鄧來送、劉榮祿

《中藥炮製》~ (5)

回本書目錄

(5)

1. 一、炮製對藥物性味功能的影響

我國人民在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,積累了極為豐富的炮製經驗,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。這些理論闡明瞭炮製所產生的作用,主要是對藥物性味功能的影響。

(1)炮製對四氣五味的影響:四氣五味是根據藥物作用於機體所產生的反應,以及通過味覺器官的辨別而作出的歸納。每一種藥物都存在著氣和味。這種氣味又各自具有一定的作用,從而形成了藥物的功能。炮製對藥物的氣味是有影響的。因而對藥物的功能也是有影響的。某些藥物的性味功能可以因為加熱而改變,如生地黃味甘性寒,經過蒸制,消除了寒性,變成了甘溫補血的藥物。生川烏性溫有毒,口嘗有麻辣味,經過煮制,消除了麻辣味,減低了毒性。某些藥物由於與輔料的性能具有協同作用而增強療效,如醋味酸能收,五味子用醋蒸可增強五味子的收斂作用。某些藥物由於與輔料具有拮抗作用而緩和偏性或改變性能,如蜂蜜味甘性緩,麻黃用蜜炙可緩和麻黃的辛溫發汗作用;膽汁味苦性寒,天南星經膽汁制後,不僅消除了毒性,還將天南星苦辛溫燥的性味變為苦涼,在固有的療效上,增加了清熱的作用。

(2)炮製對升降浮沉的影響:升降浮沉是藥物作用於機體的趨向。藥物由於氣味、質地、藥用部分的不同,作用於機體的趨向亦隨之而異。在炮製過程中,由於輔料性味的作用,導致藥物改變或增強原來的趨向。如黃柏原系下焦藥,經過甘辛大熱具有升提作用的酒炒制,便產生了清降頭部虛火的作用;黃芩能走上焦,用酒炒制,增強了上行清熱的作用;川楝子能走下焦,用鹽炒制,增強了下行治疝的作用。

(3)炮製對藥物歸經的影響:歸經是藥物作用於機體的一定範圍。不同的藥物都有各自的作用範圍。由於“五味入胃,各歸所喜”,不同的輔料,對臟腑經絡也具有一定的選擇作用。因此,某些藥物用歸經相同的輔料進行炮製,可以增強藥物在一定的臟腑經絡的療效。如甘草蜜炙,可以增強補脾作用;補骨脂鹽水炒,可以增強補腎作用;莪朮醋煮,可以增強入肝經消積的作用。

上面所述,主要是炮製對藥物性味的影響。這是根據四氣五味,升降浮沉,以及歸經等中醫理論進行論述的。這些理論一直在起指導實踐的作用。但是,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,也還存在不少的缺陷,這就要求我們應用現代科學對炮製作用進行研究,使之不斷提高。

白話文:

在我國人民長期與疾病搏鬥的歷程中,累積了豐富的藥材炮製經驗,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。這些理論主要闡釋了炮製對藥材性味及功效的影響。

**(1) 炮製對四氣五味的影響:**四氣五味是根據藥物對人體作用的反應,以及味覺辨識所得出的歸納。每種藥物都有其特定的氣與味,這些氣味賦予藥物特定的功效。炮製過程會影響藥物的氣味,進而影響其功能。例如,生地黃原本味道甘甜,性質寒涼,經蒸煮後,其寒性消失,轉變為溫補血液的藥物。生川烏性溫且有毒,口感麻辣,煮製後,麻辣感消失,毒性降低。有些藥物因輔料的輔助效果而加強療效,如醋味酸能收斂,五味子與醋一同蒸煮,能增強其收斂效果。有些藥物則因輔料的拮抗作用而緩和其偏性或改變其特性,如蜂蜜味甘性緩,麻黃與蜂蜜一同炙烤,可緩和麻黃的辛溫發汗作用;膽汁味苦性寒,天南星經膽汁處理後,不僅毒性消除,其苦辛溫燥的性味轉為苦涼,原有的療效上增加了清熱效果。

**(2) 炮製對升降浮沉的影響:**升降浮沉描述了藥物對人體作用的方向。藥物因其氣味、質地、藥用部位的不同,作用於人體的方向也會有所不同。炮製過程中,輔料的性味會使藥物原有的作用方向改變或強化。例如,黃柏本為下焦藥,經由酒炒,具有升提作用,因而產生清降頭部虛火的效果;黃芩能作用於上焦,酒炒後,其上行清熱的效果更強;川楝子作用於下焦,鹽炒後,其治療疝氣的效果更佳。

**(3) 炮製對藥物歸經的影響:**歸經是指藥物作用於人體的特定範圍。不同藥物各有其作用範圍。由於「五味入胃,各歸所喜」,不同輔料對臟腑經絡也有選擇性的作用。因此,某些藥物若與相同歸經的輔料一同炮製,能增強藥物在特定臟腑經絡的療效。如甘草經蜜炙,可增強補脾作用;補骨脂經鹽水炒製,可增強補腎效果;莪朮經醋煮,可增強其消積於肝經的作用。

上述主要闡述了炮製對藥物性味的影響,這些論述基於四氣五味、升降浮沉、歸經等中醫理論。這些理論一直指導著實際操作,但受到歷史條件限制,仍存在一些不足,因此我們需運用現代科學進一步研究炮製作用,以求不斷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