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藥炮製》~ (40)
(40)
1. 硫黃
『來源』本品為斜方晶系硫黃的礦石或從含硫礦物提制而成。
『炮製』揀去雜質,搗碎,為減低毒性,便於服用,與豆腐加水同煮,至硫黃烊化,豆腐呈綠色浮在上面為度,取出,漂去豆腐,陰干研粉備用。每10斤硫黃,用豆腐20斤。
『用量』0.5~2克,外用適量。
『貯存』瓦缸裝,置乾燥處。
白話文:
【硫磺】
-
「來源」此藥材源自斜方晶系的硫磺礦石,或是從含有硫磺的礦物中提取而來。
-
「製法」首先需篩選去除其中的雜質,然後將其搗碎。為了降低其毒性,使其更適合服用,會與豆腐一同加入水中烹煮,直至硫磺溶解,且豆腐轉為綠色並浮在水上。之後,將豆腐撈出,讓硫磺自然風乾後研磨成粉末以備使用。每10公斤的硫磺,需配搭20公斤的豆腐一同烹煮。
-
「用量」內服時,建議劑量為0.5至2公克;若為外用,則根據實際需求調整用量。
-
「儲存」應使用陶罐盛裝,並存放在乾燥的地方。
2. 雄黃
『來源』本品為單斜晶系雄黃的礦石,主含硫化砷。
『產地』湖南等地。
『炮製』揀去雜質研粉,水飛去浮油(方法同硃砂),曬乾,研粉備用。
『用量』0.2~0.3克,外用適量。
『貯存』瓦缸裝,置乾燥處。
白話文:
【雄黃】
-
來源:此藥材來自於單斜晶系的雄黃礦石,主要成分為硫化砷。
-
產地:主要產自湖南等地方。
-
炮製:先挑選去除雜質後研磨成粉末,再用水飛法去除表面的油脂(操作方式與硃砂相同),然後曬乾,再次研磨成粉以供使用。
-
用量:內服時,每次使用量約在0.2至0.3克之間,外用時則根據需要適量使用。
-
貯存:應使用瓦缸包裝,並存放於乾燥的地方保存。
3. 第十章 其他類
4. 豬苓
『來源』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豬苓的乾燥菌核。
『常用名』黑豬苓、堅豬苓。
『產地』陝西、甘肅、湖南、湖北等地。
『炮製方法』揀去雜質,排去沙粒,冬春季用溫水,夏秋季用涼水洗,撈起,濾乾水份投入缸內上蓋濕布,每天檢查翻動一次,使其全部潤透後,取出切1分厚橫片,曬乾或烘乾。
『用量』3~9克。
『貯存』裝鐵箱內加蓋。
白話文:
【豬苓】
來源:本品來自多孔菌科的一種真菌,稱為豬苓,採用其乾燥的菌核部分。
常用名稱:黑豬苓、堅豬苓。
產地:主要產自中國的陝西、甘肅、湖南、湖北等省份。
炮製方式:首先去除雜質和沙粒,冬季和春季時使用溫水,夏季和秋季則用涼水清洗。然後將其撈起,瀝乾水分,放入缸中並覆蓋濕布,每日檢查並翻動一次,確保全部濕潤透徹後,切成約一分厚的橫片,再進行曬乾或烘乾處理。
使用量:一般建議使用量為3至9克。
貯存方式:應保存在鐵箱中,並確保箱子密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