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

《濟世神驗良方》~ 外科附錄 (8)

回本書目錄

外科附錄 (8)

1. 外科附錄

治鵝掌風,醋煮艾再湯煎洗。

又方

花椒、石菖蒲煎洗。

又方

紫背浮萍洗。

又方

官粉二錢,銀硃一錢五分,麝香五分(並研),牛油,柏油,香油,黃蠟各一兩(並化)和藥攪勻,隨擦隨烘。

又方

白芍一兩,硫黃三錢,人言二分,公豬胰油搗擦,

又方

豬蹄殼燒灰,麻油調擦。

又方

北瓜藤嫩頭摘斷,有水就擦之。

治手心皮破(名鵝眼風),側柏葉和牛糞搗爛曬乾,放炭上燒煙燻手,日三四次,以愈為度。

治體氣腳臭,陀僧一兩,官粉一錢,體氣擦兩腋,腳臭擦雙足。一方加田螺、麝香。

又方

以麝入螺取水搽。

又方

以醋浸土木香(即馬兜鈴根)為末敷之。

治遍身風疹塊癢,苦參一斤,甘草一兩,河水煎湯,去渣入皮硝五錢洗,避風睡。治汗斑,陀僧三錢,麵粉,硫黃各二錢,信二分洗出汗,姜蘸擦之,待涼再擦。

又方

硫黃二錢(研),麵粉八分,汗出擦之。

又方

醋入雞子清浸三日擦之。

治白癜及紫癜風歌,白癜紫癜兩般風,雄黃硃砂等分同;茄帝蘸來擦患處,不消三日有奇功;白加蛇殼同來擦,管教前患永無跡。

又方

白附子、雄黃、密陀僧等分為末,薑汁調,茄蒂擦。

又方

治白癜風及白蛇丹。用魚腥草搗搽。

治濕風瘡(先用浮萍湯洗),松香、黃柏、花椒等分為末,將紙錢板浸生桐油,蘸藥紮上,一日一換。

又方

百草霜、大黃、輕粉等分,桐油調搽。

又方

石菖蒲為末,鋪席上臥之。

治血風瘡,松香,黃丹,良薑,半夏,蔥等分搗敷。

又方

黃柏(蜜炙)三錢,黃丹(炒)二錢,鉛粉(略炒),輕粉各一錢桐油調作夾紙膏貼。

又方

黃柏(去皮)豬膽汁煮研敷。

又方

用蔥一二斤煎湯洗,四五次效。

治三十六種風瘡,馬齒莧(取汁澄清)、黃臘等分,熬塗或用爐底黃丹收之。

治癘風(一名大麻風,指節疼痛,甚至脫落者),松香一斤(水澄七次,淨用四兩),草烏半斤,光烏四兩(水一桶煎濃汁去渣,煮香至干),防風,甘草,荊芥,蒼朮各四兩(如上煎汁煮香),鮮菖蒲三斤(如上煎汁煮香)

煮酒一碗,再煮香至干,如鯫眼看火候,取起浸水中,去火毒一夜,取起曬乾搗末,上身陳米丸,下身麵糊丸。初三日每服一錢五分,次三日每服二錢,末三日每服二錢五分,日進二服。服過九日,再如初服,周而復始,酒下。

又方

小麥二升(土灰蛇切段同煮,去蛇),用麥喂公鴨一七日,其毛自落,以酒煮之,令病人飲酒食鴨取汗(其蟲盡出,燒去衣被),如鴨吃不完,曬乾為末,酒丸服。

又方

蓖麻子、黃連各一兩,以小瓶盛藥,入水一升,春夏三日,秋冬五日,取蓖麻子一粒,平旦劈開,即以浸藥水吞下,漸加至四五粒,微痢漸減。

又方

重者用經霜角刺為末,酒下二錢,兩日一服。

白話文:

