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藥炮製》~ (32)
(32)
1. 白膠香
『來源』本品為金縷梅科植物楓香樹的乾燥樹脂。
『常用名』楓香脂。
『產地』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雲南、四川等地。
『採收季節』四季可採。
『炮製方法』取原藥材,除去雜質,搗碎。
『用量』1.5~3克。
『貯存』置陰涼乾燥處,密閉保存。
白話文:
【產品名稱】白膠香,也就是楓香脂。
【來源】這是從金縷梅科的一種植物-楓香樹所提取的乾燥樹脂。
【產地】主要產自中國的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雲南、四川等地。
【採集時間】全年均可採集。
【製備過程】首先取得原始的藥材,然後去除其中的雜質,最後將其搗碎。
【使用量】建議每次使用1.5至3克。
【儲存方式】應將其放置在陰涼且乾燥的地方,並密封保存。
2. 第八章 動物類
3. 人指甲
『來源』本品為人的手指甲。
『常用名』指甲殼。
『炮製方法』用皂角煎水,洗凈污土,曬乾,用滑石粉3兩,投入鍋內炒熱傾入指甲殼1兩,用鍋產不斷翻動,炒至黃色起泡為度。起鍋篩去滑石粉,碾粉備用。(無滑石粉用蛤粉也可以)
『用量』0.5克。
『貯存』裝瓶內加蓋。
白話文:
【來源】這個藥材是來自人類的手指甲。
【常用名稱】我們通常會叫它指甲殼。
【製備方法】首先,使用皁角煮的水清潔指甲上的污垢,然後曬乾。接著,取三兩的滑石粉放入鍋中炒熱,再加入一兩的指甲殼,持續翻動鍋中的材料,炒到指甲殼變成黃色並且開始起泡。炒好後,從鍋中取出,篩掉滑石粉,然後把指甲殼磨成粉末,以備後用。(若沒有滑石粉,可用蛤粉代替)
【用量】一般使用的劑量為0.5克。
【保存方式】應將其儲存在瓶子裡,並蓋緊蓋子。
4. 烏梢蛇
『來源』本品為游蛇科動物烏梢蛇的乾燥體。
『產地』江蘇、浙江、湖南、湖北等地。
『炮製方法』刷去灰塵,用刀切去頭尾尖,1~3寸長,每斤用白酒4兩、浸潤24小時,取出、去鱗及背骨,將凈肉曬乾。頭尾及鱗,骨有毒,不宜入藥。
『用量』1~3克。
『貯存』裝鐵盒內,放少許花椒加蓋,防蟲,防鼠。
白話文:
【烏梢蛇】
-
來源:這一種藥材源自遊蛇科中名為烏梢蛇的動物之乾燥身體。
-
產地:主要在中國的江蘇、浙江、湖南、湖北等地方產出。
-
炮製方式:首先,需清除其表面的灰塵,再使用刀具切除頭部與尾部。然後,將蛇身切成1至3寸長的段落。在一磅的蛇肉中,加入四兩的白酒,浸泡24小時後取出。接著,去除鱗片和背骨,將淨肉曝曬至乾燥。值得注意的是,頭尾以及鱗片、骨骼都含有毒性,不應作為藥材使用。
-
使用量:一般建議的用量為1至3克。
-
貯存:應將其放置於鐵盒中,並撒上一些花椒,蓋上蓋子,以防止昆蟲或老鼠侵擾。
5. 蛇蛻
『來源』本品為游蛇科動物黑眉錦蛇、錦蛇或烏梢蛇等蛻下的乾燥表皮膜。
『常用名』龍衣。
『產地』全國各地皆產。
『採收季節』3~4月採集。
『炮製方法』抖去灰塵,揀去雜質,每斤用甘草2兩煎水,攤冷後洗凈,取出曬乾。
『用量』3~6克。
『貯存』木箱裝加蓋。
白話文:
【蛇蛻】
-
來源:此藥材源自於遊蛇科的多種蛇類,如黑眉錦蛇、錦蛇或是烏梢蛇等,在蛻皮後所留下的乾燥表皮。
-
常用名稱:龍衣。
-
產地:在中國境內各地都有產出。
-
採收季節:通常在每年的3至4月進行採集。
-
炮製方法:首先去除表面灰塵和雜質,接著使用兩兩甘草煮水,待水溫降至室溫後,清洗蛇蛻,然後將其取出並曬乾。
-
使用量:一般建議使用量為3至6克。
-
貯存方式:建議使用木箱封裝保存,以確保品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