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藥炮製》~ (43)
(43)
1. 草薢
川萆薢、必下,為粉背薯蕷、綿萆薢或福州薯蕷的乾燥根莖,主產於湖南、湖北、廣西等地,秋季採挖。
炮製方法包括:去除雜質後,冬春用熱水洗,夏秋用溫水洗,潤透後切絲或小方塊,曬乾或烘乾。若要加強舒筋活絡功效,可用酒炒,每斤藥片用酒二兩拌勻,潤一小時,再用麥麩炒至淡黃色。鮮品也可洗淨切片曬乾,製法相同。
常用劑量為6~12克,需裝箱加蓋,防潮防壓保存。
白話文:
【草薢】
來源:這個藥材源自薯蕷科的三種植物,分別是粉背薯蕷、綿萆薢以及福州薯蕷,採集的是它們的乾燥根莖。
常用名稱:又常被稱為川萆薢、必下。
產地:主要產自湖南、湖北、廣西等地方。
採收季節:在秋季進行採挖。
炮製方法:先去除雜質,冬季和春季時使用熱水清洗,而夏季和秋季則使用溫水,然後將其放入筐內,上面覆蓋濕布讓它充分吸收水分,第二天再切成約2分的細絲或小方塊,接著進行曬乾或烘乾。如果希望強化其舒筋活絡的效果,可以選擇用酒炒製,每斤的藥材使用2兩的酒,混合均勻後放置一小時,先在鍋內撒入麥麩,待其開始冒煙時,加入藥材炒至淡黃色即可。對於新鮮的草薢,同樣需要先清潔並切成片或絲,再進行曬乾,其處理方式與上述相同。
用量:一般建議使用量為6至12克。
貯存:應保存在有蓋的箱子中,防止受潮和受到壓力。
2. 枳殼
酸橙的未成熟果實,又名江枳殼、川枳殼、蘇枳殼,主要產於四川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等地,於7~8月採收。
炮製方法為:先挖去瓤,洗淨灰塵,再根據季節選用陰陽水或溫水浸泡1~2小時,撈起瀝乾後放入缸內,蓋上濕布並經常翻動使其潤透。取出後用鐵甲板壓扁或用鐵鎚錘扁,切片曬乾。為了緩和其攻破之性,增強理氣和胃的功效,可使用麥麩炒製,炒製方法與枳實相同。
用量一般為3~9克,貯存時需裝箱加蓋,注意防潮。
白話文:
【來源】此藥物是來自芸香科一種稱為酸橙的植物,以及它的栽培變種,使用的是尚未成熟的果實。
【常用名】它又被稱為江枳殼、川枳殼、蘇枳殼。
【產地】主要產自中國的四川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等地。
【採收季節】一般在每年的7月至8月進行採收。
【炮製方法】首先,去除果實中的果肉,然後清洗掉表面的灰塵。在春冬季節,使用陰陽水浸泡,在夏秋則使用溫水,浸泡時間約為1至2小時。之後將其撈出,瀝乾水分,放入缸中,上面覆蓋濕布,並定期翻動,待其充分吸收水分後取出。接著,使用鐵甲板壓扁,或者使用鐵鎚敲打至扁平,切成片狀,曬乾。為了減弱其破氣作用,增加調理氣血、和胃的效果,會進一步用麥麩炒製,炒製方法與枳實相同。
【用量】一般使用量為3至9克。
【貯存】應儲存在箱內,並蓋上蓋子,防止受潮。
3. 木瓜
宣木瓜為薔薇科植物貼梗海棠的乾燥成熟果實,主產於湖北西部、湖南西部、四川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等地。秋季採收後,需經炮製處理:先去除雜質洗淨,依季節不同,分別以陰陽水(冬春季)或溫水(夏秋季)浸泡1~2小時,再蒸煮1小時,切片或刨片後曬乾。建議用量為3~9克,應裝箱加蓋貯存,注意防潮。
白話文:
【木瓜】
來源:本品來自薔薇科植物「貼梗海棠」的乾燥成熟果實。
常用名稱:宣木瓜。
產地:主要產自中國湖北西部、湖南西部、四川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等地方。
採收季節:於秋季進行採收。
炮製方式:首先去除果實中的雜質,然後清洗乾淨,再放入缸中。在冬春季節,使用特製的陰陽水浸泡,在夏秋則用溫水浸泡約1至2小時。之後,將其撈出放入蒸籠,待蒸汽升起後蒸煮約一小時,接著切片或刨片,即切即用,最後將切好的片狀果實曬乾。
建議用量:一般建議使用量為3至9克。
儲存方法:應將其裝入箱中並蓋上蓋子,以防潮濕影響品質。
4. 金櫻子
金櫻子為薔薇科植物的乾燥果實,又名金英子,主要產於湖北及長江以南各省。通常在10~11月採收,炮製方法是先剪去果柄,搓擦去除刺,再以清水洗淨灰塵後曬乾。若要取得金櫻子肉,則需切開果實,挖去種籽及絨毛,洗淨後曬乾。一般用量為12~18克,保存時應裝箱加蓋,注意防潮。
白話文:
【來源】此藥材是從薔薇科植物「金櫻子」的乾燥果實取得。
【常用名】金櫻子也被稱作金英子。
【產地】主要產自湖北以及長江以南的各省份。
【採收季節】最佳的採收時間為每年的10至11月。
【炮製方法】首先將原藥剪除果柄,然後放入籮筐中搓擦去除尖刺,再將處理過的果實放入清水中洗淨表面的灰塵,最後曬乾。若要製成金櫻子肉,則需將已清理乾淨的果實剖開,取出種籽和絨毛後再次清洗,最後曬乾。
【用量】在使用上,一般建議的使用量為12至18克。
【貯存】應將其裝入密閉的箱子中保存,以防潮濕。
5. 連翹
連翹是木犀科植物的乾燥果實,別名連翹衣、連翹殼、元翹、元召。主要產地在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陝西、湖北等地,採收季節為每年的8至10月。
炮製方法包括:直接取原藥材,篩去雜質後洗淨曬乾;或以硃砂拌連翹,將淨藥潤濕後,與硃砂混合均勻,取出晾乾。
常用劑量為3至9克。 儲存時需裝箱加蓋,注意防潮。
白話文:
【來源】此藥物是從一種屬於木犀科的植物「連翹」所取得的乾燥果實。
【常用名】此藥有其他幾個常見的名稱,包括連翹衣、連翹殼、元翹、元召。
【產地】主要在中國的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陝西、湖北等地區生產。
【採收季節】通常在每年的8至10月份進行採收。
【炮製方法】首先,使用中眼篩篩選原藥,去除果實中的核心和灰塵,然後將其放入竹籮,在水中清洗乾淨,再取出曬乾。另一種方式是將清潔過的藥材1斤灑上清水,潤濕約10至20分鐘,放入罐子中,緩慢撒上12克的飛硃砂,蓋緊罐子,雙手搖晃罐子3分鐘,稍停1至2分鐘後取出晾乾。
【用量】一般用於治療的劑量為3至9克。
【貯存】應將其裝在箱子裡並蓋好,防止受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