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藥炮製》~ (15)
(15)
1. 澤蘭
毛葉地瓜兒苗的乾燥地上部分,俗稱澤蘭葉或地筍,廣泛分布於中國各地,於夏季採收。炮製時,先去除雜質,清洗泥沙,用濕布覆蓋一晚後切片曬乾。鮮品則洗淨後直接切片曬乾即可。乾品用量約9克,鮮品約15克,需裝箱保存。
白話文:
【澤蘭】
來源:這個藥材源自一種屬於脣形科的植物,叫做毛葉地瓜兒苗,我們使用的是這植物的地上部分,經過乾燥處理。
常用名稱:澤蘭葉、地筍。
產地:在全國各地都可以找到這種植物。
採收時節:通常在夏季進行採收。
炮製方式:首先,要清除掉混在裡面的雜質,再用清水把泥土和沙子洗淨,然後放入籃子裡,上面蓋上濕布,等到第二天再拿出來,切成約2分長的小片,最後曬乾。如果是新鮮的澤蘭,當場清洗後切片曬乾效果更佳。
用量:乾燥的澤蘭一般使用9克,而新鮮的澤蘭則是15克。
儲存:應該裝在箱子裡妥善保存。
2. 木賊草
木賊是木賊科植物木賊的乾燥地上部分,又名木側草、節節草。主要產地為東北、陝西、湖北等地,於秋季採收。
炮製方法為:先揀去雜草,用冷水快速清洗,瀝乾後潤濕2~3小時,取出切成約1公分長的橫片,再曬乾。
常用劑量為9克,宜裝箱加蓋貯存。
白話文:
【木賊草】
來源:此藥材來自木賊科一種植物,名為木賊,我們使用的部分是其乾燥後的地面上生長的部分。
常用名稱:也被稱為木側草、節節草。
產地:主要產自中國的東北地區、陝西以及湖北等地。
採收時節:於秋季進行採收。
炮製方法:首先需將雜草挑選去除,然後無論何季節都使用冷水快速清洗,洗好後放入筐子內,瀝乾水份並讓其濕潤約2至3小時,接著取出切成大約三分長的橫片,最後進行曬乾處理。
使用量:一般建議使用量為9克。
儲存方式:應將其裝入箱子內,並將箱子蓋緊,以確保藥材品質。
3. 荊芥
荊芥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乾燥地上部分或花穗,別名荊芥穗、麻荊芥、假蘇,主要產於江蘇、浙江、湖北等地。
採收於伏天。炮製方法包括:先去除根部雜草並洗淨,穗朝上梗朝下瀝乾,切成約1分長的橫片曬乾。若要加強止血效果,則需炒炭至焦黑色後放涼。
一般用量為6~9克,保存時需裝箱加蓋,防潮防蟲。
白話文:
【來源】這項藥材源自脣形科一種稱為荊芥的植物,我們使用的部分是該植物的地上部分或是花穗經乾燥處理後的產物。
【常用名稱】它有幾個別名,分別是荊芥穗、麻荊芥和假蘇。
【產地】主要在中國的江蘇、浙江、湖北等地區生產。
【採收季節】這種藥材通常在夏季最熱的時段進行採收。
【炮製方法】首先將原藥去除根部,篩選掉雜草,然後捆綁成束,放入水中用手推搓清洗,再將藥材拿起,讓花穗朝上,梗部向下,瀝乾水分後放在簸箕中,上面覆蓋麻袋,隔天再取出,切成約一分長的橫片,進行曬乾。如果要利用其止血的功效,則需將藥材炒炭,具體做法是將鍋加熱,放入藥片,用小火炒至呈現焦黑色,然後取出放在地面待其冷卻。
【使用量】一般情況下,每次使用的劑量為6到9克。
【儲存方式】應將其裝入箱子中並蓋緊,以防潮濕和蟲害。
4. 藿香(附:藿香梗)
廣藿香為唇形科植物的乾燥地上部分,又名合香、藿香葉,主要產於廣東、海南等地,採收季節為每年7至9月。
炮製時,需揀去雜草,梗葉分開處理。葉子以冷水快速清洗,瀝乾後切成小片曬乾。梗則依季節不同,分別以溫水或冷水浸泡後,取出涼乾切片曬乾。
藥用時,乾品用量為9克,鮮品則為18克,貯存時需裝箱加蓋,以防潮濕。
白話文:
【來源】此藥材來自一種稱為廣藿香的脣形科植物,使用的部分是其乾燥後的地上生長部位。
【常用名】它又被稱為合香、廣藿香、藿香葉。
【產地】主要產自中國的廣東、海南等省份。
【採收季節】通常在每年的7月至9月期間進行採收。
【炮製方法】首先需去除混雜的雜草,然後將莖和葉分開處理。葉子需用冷水快速清洗,隨後放入筐中瀝乾水分,再切成約2分長的橫片曬乾。莖部則於冬季使用溫水,春、夏、秋三季使用冷水浸泡1至3小時,取出後晾乾水分,切成2釐米厚的瓜子片狀,最後曬乾。
【用量】乾燥的藥材一般建議使用量為9克,而新鮮的藥材則建議使用18克。
【貯存】應將其裝箱並蓋緊,以防止濕氣,達到防潮的效果。
5. 石斛
石斛來源於蘭科植物,如環草石斛、黃草石斛、馬鞭石斛的新鮮或乾燥莖。常見別名有黃草石斛、川石斛、木鬥、墨斛。主要產地分布在安徽、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雲南等地,通常在夏秋季節採收。
炮製方法:乾燥石斛需先快速清洗,再加蓋濕布靜置,隔日去除根部,切成小片曬乾後擦拭,篩去皮膜。鮮石斛則不能用土栽,易爛根;需略剪去鬚根,栽種在裝有細紗的盆或缸內,覆蓋白石子或土子,灑水,並放置在陰涼處。
常用劑量為9~15克。乾品建議裝箱加蓋保存。
白話文:
【石斛】
-
「來源」此藥材來自蘭科中的環草石斛、黃草石斛、馬鞭石斛,使用的是它們的新鮮或乾燥莖部。
-
「常用名稱」通常被稱為黃草石斛、川石斛、木鬥、墨斛。
-
「產地」主要在安徽、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雲南等地區生產。
-
「採收時節」多在夏季到秋季之間進行採收。
-
「製備方法」首先,取出乾燥的石斛,用清水清洗,然後放入籠子內,上面覆蓋濕布,隔天再取出,去掉根部,切成約五公分長的橫片,曬乾,再用手搓揉,篩去殘餘的皮膜。如果是新鮮的石斛,則需先在缽或盆、缸裝入細紗,不能用泥土栽種,因會導致根部腐爛,再把新鮮石斛稍微剪去鬚根,留下約一吋長的根部,栽植在缽內,上面鋪蓋白石子或土子,灑些清水,放在陰涼的地方。
-
「使用量」一般用九到十五克。
-
「儲存方式」乾燥的石斛應放入箱子內,並蓋好蓋子保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