鄧來送、劉榮祿

《中藥炮製》~ (21)

回本書目錄

(21)

1. 款冬花

『來源』本品為菊科植物款冬的乾燥花蕾。

『常用名』冬花。

『產地』內蒙、陝西、甘肅、河南、湖北等地。

『採收季節』冬季採收。

『炮製方法』取原藥,揀去硬梗,篩盡灰塵。若取其增強潤肺,則用蜜炙,每斤凈藥用蜜4兩加少量水,炒至黃色取出攤冷,以疏鬆不粘手為度。

『用量』9克。

『貯存』裝箱內加蓋,炙者裝磁缸內蓋嚴,防潮。

白話文:

【款冬花】

  • 來源:這款藥材源自菊科一種名叫款冬的植物,我們使用的是它的乾燥花蕾。

  • 常用名稱:冬花。

  • 主要產地:內蒙古、陝西省、甘肅省、河南省、湖北省等地方都有生產。

  • 採收時間:通常在冬季進行採收。

  • 炮製方式:首先,挑選出原藥,去除硬梗,並篩除灰塵。如果希望增強其潤肺效果,可以使用蜜炙的方法,即每一斤淨藥加入四兩蜂蜜和少許水,炒至黃色後取出放涼,直至藥材變得疏鬆且不沾手。

  • 使用量:一般建議使用量為9克。

  • 貯存方式:未炙的藥材可放入箱內密封保存,而蜜炙過的藥材應放在磁缸內嚴密封蓋,以防潮濕。

2. 菊花

『來源』本品為菊科植物的乾燥頭狀花序。

『常用名』菊花、毫菊、杭菊、懷菊、甘菊。

『產地』安徽、浙江、河南懷慶、湖北等地。

『採收季節』霜降前採摘。

炮製方法;揀去葉柄雜質,篩盡灰塵。若取其降低寒性。用文火炒至微黃色。菊花炭,取凈藥投入鍋內,拌炒至焦黑色,炒炭適應於咯血症,取其止血。

『用量』3~9克。

『貯存』裝箱內加蓋,必要時放硫磺箱內保存。

白話文:

【菊花】

來源:這種藥材來自菊科植物菊花的乾燥花序。

常用名稱:菊花、毫菊、杭菊、懷菊、甘菊。

產地:主要產自安徽、浙江、河南的懷慶地區以及湖北等地。

採收時間:在霜降前進行採摘。

加工方式:需挑選去除葉柄和雜質,並篩除灰塵。如果要減低其寒性,則使用小火炒至呈微黃色。製作菊花炭時,將乾淨的菊花放入鍋中炒至焦黑色,這種加工後的菊花適用於治療咯血癥狀,因其具有止血效果。

用法用量:一般使用量為3到9克。

儲存方法:應裝入箱內密封保存,必要時可放入有硫磺的箱子中以防蟲蛀或發黴。

3. 夏枯草

『來源』本品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乾燥帶花的果穗。

『常用名』夏枯花、夏枯球。

『產地』長江中部各省。

『採收季節』6月採收。

『炮製方法』揀去雜質,用清水洗凈泥土,撈入筐內,濾乾水分,去根,切橫片3分長,曬乾。

『用量』9~15克。

『貯存』裝箱內加蓋。

白話文:

