始能入於手經也。經絡既清,自能奏功也。〕
白話文:
這段文字談的是手部麻木的情況,指出這是因為氣血虛弱且遭受寒濕侵襲所致。如果不加以治療,預測三年後可能會引發嚴重的風濕病。藥方如下:
人參(約8克) 白朮(約16克) 黃耆(約16克) 防風(約2克) 陳皮(約2克) 桂枝(約2克) 甘草(約4克)
用水煎煮服用。
【在這個藥方中,黃耆、人參、白朮都是具有補氣和祛除濕氣效果的藥材;防風是祛風的成分,必須配合桂枝纔能有效作用在手部的經絡。當經絡被清理後,自然可以見效。】
3. 麻木
凡麻木是濕痰死血也,用四物湯加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白芥子、桃仁、紅花、甘草,水煎服,入竹瀝、薑汁服。
白話文:
凡是出現麻木的症狀,通常是因為濕痰或血液循環不暢所致。治療上可以使用四物湯,並在此基礎上添加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白芥子、桃仁、紅花和甘草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在服用時,可加入竹瀝和薑汁一同飲用。
4. 麻木痛
風寒濕三氣合而成病,客於皮膚肌肉之間,或痛、或麻木,方用:
牛皮膠(二兩) 南星(五錢) 薑汁(半碗)
共熬膏,攤貼,再用熱鞋底熨之。加羌活、乳香、沒藥更妙。
白話文:
【麻木痛】
當風、寒、濕這三種氣候因素結合在一起形成疾病,侵襲人體的皮膚和肌肉層時,可能會產生疼痛或是麻木的症狀。治療方式如下:
所需材料:
- 牛皮膠:二兩
- 天南星:五錢
- 生薑汁:半碗
製作方法: 將上述材料共同熬煮成膏狀,然後攤開貼在患處,再使用熱的鞋底在膏藥上熨燙。如果添加羌活、乳香、沒藥,療效會更加顯著。
5. 十指麻木
十指皆麻,面目失色,此亦氣虛也。治以補中益氣湯加木香、麥冬、香附、羌活、烏藥,防風,水煎服,三劑可愈。
白話文:
如果手指全部都感到麻木,而且臉色看起來不好,這可能是氣血不足的現象。治療方式是服用補中益氣湯,並且添加木香、麥冬、香附、羌活、烏藥,以及防風這些藥材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通常喝三劑就可以見效。
6. 兩手麻木困倦嗜臥
兩手麻木,四肢困倦,怠惰嗜臥,此乃熱作元氣也。方用人參益氣湯:
人參(一錢) 黃耆(二錢) 甘草(一錢) 炙草(五分) 柴胡(七分) 白芍(七分) 升麻(五分) 五味子(卅粒) 生薑(三片) 大棗(二枚)
水煎溫服。
白話文:
雙手有麻木的感覺,四肢感到疲憊無力,提不起精神且喜愛躺著休息,這都是因為體內的熱氣影響了原本的元氣。應使用人參益氣湯來調理:
藥方包含:人參一錢、黃耆二錢、甘草一錢、炙草五分、柴胡七分、白芍七分、升麻五分、五味子三十粒、生薑三片、大棗二顆。
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。
7. 腿麻木
凡腿麻木沉重,方用導氣湯:
黃耆(二錢) 甘草(錢半) 青皮(一錢) 升麻(五分) 柴胡(五分) 歸尾(五分) 澤瀉(五分) 陳皮(八分) 紅花(少許) 五味子(三十粒)
水煎溫服,甚效。
白話文:
凡是遇到腿部有麻木且沉重的情況,可用以下的「導氣湯」進行治療:
所需藥材與份量如下:黃耆二錢、甘草一錢半、青皮一錢、升麻五分、柴胡五分、歸尾五分、澤瀉五分、陳皮八分、紅花少量、五味子三十粒。
將上述藥材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,此方法非常有效。
8. 手足麻木
〔雙足麻木,不能履地;雙手麻木,不能執物是也。〕方用四物湯加:
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陳皮、半夏、桂枝、柴胡、羌活、防風、秦艽、牛膝、炙草、薑棗引,水煎服,四劑愈。
白話文:
【手腳麻木】
內容:如果雙腳感覺麻木,嚴重到無法正常站立或行走;或是雙手同樣感到麻木,影響到拿取物品的能力。治療時,會使用基礎的四物湯,並添加以下藥材來增強療效:
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陳皮、半夏、桂枝、柴胡、羌活、防風、秦艽、牛膝、炙草,以及薑和棗作為引子。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,通常在服用四劑後便能見到改善。
以上是古代中醫對於手腳麻木的治療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