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傅青主男科》~ 大小便門 (1)

回本書目錄

大小便門 (1)

1. 大便不通

〔大便秘結者〕,人以為大腸燥甚也,誰知是肺氣燥乎?蓋肺燥則清肅之氣,不能下行於大腸,而腎經之水,僅足以自顧,又何能旁流以潤涸哉?方用:

熟地(三兩) 元參(三兩) 升麻(三錢) 牛乳(一碗) 火麻仁(一錢)

水二碗,煎六分,將牛乳同調服之,一、二劑必大便通矣。〔此方之妙,全不在潤大腸而補腎,尤妙不止補腎,而且補肺;更妙不正補肺,而且升肺。〕蓋大腸居於下流,最難獨治,必須從腎〔經〕以潤之,從肺〔經〕以清之,啟其下竅,則上竅自然流動通利矣。此下病上治之法也。

白話文:

【對於大便不通的情況】

許多人認為這是因為大腸過於乾燥,但事實上,很多人不知道這可能是因為肺部氣候過於乾燥所導致。因為當肺部乾燥時,它就無法將其應有的清肅之氣傳遞到大腸,同時,腎臟提供的水分只能夠維持自身所需,根本沒有餘力去滋潤大腸。在這種情況下,可以使用以下的藥方:

熟地(90克)、玄參(90克)、升麻(9克)、牛奶(一碗)、火麻仁(3克)

用水兩碗煮至剩六分之一,然後加入牛奶一同服用。通常服用一到兩次,大便就會順暢。

這個藥方的精妙之處不在於單純滋潤大腸或補充腎臟,而是更進一步地補益肺部;更特別的是,它不僅直接補益肺部,還能提升肺部功能。因為大腸位於身體的下部,單獨治療較為困難,必須從腎臟和肺部著手,讓其能夠滋潤大腸,清潔大腸,當大腸的排泄功能被啟動後,上面的器官也會隨之變得流動順暢。這就是所謂的「上病下治」法則。

2. 大小便門

3. 小便不通

〔小便不通,乃膀胱之病〕,膀胱之氣化不行,小便即不能出。小便閉塞,治膀胱之經而已矣,然而治法全不在治膀胱也。方用:

人參(三錢) 蓮子(三錢) 茯苓(三錢) 甘草(一錢) 肉桂(一錢) 白果(二錢) 車前子(一錢) 王不留(一錢)

水煎服。

此方妙在用人參、肉桂。蓋膀胱必得氣化而始出。氣化者何?心胞絡之氣也。〔膀胱必得心包絡之氣下行,而水路始能出。〕既用參、桂,而氣化行矣,尤妙在用白果,人多不識此意。白果通任、督之脈,又走膀胱,(引參、桂之氣,直奔於膀胱之中),況車前子,王不留盡是下泄之藥,服之而前陰有不利者乎?

白話文:

【小便無法排出】

這是由膀胱問題所導致的小便無法排出。當膀胱的氣化功能失調,小便自然無法順利排出。對於小便阻塞的情況,我們通常會對膀胱進行治療,但實際上,治療的方式並非直接對膀胱下手。

以下是一種治療方式:

人參(9克)、蓮子(9克)、茯苓(9克)、甘草(3克)、肉桂(3克)、白果(6克)、車前子(3克)、王不留(3克)

將這些材料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這個處方的精妙之處,在於使用了人參和肉桂。因為膀胱必須得到氣化功能才能正常排尿,而所謂的氣化,就是指心包絡的氣。膀胱必須得到心包絡之氣的下行,水道才能順暢排尿。使用了人參和肉桂之後,氣化功能就能得到恢復,更妙的是使用了白果,這點很多人可能不懂其道理。白果能通達任脈和督脈,也能作用於膀胱,將人參和肉桂的氣直送膀胱。加上車前子和王不留,都是有助於向下排泄的藥物,服用了這些藥物,小便不暢的情況還會存在嗎?

