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世神驗良方》~ 幼科門 (4)
幼科門 (4)
1. 幼科門
三仙保命丹,治小兒疳積。
穀精草(研末)八分,蛤蜊殼(研末)三錢二分,石燕(研末)二錢共和一處,每用二錢,將豬肝二兩,用竹刀刳碎,將末藥摻在肝上,用酒煮熟,去藥吃肝,重者五六服,酒送下。治蟲積,辰砂二錢(明者佳),石決明四錢(須眼多者),二味為末,用一錢入豬肝內,筍箬包好,黃仙草扎,稻米泔水煮食之。忌鐵器。
神效走馬牙根腐爛驗方,用溺桶中白垢(火煅)一錢,入銅綠三分,麝香一分半,吹之即愈。
又方
用牡蠣三兩(火煅紅,醋淬七次),冰片二分,共為細末,吹之即愈。
病原論:夫小兒者,幼科也。初生者曰嬰兒,三歲者曰小兒,十歲者曰童子。兒有大小之不同,病有淺深之各異,形聲色脈之際,望聞問切之間,若能詳究於斯,可謂巧工者矣。蓋望者,鑑貌辨其色也,假如面部,左腮屬肝,右腮屬肺,額屬心,鼻屬脾,頦屬腎,肝病則面青,肺病則面白,心病則面赤。
治⿸疒貢𤺪頭方,廁內久浸瓦片,洗淨曬露七日夜,不可見雨。研末敷之,中留小孔即愈。一方,加蒸過饅頭荷葉。
又方
紫口蛤蜊殼燒為末,香油敷。
又方
枳殼半個去穰,合上面封之,干則用水濕,開再換,膿完即好。一切硬毒俱治。
又方
蛇殼一片,唾濕貼瘡,即出膿愈。
一方,用小麥。
治暑月頭上生癤,槿樹花敷之。
又方
用鬼饅頭白汁點之。
治抱頭火,並貼骨火方,芝麻萁燒過存性為末,入銀硃少許,醋調敷。
治流漿泡及抱頭火、赤遊丹並一切熱毒川大黃,蚯蚓糞,黃柏,側柏葉等分並炒,雞子清調敷效。
治赤遊丹,半歲內因濕生熱,初起一二點紅,走動遍身,從頭手起者,至心死;從足起者,至腎死。急則將線扎住,用瓷鋒從兩頭刺出血,嚼浮萍敷之;緩則將薑汁、蔥汁燒鹽煎湯洗之(湯勿令入眼),再服後藥。白芍、陳皮、黃芩各五分,藿香、木通各四分,煎服。
又方
蔥白、蜂蜜搗敷雲頭處。
又方,
赤小豆粉醋調敷。
又方
瓦松搗敷。
又方
大黃、巴蕉根搗敷。
又方
用生豬肉貼之。
又方
治一切火毒。用雞子清調伏龍肝敷。
治蛛絲丹,韭地蚯蚓糞(微炒)研末摻之。如干,用香油調搽。又方,用醋磨鐵鏽搽之。
治重舌,巴豆半粒,飯黏五粒,研餅如豆大,貼眉心,待四圍起泡去之。又歌曰:小兒重舌最難熬,鏽鎖將來火內燒;打落屑兒為細末,水調吃下即時消。
治口中諸病,不能吮乳及喉腫,黃連,黃柏各八分,辰砂,青黛,雄黃各二分,朴硝一分半硼砂,片腦,牛黃各一分研末,取少許搽口內愈。
治一切無名腫毒濕爛,大人亦效。蚯蚓糞三兩,熟皮硝二兩,研末,汲水濃調厚敷。治肥瘡、黃水瘡,紅棗(燒灰),枯礬,黃丹,松香各一錢,官粉五分,銀珠三分濕則摻之,干則用香油搽。
白話文:
幼科門
三仙保命丹,治療小兒疳積。將穀精草、蛤蜊殼、石燕研磨成粉末混合,每次取用二錢,與二兩豬肝拌勻,用酒煮熟,去除藥渣食用豬肝。病情嚴重者,可服用五到六次,酒送服。治療蟲積,則用辰砂、石決明研磨成粉,取一錢放入豬肝中,用筍葉包裹,再用黃仙草綁紮,以米湯煮熟食用,忌用鐵器。
神效治療走馬牙根腐爛的偏方:取溺桶中白色垢物(需火煅)一錢,加入銅綠三分,麝香一分半,吹入患處即可痊癒。
