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世神驗良方》~ 黃疸門 (1)
黃疸門 (1)
1. 黃疸門
疸雖分五實歸一,蓋是脾虛胃不實,水穀濕熱相鬱蒸,發熱腹痛便赤澀。欲除濕熱去其黃,清利小便為第一。茵陳澤瀉豬苓茯,肉桂山楂與滑石,山梔枳殼共陳皮,甘草木通並白朮。
白話文:
疸雖然分五種,但總根源歸於一個,也就是脾虛胃氣不足,水穀相鬱化濕熱,引發發熱、腹痛、大便黏膩。想要去除濕熱、消除黃疸,清利小便最為重要。
可使用茵陳、澤瀉、豬苓、茯苓、肉桂、山楂、滑石、山梔子、枳殼、陳皮、甘草、木通和白朮等中藥來治療。
若還腹滿大便難,藥中須挾將軍力,渴而熱甚必難醫,手足心黃治無益。
茵陳五苓散,朮、瀉、豬、茯、桂共二錢,合茵陳末四錢,日三服。
大茵陳湯
白話文:
如果還有腹部脹滿、大便困難的情況,藥方中需要加入強力的通便成分;如果感到非常口渴且體內熱氣很重,則病情較難治療;若手心腳心發黃,治療起來也沒有太大的效果。
茵陳五苓散的用法是:白朮、澤瀉、豬苓、茯苓、肉桂各二錢,加上茵陳末四錢,一天服用三次。
大茵陳湯。
治時行淤熱在裡,鬱蒸不散,通身發黃。茵陳二兩,大黃一兩,梔子仁三錢。每服四錢。
必效散,五疸通治。
白話文:
治療時下流行的熱毒滯留在體內,鬱積而無法散去,全身發黃。需要茵陳二兩、大黃一兩、梔子仁三錢。每次服用四錢。
葶藶(隔紙炒),龍膽草,山梔,茵陳,黃芩等分每服一兩。
小溫中湯
治輕疸兼去食積。
白話文:
葶藶(隔紙炒)、龍膽草、山梔、茵陳、黃芩等成分,每服一兩。
蒼朮,川芎,香附,神麯,針砂(醋炒紅)春加芎,夏加苦參或黃連,冬加吳茱萸或乾薑。
大溫中湯
治黃疸並食積,又能制肝燥皮,脾虛者,以參朮芍藥甘草陳米湯下。
白話文:
蒼朮:具有燥溼健脾、益氣化溼的功效。
川芎:具有活血行氣、祛風止痛的功效。
香附:具有理氣寬中、疏肝解鬱的功效。
神麯:具有消食健胃、益氣補中的功效。
針砂(醋炒紅):具有涼血止血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春加芎:在春天的配方中,加入川芎,以增強活血行氣的功效。
夏加苦參或黃連:在夏天的配方中,加入苦參或黃連,以增強清熱除溼的功效。
冬加吳茱萸或乾薑:在冬天的配方中,加入吳茱萸或乾薑,以增強溫陽散寒的功效。
陳皮,蒼朮,厚朴,三稜,蓬朮,青皮各五兩,甘草,針砂(醋炒紅)各二兩,香附一斤醋糊丸,空心薑鹽湯下。飯後酒下,忌犬肉及果菜。
單方
白話文:
陳皮、蒼朮、厚朴、三稜、蓬朮、青皮各250公克,甘草、針砂(以醋炒至紅色)各100公克,香附500公克,將這些藥材混合後,加入醋糊製成丸劑。可以在空腹時,用生薑、鹽巴和水熬煮的湯服用。飯後也可以服用,但不要和犬肉以及水果、蔬菜一起服用。
地骨皮搗汁,和白酒飲之即愈。一云豬膽汁和白酒。
又方
白話文:
將地骨皮搗碎,取其汁液,與白酒混合飲用,即可治癒。另一種說法是,用豬膽汁和白酒混合飲用。
生白礬,於伏天曬開,大棗為丸,每服二三錢。服後多食肉以壓之。
又方
白話文:
生的明礬,在三伏天暴曬後,用大棗製成丸劑,每次服用二三錢。服用後以肉類壓下。
綠礬(炒至白色為度,或入瓶煨白尤佳),煮棗為丸,如櫻桃大。每服五丸,日三服,俱冷黃酒下。忌生冷發物。若有蟲,亦吐出,神效。
餘論
白話文:
綠礬(炒至呈現白色即可,或放入瓶中蒸煮至呈現白色效果更佳),將棗子煮熟製成藥丸,大小如櫻桃。每次服用五丸,每天服用三次,都用冷的黃酒送服。忌食生冷、容易引發疾病的食物。若有寄生蟲,也能吐出,效果顯著。
疸症有五,曰:黃汗、黃疸、酒疸、谷疸、女勞疸。而其實皆緣濕熱鬱蒸於脾,治法以利小便為主。然亦有傷寒後,解散未盡者,其證口淡耳鳴,怔忡腳軟,微寒熱,下白濁,此為虛證,不可專用涼藥。脈訣曰:五疸實熱,脈必洪數,其或微澀,證屬虛弱。丹溪曰:輕者小溫中丸,重者大溫中丸,熱甚加苓連。
白話文:
疸症有五種,分別是:黃汗、黃疸、酒疸、穀疸、女勞疸。但其病因皆是源於濕熱鬱積在脾臟,治療方法應以利小便為主。不過,也有一種情況是傷寒之後,病邪還沒有完全散盡,其症狀為口淡、耳鳴、心悸、腳軟、微寒微熱、小便混濁,此為虛證,不可只用寒涼藥物治療。脈訣中說:五疸實熱,脈象必定洪數,如果脈象微澀,則說明證屬虛弱。丹溪心法中說:症狀較輕的,服用小溫中丸;症狀較重的,服用大溫中丸;如果熱邪很盛,則加用苓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