鄧來送、劉榮祿

《中藥炮製》~ (36)

回本書目錄

(36)

1. 附:京半夏

『炮製方法』取生半夏10斤,用清水浸泡,春冬季浸9天,夏秋季浸7天,每天換水按期取出,放入鍋內,用溫水煮2小時,取出再換水,煮2小時,撈起放鍋內,再加生薑1斤3兩,打碎和半夏同煮,加水平藥面,煮乾取出,去生薑,曬乾。

『用量』6~12克。

『貯存』裝箱內加蓋,防灰。

白話文:

半夏炮製方法及用量、貯存

炮製方法

取生半夏10斤,用清水浸泡。春冬季浸泡9天,夏秋季浸泡7天,每天換水,按時取出。放入鍋內,用溫水煮2小時,取出再換水,煮2小時。撈起半夏放入鍋內,加入生薑1斤3兩,將生薑打碎與半夏一同煮,加入水至淹沒藥材,煮至水乾,取出半夏,去除生薑,曬乾。

用量

6~12克。

貯存

裝箱內加蓋,防灰塵。

2. 附:清半夏

『炮製方法』取生半夏10斤,照上法浸泡,按時取出,投入缸內,再用明礬1斤,化水浸泡,冬春7天,夏秋季5天,每天翻動,到期撈起,又用清水浸泡,冬春7天,夏秋5天,每天換水,到期撈起。放銅鍋內加生薑1斤4兩切片,同煮2小時,撈入筐內,再放蒸籠內蒸2小時取出,放通風處,吹至七八成乾,放缸內1~2天,潤透取出刨薄片,曬乾。

『用量』6~12克。

『貯存』裝箱內加蓋,防灰。

白話文:

炮製方法

取生半夏十斤,依照前述方法浸泡,按時取出,放入缸中。再用明礬一斤,溶於水浸泡半夏,冬春季節浸泡七天,夏秋季浸泡五天,每天翻動半夏。到期後撈起,再用清水浸泡,冬春季節浸泡七天,夏秋季節浸泡五天,每天換水,到期後撈起。

將半夏放入銅鍋中,加入生薑一斤四兩切片,一起煮沸兩個小時。撈出半夏放入筐中,再放入蒸籠內蒸兩個小時取出。放置通風處,吹至七八成乾,放入缸中一至兩天,讓半夏充分吸收水分。取出後刨成薄片,曬乾備用。

用量

每次服用六至十二克。

貯存

將半夏裝入箱內,加蓋密封,防止灰塵污染。

3. 附:薑半夏

『炮製方法』取生半夏10斤,倒入缸內,用清水浸1天,撈入筐內,濾乾水分,投入缸內,用明礬粉兩斤半,生薑兩斤半(榨汁)放鍋內腌1夜,次日加清水,高出藥物五寸左右,春冬腌30天,夏秋腌20天,取出淘凈明礬,換清水再漂,冬春漂7天,夏秋漂5天,每天換水,夏秋每天換水兩次,漂至無麻性撈起,日曬夜露7日,用甘草120克,炒枳實10克,陳皮15克,五味子15克,炒枳殼12克,薄荷12克,川芎10克,青皮15克,共煎濃汁,投入半夏內,使藥汁吸盡後,再用丁香15克,廣木香15克,白蔻10克,沉香3克,肉桂10克,砂仁15克,同研細末,放藥內拌勻曬乾。

『用量』6~12克。

『貯存』裝箱內加蓋,防灰。

白話文:

以下是繁體中文版本:

【炮製方法】 取生半夏十斤,倒入缸內,用清水浸泡一天,然後撈入筐內,過濾掉水分,放入缸內。接著加入明礬粉二斤半和生薑二斤半(榨汁),放在鍋裡醃一夜。第二天,添加清水,高度超出藥材約五英吋左右,春天冬天醞釀三十天,夏天秋天醞釀二十天。取出洗淨明礬,更換清水再次漂浮,冬天春天漂七天,夏天秋天漂五天,每天都需更換清水,夏天秋天每天要更換二次。漂到沒有麻性的時候就撈起來,曝曬在太陽下、露天放置七天。使用甘草一百二十公克、炒枳實十公克、陳皮十五公克、五味子十五公克、炒枳殼十二公克、薄荷十二公克、川芎十公克、青皮十五公克一起煮成濃稠的液體,把半夏放進去讓它吸收完畢之後,再加上丁香十五公克、廣木香十五公克、白蔻十公克、沈香三公克、肉桂十公克、砂仁十五公克,一同磨碎成為粉末狀,放到藥材裡面攪拌均勻並晾乾。

【用量】 六到十二公克。

【儲藏】 裝箱內加上蓋子,防止灰塵進入。

4. 附:鹽半夏

『炮製方法』將制好半夏,露3夜,曬乾,每斤藥用清鹽10克化水,灑入藥內拌勻,吸盡後曬乾。

白話文:

