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世神驗良方》~ 外科補遺 (1)
外科補遺 (1)
1. 外科補遺
治漏方,螃蟹一隻,去肉單用殼,瓦上焙乾。再用鱉頭一個,皮肉盡去,只留筋骨,亦瓦上焙乾。各為細末,煉蜜為丸,臘酒每曰空心服二丸,藥盡即退出。
點痔丹,獐腦半斤,將陽城罐一個火內燒紅,取出,入獐腦於中,瓷盆蓋口封固,候獐腦升在盆上,輕輕刮在紙上,不可犯鐵器。要看火候,太熱則飛去,太冷則不升。次用蘿蔔搗碎煎湯,連渣傾在大口甕內,坐上熏之,候溫傾盆內洗痔。拭乾,將前藥點之,朝發夕愈,無不效驗。
又洗痔方,大木耳每日一兩,入水煮極化,先熏後洗,一日三次,小者三日,大者半月,可以全愈。
又方
用枳殼湯熏洗。
治痔漏脫紅,川椒二錢,空心鹽湯下。
治通腸痔漏,用大蜘蛛一個,重三錢者佳,如少一分,麻花者俱不用。入小罐內鹽泥仔細封固,不可有線縫走氣,先文後武煅三炷香,移於淨地一宿,次早開罐,用雞毛掃下,只有二三分,以此藥點在漏管內,其管即消,其漏即平。如點在肉上要爛肉,慎之。
多年癧瘡方,鶴蝨草一斤,野菊花四兩一錢,金銀花四兩一錢,五爪龍一兩七錢,馬鞭草(四季冬月用根,夏秋根苗皆用)
以上俱銼碎,用好酒十斤入瓶,竹箬箍口瓶上,以元米一撮,重湯者煮熟米為度,掘窖理背陰處三日,出火毒。初次一盞取汗,以後每清晨一盞,臨臥服一盞,服至五料則病全愈。托裡消毒飲,白芷,白茯苓各八分,川芎,青皮各六分,金銀花一錢五分,人參,栝蔞仁,陳皮,小黃耆,當歸各一錢,白芍,白朮各一錢三分,貝母一錢,甘草五分
以上每服加青橘葉十四張(洗淨),用水二鍾煎七分,食後熟服。
又方
用田螺十數個,放水內漾淨泥沙,取起,每個大者用冰片半分,小者三釐,入田螺靨內,置瓷器中候化水,將銀針刺破患處,用雞毛拂之,七日愈。又有以田螺射身納瘡中,能出積水,驗。又有用蜒蝣數條,搗爛敷患處。以上三方,是治未破者。若已破,用豬毛燒灰,研末摻上,再用前藥拂之。又方用豬毛燒灰,香油調敷患處。
又方
用鳳尾草陰乾為末,好酒送下。又用赤剝小老鼠,加巴豆(去油)煎膏貼之。
又方
用紫花地丁(生在松陰者)不拘多少,洗淨,加薑汁少許、醋少許(已破者不用醋),搗爛敷患處,每日換三四次。
治肺癰,大鯽魚一個(重一斤者佳),去腸入枯礬二錢煎服(兼止痢)。
又方
陳芥菜汁(窖地中多年者佳),日服數匙即起。
又方
魚腥草水煮,多食之。
又方
金絲荷葉搗汁,同生白酒數飲。
又方
常服苡仁(炒研)及百合,雖吐膿可以無傷。
治大頭瘟頭頂腫者,靛花三錢,雞子清一個,燒酒一鐘調服。
又方
用灶心土敷之。
治腦疽初起,黃鱔頭七個,鯽魚一條(去腸鱗),頭垢五錢,蜂蜜半盞,藏糟一塊(陳舊者佳)
白話文:
外科補遺
治漏方:將一隻螃蟹的肉去除,只留蟹殼,放在瓦片上焙乾。再取一個鱉頭,去除皮肉,只留筋骨,也放在瓦片上焙乾。將蟹殼和鱉骨都研磨成細末,用蜂蜜做成藥丸,每天清晨空腹服用兩丸,藥丸服完即停。