【夏枯草】

  • 來源:這一種藥材源自於脣形科植物夏枯草的乾燥且帶有花朵的果穗。

  • 常用名稱:夏枯花、夏枯球。

  • 主要產地:主要產自中國長江中游各省份。

  • 採收時節:通常在每年的六月份進行採收。

  • 加工方法:首先篩選去除掉雜質,然後用清水清洗乾淨附著的泥土,再將其放入筐內瀝乾水分,去掉根部,切成三分長的橫片,最後曬乾。

  • 使用量:一般使用量為9至15克。

  • 貯存方式:儲存時應放入箱內並蓋好蓋子。

4. 第七章 植物類果核類

5. 吳茱萸

『來源』本品為芸香科植物吳茱萸石虎疏毛吳茱萸的乾燥將近成熟果實。

『常用名』吳萸、吳於子。

『產地』四川、廣西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

『採收季節』4~5月採摘。

『炮製方法』揀去柄梗,篩盡灰塵,每10斤純藥用甘草半斤煎汁後,撈去甘草,加適量溫水倒入缸內或盆內,再將吳茱萸投入甘草水內,泡半小時,撈起濾乾水分,放簸箕內曬乾,以降低毒性。為減除燥性,則用清炒法,取泡好的吳萸,投入鍋內,用文火拌炒至顆粒裂開變焦黑色即可。

也可用鹽水炒,先取凈藥放盆內,用開水泡1小時,撈入簸箕內涼乾,再投入鍋內,每斤藥用15克鹽化水拌炒至發香氣取出,焙乾。還可用黃連水炒。

『用量』1~6克。

『貯存』裝箱內加蓋,防潮。

白話文:

【吳茱萸】

  • 來源:這款藥材源自芸香科的三種植物:吳茱萸、石虎及疏毛吳茱萸,使用的部分是它們接近成熟的乾燥果實。

  • 常用名稱:吳萸、吳於子。

  • 產地:主要在四川、廣西、湖北、湖南等地方生產。

  • 採摘季節:通常在4到5月份進行採摘。

  • 炮製方法:首先去除果實中的枝梗,然後篩去灰塵。每10公斤的純淨藥材,使用半公斤的甘草煎煮成汁,將甘草撈出後,加入適量的溫水倒入容器中,再將吳茱萸放入甘草水中浸泡約半小時,然後撈起瀝乾水分,放在簸箕中曬乾,這樣可以降低其毒性。若要減少其燥性,可採用清炒的方式,將泡好的吳茱萸放入鍋中,以小火炒至果實裂開並轉為焦黑色即可。

另一種方式是用鹽水炒,先將藥材清潔乾淨放入盆中,用熱水浸泡約一小時,再撈出放置在簸箕中晾乾,然後放入鍋中,每公斤藥材搭配15克的鹽,加水拌炒至散發出香味,最後取出烘焙乾燥。另外,也可以使用黃連水來炒製。

  • 使用量:一般建議的使用量為1到6克。

  • 貯存方式:應裝在密封的箱子裡,避免受潮。

6. 大胡麻

『來源』本品為亞麻科植物亞麻的乾燥成熟種子。

『常用名』胡麻子。

『產地』內蒙、東北、河北、河南、湖北等地。

『採收季節』8~10月採。

『炮製方法』篩凈灰塵及雜質,投入鍋內炒至炸出香味為度。

『用量』3~9克。

『貯存』裝木箱內加蓋,防潮,防蟲。

白話文:

【來源】這個產品是來自亞麻科植物中的亞麻,我們使用的是它們完全成熟的乾燥種子。

【常用名】胡麻子。

【產地】主要在內蒙古、東北地區、河北、河南、湖北等地有產。

【採收季節】通常在每年的8月至10月進行採收。

【炮製方法】首先將種子過篩,去除灰塵和其它雜質,然後放入鍋中炒制,直到炸出香氣為止。

【用量】一般使用量為3至9克。

【貯存】應將其裝入木箱並蓋好,以防潮濕和蟲害。

7. 草果

『來源』本品為薑科植物草果的乾燥成熟果實。

『常用名』草果仁。

『產地』雲南、廣西、貴州等地。

『採收季節』9~11月採。

『炮製方法』將原果去殼取仁,把鍋燒熱,投入果仁炒至焦黑色為度。清炒後減少油質,降低烈性。若取其健胃用生薑汁炒(果1斤,薑1兩),搗汁隨炒隨灑,炒至黃黑色發泡即得。若取其入腎,用鹽化水炒(藥1斤,鹽10克)炒枯即得。

『用量』3~9克。

『貯存』裝鐵箱內加蓋,放陰涼乾燥處。

白話文:

