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藥炮製》~ (14)
(14)
1. 附:茺蔚子
益母子,又名茺玉子、小胡麻,其產地與益母草相同。採收季節為每年7至9月,炮製方法為篩除灰塵,淘洗泥沙後曬乾。建議用量為9克,貯存時需裝入缸內並蓋好。
白話文:
【附:茺蔚子】
-
常用名稱:益母子、茺玉子、小胡麻。
-
產地:與益母草相同。
-
採收時間:於7月至9月間進行採收。
-
炮製步驟:先過篩去除灰塵,再用水洗淨泥沙,最後曬乾處理。
-
使用劑量:一般使用量為9克。
-
貯存方式:應保存在密閉的缸內。
2. 谷精草(附:谷精珠)
谷精草為谷精科植物的乾燥帶花莖的頭狀花序,主要產於江蘇、浙江、湖南等地。 一般在秋初採收全草,夏末採收谷珠。炮製方法是將原藥去除雜草、洗淨泥土,切成約0.6公分(2分)長的橫片後曬乾。谷珠則直接篩去灰塵即可。 建議用量為9克,貯存時應裝箱加蓋,注意防潮。
白話文:
【來源】這個產品是來自谷精科一種叫做谷精草的植物,我們使用的是它乾燥後,連著花莖的頭狀花序部分。
【產地】主要產自中國的江蘇、浙江、湖南等省份。
【採收季節】一般在初秋時節採集整個植物,而谷精珠則是在夏末的時候進行採收。
【炮製方法】首先,我們會把原始的藥材中的雜草去除,然後清洗掉上面的泥土,接著將其切成約2分長的小段,最後曬乾。至於谷精珠,我們不會用水洗,而是用篩子去掉表面的灰塵。
【用量】一般使用量為9克。
【貯存】應將其放入箱子中,並蓋上蓋子,以防潮濕。
3. 佩蘭
佩蘭,又名佩蘭葉,是菊科植物佩蘭的乾燥地上部分。主要產於江蘇、湖北等地,夏季採收。
炮製方法是:去除雜草後快速清洗,撈起後用濕布覆蓋一晚,次日取出切成約兩分長的片狀曬乾。新鮮佩蘭可直接切片曬乾。若使用鮮品,可將採回的佩蘭栽種在盆內,經常灑水保持存活,使用時再取出洗淨入藥。
乾品用量約9克,鮮品約15克。貯存時需裝箱蓋好。
白話文:
【來源】此藥材是從菊科植物佩蘭摘取的乾燥地上部分而來。
【常用名】人們常稱之為佩蘭葉。
【產地】主要產自中國江蘇、湖北等地。
【採收季節】夏季是採收佩蘭的最佳時期。
【炮製方法】首先篩選去除雜草,然後使用清水快速清洗,再將其撈起放入筐中,上覆濕布,待次日取出,切成約2分長的片狀,進行曬乾。若使用新鮮佩蘭,應立即切片並曬乾,效果更佳。如果直接使用新鮮佩蘭,可將其移植至盆中,定期噴水保持其活力,待使用前再取出,清潔後即可入藥。
【用量】乾燥佩蘭的常用量為9克,新鮮佩蘭則為15克。
【貯存】存放時,應裝入箱中並蓋緊蓋子,以防潮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