點痔丹:取半斤獐腦,用一個瓦罐在火上燒紅,取出後,將獐腦放入罐中,用瓷盆蓋住封嚴,待獐腦升華後,輕輕刮在紙上,注意不要接觸鐵器。火候要掌握好,太熱則獐腦會飛走,太冷則不會升華。然後用蘿蔔搗碎煎湯,連渣倒入一個大口甕中,坐在甕上熏洗患處,待水溫適宜後,倒入盆中清洗痔瘡。擦乾後,用之前的獐腦藥粉點在患處,早晨塗抹,晚上就能痊癒,效果很好。
又一洗痔方:每天用一兩大木耳,加水煮爛,先熏後洗,一天三次,小的痔瘡三天,大的半個月,就能痊癒。
又一方:用枳殼湯熏洗。
治痔漏脫紅:用川椒二錢,空腹用鹽湯送服。
治通腸痔漏:用一隻重三錢的大蜘蛛(如果蜘蛛體重少於三錢或體型瘦小,則不能使用),放入小罐中,用鹽泥仔細封嚴,不能有縫隙漏氣,先用文火後用武火煅燒三炷香的時間,移到乾淨的地方放置一宿,第二天早上打開罐子,用雞毛掃出藥物,大約只有二三分,用此藥點在漏管內,漏管就會消失,漏瘡也會痊癒。但注意,如果點在肉上會腐蝕肌肉,需謹慎使用。
多年癧瘡方:取鶴蝨草一斤,野菊花四兩一錢,金銀花四兩一錢,五爪龍一兩七錢,馬鞭草(四季冬月用根,夏秋根苗皆用),以上藥材都切碎,用好酒十斤浸泡在瓶中,用竹箬箍緊瓶口,在瓶上放一撮米(用重湯煮熟的米),埋在陰涼處三天,去除火毒。第一次服用一盞的量,讓身體出汗,以後每天清晨服用一盞,睡前服用一盞,服用五劑就能痊癒。
托裡消毒飲:白芷、白茯苓各八分,川芎、青皮各六分,金銀花一錢五分,人參、栝蔞仁、陳皮、小黃耆、當歸各一錢,白芍、白朮各一錢三分,貝母一錢,甘草五分。每次服用,需加十四張洗淨的青橘葉,用兩鍾水煎至七分,飯後溫服。
又一方:取十幾個田螺,用水洗淨泥沙,每個大的田螺內放冰片半分,小的放三釐,放入瓷器中待其融化,用銀針刺破患處,用雞毛拂拭,七天痊癒。還有一種方法是用田螺殼射入瘡中,可以排出積水,驗證有效。還有一種方法是用蜒蝣數條搗爛敷於患處。以上三方,適用於未潰破的癧瘡。如果已經潰破,用豬毛燒成灰,研磨成粉末撒在患處,再用之前的藥物拂拭。又一方,用豬毛燒灰,加香油調和敷在患處。
又一方:用鳳尾草陰乾研磨成粉末,用好酒送服。又用赤剝小老鼠,加入巴豆(去油)煎成膏藥貼敷。
又一方:用紫花地丁(生長在松樹陰涼處的),不拘多少,洗淨,加少許薑汁、少許醋(已潰破者不用醋),搗爛敷在患處,每天換三四次。
治肺癰:用一條重一斤的大鯽魚(去腸),加入枯礬二錢煎服(兼治痢疾)。
又一方:用陳芥菜汁(窖藏多年者最佳),每天服用幾匙即可。
又一方:魚腥草水煮,多食用。
又一方:金絲荷葉搗汁,與生白酒一起服用。
又一方:經常服用炒研的苡仁和百合,即使有膿液排出,也不會傷身。
治大頭瘟頭頂腫脹:用靛花三錢,雞蛋清一個,燒酒一盅調和服用。
又一方:用灶心土敷在患處。
治腦疽初期:用黃鱔頭七個,鯽魚一條(去腸鱗),頭垢五錢,蜂蜜半盞,陳舊的酒糟一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