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

《濟世神驗良方》~ 女科門 (6)

回本書目錄

女科門 (6)

1. 女科門

又方

白鳳仙花為末,初服三錢,次服二錢,又次服一錢,三日即愈。至重者從五錢起,減至一錢,五日痊愈。俱空心酒調服。

又方

紅帶用紅雞冠花,白帶用白雞冠花,燒灰存性,研末,酒下二三錢。

又方

用絲瓜根切片,大酒拌七次,研為細末,空心酒下。

又方

用經霜桑葉研末,酒下三錢。

丹溪論:婦人經少過期,血少也,四物加參朮。帶痰加南星、半夏、陳皮。經少不及期而來,血熱也,四物加芩連。過期紫黑有塊,亦血熱也,必作痛,四物加香附、黃連。過期淡色來者,痰多也,二陳加川芎、當歸。過期而來是血虛,宜補血,四物加黃耆、陳皮、升麻,未及期先來,是氣血俱熱,宜涼血調氣,柴胡、黃芩、當歸、白芍、生半夏、香附。

經不調而血水淡白,宜補氣血,參、耆、芎、歸、香附、白芍,兼腹痛加膠珠、艾葉、玄胡。經過後而作痛,乃虛中有熱,所以作痛。經水將來作痛,血實也,一雲氣滯,加桃仁、黃連,香附。臨行時腰疼、腹痛,是鬱滯有瘀血,四物加紅花、桃仁、莪朮、玄胡、香附、木香,如發熱、加黃芩、柴胡。紫色成塊者,熱也,四物加黃連、柴胡。

痰多佔住血海地位,因而下多者,目必漸昏,肥人如此,用南星、蒼朮、川芎、香附作丸服之。肥人不及日數而多者,痰多血虛有熱,亦用前丸藥中,更加黃連、白朮丸服。血枯經閉者,四物加桃仁、紅花。軀脂滿,經閉者,以導痰湯,加黃連、川芎,不可服地黃,泥膈故也,如用以薑汁炒。

肥胖飲食過度之人,而經水不調者,是濕痰,宜蒼朮、半夏、滑石、茯苓、白朮、香附、川芎、當歸,如臨經來時,肚痛者,四物加陳皮、玄胡、牡丹、甘草。若痛甚者,豆淋酒;痛緩者,童便,煮砂仁(炒)、條芩為丸。經水去多不能住者,以三補丸加莎根、龜版、金毛狗脊。

陰虛經脈久不通,小便澀,身體疼痛,四物加蒼朮、牛膝、陳皮、生甘草,又用蒼莎丸,加蒼耳、酒、芍藥為丸,就煎前藥吞下。經水過多,黃芩(炒)、白朮(炒)、龜版(炙)各一兩,黃柏(炒)三錢,椿根白皮七錢五分,香附子二錢半,共為末,酒糊丸,白湯空心下五十丸。

積痰傷經不行,夜則妄語,栝蔞仁一兩,蒲黃五錢,吳茱萸十粒,桃仁五十粒,紅曲二錢,砂仁三兩,麻渣木為末,生薑汁化炊餅為丸,桐子大,空心下百丸。一切瘀血作痛,香附四兩(醋煮),瓦壠子二兩(煅,醋煮一夜),桃仁二兩,牡丹皮一兩,大黃(蒸熟)一兩,川芎五錢,紅花五錢,共為末,蒸餅為丸,桐子大,空心溫酒下三五十丸。

大溫經湯,治衝任虛損,月候不調,或來多不已,或過期不行,崩中去血過多,或經損娠,瘀血停留,小腹急痛,五心煩熱。

白話文:

[女科門]

一些治療婦科疾病的處方:

  1. **治療某種婦科疾病的方劑:**用白鳳仙花研磨成粉末,第一次服用三錢,第二次服用二錢,第三次服用一錢,三日即可痊癒。病情嚴重者,從五錢開始服用,逐漸減少至一錢,五日痊癒。所有藥物均需空腹用酒送服。