外科附錄

治療鵝掌風:用醋煮艾草,再用水煎煮後清洗患處。

另一方:用花椒、石菖蒲煎煮後清洗患處。

另一方:用紫背浮萍清洗患處。

另一方:將官粉二錢、銀朱一錢五分、麝香五分研磨混合,再與牛油、柏油、香油、黃蠟各一兩融化後混合攪勻,塗抹患處後立即烘烤。

另一方:將白芍一兩、硫黃三錢、人言二分,與公豬胰油搗碎後塗擦患處。

另一方:將豬蹄殼燒成灰,用麻油調和後塗擦患處。

另一方:摘取南瓜藤嫩頭,有水就用其汁液擦拭患處。

治療手心皮破(鵝眼風):將側柏葉和牛糞搗爛曬乾,放在炭火上燒煙燻手,每日三四次,直到痊癒。

治療體臭和腳臭:將陀僧一兩、官粉一錢混合,體臭者塗抹腋下,腳臭者塗抹雙足。另一方在此基礎上加入田螺和麝香。

另一方:將麝香放入田螺中,取其汁液塗抹患處。

另一方:用醋浸泡土木香(馬兜鈴根)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。

治療全身風疹塊癢:用苦參一斤、甘草一兩,加河水煎煮,去渣後加入皮硝五錢清洗患處,洗後避風休息。治療汗斑:將陀僧三錢、麵粉、硫黃各二錢、信二分混合後清洗出汗,然後用薑汁擦拭,待其涼爽後再擦拭。

另一方:將研磨後的硫黃二錢與麵粉八分混合,出汗時擦拭患處。

另一方:將醋與雞蛋清混合浸泡三日後塗抹患處。

治療白癜風和紫癜風:白癜風和紫癜風這兩種疾病,可用雄黃和硃砂等量混合,用茄子蒂蘸取藥物塗擦患處,不出三日便有奇效;也可將白附子與蛇蛻混合塗擦,保證可以根治。

另一方:將白附子、雄黃、密陀僧等量研磨成粉末,用薑汁調和,用茄子蒂塗擦患處。

另一方:治療白癜風和白蛇丹,可用魚腥草搗碎後塗擦。

治療濕風瘡(先用浮萍湯清洗):將松香、黃柏、花椒等量研磨成粉末,將紙錢板浸泡在生桐油中,蘸取藥物敷貼患處,每日更換一次。

另一方:將百草霜、大黃、輕粉等量混合,用桐油調和後塗擦患處。

另一方:將石菖蒲研磨成粉末,鋪在席子上躺臥。

治療血風瘡:將松香、黃丹、良薑、半夏、蔥等量搗碎後敷貼患處。

另一方:將蜜炙黃柏三錢、炒黃丹二錢、略炒鉛粉一錢、輕粉一錢混合,用桐油調和後製成夾紙膏貼敷患處。

另一方:將去皮黃柏用豬膽汁煮熟後研磨敷貼患處。

另一方:用蔥一二斤煎煮後清洗患處,四五次即可見效。

治療三十六種風瘡:將馬齒莧汁液澄清後與黃蠟等量混合熬製塗抹,或用爐底黃丹收斂。

治療癘風(大麻風,指節疼痛,甚至脫落):將松香一斤(水澄七次,淨用四兩)、草烏半斤、光烏四兩(水一桶煎濃汁去渣,煮香至干)、防風、甘草、荊芥、蒼朮各四兩(如上煎汁煮香)、鮮菖蒲三斤(如上煎汁煮香)與一碗酒一起煎煮,直至乾燥。如同鯫魚眼睛般觀察火候,取出後浸泡在水中一夜,去除火毒,曬乾後搗碎成粉末。上半身用陳米做成丸藥服用,下半身用麵糊做成丸藥服用。初三日每次服用一錢五分,次三日每次服用二錢,末三日每次服用二錢五分,每日服用兩次,服用九日後,再從初日劑量開始服用,如此循環,用酒送服。

另一方:將小麥二升與切段的土灰蛇一起煮熟,除去蛇肉,用煮過的小麥餵養公鴨十七天,其毛會自行脫落,然後用酒煮熟公鴨,讓病人飲酒吃鴨,使其出汗(蟲子會隨汗排出,需燒毀衣被)。如果鴨肉吃不完,曬乾研磨成粉末,用酒做成丸藥服用。

另一方:將蓖麻子、黃連各一兩放入小瓶中,加入水一升,春夏三日,秋冬五日,每次取一粒蓖麻子,清晨剖開,用浸泡藥水的蓖麻子吞服,逐漸增加到四五粒,輕微腹瀉後症狀會逐漸減輕。

另一方:病情嚴重者,可用經霜的角刺研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,每次二錢,每兩日服用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