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世神驗良方》~ 幼科門 (6)
幼科門 (6)
1. 幼科門
黃米糊為丸,每服二三十丸,量兒大小加減。
家傳肥兒方,山藥二兩(飯上蒸),五穀蟲(瓦上焙),茯苓(去皮),白扁豆(炒),楂肉(炒),芍藥(酒炒),麥芽(粉),神麯(炒),當歸(土炒)各一兩半,陳皮(炒),使君子(肉)各一兩,甘草七錢,黃連(薑汁炒,飯上蒸七次)煉蜜丸如元眼大,空心燈心湯化下。
治臍風撮口,只用田螺三個,入麝香搗爛搽臍。
小兒水瀉,脾虛飲食不化,半夏七分(湯泡七次),白朮二錢(河水浸半日焙),丁香五分(微炒)共為細末,用生薑自然汁糊為丸,如桐子大。十歲以上者二十丸,年幼減至五、六丸,新起者一服即止,年久者二三服愈。
一方,白朮(土炒)、白茯苓各等分,同陳米一撮煮粥,只吃米湯即下。
一方,將糞蛆新瓦焙乾,炙為末,每服三錢,沙糖食效。
治赤遊丹,將蔥白、蜂蜜同搗爛,敷雲頭處愈。
又小兒如被蚯蚓傷小便者,以鹽湯洗數次愈。
小兒遺溺,雄雞肝、桂心各等分,同搗爛如泥小豆大,每服十粒酒下,日三服。
治諸物食積作痛,大人小兒俱可服。
白朮一兩,茯苓一兩,蘿蔔子(另蒸入藥)二錢,山楂肉一兩五錢,法制半夏一兩,陳皮五錢共為末,煉蜜為丸如彈子大,空心棗湯下一丸。
白話文:
[幼科門]
用黃米煮成糊狀,做成藥丸,每次服用二三十丸,劑量依據小孩的大小調整。
家傳的肥胖兒藥方:山藥二兩(用飯蒸熟),五穀蟲(放在瓦片上焙乾),茯苓(去皮),白扁豆(炒熟),山楂肉(炒熟),芍藥(用酒炒熟),麥芽(磨成粉),神麴(炒熟),當歸(用土炒熟),各一兩半;陳皮(炒熟),使君子(取果肉)各一兩;甘草七錢;黃連(用薑汁炒熟,用飯蒸七次),煉蜜做成像元宵一樣大的藥丸,空腹用燈芯草熬成的湯送服。
治療臍風(肚臍部位的疾病)引起嘴巴歪斜,只用三個田螺,加入麝香一起搗爛,塗抹在肚臍上。
治療小兒水瀉,脾胃虛弱導致消化不良:半夏七分(用湯泡七次),白朮二錢(用河水浸泡半日後焙乾),丁香五分(微炒),研磨成細粉,用生薑汁做成糊狀,做成像桐子一樣大的藥丸。十歲以上的小孩每次服用二十丸,年幼的小孩減至五、六丸,病情剛發作的,一服藥就夠了,病情已久的,服用二到三服即可痊癒。
另一方:白朮(用土炒熟)、白茯苓等量,與少量陳米一起煮粥,只喝米湯即可。
另一方:將糞蛆放在新瓦片上焙乾,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砂糖送服。
治療赤遊丹(一種皮膚病):將蔥白和蜂蜜搗爛,敷在患處即可痊癒。
另外,如果小孩被蚯蚓傷到而小便異常,用鹽水清洗幾次即可痊癒。
治療小兒遺尿:雄雞肝和桂枝等量,搗爛成像小豆一樣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十粒,用酒送服,一天服用三次。
治療各種食物積滯引起的疼痛,大人小孩都可以服用:
白朮一兩,茯苓一兩,蘿蔔子(另蒸熟後再入藥)二錢,山楂肉一兩五錢,炮製過的半夏一兩,陳皮五錢,研磨成粉末,煉蜜做成像彈子一樣大的藥丸,空腹用棗湯送服一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