「炮製方法」:先將已經加工好的半夏露天放置三晚,然後晾曬至幹。每公斤藥材使用十公克清水溶解的食鹽,均勻地撒在藥材上並充分混合,待其吸收水分後再晾曬至乾燥。

5. 枸杞子

『來源』本品為茄科植物寧夏枸杞的乾燥成熟果實。

『常用名』甘枸杞、西枸杞、棗杞、枸杞、貢果、棗王。

『產地』寧夏、甘肅、湖北等地。

『採收季節』7~9月採收。

『炮製方法』將生枸杞子原藥用小眼篩,篩去灰塵、並揀去蒂和細梗,曬乾即得。若取其減去滋膩性,將揀盡枸杞子投入鍋內,用文火炒至黃色稍有焦點為度。

『用量』9克。

『貯存』裝入罐內或紙包好,放入石灰缸內,或硫磺箱內,封閉。

白話文:

枸杞子

來源: 本品為茄科植物寧夏枸杞的乾燥成熟果實。

常用名: 甘枸杞、西枸杞、棗杞、枸杞、貢果、棗王。

產地: 寧夏、甘肅、湖北等地。

採收季節: 7~9月採收。

炮製方法: 將生枸杞子用小眼篩篩去灰塵,並揀去蒂和細梗,曬乾即得。若取其減去滋膩性,將揀盡的枸杞子投入鍋內,用文火炒至黃色稍有焦點為度。

用量: 9克。

貯存: 裝入罐內或紙包好,放入石灰缸內,或硫磺箱內,封閉。

6. 烏梅

『來源』本品為薔薇科植物的乾燥未成熟果實。

『常用名』酸烏梅。

『產地』四川、福建等地。

『採收季節』5月採收。

『炮製方法』將原藥揀去雜質,篩去灰塵,搶水洗凈曬乾。若取烏梅肉,將洗凈烏梅曬乾敲碎,剝去核,取肉即成。要取其增強收斂作用,將洗凈烏梅每斤藥用紅醋2兩拌勻潤透,投入蒸籠內蒸至上汽,取出曬乾或烘乾。若取其減退酸性,則將烏梅,投入鍋內,炒至表皮起焦枯斑點即可。

『用量』9~12克。

『貯存』裝箱內加蓋,防枯燥、蟲蛀。

白話文:

烏梅是薔薇科植物梅樹的未成熟果實,又稱為酸梅,主要產於四川、福建等地。五月份採收,採收後去除雜質,清洗乾淨曬乾。若要取烏梅肉,則需將洗淨的烏梅曬乾敲碎,剝去果核,取其果肉即可。若要增強烏梅的收斂作用,可將洗淨的烏梅與紅醋拌勻蒸熟後曬乾或烘乾。若要減退烏梅的酸性,則需將烏梅炒至表面起焦枯斑點。每次使用9~12克,儲存時需裝箱加蓋,避免乾燥和蟲蛀。

7. 山楂

『來源』本品為薔薇科植物山裡紅山楂的乾燥成熟果實。

『常用名』冬山楂、片山楂、山楂核、南山楂、焦楂。

『產地』山東、河南、湖北、浙江。

『採收季節』8~10月採收。

『炮製方法』揀去雜質,篩去脫落的核即得,生用。若取其止泄作用,將山楂投入鍋內,用武火炒至外表焦褐色,內部黃褐色為度,若取其治腸炎,下紅白痢。將凈山楂投入鍋內,用武火炒至外表黑色為度。

『用量』9~12克。

『貯存』裝箱內,閉蓋,防潮。

白話文:

山楂是薔薇科植物山裡紅或山楂的乾燥成熟果實。

常用名包括冬山楂、片山楂、山楂核、南山楂、焦楂。

山楂主要產於山東、河南、湖北、浙江等地。

採收季節在8月至10月。

炮製方法為揀去雜質,篩去脫落的核,直接生用。若要取其止泄作用,則用武火將山楂炒至外表焦褐色,內部黃褐色。若要取其治腸炎、下紅白痢的作用,則用武火將山楂炒至外表黑色。

一般用量為9至12克。

儲存方法為裝箱後,閉蓋,防潮。

8. 桃仁

『來源』本品為薔薇科植物山桃的乾燥成熟種子。

『常用名』單桃仁。

『產地』河南、湖北。

『採收季節』6~7月。

『炮製方法』揀去雜質,篩去灰土,將桃仁放入盆內,用開水泡5~10分鐘,其皮鼓起,及時取出,用手去皮或略用二塊木板擦去皮,再用清水洗一次,撈起濾乾水份,曬乾後,簸去皮取得。如用炒桃仁,將鍋燒熱投入桃仁,用文火炒至焦黑斑點即可。

『用量』3~9克。

『貯存』用缸裝加蓋,防潮,防蟲,防走油,防變色。

白話文:

桃仁

來源:本品為薔薇科植物山桃的乾燥成熟種子。

常用名:單桃仁。

產地:河南、湖北。

採收季節:6~7月。

炮製方法

  1. 揀去雜質,篩去灰土。
  2. 將桃仁放入盆內,用開水泡5~10分鐘,待其皮鼓起後,立即取出。
  3. 用手去皮或略用二塊木板擦去皮。
  4. 再用清水洗一次,撈起濾乾水份,曬乾後,簸去皮取得。

若用炒桃仁,則將鍋燒熱投入桃仁,用文火炒至焦黑斑點即可。

用量:3~9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