另一方:取牡蠣三兩(火煅至紅,用醋淬七次),冰片二分,研磨成細粉,吹入患處即可痊癒。
病因論述:小兒,即幼兒科的疾病。初生者稱為嬰兒,三歲者稱為小兒,十歲者稱為童子。兒童的年齡大小不同,疾病的輕重深淺也各異。觀察兒童的形體、聲音、面色和脈象,並運用望、聞、問、切四診法,仔細研判,才能成為醫術精湛的醫生。觀察兒童的面色,可以判斷病情:左腮反映肝臟,右腮反映肺臟,額頭反映心臟,鼻子反映脾臟,下巴反映腎臟。肝病則面色青,肺病則面色白,心病則面色紅。
治療頭部瘡瘍的偏方:將廁所中長時間浸泡的瓦片洗淨,曬曬七天七夜(不可見雨),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,中間留小孔,即可痊癒。另一方,可在藥末中加入蒸熟的饅頭和荷葉。
另一方:將紫口蛤蜊殼燒成灰末,用香油調敷。
另一方:取枳殼半個,去掉瓤,蓋在患處,乾燥時用水潤濕,膿液排盡即好。此方可治療一切硬毒。
另一方:取蛇殼一片,用唾液潤濕後貼於瘡瘍處,即可排出膿液痊癒。
另一方:用小麥。
治療夏季頭上生瘡的偏方:用槿樹花敷於患處。
另一方:用鬼饅頭(一種植物)的白汁點於患處。
治療抱頭火(一種皮膚病)和貼骨火(一種皮膚病)的偏方:將芝麻萁燒成灰末,加入少許銀朱,用醋調和後敷於患處。
治療流漿泡(一種皮膚病)、抱頭火、赤遊丹(一種皮膚病)及一切熱毒的偏方:取川大黃、蚯蚓糞、黃柏、側柏葉等量,炒後用雞蛋清調和敷於患處,效果顯著。
治療赤遊丹:半歲以內的小兒,因濕熱而生,初起時只有一兩點紅疹,然後迅速蔓延全身。從頭手開始蔓延者,危及心臟;從腳開始蔓延者,危及腎臟。病情緊急者,用線扎住患處,用瓷器碎片從兩端刺出血,再用嚼碎的浮萍敷於患處;病情緩和者,用薑汁、蔥汁、燒鹽煎湯清洗患處(避免藥湯入眼),再服用內服藥:白芍、陳皮、黃芩各五分,藿香、木通各四分,煎服。
另一方:蔥白、蜂蜜搗碎後敷於患處。
另一方:赤小豆粉用醋調和後敷於患處。
另一方:瓦松搗碎後敷於患處。
另一方:大黃、巴蕉根搗碎後敷於患處。
另一方:用生豬肉貼於患處。
另一方:治療一切火毒:用雞蛋清調和伏龍肝(一種藥材)敷於患處。
治療蛛絲丹(一種皮膚病)的偏方:取韭地蚯蚓糞(微炒)研磨成粉末,摻入患處。如果乾燥,則用香油調和塗抹。另一方:用醋磨鐵鏽塗抹患處。
治療重舌(一種疾病):取巴豆半粒,飯黏五粒,研磨成豆粒大小的藥餅,貼在眉心,待四周起泡後去除。另有一歌訣:小兒重舌最難熬,鏽鎖將來火內燒;打落屑兒為細末,水調吃下即時消。
治療口中各種疾病,例如不能吮吸乳汁及喉嚨腫痛:取黃連、黃柏各八分,辰砂、青黛、雄黃各二分,朴硝一分半,硼砂、片腦、牛黃各一分,研磨成粉末,取少量塗抹於口腔內即可痊癒。
治療一切無名腫毒及濕爛瘡瘍(成人亦可使用):取蚯蚓糞三兩,熟皮硝二兩,研磨成粉末,用清水調成濃稠糊狀厚敷。治療肥瘡、黃水瘡的偏方:取紅棗(燒成灰)、枯礬、黃丹、松香各一錢,官粉五分,銀朱三分,濕時摻入藥粉,乾燥時則用香油塗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