  2. **治療赤白帶的方劑:**紅帶用紅雞冠花,白帶用白雞冠花,燒成灰,研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二三錢。

  3. **治療某種婦科疾病的方劑:**用絲瓜根切片,用大量酒拌七次,研磨成細粉,空腹用酒送服。

  4. **治療某種婦科疾病的方劑:**用經霜(經霜後的)桑葉研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三錢。

丹溪先生論述婦女經期不調:

  • 經期減少且延遲:血少,用四物湯加人參、白朮。若伴有痰,則加天南星、半夏、陳皮。

  • 經期減少且提前:血熱,用四物湯加黃芩、黃連。

  • 經期延遲,經血紫黑且成塊:血熱,必伴有疼痛,用四物湯加香附、黃連。

  • 經期延遲,經血顏色淡:痰多,用二陳湯加川芎、當歸。

  • 經期延遲:血虛,需補血,用四物湯加黃耆、陳皮、升麻。

  • 經期提前:氣血俱熱,需涼血調氣,用柴胡、黃芩、當歸、白芍、生半夏、香附。

  • 經期不調,經血顏色淡白:需補氣血,用人參、黃耆、川芎、當歸、香附、白芍。若伴有腹痛,則加阿膠珠、艾葉、玄胡索。

  • 經後疼痛:虛中有熱,故而疼痛。

  • 行經前疼痛:血實,或氣滯,加桃仁、黃連、香附。

  • 行經時腰疼、腹痛:鬱滯有瘀血,用四物湯加紅花、桃仁、莪朮、玄胡索、香附、木香。若發熱,則加黃芩、柴胡。

  • 經血紫黑成塊:熱,用四物湯加黃連、柴胡。

  • 痰多阻塞血海,導致經血量多,眼睛會逐漸昏花,肥胖者尤其如此,可用天南星、蒼朮、川芎、香附製成丸劑服用。肥胖者經血量多且持續時間短:痰多、血虛、有熱,服用上述丸藥,並加黃連、白朮。

  • 經閉:用四物湯加桃仁、紅花。

  • 肥胖,經閉:服用導痰湯,加黃連、川芎,忌服地黃(因會阻塞脾胃),如需服用則用薑汁炒過。

  • 肥胖,飲食過度,經期不調:濕痰,宜用蒼朮、半夏、滑石、茯苓、白朮、香附、川芎、當歸。

  • 行經前腹痛:四物湯加陳皮、玄胡索、牡丹皮、甘草。疼痛嚴重者,服用豆豉酒;疼痛緩和者,服用童便煮砂仁(炒)、黃芩製成的丸藥。

  • 經血量多且止不住:三補丸加莎草根、龜板、金毛狗脊。

  • 陰虛,經脈久不通,小便澀,身體疼痛:四物湯加蒼朮、牛膝、陳皮、生甘草;另用蒼耳子、莎草根、酒、白芍製成丸藥,與前藥同服。

  • 經血過多:炒黃芩、炒白朮、炙龜板各一兩,炒黃柏三錢,椿樹根白皮七錢五分,香附子二錢半,研磨成粉末,用酒糊做成丸藥,空腹用白湯送服五十丸。

  • 痰積傷經,經期停止,夜間胡言亂語:栝蔞仁一兩,蒲黃五錢,吳茱萸十粒,桃仁五十粒,紅曲二錢,砂仁三兩,麻黃根,研磨成粉末,用薑汁調和炊餅做成丸藥,如桐子大小,空腹服用百丸。

  • 瘀血疼痛:醋煮香附四兩,煅燒後再用醋煮一夜的瓦壟子二兩,桃仁二兩,牡丹皮一兩,蒸熟大黃一兩,川芎五錢,紅花五錢,研磨成粉末,用蒸餅做成丸藥,如桐子大小,空腹用溫酒送服三五十丸。

**大溫經湯:**治療衝任虛損,月經不調(經血量多或過期不行),崩漏(經血過多),或因生產導致經損傷,瘀血停滯,小腹劇痛,五心煩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