【草果】

  • 來源:草果是來自薑科一種植物的乾燥成熟果實。

  • 常用名稱:草果仁。

  • 主要產地:主要在中國雲南、廣西和貴州等地生產。

  • 採收時間:一般在每年的9月至11月採集。

  • 炮製方式:先去除果殼取出果仁,然後在鍋中熱炒至果仁呈焦黑色。這種清炒的方式可以減少果仁中的油脂含量,降低其烈性。如果要增強其健胃效果,則可以用生薑汁炒制(每斤草果配一兩薑),邊炒邊灑薑汁,直至果仁呈現黃黑色且開始起泡即可。如需草果對腎臟的調理作用,則可用鹽水炒制(每斤草果配10克鹽),炒至草果枯萎即可。

  • 使用量:一般使用3至9克。

  • 貯存方式:應裝在鐵箱中密封保存,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。

8. 肉豆蔻

『來源』本品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乾燥種仁。

『常用名』玉果、內果、五果、煨肉果。

『產地』南洋群島一帶。

『採收季節』夏秋冬三季可採。

『炮製方法』將原藥洗凈,用麵粉調成丐餅狀,要結實,把肉叩包入內中,放入火灰中煨至面燒焦黑色為度。取出剝去麵皮即可,切片使用。玉果霜,將煨玉果,研成細末,放粗草紙攤曬吸取去油分,反覆幾次至油吸凈為度。

『用量』3~9克。

『貯存』裝缸內加蓋,防潮、蟲。

白話文:

【肉豆蔻】

  • 來源:此藥材來源於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乾燥種仁。

  • 常用名稱:玉果、內果、五果、煨肉果。

  • 產地:主要產自南洋羣島一帶。

  • 採收季節:夏、秋、冬三季皆可採收。

  • 炮製方法:首先將藥材洗淨,然後用麪粉調製成餅狀,需確保結實,將肉豆蔻包入餅中,置於火灰中煨烤至麪餅呈焦黑狀態。取出後剝去麪皮,切片備用。若要製作玉果霜,則需將煨制後的玉果研磨成細末,放置於粗草紙上攤開晾曬,以此吸取其中的油分,反覆多次直到油分完全被吸收爲止。

  • 用量:建議使用量爲3至9克。

  • 貯存:應裝入密封缸中,加蓋保存,以防潮氣和蟲害。

9. 砂仁

『來源』本品為薑科植物陽春砂海南砂的乾燥成熟果實。

『常用名』西砂仁、細砂仁、砂米、白砂仁、奎砂仁。

『產地』越南、泰國、緬甸,印度尼西亞、我國廣東、陽春等地。

『採收季節』9~10月。

『炮製方法』篩去灰塵,揀去雜質,同時打碎,若取其溫中止嘔則用薑汁炒(藥1斤、生薑24克)炒至焦黃色為度。若取其補腎,用鹽水炒(藥1斤,鹽6克)炒至微乾為度。

『用量』3~9克。

『貯存』裝白鐵箱內加蓋,防潮。

白話文:

【砂仁】

  • 「來源」此藥材來自薑科植物中的陽春砂或海南砂,使用的是它們乾燥後成熟的果實。

  • 「常用名」在不同地區或場合,砂仁又稱為西砂仁、細砂仁、砂米、白砂仁、奎砂仁。

  • 「產地」主要產自越南、泰國、緬甸、印度尼西亞,以及中國的廣東省和陽春等地。

  • 「採收季節」通常在每年的9月至10月期間進行採收。

  • 「炮製方法」首先需篩除灰塵,挑選出雜質,然後將其搗碎。如果要用於溫中止嘔,則需用薑汁炒制(每1斤藥材,需使用生薑24克),炒至呈焦黃色即可。如需增強補腎效果,則應用鹽水炒制(每1斤藥材,需使用鹽6克),炒至微幹為宜。

  • 「用量」一般使用量為3至9克。

  • 「貯存」應存放於密封的白鐵箱內,以防止潮濕。