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藥炮製》~ (16)
(16)
1. 金釵石斛
金釵石斛或鐵皮石斛的莖,可作藥用。
- 別名: 又名朱釵、耳環金釵。
- 產地: 主要產於廣西、貴州。
- 採收: 四季皆可採收。
- 炮製: 剪去鬚根,洗淨瀝乾,切成約6毫米的橫片曬乾。
- 用量: 常用劑量為3至9克。
- 儲存: 需裝箱加蓋保存。
白話文:
【來源】此藥材源自蘭科植物中的金釵石斛或鐵皮石斛,使用的部分是新鮮或是已經乾燥的莖部。
【常用名稱】它又被稱作朱釵、耳環金釵。
【產地】主要在中國的廣西和貴州地區生產。
【採收時間】一年四季皆可以進行採收。
【加工方法】首先剪除其鬚根,然後放入盆中,使用清水徹底清洗,再將清洗後的石斛撈出,放入篩子中瀝乾水分,最後切成約2分長的橫片,並曬乾保存。
【使用量】一般使用量為3至9克。
【儲存方式】應該放在封閉的箱子中保存。
2. 肉蓯蓉
肉蓯蓉為列當科植物乾燥帶鱗片的肉質莖,又名淡大雲、大雲、鹽大雲,主要產於內蒙、寧夏、甘肅等地,春秋季採收。
炮製方法主要有三種:
- 鹽大雲:以清水漂洗去沙土及鹹味,需時數天,依季節調整換水頻率,瀝乾水分後切片曬乾。
- 淡大雲:以清水漂洗2~3天後蒸煮2小時,冷卻至八成乾後潤透切片曬乾。
- 甜大雲:清水漂洗1~3天,刮去鱗片後繼續漂洗一天,冷卻至八成乾後潤透切片曬乾。 為避免滑腸致瀉,可加入黃酒拌勻後蒸煮2小時再曬乾,以增強溫腎助陽之功。
用量為6~12克,需裝缸加蓋、防潮保存。
白話文:
【來源】這藥材是來自列當科一種植物,叫做肉蓯蓉,我們採集的是它帶著鱗片的肉質莖部,經過乾燥處理。
【常用名稱】人們通常會稱呼它為淡大雲、大雲或是鹽大雲。
【產地】主要在內蒙古、寧夏和甘肅這些地方能找到。
【採收季節】一般是在春季或秋季進行採收。
【製作方法】
- 將鹽大雲浸泡在清水中,洗淨上面的沙土,然後放入缸中,再加入清水漂洗七天。在春季和秋季,每天都需換一次水;冬天則是兩天換一次水;夏天因為溫度高,所以每天要換兩次水,直到沒有鹹味為止。接著,將它濾乾水分,切成約一分厚的橫片,曬乾即可。
- 對於淡大雲,我們先將其在清水中浸泡2-3天,然後放入蒸籠裡蒸煮2小時,取出後晾至八成乾,再放回缸中潤濕透徹,切成橫片後曬乾。
- 甜大雲,我們先清洗掉表面的泥沙,再放入缸中用清水浸泡1-3天,期間每日換一次水,夏天的話需換兩次。兩天後,用小刀颳去鱗片,再放回缸中浸泡一天,晾至八成乾後,再次放入缸中潤濕,取出切成一分厚的橫片,曬乾。為了防止肉蓯蓉引起滑腸瀉下,並增加溫腎助陽的功效,每斤藥材需加入三兩的黃酒,拌勻後潤濕片刻,放入蒸籠蒸2小時,取出後曬乾。
【使用量】一般使用的劑量是6至12克。
【儲存】將肉蓯蓉放入缸內,蓋上蓋子,做好防潮措施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