4. 實症大便不通

〔大便不通,亦多實症,上方乃治虛症之方耳。此方治實症,實有奇效。方用〕:

大黃(五錢) 歸尾(一兩) 升麻(五分) 蜜(半杯)

水煎服。

此方大黃泄利,當歸以潤之,仍以為君,雖泄而不至十分猛烈,不致有亡陰之弊。況有升麻以提之,則泄中有留,又何必過慮哉?

白話文:

【實證便祕不通】

便祕的情況,確實常見於實證。上述的處方是專門用來治療虛證的,並非我們現在討論的對象。以下這張處方對於治療實證的便祕,實際上具有驚人的療效。

所需藥材為:大黃五錢、歸尾一兩、升麻五分、蜂蜜半杯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在這張處方中,大黃的作用在於通腸排便,而當歸則能滋潤腸道,它們兩者相互配合,雖然有助於排便,但不會造成劇烈的腹瀉,避免了陰液耗損的風險。此外,還有升麻的存在,能夠調節排便的速度,因此,不必過度擔心副作用的問題。

5. 虛症大便不通

〔凡久病之後,大便一月不通者,不必性急,止補其真陰,使精足自生血,血足以潤腸,大便自出,不可視為報本之病,而速其愈也。〕方用:

熟地(一兩) 元參(一兩) 當歸(一兩) 川芎(五錢) 桃仁(十粒) 火麻仁(一錢) 大黃(一錢) 紅花(三分) 蜜(半杯)

水煎服。

〔此方妙在用熟地、元參、當歸以生陰血,少加麻仁、大黃以潤腸下行,此正末治其閉結,而不急急以通之也。〕

白話文:

【對於長期患病後,一個月都未排便的情況,不必過於焦急,應著重補充身體的真陰,使精氣充足自然會產生血液,血液充足就能潤滑腸道,這樣大便自然就能排出,不能把這種情況當作是根本性的疾病,而期望快速康復。】

所使用的藥方為:

熟地(30克) 元參(30克) 當歸(30克) 川芎(15克) 桃仁(10顆) 火麻仁(3克) 大黃(3克) 紅花(1克) 蜂蜜(半杯)

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【這個藥方的巧妙之處在於利用熟地、元參、當歸來促進陰血生成,再稍微加入火麻仁、大黃來潤滑腸道並促進向下排泄,這正是在處理閉塞問題時,不急於立即通便的方法。】

6. 腎虛小便不通

小便不通,方用:

熟地(一兩) 山萸(四錢) 丹皮(一錢) 山藥(一錢) 肉桂(一錢) 車前子(一錢) 澤瀉(一錢) 茯苓(二錢)

此方〔即七味地黃湯〕,妙在不去通小便,而專治腎水。腎中有水,而膀胱之氣自行矣。蓋膀胱之開合,腎司其權也。

白話文:

當遇到小便不順暢的情況,可以使用以下的藥方:

熟地(60公克) 山茱萸(12公克) 牡丹皮(3公克) 山藥(3公克) 肉桂(3公克) 車前子(3公克) 澤瀉(3公克) 茯苓(6公克)

這個藥方實際上就是「七味地黃湯」,其精妙之處不在於直接疏通小便,而是專門調理腎臟的水液代謝功能。只要腎臟的水液代謝正常,膀胱的排尿功能就會自動恢復。因為膀胱的開合功能,主要由腎臟來控制。

7. 大小便不通

方用:

頭髮燒灰研末,用三指一捻,入熱水半碗,飲之立通。

又方:

蜜一茶杯,皮硝一兩,大黃一錢,黃酒一杯,煎一處,溫服甚效。

按:上二方,《方論》、《男科》、《石室秘錄》均同。皮硝用一兩,慎之。

白話文:

[大小便不順]

解決方法如下:

取頭髮燒成灰後研成細末,用三根手指撿起少量,加入熱水約半碗,飲下後馬上會有通暢的效果。

另一個方法:

取一杯蜂蜜,一兩的芒硝(皮硝),一錢的大黃,以及一杯黃酒,將所有材料混合一起煎煮,溫熱時服用,效果非常顯著。

說明:以上兩個方法,在《方論》、《男科》、《石室祕錄》等書籍中都有相同的記載。使用一兩的芒硝時,需特別小心。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